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圖片and太空人資料

2007-03-23 3:45 am
要交功課~THX~

回答 (2)

✔ 最佳答案
太空人,或稱太空員,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則沒有完全統一。 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稱為太空人(astronaut)。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定義共計440人,在太空里度過了一共27,082個全體乘員天(crew-day,美國的定義),在太空中散步共用了98個全體乘員天。在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定義下,只有434人符合資格。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來自至少32個國家。在香港及東南亞,太空員亦稱太空人。

目錄 [隐藏]
1 詞彙的變化
2 太空里程碑
3 國際太空人
4 太空人的組成
5 太空人遇難
6 太空人的其他意義
7 參見
8 外部連結



[編輯] 詞彙的變化
約定俗成的,被俄羅斯航空及太空局僱傭的宇航員或前蘇聯的宇航員都被稱為「космонавт」(kosmonavt),其英文版本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來自希臘語單詞「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員」)。事實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義相同,選擇所使用詞語的原則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員諾曼·薩伽德成為首位乘坐俄羅斯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上太空的美國人,可以認為在此過程中,他成為首位美國「cosmonaut」。

據稱,馬來西亞的趙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創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詞,並首先在某個網路科技論壇裡使用。差不多同時,陳藍(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網頁裡使用它。這個詞普遍被西方媒體用來稱呼中國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漢語拼音「taikōng」和「船員」的英文縮寫「naut」(或「航行者」的希臘文「naus」,「宇航員」的英文「Astronaut」刪節組成。但在中國官方所發佈的稿件中,多半堅持使用更帶技術性的名詞「太空員」(astronaut),意思為「太空航行者」。


[編輯] 太空里程碑
世界上第一名太空人是尤里·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乘坐東方1號(Vostok 1)進入太空。第一位女性太空人是瓦倫蒂娜·特雷斯科娃,她在1963年6月乘坐東方6號(Vostok 6)進入太空。在1961年5月上太空的阿朗·謝巴德則成為美國首位太空人。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成為中國首名太空人。其他曾經進入過太空的華裔人士包括盧傑、王贛駿、焦立中、張福林,所有人都來自美國。

上太空的太空人裡面最年輕的是戈爾曼·季托夫,當他乘坐東方2號上太空時只有26歲。最老的則是約翰·格倫,他乘坐STS-95上太空時已經77歲了。在太空中逗留最長紀錄是瓦里李·保利耶可夫的438天。到2003年,個人上太空的最多次數是七次,紀錄由傑里·L·羅斯和富蘭克林·張-迪亞斯兩人所保持。太空人離地球最遠的距離是401,056公里(在阿波羅13號緊急事件時產生)。

首個自製太空船上太空的太空人是邁克·梅爾維爾,乘坐的是太空船一號(SpaceShipOne Flight 15P)。這應該與各式各樣百萬富翁太空遊客形成對比,那些太空遊客只是作為公開提供資金的飛行乘客或少數人員(通常由俄羅斯提供飛到電離層(ISS)的服務)。

在美國,被選為太空人候選人將收到銀質太空人之翅。當他們進入太空後,他們將收到金質太空人之翅。美國空軍也對飛越海拔80公里的飛行員授予太空人之翅。


[編輯] 國際太空人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只有美國和蘇聯有現役的太空人。1976年蘇聯開始實行Intercosmos計劃,組成第一組從社會主義同伴國家選拔出來的6名太空人,第二組在1978年開始訓練。在1978年幾乎同時,歐洲太空總署選擇了4名太空人進行訓練,以進行在太空梭上執行的首個太空實驗室任務。法國在1980年開始訓練自己的太空人(英文稱為spationauts),接著是德國在1982年,而後是加拿大在1983年,日本和義大利則分別在1985年和1988年。數個更多的國際運載專家被選為太空梭太空人,之後俄羅斯的索尤茲任務(Soyuz missions)也有國際專家的參與。1998年歐洲太空總署組成單一的太空人組織,以消解以前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國家組織。


[編輯] 太空人的組成
蘇聯和美國的首位太空人,來自具有噴射戰鬥機飛行員,通常是有軍銜的試飛員。軍事太空人會獲得一枚特別資格獎章,太空人獎章獎勵給完成太空人訓練和參與太空飛行的軍事太空人。


