關於火星的問題

2007-03-24 3:09 am
我想問一D關於火星的問題:

火星上面熱唔熱?
最高有幾多度?
有冇picture可以 send to me

有冇更多資料?

回答 (9)

2007-03-24 3:12 am
✔ 最佳答案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四顆。在中國古代又稱為「熒惑」。[編輯] 概述
因為它在夜空中看起來是血紅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或希臘神話對應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國,因為它熒熒如火,故稱「熒惑」。火星有兩顆小型天然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阿瑞斯兒子們的名字)。兩顆衛星都很小而且形狀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獲的小行星。英文裡前綴areo-指的就是火星。


[編輯] 物理特徵
因為火星的火紅色,熾熱的神秘外表,總令人浮想聯翩,吸引著人們。火星的表面面積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只有地球的1/10。


有著可視極冠的火星火星大氣層很薄:表面風壓是只有750Pa(平均為地球的大約0.75%)。火星上的大氣層成分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氣,1.6%氫氣,很少的氧氣、水氣、一氧化碳、氖、氪和氙等。2003年火星大衝時用地面望遠鏡也在其大氣中發現了甲烷,2004年3月,火星奧德賽號快車確認了這一發現。甲烷的存在是很有趣的,因為這是種不穩定的氣體,容易被強烈紫外線分解為自由的碳與氫,因此現在(或者最近幾百年內)在行星上一定存在某個不明來源。火山爆發,彗星撞擊,還有甲烷古菌(見古菌)都有可能是其來源[1]。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證明.

火星被一些人認為其上存在生命的人認為很重要,主要是由於當年珀西瓦爾·洛厄爾用小倍數望遠鏡觀察到了火星運河,他宣稱那些火星表面的痕跡顯然是人工挖掘的運河,並認為一些地區亮度隨季節而改變是由於植被生長引起。風靡大眾的火星科幻中的火星人亦源於此。那些表面線條現在知道大部分並不真的存在,在一些情形中,那是古老的乾水道。火星表面顏色的改變則是因為發生火星沙暴。

2000年,學者們發現了一些來自火星的隕石包含了一些類似微化石結構,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火星生命存在的證據。但直到2004年,爭論的雙方仍然沒有沒有任何一方佔據上風。


[編輯] 地形

有冰蓋的北極區域。(來自 美國太空總署/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南北半球的地形有著強烈的對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則是充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地。在地球所見到的火星表面,根據不同的反照率而分為二種區域:佈滿塵埃和沙土的平原因為富含紅色的氧化鐵,而曾被幻想為火星上的「大洲」,例如:Arabia Terra(阿拉伯地)或 Amazonis Planitia(亞馬孫盆地),而黑暗的部分曾被認為是海洋,因此有Mare Erythraeum,Mare Sirenum和Aurorae Sinus等名稱。地球上能看見的最大的暗區叫「大流沙」。

火星外表呈現火紅色,火星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的半徑。體積只有地球的15%。質量只有地球的11%。 地表溫度白天有28攝氏度,夜晚低至零下132攝氏度。

火星的兩極包含冰狀水和二氧化碳極冠。

一個死亡的盾狀火山:奧林帕斯山(Olympus Mons),它有21.287公里高,是太陽系裡最高的山。坡度相當平緩,但周圍環繞一圈幾公里高的峭壁。它位於塔爾西斯高地(Tharsis)的西北。塔爾西斯高地包含三個大火山,從東北到西南為Ascraeus Mons(18.219km),Pavonis Mons(14.057km)和Arsia Mons(17.781km),他們幾乎呈直線等距排列,成因可能類似夏威夷島鏈(參見火山的成因及分佈、熱點)。而這三個火山的連線幾乎和Olympus-Pavonis連線成垂直。參見火星山脈列表。火星也有太陽系內最大的峽谷地貌:水手谷(Valles Marineris)或火星疤是一個4000千米長7千米深的大峽谷,是由塔爾西斯高地形成時地殼張裂造成的裂谷。

在火星的另一端還有一個較小的火山群----Elysium 火山群,由北到南為Hecates Tholus(約4.6km),Elysium Mons(14.127km)和Albor Tholus(約3.9km)

火星上有大量的隕石坑,南半球明顯較北半球多。希臘盆地(Hellas Basin)最大,它被淡紅色砂子所覆蓋,位在Elysium西南。第二大的隕石坑為銀島盆地(Argyre Basin)則位於水手谷尾端南方。參見火星隕石坑列表.


