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由來 急!!!!!!用來口試

2007-03-20 6:53 am
要故事,傳統,習慣。麻煩各位 明天考

回答 (2)

2007-03-20 10:18 pm
[編輯] 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慶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編輯] 小年大年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

小年,即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參見討論頁中的說明),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亦有 敬神如在。
在中國北方,一般在農曆臘月(十二月)二十三日過小年。但在南方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同樣是漢族聚集地的省份,則往往於農曆臘月(十二月)二十四日過小年。因此,農曆小年在中國南北方不同地區並非是同一天。
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

[編輯] 傳說
主條目:年獸

相傳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與一個叫做「年」的怪獸有關。


[編輯] 飲食
臘八粥、臘八醋、臘八蒜
包餃子:餃子形狀像元寶,而且宋朝管銀票叫交子,所以人們認為過年包餃子會帶來財氣。
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
年夜飯(團年飯)

[編輯] 各地習俗
參看:Category: 新春習俗 春節的習俗多種多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過年要掛的紅燈籠臘八:農曆臘月初八,是漢族傳統的節慶,作為「新年」即將到來的信號。傳統上,這一天要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參見臘八節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爺上天。
拜神、送神、燒香、燃燭、掛燈籠。
拜祖先,上墳。
大掃除。一般在年廿八進行,即新年前2天至3天,該日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迎接春節。廣東俗語稱「年廿八,洗邋遢」。
貼上揮春、春聯、年畫,一些農村還要貼窗花。
倒貼福字:剛識字的小孩子會說「福倒了」,大人們說「沒倒」,小孩子會執拗的說「倒了!福倒了」,這麼說代表福到了,很吉利。
守歲。
有些地方有賣懶的習俗,即「賣掉懶惰」,例如把麵糰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黏住屁股,象徵讀書時不會離開座位。
放鞭炮(炮仗)。
放煙花。
互相拜年。華南地區的一些傳統是初一後輩到長輩處拜年,通常是回男家。初二則回女家拜年,開年,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會在年初四繼續。
派紅包。(壓歲錢)
踩高蹺。
買年花。
敲鑼打鼓。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參見春運、恐歸族
年初三不拜年,香港習俗。年初三又名赤口,傳統上人們儘量不往人家拜年,免生口角。在香港,很多善男信女會到沙田車公廟祈福,轉轉風車,意喻轉出好運,祈求新的一年行好運,老少平安。
不買鞋。廣東民間習俗,指農曆一月不應購買鞋(因為「鞋」與廣東話的「唉」聲相似)。
吉祥話。春節期間,民眾見面都要說恭賀話。例如:恭喜發財、年年有餘、歲歲平安、步步高昇、大吉大利。
不動刀。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不洗澡,不打掃。一些傳統中,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或洗頭,也不能打掃,以免洗走或掃走運氣。
除舊迎新。添置一些新衣裳。
年初五迎財神,傳說財神會在這一天下凡送福。這一活動在中國南方非常盛行,90年代以來,某些大城市初五凌晨燃放的煙花爆竹規模已不下於除夕。

恭喜發財 吉祥如意
[編輯] 北京等地
除夕晚上傳統上和好餃子面切好餃子餡為初一包餃子做準備,因為初一不可動刀。自80年代起,除夕晚上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成了許多家庭的傳統。因為其節目質量下降以及其他娛樂節目增多,現在也有許多家庭到餐館過年。 初一早晨包餃子。傳統上北京(基本上是北方地區的傳統)老人初一是不出門的,親友、同事互相拜年。

初二:要祭財神,要吃「元寶湯」(餛飩)
初三:祭祖,一般父母一方已經去世的已婚女性,會在這一天回娘家祭祖,並順帶拜年。跟清明的「上墳」不同,祭祖只是祭拜祖宗牌位。
初四:一般新婚或者父母均健在的已婚女性,會在這一天回娘家拜年
初五:窮日,在中國北方,這一天一般沒有人出門拜年,因為這一天是「黑道日」,一般從春節開始直到這一天才能把家裏的垃圾掃出門,然後放鞭炮慶祝;有一副對聯「一腳踢出窮鬼去,雙手迎進財神來」即爲對此風俗的描述。一般只有一些年輕人會在這一天舉行朋友或同學聚會。
初六:開市
初七:過人勝節
初八:祭星。現在北京的各個廟會活動通常從初一開始,到初七或者初八結束。

[編輯] 廣東
廣東有「飄色」活動。


[編輯] 香港
初一前:到各區花墟,年宵市場購買年花或賀年物品。
年廿八:大掃除。
年三十晚:吃團年飯。
初一:到廟宇上頭香、花車巡遊匯演、賀歲盃足球賽(初賽)
初二:維多利亞港賀歲煙花匯演
初三:賀歲賽馬
初四:賀歲盃足球賽(決賽)
十五:元宵節,很多公園會有掛花燈,猜燈謎等活動,吸引不少民眾遊逛。
其他活動:至大埔林村許願樹參觀及祈福;往車公廟祈福;往黃大仙祠祈福;往圓玄學院拜太歲及看年花。(一般是在年初三)
2007-03-20 6:58 am
中華民族有過春節的習俗,而春節的來歷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春節的由來傳說最有影響有三種。
  一、傳說中的“年”是一只潛藏在深海里的怪獸,每隔365天,一到除夕便爬上岸來興風作浪,所到之所洪水泛濫,吞食生靈。于是,一到除夕時節,先人們就在家門口貼起紅紙、燒柴禾,用菜刀切菜剁肉,發出爆竹聲,把“年”嚇回海里。這樣,春節就有貼對聯、挂彩燈、剁餡包餃子、燒柴火做年飯的習俗,此乃過春節的來歷。

