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定義
大便的硬度減少(含水量增加)即可稱之為腹瀉,一般還會伴隨有排便的頻率增加且總排出量會超過正常平均量(約200克/天)。
二、病理生理學
發生腹瀉主要可經由四種致病機轉:
(一)滲透性腹瀉(Osmotic diarrhea)
當小腸內溶質過多無法吸收時,會使得腸腔內之滲透壓高於血漿之滲透壓,造成水分移進腸腔內而引起腹瀉,常見的原因包括:drugs(如lactulose、magnesium oxide)、pancreatic insufficiency、bacteria overgrowth、short bowel syndrome等。一般病人禁食時,腹瀉就會停止,可以此做為診斷的參考,亦可利用檢測大便內滲透性物質所含滲透壓差度來診斷。
(二)分泌性腹瀉(Secretroy diarrhea)
一些外來物質(如細菌之毒素,某些藥物)或是身體內在的物質(如一些荷爾蒙,膽鹽等)可以刺激腸道主動分泌水份與離子而造成腹瀉,此時病人常出現大量水性腹瀉,除非是由膽汁酸或脂肪酸吸收不良引起,或是因口服某種藥物引起者,即使禁食腹瀉也不會停止,而大便中通常不含膿液或血,常見的原因包括:endocrine tumors(如carcinoid tumor)、villous adenoma of rectum、resection of terminal ileum等。
(三)滲出性腹瀉(Exudative diarrhea)
腸道的黏膜及黏膜下組織發生炎性病變時,會產生液體滲出物引起腹瀉,由於常伴有腸內物質吸收不良及一些物質刺激腸壁等現象,滲透性及分泌性兩致病機轉在此時也扮演部分角色。臨床上,病人常出現腹痛、發燒或血便等症狀,糞便檢查可發現紅血球及白血球,常見的原因包括:infections(如salmonellosis)、ulcerative colitis、Crohn's disease、radiation enterocolitis等。
(四)蠕動失調性腹瀉(Deranged motility)
一般由於腸道活動力增加引起,臨床上,常有腹瀉及便秘交替出現的現象,也可能伴有其他的神經症狀(如膀胱功能異常)。常見的原因為irritable bowel syndrome、neurologic disease等。
腸道蠕動太慢則可以導致腸道內細菌增生,影響正常吸收功能而造成腹瀉,所以此時亦合併有滲透性腹瀉的致病機轉。
急性腹瀉及慢性腹瀉
(一)急性腹瀉:指發生時間少於2~3週者,造成的原因以感染性腸炎最常見。其他病因包括藥物,毒素等亦有可能是慢性腹瀉的早期。
(二)慢性腹瀉:指腹瀉延續超過2~3週者,雖然irritable bowel syndrome是最常見的病因,慢性腹瀉也可能是一些嚴重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所以對於此類病患應進一步評估其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