火星地形圖,來自美國太空總署/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圖中包括西半球的塔爾西斯高地(包括奧林帕斯山)和水手谷,希臘盆地在東南半球。火星地名列表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系命名工作組對火星表面地貌的命名負責。

其他特徵:

零海拔:因為火星上沒有海洋所以也就沒有海平面,零海拔或平均重力表面必須人為確立。於是選擇了大氣壓是610Pa(6.1mbar)的線作為0海拔線,那裡的氣壓約為地球表面大氣壓的0.6%。
零度子午線:火星赤道是以它的自轉確定,但火星的本初子午線是人為指定的,跟地球一樣,選擇是隨意的,大家約定俗成。1830-32年,德國天文學家威廉 Beer和Johann Heinrich Mädler選擇一個小圓形特徵作參考點以製作火星的第一張系統地圖。1877年被義大利天文學家Giovanni Schiaparelli採用作本初子午線。在1972年,水手9號測繪火星地貌後,沿著Beer和Mädler的線,蘭德公司的Merton Davies在他建立一個地理控點網路後提出火星精確的0.0°經線定義:是一個位於Sinus Meridiani('中灣'或'子午灣')的這個小隕石坑(稍後被稱為Airy-0)。

[編輯] 火星衞星

Phobos(火衞一)和Deimos(火衞二)的軌道(比例)火星有兩個衞星,為火衞一(Phobos)與火衞二(Deimos)。Phobos和Deimos都和火星以潮汐力互相鎖定,因此他們總是以一面對著火星。因為Phobos的公轉繞軌道比火星自轉更快,所以潮汐力會慢慢但穩定地減小它的軌道半徑。未來,Phobos將會被萬有引力所瓦解。(參見洛希極限)另一方面Deimos因為離火星足夠遠,所以它的軌道反而正在慢慢地被推進。

兩顆衞星是在1877年被阿瑟夫·浩爾(Asaph Hall)發現的,被以希臘神話中的福波斯和德莫斯命名,Phobos和Deimos在古希臘神話里是戰神瑪爾斯的兒子.

2007-03-23 19:15:44 補充:
相: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1/13/MarsNPAreaPIA00161modest.jpg/180px-MarsNPAreaPIA00161modest.jp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b/Mars.jpg/180px-Mars.jpg
2007-04-02 1:37 am
相信有「其他的世界」其實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凱卜勒 (Johannes Kepler)、以及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諸人不就是推翻「地心說」,而主張「日心說」的歷史上著名科學家嗎?日心說的根本精神就是地球太陽系中眾多行星之一,而我們現在也知道太陽不過是宇宙其他角落被行星圍繞的太陽罷了。科學的發展不斷證明地球不特殊、太陽不特殊、銀河系也不特殊,宇宙裡充斥了向銀河系、太陽,或地球這樣的天體,甚至宇宙本身都可能並非唯一 (因此再也不能稱為 Universe,而有了 multiverse 的概念),而研究也發現生命在物理、化學的層面來說,雖然複雜卻也不特殊。既然如此,生命也應該充斥在宇宙中才是。

火星上的人類
八卦新聞倒從來沒有斷過,海盜號任務結束,在暌違火星十數年之後,目前探測火星系列的前鋒「火星觀測號」 (Mars Observer) 於一九九三年前往火星[10],在進入火星軌道前三天突然失蹤,儘管調查報告認為是通訊電子設備故障,然而「被火星人抓走」的小道傳說卻更具娛樂效果得多。其實太空探測本來就風險極高,前往火星的任務大約只有一半成功率。人類卅多年前就已經登上月球,但是前往火星困難得多,這是因為火星距離遠得多,月球與地球的距離約為卅八萬公里,火星離地球最近與最遠距離則分別是七千八百萬以及三億八千萬公里,也就是說即使火星最接近地球時,距離也是月球的兩百倍。如果前往月球有如幾公尺之外「走廚房」,那麼去火星猶如數公里之外「開車上街」了,因此雖然已經有不少成功登陸火星的無人任務,載人前往火星(當然還要載回來)技術與安全考量困難得多[11]。

