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如果2: 如果阿歷山大大帝沒病死, 兵峰抵達中國

2007-03-19 6:29 pm
當時的中國會被征服嗎?

請從兩者當時的國力, 兵種, 戰略等作一分析.

另外, 如果中國當時被阿歷山大征服了,
中國提早了二千年給外族統治,
會對整個歷史格局有什麼影響呢?

回答 (4)

2007-03-20 7:53 pm
✔ 最佳答案
我認為亞歷山大就算有本事打到中國,都極可能被中國最西部的秦國打敗。
原因一:勞師遠征,必敗無疑
亞歷山大大軍打到印度,其兵將已經開始厭戰,所以就算在印度北部打勝了幾仗都沒有再進一步入侵印度。就算亞歷山大命令大軍繼續東進,能越過帕米爾高原及新疆沙漠嗎?就算能越過,必定先與當時的民族先發生衝突,而與之衝突的極可能是月氏、匈奴等強悍民族,亞歷山大大軍要戰勝,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況且進入現在中國西北部,補給困難,就算大軍幸運地能到達秦國的邊境,都不會是秦兵的對手。
原因二:不可輕看古代中國軍隊的戰鬥力
由於近代亞洲人都被西方人在軍事上壓倒,就以為我們的祖先都一樣打仗不及西方人,但其實由上古至十七世紀,亞洲人與歐洲人交戰都是輸少贏多。我嘗試以大夏的歷史來評估東西方的軍力。大夏其實是亞歷山大東征後在中亞建立的國家,後來被大月氏西遷後所遂,而大月氏之所以西遷,是被匈奴人所遂,而中國最後也戰勝匈奴人,從以上的比較,中國的軍事實力比大夏優勝得多,你可說亞歷山大時代希臘的軍力實力較大夏高,而亞歷山大時代的中國仍是未統一的戰國時代,應沒有統一漢代的軍力。但不可忘記亞歷山大時代當時中國最西部的秦國已是秦惠王時代,秦國已經商鞅變法軍力為七國之首,秦兵絕對不遜於馬其頓戰士。
原因三:兵種的相克
亞歷山大致勝的兵種,是長矛方陣,一大批手持長矛,排成方陣的馬其頓士兵,組成像現代坦克車的可怕戰陣在平原推進,但這種方陣的缺點是欠靈活,在山區很難發揮作用,而且當時秦兵已發展出可怕的弓弩部隊,是對付長矛方陣的最好戰略。故亞歷山大大軍面對秦兵,敗陣機會也相當大。

2007-03-23 12:32:32 補充:
再翻查史料,原來亞歷山大最初只領三、四萬大軍東征,雖然軍隊精良,打敗了波斯十二萬大軍,但兵將人數遠比秦國動不動都可調動大幾二十萬大軍為少,遠征加上兵少,亞歷山大怎動打敗秦國?
2007-03-26 7:06 pm
評價打錯了, 應該是[如果真是相遇到, 應該會很精采.]
2007-03-24 6:11 am
唔會
因為大秦軍力強勁,遠比阿歷山大大帝遠征軍總數。
加上大秦的弩軍是騎兵的刻星。

因此阿歷山大大帝無法打敗中國。
2007-03-19 10:05 pm
生平

亞歷山大三世是馬其頓阿吉德王朝,國王腓力二世和希臘世界西方蠻國伊庇魯斯公主奧林匹亞的兒子。亞歷山大小的時候,腓力二世聘請了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作他的導師。亞里士多德給予他完整的口才和文學訓練,並且激發了他對科學、醫學和哲學的興趣。

前340年,腓力出戰拜占庭城邦的時候,16歲的亞歷山大代父統治馬其頓,並率領部隊鎮壓馬其頓北部的起義,。前338年,18歲的亞歷山大在馬其頓維護它在希臘城邦中領導地位的重要切羅尼埃戰役中和其他將軍指揮馬其頓左側,消滅了底比斯神聖團隊。同年腓力成立了科林斯同盟,鞏固在馬其頓領導下希臘城邦之間的和平。

前337年,腓力二世與奧林匹亞離婚,隨後娶了馬其頓貴族阿塔魯斯的侄女克利奧帕特拉。前336年,腓力二世舉行的女兒克利奧帕特拉和伊庇魯斯的亞歷山大一世的婚禮上被皇家保鏢刺殺身亡。奧林匹亞由於她對此公開表示喜悅以及和凶手共有與伊庇魯斯的聯繫被懷疑。亞歷山大代表官方馬其頓指責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指使,成為後來向波斯進攻的理由。

20歲的亞歷山大被馬其頓軍隊中安提帕特派系推舉為新國王。他通過腓力二世的葬禮減少稅收贏得駐在馬其頓的軍隊。他以參與腓力二世的暗殺的罪名處死埃羅普斯的兩個兒子和。奧林比亞殺了克利奧帕特拉和她的也有王位權的兒子。亞歷山大使部分軍隊相信被腓力派遣東征於小亞細亞阿塔魯斯和雅典同謀起義,處死了阿塔魯斯而完成了他的登位。同樣征於小亞細亞的帕曼紐的兒子們仍然在佩拉而因此對他的女婿阿塔魯斯的死無動於衷。

被迫與腓力結盟的希臘城城邦雅典和仇恨腓力二世的底比斯把腓力二世被刺看作是重新贏得獨立的機會。為了贏得希臘同盟的承認,前336年末,亞歷山大帶領軍隊進入原被腓力二世統治的特薩利在成功打破其貴族在邊境的抵制後,被承認為特薩利新的世襲統治者。亞歷山大之後南下,使得底比斯投降,雅典敬他為名譽城民。

