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的事跡.....(功課用)

2007-03-23 3:20 am
要寫佢值得欣賞既事跡.......
200字......

回答 (3)

2007-03-23 3:27 am
✔ 最佳答案
公元前336年,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承希臘此方小國馬其頓王位,繼而開展他征服世界的野心。公元前334年親自統率精銳三萬步兵和五千騎兵遠征東方,輕取埃及、波斯,長驅直進至印度河岸:可惜英雄氣短,公元前323年,他在折返巴比倫(今伊拉克)途中感染傷寒病逝,終年33歲。

亞歷山大大帝躺在純金的棺內,由六十四匹體壯騾子拖著黃金、珍珠和寶石鑲製的靈車,運回馬其頓安葬,但至敘利亞時,被其大將托勒密(Ptolemic)強行劫走。

事因他死後,其王國四分五裂,托勒密在埃及建立王朝,他相信亞歷山大大帝生前在埃及被封為「阿蒙神之子」和「雙角神」,擁有統治埃及的合法權力,以建立他對埃及的控制以及他皇位的合法性,故把靈車攔截,迎送到埃及古都孟菲斯,按「馬其頓」儀式安葬。

托勒密二世下令在亞歷山卓建立陵墓,並將亞歷山大大帝的遺骸由孟菲斯移送往亞歷山卓新建的王陵內,使他長眠城中。傳說陵墓位於一個正方形的大庭院中央,陵墓的上建有一座祠廟作為祭奠活動,並有一條地下長廊通往金棺槨的墓底。

羅馬帝國時期,凱撒、屋大維等皇帝先後到亞歷山卓瞻仰大帝的遺容,並在他頭上獻上花環。公元80年,托勒密十一世為了鑄造金幣,用琉璃棺調換大帝的金棺,而王朝末代女王埃及妖后為應付財政困境,更佔用了墓中所有珍貴無價的隨葬品。

公元3世紀,亞歷山卓戰亂,城市遭受洗劫,再加上地震影響,王陵被毀,陵墓從此失去蹤跡。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葬於何處一直是世界史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1995年更有考古學家Liana Souvaltzi宣稱在埃及錫瓦綠洲發掘出亞歷山大大帝陵墓:實際上,陵墓的座落仍是考古學家不斷追尋的目標。

由法國學者古德維率領的埃及─法國聯合考古隊最近在埃及亞歷山大附近海域發現了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 ─前323)的陵墓。這一重要古跡位于沉陷在亞歷山大以東海域、距岸邊4公里的海底古城米努茨中,是由埃法考古 隊的水下科學考察組發現的。

據報導,從去年年底和今年初期間,由古德維指揮的埃法考古隊重點在亞歷山大附近海域進行水下科學考察,主要 目標是尋找曾在公元前332年占領埃及并在亞歷山大建都的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此次水下科學考察 還在當地海域發現了珍貴文物,諸如一些帝王和古希臘時期重要人物的頭蓋骨、巨大的石柱以及當時的金幣首飾和器皿 等。

埃及文化部長法魯克將于4日在亞歷山大舉行新聞發布會,向世界宣布埃及考古研究方面的這一重大發現。據埃及 學者認為,亞歷山大大帝陵墓的發現,是在至今為止的有關研究亞歷山大城歷史的所有發現中最有價值的,它將填補埃 及古代史上公元前后期間的許多紀年空白,特別是解決了亞歷山大大帝死后葬于何處這一埃及乃至世界史學界長期爭論 不休的問題。因此,發現亞歷山大大帝陵墓的意義和價值堪與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圖坦阿蒙陵墓的發掘等量齊觀。



資料來源:

http://cn.geocities.com/ltingt/3xinwen.htm

http://ad.europetravel.com.tw/electronic/058/page/03.htm

http://ihome.cuhk.edu.hk/~b476727/new%20wonder/index2.htm
2007-03-23 3:36 am
亞歷山大大帝(希臘語:Μέγας Αλέξανδρος或Αλέξανδρος ο Μέγας,其名字亞歷山大意為「人類的(ανδρός)守護者(αλέξω)」;公元前356年7月22日—公元前323年6月10日)即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三世(Αλέξανδρος Γ' ο Μακεδών)。馬其頓王國國王。他維持了以馬其頓領導的統一希臘諸城邦,並征服了波斯、及其它亞西亞王國,直至印度的邊界。他用13年時間征服了當時歐洲視角的「已知世界」,被認為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家。
生平