時至今日,配合地球與火星的公轉週期(分別為一年與1.88年),每26個月便有各國任務(主要是美國與歐洲國家)前往火星,進行詳盡研究[12],例如發現地下水源存在。亞洲國家中只有日本於一九九八年發射「希望號」 (Nozomi) 前往火星,歷經幾次技術困難,終於在今年初經過地球軌道加速甩出,預期二00四年初抵達,繞行火星研究其大氣[13]。

NASA計畫在二0一八年發射載人太空船,於次年登陸火星,目前考慮是否提前實現此計畫。當科幻小說的舞台拉向銀河系或是宇宙其他象限做星際旅行的同時,科學界卻前往月球、火星這些「想當然會有外星人」的地方,試圖尋找最基本的生命痕跡,屆時最顯著的火星人,畢竟還是地球人!

或許火星以前曾經有機會出現過最基本的生命形態,為何後來沒有持續下去呢?在火星發生的變化,能否做為地球的借鏡,讓我們免於重蹈覆轍?在科學家尋找答案的同時,我們體會到地球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環境,讓生命得以開花、結果,甚至月球的存在都對地球穩定的環境有極大的影響。生命中很多事情,真的不能視為理所當然。
火星上有生命嗎?
火星是太陽系的第四個行星,是鄰近地球的一顆行星,在晴朗的夜空裏,它會閃著紅色的光芒,吸引著古今千萬人的視線。十萬年前曾有一顆來自火星的隕石墜落於地球的南極洲,遭到冰封。冰存了十萬年之久這顆隕石被發現了,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發現這顆來自火星的隕石含有"可能是生命所留下的痕跡化石",這化石是三十億年前在火星上形成的,發現中指出,這一塊因隕石運動而自火星表面噴射出來的岩石碎片中,蘊含了過去微生物的生命跡象。證據中包括了複雜的有機分子、磁鐵礦,及其他典型的細菌礦物質殘餘物。還有與細菌共生的卵形結構。美國太空總署認為這證據具說服力卻不具決定性。如果它真是生命的殘留,它也只能代表火星遠古生物範圍中最簡單的生命形式。這顆含有生命痕跡的火星隕石,使科學家們熱切的研究,火星上曾經有生命嗎?生命如何形成?現在還有生命現象嗎?未來會有生命嗎?

火星環境適合生命存在嗎?
火星不同於月球的死寂,火星呈現出豐富的景觀包括:古代峽谷、枯乾的河床、極地冰海遺跡,和巨大冰帽等等。火星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還要遠半倍,因此使得火星比地球要冷一些。白天,火星的溫度有時可達17℃,而到晚上,氣溫會降到-90℃。因為火星上的平均氣溫低於冰點,所以在它的表面上沒有液態水。但是也不盡然如此。從繞火星作圓周運轉的太空船所拍攝回來的照片
上,我們可以看到火星表面上有乾涸的河道。這個情況說明在遠古時代,火星比現在要溫暖潮溼許多。正因為這個原因,火星成為在我們太陽系中,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尋求外太空生命最重要目標。火星日非常接近於地球日,每天二十四小時三十七分;其黃道夾角為二十四度,也非常接近於地球的,這樣它就有與地球寒暑相當的四季變化。火星有與地球相似的環境,地球上能繁衍出如此豐富的生命現象,那火星上能蘊育出生命跡象,也是極有可能的,您以為呢?
火星是我們移民太空最理想的地點嗎?
火星上資源非常豐富不僅能夠為我們提供生活上的必需原料,而且還將為我們提供科技文明真正發展的素材,與荒涼月球相比真有天壤之別。火星擁有被冰凍在土中的海洋。那裡有大量的碳、氫、氧和氮,這一切都等待著有足夠創造力的人去開發、去利用。這四種元素不僅是食物和水的基本元素,而且是塑料、木材、紙張和衣服的重要組成成份,更為重要的,它們還是火箭燃料的重要成份。而且,火星曾經經歷過與地球差不多形式的火山運動和水文運動,而這樣的運動在地球上產生了大量的礦砂,火星也必然如此。
火星的表面上不存在液態水,但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可以相信,火星的地熱能使"液態儲存水"能在火星的地表下保存到今天。如此的熱液儲存水可能為遠古的火星微生物提供了避難所,使它們能夠得以生存下來;熱液儲存水也將會為登陸火星的人類提供綠洲,給先驅者們提供足夠的水和地熱能。二十四小時的晝夜替換,和一個足使火星的表面不受太陽驕焰肆虐的大氣層,火星是唯一可以在自然日光直射下,能安置大尺寸溫室的外太空星球。火星上能夠定居,對於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後代的子子孫孫來說,火星將是一個新世界。火星曾經有生命嗎?唯有人類親自登陸火星才能解開火星是否曾經有生命之謎,不過我們確信未來火星會有生命,而且是地球生命的延續,火星將成為人類太空旅行的第一站,人類若想征服整個宇宙,最臨近的第一顆可登陸行星,將會是火星。