當亞歷山大登位時,馬其頓的國庫緊缺。前335年,在科林斯重新得到除斯巴達之外同盟支持的亞歷山大重征馬其頓北部色雷斯,為東征亞細亞穩固北部防線,並報復公元前338年當地特裡巴利部落對腓力二世部隊的偷擊和戰利品的盜竊。在多瑙河打敗特裡巴利後他進軍並打敗威脅馬其頓西北的伊利里亞,補正了腓力二世執政時的重要失敗。

與此同時,雅典和當地強權底比斯,把亞歷山大死於多瑙河的謠言看作新的機遇。底比斯再次起義後,亞歷山大從伊利里亞不經馬其頓用14天到達底比斯。他與希臘同盟國摧毀了底比斯,消除了威脅馬其頓的三大希臘勢力之一(其餘為:雅典、斯巴達),把其國境分給盟國,並把大部分底比斯邦民售為奴隸。軍事支持(但軍隊尚未過國界的)底比斯的阿卡狄亞隨之處死其國領袖,未軍事支持底比斯而已被港口封鎖的雅典隨後放棄抵抗。

希臘與波斯的敵對始於前6世紀,當時位於小亞細亞的自由希臘城邦淪陷於向西擴張的波斯王國。在愛奧尼亞叛亂和馬拉松戰役後。前481年波斯國王澤克西斯一世在第二次波斯戰爭時試圖佔領整希臘。雖然澤克西斯一世被打回,波斯之後也再沒有進攻希臘,而澤克西斯一世前480年火燒雅典衛城及其他被認為瀆神的行為使得亞歷山大時的希臘政界仍存在著報仇和反攻波斯的聲音,這也被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所利用。

以父親包括「解放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口號,前334年亞歷山大出征小亞細亞,奧林匹亞留在佩拉執政,安提帕特也留守在馬其頓,雖然他的白北征彌補了腓力二世遺留給他的債務,一個空了的國庫使他只帶了30天的補給。

波斯的希臘雇佣軍統帥,羅德斯的蒙農建議焚燒周邊的田地,但由於波斯地方總督憐惜他們的財產,未被採納。而他們聚集部隊與亞歷山大正面交戰。亞歷山大在戰役中自己率領著「伙伴騎兵」隊領先與波斯騎兵交戰,波斯部隊多個地方總督和將軍被「伙伴騎兵」隊殺死。在交戰中亞歷山大受傷並被克利圖斯相救。為恐嚇未來的希臘雇佣兵,亞歷山大讓部隊於戰場上屠殺大部分希臘雇佣兵,其餘被押回馬其頓強迫勞動。

與波斯部隊相比則是敵眾我寡。儘管存在許多不利,亞歷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軍隊比波斯軍隊訓練有素。第二,亞歷山大是一位傑出天才將領,也許是舉世無雙的最偉大的將領。第三,亞歷山大本人具有英勇無畏的精神。雖然每場戰鬥初期亞歷山大是在後方坐陣指揮,但他的方針是如果部隊發動決定性進攻,他則身先士卒。這種冒險的戰術使他屢次受傷,但士兵們看到他與他們生死與共,並不要求他們去冒那些他自己不願冒的危險,這對鼓舞他們的士氣影響巨大。

亞歷山大首先率領部隊攻克了小亞細亞,消滅了駐守在那裡為數不多的波斯部隊;隨後向敘利亞北部挺進,在伊蘇城擊敗了一支龐大的波斯部隊。接著亞歷山大又向南進軍,經過七個月的艱難圍攻,攻克了腓尼基島市推羅(於現的黎巴嫩)。在圍攻推羅期間,亞歷山大收到波斯國王的一封書箋,提出為了達成和平協議,他願把半個波斯帝國割讓給亞歷山大。

攻克推羅之後,亞歷山大繼續南進。經過兩個月的圍攻,埃及一箭未發,自動投降。接著亞歷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時間,讓軍隊稍有喘息之機。在那裡年僅24歲的亞歷山大被譽為法老,稱之為神。隨後他率軍返回亞洲,公元前331年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美拉戰役中,徹底殲滅了一支極為龐大的波斯軍隊。

取得這場勝利之後,亞歷山大率軍進入巴比倫和兩座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
亞歷山大經過三年奮戰,攻克了整個伊朗東部地區,並繼續向中亞推進。

這時亞歷山大已經征服了整個波斯帝國,本可以返回家園,重新籌劃他的新領土。但是他征服的慾望並沒有得到滿足,而是繼續揮軍進入阿富汗,又從阿富汗穿過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他在印度西部取得一系列勝利後企圖繼續向印度東部進軍,但是他的軍隊由於長年戰爭,已經精疲力竭,不肯東進,亞歷山大不得不返回波斯。

大多數記載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的一次痛飲後,得了瘧疾。在公元前323年死於巴比倫。

>>
亞歷山大的軍隊已無東進興趣,所以歷史上無東西大戰這回事!如果免除這個因素,假設希臘大軍繼續東進,他們遇到的將會是春秋戰國那批能征慣戰的戰國七雄,加上地利不佳,能否穫勝真是未知之數!
>>
如果中國當時被阿歷山大征服了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長城會修築得更堅固!對文化應不會有大影響!
參考: 個人意見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5: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9000051KK007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