  二、據史料記載:先秦時代,在禮制上有惟一可殺豬宰羊來敬獻神靈祖光的日期,史稱“臘祭”。于是遠古人便設置這個所有部落的節日,并商定在12月的一天,據說在“臘八”前后。屆時,君主、諸侯和百姓一致舉行酬謝“百神”儀式。到了漢唐,“臘祭”愈演愈烈,慶祭活動持續七八天。再經后世傳承,歷代演繹,最終形成現今法定春節的模樣。

  三、盤古開天時,古人穿樹葉披獸皮,茹毛飲血,生活極其原始艱苦。靠石器骨針耕織,生產方式極其簡陋,科學知識混沌,分不清南北辨不了時日。民間有一則軼事傳說,說姜子牙尚未發跡之前,時乖運蹇,六月售冷飲偏遇老天下大雪。傳說歸傳說,但其中折射出當時歷法的混亂,也許說當時對歷法正處摸索階段。隨著歷史推移,人們生產生活經驗的丰富,對大自然認識便清晰起來,發現時日的回輪規律,便探索計年的歷法,參照月相變化和大地植被榮枯更替,制定古代歷法。歷法要有“元日”,即所謂“四時之首”。也許根據農耕的需要,冬天萬物斂藏,正是農閑時節,于是“元日”選定在冬日寒天里,即便成春節。

  第一種傳說近乎童話,自然列為不可信之說,但也反映出遠古人在同水患作斗爭勝利的空隙里,祈求改善生活、安居樂業的愿望。第二、三兩種傳說是可信的,興許原本是同一回事,不過被后人從不同的角度審視給劈成兩種傳說。在人為活動中既有探索科學的歷法又施行祭祀的法制,這便是春節誕生的統一體。按照農耕畜牧發展規律,春華秋實,冬季正好五谷充盈、禽畜肥潤的季節,選此時祭神祭祖是再適宜不過了。因此,春節也成華夏先人最隆重祭祀的活動節日。

  春節,從誕生到形成是有其演變的過程。春節神聖和隆重是經歷朝歷代人傳承、改變和創造的結果。

  據南朝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里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可見那時過春節主要是祛邪驅鬼為目的而已,人們祈望無災無病。我國最早一副春聯是寫在“桃符板”上,內容是“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據考距今一千多年。從中可窺探出時人過年慶賀有節余,再就盼望長年能溫飽,僅此而已。而明代人過春節,據《明宮史》載:“宮眷內臣,即穿葫蘆景補子及蟒衣。各家皆蒸點心,儲生肉,將為一二十日之費。”還記述除夕夜的盛況,“大飽大嚼,鼓樂喧鬧,為慶駕焉。門傍植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挂福神、鬼判、鐘馗等畫。床上懸挂金銀八寶、西番經綸,或編結黃線如龍。檐楹插芝麻桔,院中焚柏枝柴。”皇宮春節習俗是集民間春節風俗之大成的。可以看出其時社會人文的勢態,慶賀春節不單為驅邪,更主要為迎福,祈發財祈安康、祈日子蒸蒸日上、祈居安業興。
參考資料:
http://www.66163.com /Fujian_w/news/smrb/ 040116big5/1_72.html

傳說一之補充:
據說年是一隻很可怕的怪獸。
因為牠很怕熱﹐又喜歡睡覺﹐所以平常都住在山裡﹐
而且牠一睡就是一整年﹐到了年底的時候才會醒來。
醒來以後﹐牠就會下山找東西吃﹐無論是人或動物﹐牠都吃。
人們都很怕這隻怪獸
所以只好帶着家人到別的地方躲起來﹐等到年走了以後才敢回家。 補充時間:

後來
有個聰明的人到了這個地方看到這兒的人為了這件事所苦
於是他想了一個好辦法。
他建議人們利用燃燒竹子的火光和爆破的巨響來把年嚇走。
就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
大家把竹子準備好了﹐緊張地等着年的出現。
突然
有人大喊﹕「年來了﹗年來了﹗」
所有的人就一起點燃竹子﹐然後躲到房子裡。
果然﹐可怕的年獸被燃燒竹子的火光和爆破的巨響嚇跑了
再也不敢出來吃人。
從此以後﹐人們到了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都會燃放爆竹。
也因為大家隔天見面時看到彼此都被吃掉
大家就高興的互道
恭喜!恭喜!
這也就是過年時
與人見面時和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

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並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慶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性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廢除農曆新年,並曾禁止民間慶祝。

春節在越南語稱「Tết Nguyên Đán」(節元旦)、日語稱「旧正月」、韓語稱「설날」(即新年之意)。

春節的定義有三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慶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17: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9000051KK049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