火星的小檔案:
平均日距 2.28×108 km (1.52倍地球日距) 直 徑 6,794 km 質 量 6.42×1023 kg 密 度 3.94 g/cm3 重 力 地球重力的0.38倍公 轉 686.98 地球天 自 轉 1.026 地球天
http://www.chjhs.chc .edu.tw/mar.htm

火星應該沒有火星人,不過還是有可能有生命.之前在南極還北極有撿到一顆大約30幾億年前從火星飛來地球的岩石,研判大概是當時火星受到隕石撞擊而脫離火星在太空中漂浮,結果受到地球引力捕捉掉入南極還北極,科學家從裡面檢測出有機物,所以火星也不一定沒生命喔 .
2007-03-29 1:47 am
火星有很多特征與地球相似。它距離太陽22794萬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1.5倍;自轉軸與軌道平面的夾角為24°,和地球一樣有著一年四季的變化;它自轉一周比地球多半個多小時,為24小時37分22.6秒。所以火星和地球的晝夜長短差不多,但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火星的一年幾乎等於地球的兩年。因為火星離太陽較遠,公轉一周為687日。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體積還不到地球的1∕6;質量僅是地球的1∕10;火星大氣遠比地球的稀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95%,還有數量極少的氧與水分。

火星上資源非常豐富,不僅能夠為我們提供生活上的必需原料,而且還能為我們提供科技文明發展的素材。火星擁有冰凍在土中的海洋。那裡有大量的碳、氫、氧和氮,這一切都等待著人類開發、利用。這四種元素不僅是食物和水的基本元素,而且也是塑料、木材、紙張和衣服的重要原料,更為重要的是,它們還是火箭燃料的重要成分。而且,火星曾經經歷過與地球差不多形式的火山運動和水文運動,而這樣的運動在地球上產生了大量的礦物,火星也必然如此。

任何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太陽在50億年以後也將『終結』生命。隨著火星探測活動的深入,火星神秘的面紗將慢慢被揭開,將來移民火星是有可能實現的。不管地球是否真的是從金星走向火星,目前最重要的其實是珍視地球———我們的家園。
2007-03-24 5:43 am
火星的體積比地球小,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它的自轉週期幾乎與地球相同。火星的表面看來呈現紅色,是因為它的石和泥土中含有氧化鐵。火星表面有一部分與地球十分相似,如複雜的地形包括沙漠、高山、深坑和巨大的火山等﹔但另一部分則酷月球,佈滿著由隕石撞擊而成的環形山。而火星也有一層稀薄的大氣層,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分。火星是有兩個衛星的。



由於火星在很多方面都很像地球,如大氣、晝夜和四季變化,有不少天文學家認為火星上可能會有生物存在,但是多年來透過精密的探測儀器來探測整個火星的表面並拍下詳細的照片,都發現火星的表面極其荒涼,並沒有任何生物存在,更談不上有火星人的出現。
2007-03-24 4:04 am
你可以去太空館的網頁
參考: ME
2007-03-24 3:28 am
別被「火星」這個名字誤會,以為火星上面很熱,其實火星可是上面是很冷的。火星表面的最高溫度也只有攝氏20度而已,平均溫度零下63度,最低可到零下140度!

