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行政長官問答大會內容

2007-03-23 11:56 pm
有關行政長官問答大會內容,以及個人感想

回答 (2)

2007-03-24 12:04 am
✔ 最佳答案
前日舉行的行政長官 候選人電視辯論,收視較上次的問答大會為高,高峰時段有逾兩百三萬名觀眾收看。廣管局 收兩宗投訴,均為投訴該時段沒有其他選擇。前晚的電視辯論收視較上次為佳,無平均錄得廿七點,比上次辯論會高了四點,而亞視則取得五點一的收視率,也微升了一點。整個辯論收視最高的時段是最後十五分鐘,無及亞視分別錄得三十點及五點六點收視,以一點為六萬四千八百二十名觀眾計算,全港共有逾二百三十萬零七千五百九十二名觀眾收看辯論,亦比上次多了逾二十萬人。亞洲電視高級副總裁(新聞)關偉表示,滿意今次安排,不排除未來再合作。廣管局收到兩宗投訴,投訴該時段沒有其他節目供選擇。廣管局表示,會將投訴轉交投訴委員會討論,若成立就會交由廣管局大會決定是否接納投訴。另外,特首曾蔭權於前晚辯論過後發表的網誌以「全因為你」為題,表示辯論當晚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一天」,又說「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他提到,若市民將辯論當為曾梁二人生死決戰必然感到失望︰「因為我們沒有誰勝誰敗﹔戰果是我們共同為香港的政制發展作出了不同的貢獻。」他透露即使大戰在前,近日無溫書備戰,希望辯論之時顯出真我一面︰「我就是曾蔭權,就是那個在政府工作了四十年,那個嚴肅古板、拘謹認真、面容繃緊,那個希望可以和市民真心對話的曾蔭權。」 至於另一名候選人梁家傑 則以「希望在你們手中」為題發表網誌,他形容前晚在辯論台上心情「百感交雜」。他重申參選以來,個人勝負並不重要,政治文化卻因而產生改變︰「投票結果不重要,我的輸贏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香港已經贏﹗因為,我們已向全世界展示出對前途的承擔,也為中國民主提供一分動力。」
感想:我認為此辯論在政治意義上是三贏(曾蔭權、梁家傑、香港市民都是贏家);但,在政策討論的層面,卻是令人失望的,既欠缺實質內容,也沒有真知灼見,主因有二:(1)兩個候選人的策略都走了偏鋒;(2)大會安排的辯論程序太矯揉造作。
梁家傑在3月1日第一次辯論上以感人小故事加尖銳責難,成功用演辯技巧壓倒曾蔭權,獲得廣泛好評,令曾蔭權的支持者大為緊張。到了第二次辯論,梁家傑「食過番尋味」,繼續用尖銳詞鋒攻擊曾蔭權,指出他當特首、政務司 長和財政司 長期間,政府各種為市民詬病的缺失,甚至誇張地說他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激死」佛利民。而曾蔭權汲取了第一場辯論吃虧的教訓,也做足還擊的準備,例如一再批評梁家傑計錯數,指梁家傑講代表無權無勢無錢的人參選是搞階級分化等,結果整場辯論變成意氣用事的詞鋒之爭,失去了推介政策和願景的重心,有點像1988年老布殊 對杜卡基斯那場互相抹黑的總統選戰,令邊吃飯邊看辯論的市民感到食慾不振。
良好的辯論技巧與真材實料的演說內容,是沒有矛盾的,正如文章的形式與內涵,並無必然的矛盾;出色的政治家應該兩者兼備,不能夠為形式廢棄內容,也沒需要為內容犧牲形式。
單是追求以詞鋒擊倒對手,是捨本逐末的做法,因為到最終公眾判斷是否支持某個候選人,並不是看他的演辯技巧,而是看他的理念、品格和能力。從曾、梁二人的政綱及往績看,他們都是有理念、品格和能力的人,都具備當香港政治領袖的條件,可惜在辯論中走了偏鋒,弄巧反拙。
此次特首候選人辯論,為日後普選特首積累經驗;現在鄭重指出上述缺陷,是希望與各方一起總結今次歷史性辯論的經驗教訓,希望今後再舉辦同類辯論時,知所改進,使之成為真正影響香港施政走向的政治擂台。
2007-03-24 12:00 am
行政長官立法會答問大會談話內容(五)

