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應盡快飲水嗎?

2007-03-21 6:38 am
有人說: 中暑或天氣好熱既時候,(當有一段長時間冇飲水),那些人飲第一啖水既時候,不應該立即飲下,應該將第一啖飲既水吐出,之後才慢慢地飲第二啖.
這是正確的行為嗎?若果是,請問有冇特別的原因?

回答 (3)

2007-03-21 6:46 a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hk.yimg.com/i/icon/16/8.gif
依病情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按發病機制,又可分為中暑衰竭、中暑高熱、中暑痙攣、日射病四種類型,但常混合出現。
中暑高熱:體內有大量的熱積蓄,除了高熱外,還有昏迷、無汗。
中暑衰竭:最為常見,體內並無多量積熱,而係失水與鹽分,或低鈉血症所致的周圍循環衰竭。
中暑痙攣:主要表現為肌肉痛性痙攣,常發生在劇烈勞動流汗之後,只補充水分,而未補充鹽分,尤其是氯化鈉喪失過多,使隨意肌發生痛性痙攣,並不直接與高溫有關。
日射病:是因夏季烈日曝曬所致的中暑。因為血管收縮不穩,血液滯留在四肢或內臟,相對性的腦貧血,或稱為熱昏倒,只要移置陰涼通風處,即可自然緩解,小學生開朝會過久而中暑者,當屬於此。
※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勞動一段時間後,感到昏眩、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體溫正常、或略微升高37℃,如能及時離開高溫環境,適當休息後,短期可恢復正常。
※輕症中暑
  除了有先兆中暑的表現,患者還有體溫升高至38-39℃,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或有呼吸及循環衰竭的早期症狀,如面色蒼白、噁心、嘔吐、汗出淋灕、皮膚溼冷、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一般經休息及治療,可於四小時內恢復正常。
※簡易處置
  簡單處理輕症中暑,神智清醒者,讓他採半坐臥位,飲淡鹽水,冷濕毛巾敷拭身體以降溫,再按摩四肢以散熱。降溫需至38℃,若無體溫計,可以脈搏次數為準,冷卻患者至脈搏降至110次以下。
2007-03-21 7:34 am
中暑】

1.避開烈日。
2.多喝水。
3.喝稀釋的電解質飲料。
4.避免以鹽錠劑補充鹽分。
5.避免酒精。
6.避免咖啡因。
7.勿抽煙。
8.慢慢適應氣溫的轉變。
9.從事戶外活動應放慢速度。
10.過於炎熱時可以冷水沖淋頭部及頸部,當水分蒸散時可幫助散熱。
11.中暑可能在連續幾天內逐漸地虛脫,如有體重在數天內直線下降的情況,應加以留意。
12.戴帽子可減緩頭頸吸熱的速度,特別是禿頭或逐漸禿頭的人。
13.勿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輻射熱,通風的汗衫反而有消暑的作用。
14.選擇淺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為透氣。
15.一旦中暑,請為患者潑水,將患者移到有冷氣的地方,如果患者意識清楚,則給予補充水分,
 再以冷毛巾濕敷患者。

防治中暑-- 藥粥


夏季烈日熏蒸,酷暑難耐,人們在工作、勞動或學習時,往往因氣候炎熱而發生中暑。若能經常食用一些清熱防暑,利尿通淋的藥粥,可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生。現介紹幾則防暑藥粥,供選用。

1.竹葉粥:鮮竹葉50克(幹者30克),蘆根30克,生石膏、大米各60克,白糖適量。將竹葉、蘆根、石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爲稀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分2 ̄3次服食,可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竹葉清心火,利小便、石膏清熱瀉火、蘆根養陰生津,除煩止渴。竹葉粥既可預防中暑,又可治療中暑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黃。

2.蘆根粥:鮮蘆根150克,竹茹15克,大米60克,生薑3片。將蘆根洗淨,切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大米、生薑煮爲稀粥,分2次服食。可清熱除湎,生津止嘔,可治療中暑煩渴,噁心嘔吐。

3.決明子粥:決明子15克,白菊茶10克,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取決明子入鍋中炒至有香氣溢出時取出,候冷後與菊花同煎取汁,加大米煮爲稀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可清熱瀉肝,明目通便。決明子清肝,明目,通便;白菊花清肝火,散風熱。適用于中暑頭目眩暈,頭痛便秘。還可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4.白扁豆粥:鮮扁豆120克(幹者60克),大米60克。將扁豆洗淨,與大米同煮爲稀粥,分早晚2次服食。可清熱解暑,健脾利濕,和中目嘔,此方既可預防中暑,又可治療中暑。

5.花粉生地粥:花粉、生地各30克(鮮者60克),大米30克。將二藥水煎取汁,或將鮮者切片煎取濃汁,加大米煮爲稀粥,每日2劑,可清熱生津,涼血止渴。《本草新編》雲“生地,涼頭面之火,清肺肝之熱”。《神農本草經》言花粉“主消渴,身熱,煩渴,大熱,補虛安中”。因而花粉生地粥既可防治中暑,又可治療暑病傷陰,低熱不退,口鼻出血諸症。

6.車前葉粥:鮮車前葉30克,蔥白1莖,大米50克。先將車前葉洗淨,切碎,與蔥白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爲稀粥服食,每日1劑,可清熱解暑,利尿通淋。車前葉性味甘、寒而無毒,《藥性論》言其可“利小便,通五淋”,因而對中暑心胸煩悶,小便短赤,淋瀝澀痛等有明顯療效。

引言



當我們暴露於酷熱的環境下, 體內的溫度調節系統會自動增加排汗及呼吸頻率令體溫下降。惟在排汗時, 體內賴以維持正常機能運作的水份及鹽份亦會同時流失。



受熱衰竭



故此, 長時間在酷熱的戶外環境下進行體力勞動的人仕會因水份流失、電解質不平衡及缺乏足夠的養份給予身體器官, 而較易出現受熱衰竭的現象。當此現象出現時, 患者會感到:



l 頭暈

l 疲倦

l 作悶

l 嘔吐

l 心跳加速

l 流汗加劇

l 口渴

l 肌肉抽搐





中暑



如患者已出現受熱衰竭徵象而仍然暴露於酷熱的環境下, 便會出現更加危險的情況 — 中暑 。此時, 身體的溫度調節系統便會完全失效, 而體溫更會上升至致命的水平。中暑的徵狀包括:



l 皮膚發熱及潮紅。

l 體溫可能超過攝氏40.6º (約華氏105º )。

l 清醒程度下降。





懷疑有人中暑時

應該:

l 將患者移至陰涼的地方。

l 如患者的清醒程度下降時,將他側臥以保持氣道暢通。撥 é 999 û

召喚救護車。

l 盡快用以下方法替患者降溫:

l 以冷水為患者抹身。

l 為患者搧風以保持清涼。

l 放冰塊於患者頸側、腋下及腹股溝令身體降溫。



l 如患者出現發冷跡象, 應停止為他降溫。



注意 :

l 不要使用酒精為患者抹身降溫。

l 在未回復完全清醒時, 切勿讓患者飲食。



預防中暑方法



1. 應盡可能避免在酷熱及潮濕的天氣下長時間進行劇烈運動。

2. 如果必需在酷熱的環境下進行體力勞動工作, 應注意以下幾點︰



穿著輕巧及鬆身的衣服。

間中到陰涼的地方竭息。

適量飲用含電解質飲料或果汁來補充身體水份。

不應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
2007-03-21 6:49 am
問題的回答: some 應該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01: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0000051KK046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