火星的圖片可到:http://hk.search.yahoo.com/search?ei=UTF-8&p=%E5%A4%A9%E6%96%87%E5%9C%92&fr=FP-tab-web-t&meta=rst%3Dhk
有過百張有關火星的圖片。

http://photojournal.jpl.nasa.gov/targetFamily/Mars
屬於美國太空總處的網站,目前有每次火星探試任務拍得的照片近五千張,還會陸續增加。

火星的資料可到: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1%AB%E6%98%9F&variant=zh-tw
維基百科的火星條目,有非常詳盡的介紹。

http://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factsheet/marsfact.html(英文)
也是屬於美國太空總處的網站。非常詳細的火星數據列表。

2007-03-24 13:46:07 補充:
火星探試任務- 火星探測任務
2007-03-24 3:22 am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四顆。在中國古代又稱為「熒惑」。[編輯] 概述
因為它在夜空中看起來是血紅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或希臘神話對應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國,因為它熒熒如火,故稱「熒惑」。火星有兩顆小型天然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阿瑞斯兒子們的名字)。兩顆衛星都很小而且形狀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獲的小行星。英文裡前綴areo-指的就是火星。


[編輯] 物理特徵
因為火星的火紅色,熾熱的神秘外表,總令人浮想聯翩,吸引著人們。火星的表面面積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只有地球的1/10。


有著可視極冠的火星火星大氣層很薄:表面風壓是只有750Pa(平均為地球的大約0.75%)。火星上的大氣層成分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氣,1.6%氫氣,很少的氧氣、水氣、一氧化碳、氖、氪和氙等。2003年火星大衝時用地面望遠鏡也在其大氣中發現了甲烷,2004年3月,火星奧德賽號快車確認了這一發現。甲烷的存在是很有趣的,因為這是種不穩定的氣體,容易被強烈紫外線分解為自由的碳與氫,因此現在(或者最近幾百年內)在行星上一定存在某個不明來源。火山爆發,彗星撞擊,還有甲烷古菌(見古菌)都有可能是其來源[1]。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證明.

火星被一些人認為其上存在生命的人認為很重要,主要是由於當年珀西瓦爾·洛厄爾用小倍數望遠鏡觀察到了火星運河,他宣稱那些火星表面的痕跡顯然是人工挖掘的運河,並認為一些地區亮度隨季節而改變是由於植被生長引起。風靡大眾的火星科幻中的火星人亦源於此。那些表面線條現在知道大部分並不真的存在,在一些情形中,那是古老的乾水道。火星表面顏色的改變則是因為發生火星沙暴。

2000年,學者們發現了一些來自火星的隕石包含了一些類似微化石結構,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火星生命存在的證據。但直到2004年,爭論的雙方仍然沒有沒有任何一方佔據上風。


[編輯] 地形

有冰蓋的北極區域。(來自 美國太空總署/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南北半球的地形有著強烈的對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則是充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地。在地球所見到的火星表面,根據不同的反照率而分為二種區域:佈滿塵埃和沙土的平原因為富含紅色的氧化鐵,而曾被幻想為火星上的「大洲」,例如:Arabia Terra(阿拉伯地)或 Amazonis Planitia(亞馬孫盆地),而黑暗的部分曾被認為是海洋,因此有Mare Erythraeum,Mare Sirenum和Aurorae Sinus等名稱。地球上能看見的最大的暗區叫「大流沙」。

火星外表呈現火紅色,火星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的半徑。體積只有地球的15%。質量只有地球的11%。 地表溫度白天有28攝氏度,夜晚低至零下132攝氏度。

火星的兩極包含冰狀水和二氧化碳極冠。

一個死亡的盾狀火山:奧林帕斯山(Olympus Mons),它有21.287公里高,是太陽系裡最高的山。坡度相當平緩,但周圍環繞一圈幾公里高的峭壁。它位於塔爾西斯高地(Tharsis)的西北。塔爾西斯高地包含三個大火山,從東北到西南為Ascraeus Mons(18.219km),Pavonis Mons(14.057km)和Arsia Mons(17.781km),他們幾乎呈直線等距排列,成因可能類似夏威夷島鏈(參見火山的成因及分佈、熱點)。而這三個火山的連線幾乎和Olympus-Pavonis連線成垂直。參見火星山脈列表。火星也有太陽系內最大的峽谷地貌:水手谷(Valles Marineris)或火星疤是一個4000千米長7千米深的大峽谷,是由塔爾西斯高地形成時地殼張裂造成的裂谷。