[編輯] 早年(前356年~前336年)
亞歷山大三世是馬其頓阿吉德王朝(οἱ Ἀργεάδαι),國王腓力二世(Φιλιππος Β')和希臘世界西方蠻國伊庇魯斯(Ήπειρος)公主奧林匹亞的兒子。由於她的個性專橫獨斷又神祕,而且喜歡與蛇共眠(普魯塔克),再加上她對亞歷山大的影響,她很令腓力二世厭棄。她對英雄兒子亞歷山大的影響非常大。遠征期間亞歷山大常常會寫信給母親敘述見聞。傳說亞歷山大在埃及西華沙漠阿蒙神殿親眼看過某種奇特的事,但他又絕口不提,只願意寫信告訴他母親一個人而已。信件失傳了,所以亞歷山大到底看到什麼就成為一個謎團。因為在當時馬其頓的謠言和後來阿蒙神諭的顯示,當時記載普遍相信亞歷山大是天神宙斯之子,如普魯塔克傳說(普魯塔克,2.2):在亞歷山大出世之前,奧林匹亞夢見雷電,腓力二世則夢見自己用獅子的封印封住了奧林匹亞的陰道。

亞歷山大的馬其頓的成長受荷馬《伊利亞特》及其中人物阿基里斯和傳說人物海格力斯影響(他的父母王系各稱是海格力斯和阿基里斯的後代,見:普魯塔克, 2.1)。亞歷山大小的時候,腓力二世聘請了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作他和其他馬其頓貴族子弟在米埃札(Μίεζα)的導師。亞里士多德給予他完整的口才和文學訓練,並且激發了他對科學、醫學和哲學的興趣。亞歷山大童年早期就顯示了在音樂和馬術上的才華。普魯塔克記載(普魯塔克,6.4),前344年,12 歲的亞歷山大發現一匹被他人認為不能馴服的馬。他只是柔和的對馬說了幾句話便成功地馴服了那匹馬。他給那馬起名為塞弗勒斯(Βουκέφαλος)。當時腓力高興地說:

「我的兒子,找你一個與你相稱的王國吧。馬其頓給你的地方不足。」
前340年,腓力出戰拜占庭城邦的時候,16歲的亞歷山大代父統治馬其頓,並率領部隊鎮壓馬其頓北部Μαίδοι的起義,建立了城市 Aλεξανδρόπολις。前338年,18歲的亞歷山大在馬其頓維護它在希臘城邦中領導地位的重要切羅尼埃(Χαιρώνεια)戰役中和其他將軍指揮馬其頓左側,消滅了底比斯(Θῆβαι)神聖團隊(ἱερὸς λόχος)。同年腓力成立了科林斯同盟,鞏固在馬其頓領導下希臘城邦之間的和平。

前337年,腓力二世與奧林匹亞離婚,隨後娶了馬其頓貴族阿塔魯斯(Aτταλoς)的侄女克利奧帕特拉(Κλεοπάτρα)。當阿塔魯斯在腓力二世與克利奧帕特拉的婚禮酒會上評價說馬其頓王室將會有一個合法的繼承人時(估計是在暗喻小老婆克利奧帕特拉的孩子將會代替亞歷山大成為王國繼承人),亞歷山大回答(普魯塔克,9.4):

「那麼我呢,你這卑鄙的人,你把我當成什麼了....一個雜種嗎?」
說完便把酒杯向他扔去。當腓力護著塔魯斯站在椅子上向亞歷山大抽劍時,生氣的他因為醉酒站不穩而在椅子上摔倒了。亞歷山大嘲笑道:

「你們瞧啊!一位準備從歐洲橫掃亞細亞的國王,卻連一張椅子都跳不過去。」
被腓力驅逐後,亞歷山大與奧林匹亞逃亡伊庇魯斯,自己繼續前往伊利里亞(Ιλλυρια),在馬其頓他原安穩的繼承權被受到質疑。短期之後腓力派使者召回亞歷山大,與他妥解。