李永達議員:我單刀直入,不做前題,我只問添馬艦問題。三個星期前,我向政府同事交了一份意見,第一,能否把添馬艦總部的規模再縮細?其實是不需要所有支援性的同事都在添馬艦上班;第二,盡量向地底發展,掘幾層在地底的話,總部就不需要那麼高。就第二個意見,我們認為政府總部內,個別建築物是有些歷史價值,例如政府總部的中部,有幾百萬香港市民曾在那裏進行過示威,所以我希望能把它保留下來。第三,行政長官說過框架已完成,是完成,不過我們在這個規劃小組中可看到,政府有時有些工作建議是令我們感覺很可怕,目前有些東西叫groundscraper,我們叫skyscraper,不知大家知不知道,目前政府在中環發明了一種摩地大廈設計,這是非常不好的設計,IFC外邊的碼頭,原來是有咖啡店予人到該處碼頭漫步,但你想想目前有沒有人到該處碼頭漫步?這是歷史經驗,所以我希望特首開放胸懷去看待事情,目前不是圖則不好,而是實踐經驗不好,碼頭現時很難使用,市民享受不到海港。

行政長官:有關總部的遷移,我們原則上是同意將地印盡量縮細。另外,就高度而言,不能夠影響山脊區,我們原先想過定為一百八十米,降為一百六十米至一百三十米之間的高度,不會影響山脊。Groundscraper或skyscraper均沒有大作用,最重要是視乎其本身的因素。我剛才說過,在這區發展方面裏面,休憩場所有十點九,十點八、九公頃面積,政府大樓連同總部大樓,加上立法會大樓,全部大約在兩公頃以內,所以就你所看到地方,你說groundscraper所佔的土地,實際是很少的地方,換言之是六分之一的土地,其餘六分之五土地全部是供公眾使用的休憩場所。所以並不會出現你所說的情況。而如果要將人遷往該地辦公,當然我們要把全部人員一起遷往,可以縮少些人數,每人的房間縮少些,我們能夠做得到。所以三千人我們的用地......,但立法會的要求亦可否減少一下,如果大家可以減下便更加好,如果不可以減的時候亦無妨,最重要的是我們特區政府方面可以減,減了之後可以用地更加少。但是不能夠不將支援人員遷往該處,因為不將支援人員遷往該處而留下來,則會霸佔更多地方,這是行不通。所以我們主要的支援人員一定要遷到新總部,但盡量在用地方面減少。我想我們與民主黨的大意向是差不多,盡量減少用地,盡量少佔用地方,盡量不那麼高和闊,盡量縮窄減位,盡量把地方提供予公眾市民使用。這會是我們的做法。而在現時土地內,我們未知道現時政府合署未來發展是甚麼,我們未有藍圖,目前該幅土地只是作GIC,作政府機構或社區使用,未有其他用途。將來規劃的時候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看有甚麼土地用途值得做。例如你剛才提過抗議遊行中心,那裏存在好多歷史價值,好多血汗,問如何把該地方保留下來。這方面,我們可以想想。但目前我們對該地方未有規劃。 

李永達議員:我有個簡短跟進。我希望行政長官可以再開放胸懷,環保團體認為中環規劃不好,並非全沒道理。我只舉兩個例子,其中,IFC外出的一系列碼頭,我曾有一次途經該處,整群碼頭當中只有我一人在喝咖啡,為甚麼吸引不到人前往呢?為甚麼這麼浪費呢?第二,關於這個摩地大廈在未來中環一幅大土地中,橫向佔地達一公里,有十層樓,把整個城市中心割開兩部份。我希望行政長官再看看這些資料,是否需要再看一看呢?

行政長官:好。我們希望把已做的事情盡量再加以改善。可能不是城市規劃的問題,可能是設計上的問題。但我很相信添馬艦總部不會發生類似的問題,將來的藍圖會與立法會一起商討,所以這些問題不會重演。

劉秀成議員:隨着香港經濟回升,很多營商環境都好轉了,不過,最近很多我們的專業人士向我投訴,政府在地政及屋宇的批准時,我們遇到很多困難,特別在程序方面出現很多吹毛求疵的要求,使到很多工程受到延誤。剛才很多議員也提議很多工程,希望可以令到我們的建築工人的失業率改善。但我想請問,行政長官在這一年的時間,如何可以帶領有一個合理、有效率的政府能夠解決我們業界這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希望可以服務市民的問題。

行政長官:相信劉議員所說的是地政總署在處理契約修訂的問題,是嗎?是否那些問題,主要的是那一類問題。實際上,地政總署研究優化契約程序是在不停進行中。以我所知,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從前的程序是收到申請後,在批准期間,以往是二十四個星期,現在縮短至二十二個星期。關於本身的程序亦與測量師學會進行不斷的交談,找出最好的方法。一方面保障我們寶貴的資源的方法,亦減少其他引致發生環保等其他問題,另一方面使到營商環境更好。在這一方面我們要找出平衡。在我所知,他們會不停地商討,而且他們的工序也更透明化,告訴各位他們如何去做。有數項工作是他們已經做了的,在今年二月,他們公布了Code of practice,作業備考,說出了現時應該如何申請,申請方面會因循甚麼手續來做,他們要求些甚麼可以做到呢?全部都有規劃寫出來,在這方面他們在推行新措施前,他們亦會與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轄下的地政小組委員會舉行會議,商討這些問題。