在火星的另一端還有一個較小的火山群----Elysium 火山群,由北到南為Hecates Tholus(約4.6km),Elysium Mons(14.127km)和Albor Tholus(約3.9km)

火星上有大量的隕石坑,南半球明顯較北半球多。希臘盆地(Hellas Basin)最大,它被淡紅色砂子所覆蓋,位在Elysium西南。第二大的隕石坑為銀島盆地(Argyre Basin)則位於水手谷尾端南方。參見火星隕石坑列表.


火星地形圖,來自美國太空總署/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圖中包括西半球的塔爾西斯高地(包括奧林帕斯山)和水手谷,希臘盆地在東南半球。火星地名列表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系命名工作組對火星表面地貌的命名負責。

其他特徵:

零海拔:因為火星上沒有海洋所以也就沒有海平面,零海拔或平均重力表面必須人為確立。於是選擇了大氣壓是610Pa(6.1mbar)的線作為0海拔線,那裡的氣壓約為地球表面大氣壓的0.6%。
零度子午線:火星赤道是以它的自轉確定,但火星的本初子午線是人為指定的,跟地球一樣,選擇是隨意的,大家約定俗成。1830-32年,德國天文學家威廉 Beer和Johann Heinrich Mädler選擇一個小圓形特徵作參考點以製作火星的第一張系統地圖。1877年被義大利天文學家Giovanni Schiaparelli採用作本初子午線。在1972年,水手9號測繪火星地貌後,沿著Beer和Mädler的線,蘭德公司的Merton Davies在他建立一個地理控點網路後提出火星精確的0.0°經線定義:是一個位於Sinus Meridiani('中灣'或'子午灣')的這個小隕石坑(稍後被稱為Airy-0)。

[編輯] 火星衞星

Phobos(火衞一)和Deimos(火衞二)的軌道(比例)火星有兩個衞星,為火衞一(Phobos)與火衞二(Deimos)。Phobos和Deimos都和火星以潮汐力互相鎖定,因此他們總是以一面對著火星。因為Phobos的公轉繞軌道比火星自轉更快,所以潮汐力會慢慢但穩定地減小它的軌道半徑。未來,Phobos將會被萬有引力所瓦解。(參見洛希極限)另一方面Deimos因為離火星足夠遠,所以它的軌道反而正在慢慢地被推進。
參考: 我自已。
2007-03-24 3:18 am
火星 picture: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6/Mars_Valles_Marineris.jpeg

火星地表溫度:
白天有28攝氏度,夜晚低至零下132攝氏度。

概述:
因為它在夜空中看起來是血紅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或希臘神話對應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國,因為它熒熒如火,故稱「熒惑」。火星有兩顆小型天然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阿瑞斯兒子們的名字)。兩顆衛星都很小而且形狀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獲的小行星。英文裡前綴areo-指的就是火星。

物理特徵:
因為火星的火紅色,熾熱的神秘外表,總令人浮想聯翩,吸引著人們。火星的表面面積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只有地球的1/10。
有著可視極冠的火星
有著可視極冠的火星

火星大氣層很薄:表面風壓是只有750Pa(平均為地球的大約0.75%)。火星上的大氣層成分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氣,1.6%氫氣,很少的氧氣、水氣、一氧化碳、氖、氪和氙等。2003年火星大沖時用地面望遠鏡也在其大氣中發現了甲烷,2004年3月,火星奧德賽號快車確認了這一發現。甲烷的存在是很有趣的,因為這是種不穩定的氣體,容易被強烈紫外線分解為自由的碳與氫,因此現在(或者最近幾百年內)在行星上一定存在某個不明來源。火山爆發,彗星撞擊,還有甲烷古菌(見古菌)都有可能是其來源[1]。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證明.