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埃格(Αιγαί)舉行的女兒克利奧帕特拉和伊庇魯斯的亞歷山大一世的婚禮上被皇家保鏢保薩尼阿斯(Παυσάνιας)刺殺身亡。其策劃沒有最終的解答,奧林匹亞由於她對此公開表示喜悅以及和凶手共有與伊庇魯斯的聯繫被懷疑(如:查士丁,5.7)。另被懷疑,並且亞歷山大代表官方馬其頓指責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指使,成為後來向波斯進攻的理由。


[編輯] 繼位和鞏固政權(前336年~前335年)
20歲的亞歷山大被馬其頓軍隊中安提帕特(Αντίπατρος)派系推舉為新國王。利用在佩拉(Πέλλα)的優勢,他通過腓力二世的葬禮減少稅收贏得駐在馬其頓的軍隊。他以參與腓力二世的暗殺的罪名處死埃羅普斯(Αέροπος)的兩個兒子Ηρομένης和Αρραβαίος(但赦免了第三個,安提帕特的女婿,Λυγκησταί的亞歷山大)和當時被腓力派遣東征於小亞細亞的阿塔魯斯。同有王位權的阿明塔斯(Αμύντας)以策謀亞歷山大的罪名被處死。奧林比亞殺了克利奧帕特拉和她的也有王位權的兒子。亞歷山大使部分軍隊相信被腓力派遣東征於小亞細亞阿塔魯斯和雅典同謀起義,處死了阿塔魯斯而完成了他的登位。同樣征於小亞細亞的帕曼紐(Παρμενίων)的兒子們仍然在佩拉而因此對他的女婿阿塔魯斯的死無動於衷。

被迫與腓力結盟的希臘城城邦雅典和仇恨腓力二世的底比斯把腓力二世被刺看作是重新贏得獨立的機會。為了贏得希臘同盟的承認,前336年末,亞歷山大帶領軍隊進入原被腓力二世統治的特薩利(Θεσσαλία),在成功打破其貴族在邊境的抵制後,被承認為特薩利新的世襲統治者。亞歷山大之後南下,使得底比斯投降,雅典敬他為名譽城民。

當亞歷山大登位時,馬其頓的國庫緊缺。前335年,在科林斯重新得到除斯巴達之外同盟支持的亞歷山大重征馬其頓北部色雷斯(Θρᾴκη),為東征亞細亞穩固北部防線,並報復公元前338年當地特裡巴利(Τριβαλλος)部落對腓力二世部隊的偷擊和戰利品的盜竊。在多瑙河打敗特裡巴利後他進軍並打敗威脅馬其頓西北的伊利里亞,補正了腓力二世執政時的重要失敗。

與此同時,雅典和當地強權底比斯,把亞歷山大死於多瑙河的謠言看作新的機遇。底比斯再次起義後,亞歷山大從伊利里亞不經馬其頓用14天到達底比斯。他與希臘同盟國摧毀了底比斯,消除了威脅馬其頓的三大希臘勢力之一(其餘為:雅典、斯巴達),把其國境分給盟國,並把大部分底比斯邦民售為奴隸。軍事支持(但軍隊尚未過國界的)底比斯的阿卡狄亞(Αρκαδία)隨之處死其國領袖,未軍事支持底比斯而已被港口封鎖的雅典隨後放棄抵抗。


[編輯] 波斯出征初期(前334年~前333年)
希臘與波斯的敵對始於前6世紀,當時位於小亞細亞的自由希臘城邦淪陷於向西擴張的波斯王國。在愛奧尼亞(Ιωνία)叛亂和馬拉松(Μαραθών)戰役後。前481年波斯國王澤克西斯一世在第二次波斯戰爭時試圖佔領整希臘。雖然澤克西斯一世被打回,波斯之後也再沒有進攻希臘,而澤克西斯一世前480年火燒雅典衛城及其他被認為瀆神的行為使得亞歷山大時的希臘政界仍存在著報仇和反攻波斯的聲音,這也被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所利用。

