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所謂「大西線藏水北調方案」就是由退休水利專家郭開提出用西藏之水救中國的水利方案,建議從海拔三千五百八十米的雅魯藏布江引水向北流入黃河,水質、水量、造價、受益面積均比現行方案優勝。
中國最缺的是水。可解中國之渴可能就是西藏之水。
118位將軍和七百多位專家學者多次向中南海陳情,要求啟動「大西線調水工程」,用西藏 的水救乾旱的中國。這項構想透露北京「再造中國」的宏大戰略意圖。
由於中國與歐洲、非洲、中東、東南亞的交通向來過度倚賴馬六甲海峽,「大西線調水工程」有助打開直通印度洋的通道,在戰略上有重大意義。此舉不僅引起境內的爭論,也引起鄰國的關注。 不過,對於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僅僅依靠理論分析 和有限的地質查勘,論證難免會受質疑。「大西線調水工程」比三峽工程規模還要大,應該成為全民公共議題。
大西線調水工程仍在研究中,故尚未興建!
圖片參考:
http://hk.yimg.com/i/icon/16/33.gif
零六年三月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李國安將軍及一批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段大猷聯手提出「大西線工程」議案、提案,或在分組會上闡述「大西線引水工程」理念。
三月八日,水利專家郭開,來到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政協常委安啟元駐地。與郭開同歲的安啟元,曾任陝西省委書 記、陝西省政協主席。他已經連續八年為解決陝西用水問題,在全國政協會上提交提案。郭開向安啟元介紹了「大西線調水工程」,安啟元說﹕「水問題是陝西發展 的瓶頸,希望大西線的水能早日進入陝西。」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二零零六年三月到醫院探望他的老上級、北京軍區原政委劉振華上將,劉 振華專門談到剛出版的《西藏之水救中國》一書引起的反響和「大西線工程」,徐才厚聽了後表示,中國用水是大問題,一定支持。二零零五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政 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和副主任鄭新立約見郭開等人,了解大西線引水工程民間運作情況,提出「加強輿論宣傳」等意見。事後,鄭新立多次詢問《西藏之水救中國》 一書的研討會安排,表示屆時參加。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城市缺水只在中國大陸個別地區和個別年份發生。七十年代後,缺水城市不斷增加, 至九十年代初,全中國大陸有三百多個城市缺水。中國是全球公認的十三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目前中國淡水資源總量約為二萬八千億立方米,居世界第 四位,但人均只有二千三百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位列世界第一百二十一位。
江澤民九八年作批示
八十年代末,郭開就提出「朔天運河大西線」設想,直到九四年,他提出較完整的「大西線調水工 程」的方案。方案是從西藏的朔瑪灘到天津之間開一條運河,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向西北、華北和東北,總調水量二千零六億立方米,相當於四條黃河的年流量。
九八年,江澤民批示﹕郭開寫的大西線調水工程「方案,乃國家百年大計,必須從長計議, 全面考慮,科學選比,周密計劃」。同年,曾慶紅、王忠禹起草,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名義,經胡錦濤簽署,以文件形式,向黨政軍各界印發了《江澤民同志關於我國水資源問題的重要批示的通知》。
總理朱鎔基和副總理溫家寶也作了批示。朱組織了四十多位專家召開「大西線南水北調方案」學術研討會。朱指令組成 專家考察隊,批出一百萬元人民幣,要求透過實地考察驗證方案。
透 過這次考察,考察隊成員達成共識﹕一是資源充足。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不但水資源豐富,且流經地人煙稀少,水質好,無污染。 二是調水路線暢通。大西線「南水北調」構想的核心是「水從高處往低處流」,水從雅魯藏布江上的朔瑪灘壩高程三千五百八十八米開始往東流,其高程逐漸降低, 經輸水渠、隧洞和倒虹吸,把「五江一河」溝通,可將水引到四川境內唐克鎮附近的黃河中。三是工程雖大,但相對容易,移民和佔用耕地少,工期短,投資少,綜 合效益突出。考察隊專家認為,就目前中國技術力量、技術水平而言,完全可以勝任。
零二年,江澤民在主持一次中央工作會議時說,今天中 國水的問題嚴重,「西線大調水,西部大開發,順理成章,要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集中力量建設大西線調水工程,以利推進西部大開發」。 零四年,江澤民又說,研究論證大西線南水北調「是一件大好事」,西藏那麼多水,白白外流,必須把這些水合理截留,引到西北、華北,「這是我們的責 任」。
「大西線引水工程」方案構思的地形依據是,多水的西南地勢高,缺水的西北、華北地 勢逐級降低。從南向北傾斜,有利於區域間調水﹔方案是在西藏雅魯藏布江朔瑪灘,築壩引水,串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到四川阿壩入黃河,聯 通青海湖,沿黃河至內蒙古,經岱河調蓄,入永定河,到北京,由天津入渤海。航道則由天津北塘起,經北京、大同、岱海、包頭、銀川至蘭州,經大柳樹水庫樞紐 港中轉,利用河西走廊延伸航道到新疆出國,與國際運河接軌,通航西亞西歐。主幹線總長七千一百八十九公里,除主幹線外,尚有副線、支線聯通雅魯藏布江、怒 江、瀾滄江、珠江、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八大河水系,流經十八省、市、自治區。
目前國家水利部正在進行長江水北調的「南水北調」工程。 從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調」的設想後,經幾十年研究,總體布局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三線調水,即南水北調西線、中線和東線工程,建成後將與長江、淮河、 黃河、海河相互連接,構成中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建設時間約為四五十年。
郭開、李伶等認為,「三線調 水」與他們的「大西線藏水方案」有重大區別﹕一是取水點不同,「三線調水」都是從長江,而「大西線方案」是在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上取水﹔二是調水量 不同,長江可供外調的水量有限,「大西線」調水二千億立方米。三是工程造價,「三線調水」需要四千億元人民幣,而「大西線」需二千五百億元﹔四是水的質量 不同,東線水質嚴重污染,中線水質較好,但比不上西藏水潔淨﹔五是受益面積不同,「大西線」能令北方廣為得益﹔六是「大西線」高水下流產生大量電力,「三 線調水」至少一半以上水量是低水上抽。
二零零五年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西線調水 ——中國能源的戰略選擇》的報告,由新華社內參送往中南海。報告強調,南水北調西線工程須加快開工,並擴大調水規模。但西線工程調水地區四川省則強烈 反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魯家果研究員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遞交了《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決策要慎重》的報告,認為西線工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經濟合理性都存在重 大問題,工程需從長計議,不宜倉促上馬,建議西線工程暫緩,報告獲溫家寶批示。
有研究預測2020年後長江自己將缺水。所以很多專家學 者已向中央緊急提出中線調水工程應該停止或者不過黃河,解決北京水資源危機必須另闢更可靠的水源。二零零五年六月三十日,四十多位院士專家在北京香山飯店 參加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第二百五十七次香山學術討論會。討論達成的共識是﹕調往北方的總水量應在目前《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的四百四十八億立方米基礎 上,至少再擴大兩倍,才有可能保障中國北方地區的持續、全面、健康的發展。
不過,許多學者專家也認為,對於如「大西線調水」這類涉及國計 民生的重大項目,僅僅依靠理論分析和有限的地質查勘不可能得到正確結果並形成統一認識。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需要依靠相應規模的工程試驗,否則工程將會陷 入無休止爭論中。決策民主化,是指在決策過程中應盡可能聽取各方面意見。通常一個工程規模越大,意見分歧也越多,兼聽則明,外行的意見也不可忽略。
YOKI WONG
圖片參考:
http://hk.yimg.com/i/icon/16/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