火星被一些人認為其上存在生命的人認為很重要,主要是由於當年珀西瓦爾·洛厄爾用小倍數望遠鏡觀察到了火星運河,他宣稱那些火星表面的痕跡顯然是人工挖掘的運河,並認為一些地區亮度隨季節而改變是由於植被生長引起。風靡大眾的火星科幻中的火星人亦源於此。那些表麵線條現在知道大部分並不真的存在,在一些情形中,那是古老的乾水道。火星表面顏色的改變則是因為發生火星沙暴。

2000年,學者們發現了一些來自火星的隕石包含了一些類似微化石結構,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火星生命存在的證據。但直到2004年,爭論的雙方仍然沒有沒有任何一方佔據上風。



地形:
火星南北半球的地形有著強烈的對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則是充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地。在地球所見到的火星表面,根據不同的反照率而分為二種區域:佈滿塵埃和沙土的平原因為富含紅色的氧化鐵,而曾被幻想為火星上的「大洲」,例如:Arabia Terra(阿拉伯地)或 Amazonis Planitia(亞馬孫盆地),而黑暗的部分曾被認為是海洋,因此有Mare Erythraeum,Mare Sirenum和Aurorae Sinus等名稱。地球上能看見的最大的暗區叫「大流沙」。

火星外表呈現火紅色,火星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的半徑。體積只有地球的15%。質量只有地球的11%。 地表溫度白天有28攝氏度,夜晚低至零下132攝氏度。

火星的兩極包含冰狀水和二氧化碳極冠。

一個死亡的盾狀火山:奧林帕斯山(Olympus Mons),它有21.287公里高,是太陽系裡最高的山。坡度相當平緩,但周圍環繞一圈幾公里高的峭壁。它位於塔爾西斯高地(Tharsis)的西北。塔爾西斯高地包含三個大火山,從東北到西南為Ascraeus Mons(18.219km),Pavonis Mons(14.057km)和Arsia Mons(17.781km),他們幾乎呈直線等距排列,成因可能類似夏威夷島鏈(參見火山的成因及分佈、熱點)。而這三個火山的連線幾乎和Olympus-Pavonis連線成垂直。參見火星山脈列表。火星也有太陽系內最大的峽谷地貌:水手谷(Valles Marineris)或火星疤是一個4000千米長7千米深的大峽谷,是由塔爾西斯高地形成時地殼張裂造成的裂谷。

在火星的另一端還有一個較小的火山群----Elysium 火山群,由北到南為Hecates Tholus(約4.6km),Elysium Mons(14.127km)和Albor Tholus(約3.9km)

火星上有大量的隕石坑,南半球明顯較北半球多。希臘盆地(Hellas Basin)最大,它被淡紅色砂子所覆蓋,位在Elysium西南。第二大的隕石坑為銀島盆地(Argyre Basin)則位於水手谷尾端南方。參見火星隕石坑列表.
火星地形圖,來自美國太空總署/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圖中包括西半球的塔爾西斯高地(包括奧林帕斯山)和水手谷,希臘盆地在東南半球。
火星地形圖,來自美國太空總署/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圖中包括西半球的塔爾西斯高地(包括奧林帕斯山)和水手谷,希臘盆地在東南半球。

* 火星地名列表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系命名工作組對火星表面地貌的命名負責。

其他特徵:

* 零海拔:因為火星上沒有海洋所以也就沒有海平面,零海拔或平均重力表面必須人為確立。於是選擇了大氣壓是610Pa(6.1mbar)的線作為0海拔線,那裡的氣壓約為地球表面大氣壓的0.6%。
* 零度子午線:火星赤道是以它的自轉確定,但火星的本初子午線是人為指定的,跟地球一樣,選擇是隨意的,大家約定俗成。1830-32年,德國天文學家威廉 Beer和Johann Heinrich Mädler選擇一個小圓形特徵作參考點以製作火星的第一張系統地圖。1877年被義大利天文學家Giovanni Schiaparelli採用作本初子午線。在1972年,水手9號測繪火星地貌後,沿著Beer和Mädler的線,蘭德公司的Merton Davies在他建立一個地理控點網路後提出火星精確的0.0°經線定義:是一個位於Sinus Meridiani('中灣'或'子午灣')的這個小隕石坑(稍後被稱為Airy-0)。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57: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3000051KK029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