以父親包括「解放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口號,前334年亞歷山大出征小亞細亞,奧林匹亞留在佩拉執政,安提帕特也留守在馬其頓,以約12000步兵和 1500騎兵維持對歐洲的勢力。亞歷山大自己帶著由馬其頓和其他希臘城邦組成的約30000~40000步兵和4000~5000騎兵越過了希里帕(Ελλήσποντος,今日的達達尼爾海峽)。雖然他的白北征彌補了腓力二世遺留給他的債務,一個空了的國庫使他只帶了30天的補給。

在小亞細亞亞歷山大和小部分部隊首先訪問了特洛伊,他和他從童年來的親友海菲斯提恩(Ήφαιστίων)分別祭阿基里斯和《伊利亞特》中阿基里斯的親友帕特洛克羅斯(∏άτροκλος)。隨後亞歷山大與帕曼紐帶領的其餘部隊回合,繼續向波斯地方總督的要塞Δασκύλιον。附近的兩個希臘城市中, Κύζικος已獨立於波斯,∧άμψακος不希望被「解放」,而部隊急需通過征服得到補給。

波斯的希臘雇佣軍統帥,羅德斯的蒙農(Μέμνων)建議焚燒周邊的田地,但由於波斯地方總督憐惜他們的財產,未被採納。而他們聚集部隊,在格拉尼庫斯(Γράνικος)河與亞歷山大正面交戰。亞歷山大在格拉尼庫斯戰役中自己率領著「伙伴騎兵」隊(έταιροι),領先與波斯騎兵交戰,波斯部隊多個地方總督和將軍被「伙伴騎兵」隊殺死。在交戰中亞歷山大受傷並被克利圖斯(Κλείτος)相救。為恐嚇未來的希臘雇佣兵,亞歷山大讓部隊於戰場上屠殺大部分希臘雇佣兵,其餘被押回馬其頓強迫勞動。他將300領波斯鎧甲作為給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衛城,帶著如下題字(阿利安,1.16.7):

「來自亞歷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臘人,除了斯巴達的奉獻,從居住在亞細亞的野蠻人奪取。」
但格拉尼庫斯戰役後亞歷山大沒有「解放」如Δασκύλιον非希臘愛奧尼亞城邦。他下令部隊禁止搶劫,並效仿波斯王國任命自己的地方總督,把戰勝的城邦併吞入馬其頓。

與波斯部隊相比則是敵眾我寡。儘管存在許多不利,亞歷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軍隊比波斯軍隊訓練有素。第二,亞歷山大是一位傑出天才將領,也許是舉世無雙的最偉大的將領。第三,亞歷山大本人具有英勇無畏的精神。雖然每場戰鬥初期亞歷山大是在後方坐陣指揮,但他的方針是如果部隊發動決定性進攻,他則身先士卒。這種冒險的戰術使他屢次受傷,但士兵們看到他與他們生死與共,並不要求他們去冒那些他自己不願冒的危險,這對鼓舞他們的士氣影響巨大
2007-03-23 3:27 am
亞歷山大帝生於公元前356年,為馬其頓王腓力之子。公元前336年腓力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並率領希臘聯軍大敗波斯,攻佔兩河流域。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並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將希臘思想律法散佈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縱然是公元前三百多年的人物,亞歷山大帝至今依然散發著他對人類的影響力。他是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非大陸的軍事天才──並從未打輸過一場仗;他是理想家──他要征服的不單是土地,而是人類的軟弱與恐懼,甚至乎死亡。在他不足33年的生命裡,其帝國坐擁了今天的希臘、阿爾巴尼亞、土耳其、保加利亞、埃及、利比亞、以色列、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塞浦路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烏茲別克、巴基斯坦及印度。他的成就流芳百世,他的影響力跨越二千多年,至今依然是歷史、小說、心理、軍事學等探討的對象。可惜在銀幕上只有一齣電影拍過他,但那部於1956年推出的《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卻將他很多重要的事跡都省略了,只講到亞歷山大帝征服了波斯,他其後8年的人生都沒有涉及。這次編導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卻認為這段日子才是亞歷山大帝最有趣的時間:「他作為一個年青人、王子、君王、丈夫、戰友,都起著非比尋常的變化。」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14: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2000051KK031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