[編輯] 太空人遇難
到目前為止18名太空人在太空任務中喪生,在地面訓練意外中喪生的至少有10人。


參見:太空災難


[編輯] 太空人的其他意義
北美一些香港移民家庭戲稱將家人安置美加地區,自己來回香港北美兩地工作的人為太空人。

--------------------------------------------------------------------------------------------------
picture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Astronaut-EVA.jpg&variant=zh-tw

http://hk.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p=%E5%A4%AA%E7%A9%BA%E4%BA%BA&fr=FP-tab-img-t&ei=UTF-8&meta=rst%3Dhk
2007-03-23 3:51 am
美國太空人為例子,早期美國對太空人的資格要求非常嚴謹,規定當太空人須符合以下條件:
40歲或以下
身高5呎11吋或以下
優異體能
擁有工程學士學位
合格飛行員
飛行學校畢業
有1500小時或以上的飛行經驗
對以上要求,只有空軍航空飛行員才可勝任,所以早期的太空人都是優秀的戰機機師。後來由於加入了科學實驗及研究的項目,就把選拔的條件放寬,容許平民申請。現在當太空人的基本條件是
35歲或以下6呎或以下
190磅或以下身心狀態優良
擁有科學或工程大學學位
所以如果你是科學某一方面的專家,想到太空進行新設計的實驗,不妨到美國太空總署敲敲門,碰碰你的運氣,不過申請做太空人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太空人的訓練
如果你有運氣入選為未來太空人,升空前你將面對一連串的「太空人訓練課程」,以訓練適應太空的環境。
1.首先你會每日約40次接受體驗無重環境下的感覺訓練。你會乘坐一架無座位的KC-135飛機飛行,以熟悉和體驗一下失重的環境。當飛機快速升到一萬多米高空,並於每秒180公尺的速度向下俯衝,就會出現約30秒短暫的失重現象。
2.接著你會練習在無重環境下穿著太空衣工作。你會穿著太空衣在水底下練習維修機械。利用水的浮力可模擬無重環境。
3.由於發射升空及返回地球時的加速會產生「超重現象」(即你的重量將會增加至3倍以上),超重會使血液往下分佈,使頭部缺氧,令你感到暈眩,所以你會在離心器裏習慣超重現象,升空時你的太空衣下部會充氣脹起,壓緊你的下身,阻止血液往下湧。
4.最後你還會在模擬的環境下接受其他的訓練。
1.太空人睡覺時,會把睡袋綁在牆壁上,並把全身(除了頭以外)都伸到睡袋裡。
2.太空人除了調狀的太空食物外還可以吃罐裝的糖果、餅乾和麵包。
3.太空人上廁所時,會利用氣流把排泄物吸出去。

太空人飛往宇宙的生活並不易過。從以下六方面可以看出:

1. 衛生設備簡單:
太空人在船上解決時,由於沒有地心吸力的關係,洗手間需即時吸住尿液,然後再將它變成固體收藏,回地球後才處理。他們不能用水梳洗及洗澡是因為液體在船艙裏自由飄動,不易控制。

2. 需保持每天運動:
太空人每天都要進行特別的運動,在船艙內郁動根本不能消耗多餘能  量,而且不做運動會帶來嚴重後果──肌肉萎縮。所以他們需將身體用繩 子綁住,目的是造成地心吸力的效果,然後在跑步機上跑步,便能防止肌肉萎縮。

3. 食物的種類不多:
太空人只能吃太空食品,多數是真空罐頭。份量不會太多而且種類很少,罐頭易於收藏而且可存放很久。

4. 睡眠的設備:
每個太空人要輪流工作,故此有足夠的床鋪可每人一張床。太空人不能隨處睡因為隨時不知會飄到那處。他們需睡在睡袋內而且需紮實,為求 達到地心吸力的效果。

5. 保護力強的太空衣:
太空衣的作用十分全面。要提供氧氣給太空人,而且能耐熱耐寒,抵受變化莫測的氣溫,要能讓太空人靈活地動,忍受不同的氣壓,附有通訊設備。目的是讓太空人能在適當的環境下進行艱巨的太空任務。太空人需長期受訓去適應太空衣以及一切有可能的惡劣環境。

6. 艱巨的太空任務:
太空船飛往太空是有很重要的任務,在他們乘太空船離開地球時,在大氣層上受到猛列撞擊。當到達目的地時,絲毫不可鬆懈,因為有半點差錯,地球便可能有危險。而且由於燃料及糧食不可帶太多的關係,太空人需在任期內完成工作。可見他們所受的壓力很大。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26: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2000051KK033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