我亦知道他們對於批地及收契的程序將會完全系統化,最近有光碟,把每一個寫字樓、很多政府寫字樓說出來,和把程序上網,裏面包括了現時的批地、詳細情況,特別是以前批地後的地段、地點、用途、補地價等資料,都上網,所以透明度是極高的。我相信這種情況沒有一樣是完美的。我希望劉議員與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先生會很樂意談談如何把程序更簡化、更優化,能夠回應業界的需要。但是,亦要給劉先生在立法會在管制方面、在監管方面做到一個角色。

劉秀成議員:其實,除了地政之外,剛才我也說過屋宇署,我們批准的圖則,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一方面亦有很多棘手。剛才鄭議員說得很好,行政長官,可能你沒有入過圖則,你不知道我們現時的困難;所以,如果你能夠與我們業界,我們可以告訴你我們實質的困難,然後你可以帶領政府做一些工夫,能夠可以使到我們順利很多。因為其他的城市是拆牆鬆綁,而現時你們還在增加問題給我們,結果對市民的服務是很有問題,所以我希望你能夠注視這個嚴重問題。

行政長官:我相信很多人會與我有同感,但我記得在議事堂在不久前,屋宇署署長在這裏給你「搖到散」。你很難怪他的,有時他需要很小心處理這些問題,問題是如何可以找出一個平衡,這是最重要的。業界的要求是要有效率,另外市民方面要公正、公平,又要得出一個平衡,我相信關於這個問題是圍繞着一件事,就是酌情權的寬限問題。最近我派了同事,看一看我們為甚麼在發牌程序上與新加坡有差距,為甚麼在這方面,我們時常是第二,人家是第一?回來後,發覺雖然我們是在同一法律的結構源流,但發展過程中很不相同。新加坡模式是所有管制的官員的酌情權較我們大很多,而我們香港守關的官員的酌情權很小,所以程序變為拖長了,但是否可以擴闊酌情權呢?這亦有危機,亦不一定能夠得到立法會的批准,因為要更改法例,令他能快一點處理程序,這裏有很多問題,所以,我想在某些方面要找出平衡,這方面真真正正沒有別人那麼快捷,原因是我們想保證公平、公正及透明度高、問責性強。不過,我希望劉議員你不要灰心,有關屋宇署及我們,我們也不會灰心,繼續研究如何能夠找出一個好的平衡點,幾方面都能夠照顧得到。

方剛議員:行政長官,我想跟進有關剛才張宇人議員所說的,去年在行政長官問答大會上,我也有向曾先生問及有關問題。因為現時政府進行這項政策是關於市民的健康,希望慢慢能取締活雞及活豬的行業。我在去年曾經問行政長官,當時我問行政長官你會不會給一些小恩小惠給這些行業有一條生路他們走呢?你當日的回答是,你還沒有出刀。今天看到是集中屠宰是事在必行的,現在政府是準備「出刀」,我希望問一問政府,希望在恩恤賠償或是業務轉營方面的支援,以及轉業的培訓方面會不會有一些比較寬鬆的政策。

行政長官:這並不單止我們要這樣做,這是我們的責任。我相信我們推出一個新計劃上場時,交給有關的立法會委員會討論時,這方面我們一定會做足交代的。有一點是,這項政策已定,是我們認為是對的,我們要做集中屠宰,保障香港人的衞生及健康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照顧有關行業的利益,所以我相信到時我們實施時不單止是周(一嶽)局長要將他的政策做得好,另外,我們其他的同事與我會一起予以配合,有關培訓、再培訓、轉型,對有關行業人員作出支援等工作,他們會做這些事情的。賠償方案我們一向已具備,有關牌照方面,他們放棄牌照時,我們會賠償,現時有關機制已經存在,我們會繼續這樣做。有特別的程序時,我們到時大家要考慮,一方面我要保障納稅人的利益,公帑的使用,另一方面使到行業能夠成功轉型,更加能夠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

方剛議員:行政長官,在你的演辭裏提到集中屠宰,你說會在三年後才會實施,如果由現時開始至三年後這段期間,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些方法,可以使到市民健康有保障,人雞又能分隔,又可以有暖的雞進食,這些方法是否可以考慮呢?

行政長官:如果科學證明到我們可以這樣做,我一定會考慮,剛才我已經說過,如果真的能夠發明這件事,禽流感不會發生時,我們一定會考慮這件事。



2006年3月30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2時45分
very exciting!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8: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3000051KK0178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