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這是口語的不同,我們的叫「廣東話」或「廣州話」,
70年代,香港有一個著名的畫家,
叫黃玉郎,你所見到的怪字是他創造的
你可在網頁搜尋黃玉郎,
便會看到好多。
香港口語列表(本人自行編輯):
嘅:的
嘢:事情、東西
D/啲:的
乜嘢:什麼
咩/乜:什麼
如果還看見其他「怪字」的話,可以寄信給我,
我可以解答你。
想寄信便按我的檔案吧!
還有,我打了一個很長的文
你自己看看吧!
口語及書面語在粵方言區的定義:
就普通話而言,其口語和書面語雖有差異,但大致是統一的。所謂「我手寫我口」的理想,在普通話中大抵可以實現。換言之,就普通話而言,書面語和口語均可為 文,兩者不同程度的結合和運用,就形成了文章不同的風格。而在粵方言區,口語指的是我們平時說的廣州話,而書面語指的是規範的現代漢語,即普通話。就方言 和現代漢語規範語而言,兩者在語音、詞彙、句法方面的差異都比較大,故此廣州話口語只能說、不能寫,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目前還不能達至「我手寫我口」的理 想。
口語及書面語在詞語和句法方面的對應規律
詞語方面,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差異,本節目涉及的有以下幾點:
名稱不同:例如廣州話口語叫「百足」的小動物,書面語寫作「蜈蚣」,口語說「蠄蟧」,書面語寫作「蜘蛛」。而在熟語方面,同一個意思也有用不同詞語來表達 的。如口語「擺烏龍」,書面語表達為「弄錯了」,口語「倒瀉籮蟹」,書面語為「狼狽不堪」。它如「濕濕碎」和「零零碎碎」,「囉囉攣」和「焦躁不安」也都 如此。
古今有別:不少廣州話口語在古代用作書面語,讀來十分文雅。好像「明月幾時有」的「幾時」,「問君能有幾多愁」的「幾多」,與當今流傳的口語並無差異。然語言是不斷變遷的,就當今而言,「幾時」就要寫作「甚麼時候」,「幾多」要寫作「多少」,這就叫做「古今有別」。
次序不同:口語和書面語中有的詞彙,它們的詞素相同,只是構成的次序相反。例如書面語的「鞦韆」,口語作「韆鞦」,書面語的「公雞」、「羮匙」,口語分別作「雞公」、「匙羮」等等。
音節單雙有別:廣州話口語由古代傳承而來,具有古漢語的特徵,所以單音節詞彙特別多;而現代漢語則雙音節比較多。諸如口語的眼、耳、衣、襪、裙、褲、稻、麥、橙、李,在書面語都要寫成雙音節:譬如眼要寫成眼睛,耳要寫成耳朵,衣要寫成衣服。這實際上也屬於「古今有別」。
形同義不同:這一類詞語,彼此的字形完全相同,只是意義差別很大,經常是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例如「班房」,口語的意思是課室,而書面語的意思則為 「監獄或拘留所」。又如「馬蹄」,口語的意思是一種蔬菜――荸薺,而書面語的意思則為馬的蹄子。它如「打尖」,口語的意思是旅途中休息吃點東西,而書面語 的意思則為排隊不守秩序。
句法方面,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差異,本節目涉及的有以下幾點:
趨向動詞在句中的位置:表示往何處去的趨向動詞,譬如「去」字,在口語中常放在句子的前面,而在書面語中常置於句子後面。好像口語「去博物館」寫成書面語是「到博物館去」,「後日上廣州」寫成「後天到廣州去」,「落街行下」寫作「上街去走走」等。
雙賓語句中賓語的位置:在口語句子中,雙賓語的位置是「物前人後」,而書面語句子則相反,是「人前物後」。例如口語句子「我畀朵花你」、「唔該畀杯茶我」,書面語分別是「我給你一朵花」「勞駕/請給我一杯茶」。
比較句中形容詞的位置:在口語句子中,形容詞於比較對象之前:「我肥過你」;而書面語句子形容詞則在比較對象之後。「我比你胖」。又譬如:「地鐵快過巴士」和「地鐵比公共汽車快」;形容詞「快」,一個在前,一個在後。
某些副詞在句中的位置:「多」、「先」這些副詞,口語句子放在動詞的後面:「天氣凍,着多件衫」;書面語句子則放於動詞的前面:「天氣冷,多穿件衣服。」。又如「我食先。」和「我先吃」,「先的位置一後一前」。
某些疑問詞在句中的位置:某些疑問詞於書面語句子中要置於句末。例如口語句子「你有冇去過北京呀?」書面語應該是:「你去過北京沒有?」或者:「你去過北京嗎?」口語句子「你有冇買戲飛呀?」書面語應該是:「你買了電影票沒有?」或者:「你買電影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