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類比論證]?

2007-03-18 9:39 am
什麼是[類比論證]?

是否比較同類?


thc

回答 (2)

2007-03-18 10:14 am
✔ 最佳答案
類比個"類" 係 "類似" 而唔係 "同類"。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10303439
~~ 演繹論證法 ~~

根據一般原理分析具體事物,並綜合對這一具體事物的結論。又以《敬業與樂業》為例:

  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以「凡職業都可敬」這一原理出發,舉出當大總統及拉黃包車的例子。
---------------------------------------------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10303439
~~ 類比論證法 ~

利用事物之間有類似的特點或關係,由近及遠的來推知或證明另一道理的正確。例如:

  畫家畫花,獨畫一枝,總要留點天地,讓欣賞者自去遐想;演員演戲,「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並不要把甚麼都搬到舞台上;詩人作詩,講究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盡」;音樂家演奏,抑抑揚揚,有時「無聲勝有聲」。一堂好課,應當兼採畫家、演戲、作詩、奏樂的訣竅:言簡意賅,給學生留點思考的餘地;不越俎代庖,給學生一點自己動手的機會;引而不發,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再君上生動形象,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

作者運用畫家、演戲、作詩、奏樂,推論出課堂教學應注重啟發學生;不可「滿堂灌」,要引而不發,給學生思考的餘地。


或者你睇下呢個:
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phc/phc-lfl/visitor_cabinet/54714/%C3%FE%A4%F1%BD%D7%C3%D2%AA%ED.doc
2007-03-18 10:35 am
類比論證 (包括譬喻) 是中國古籍用得最多,也最豐富的論證方法。

類比論證是一種實質論證,運用的是事物間或命題間的類似性,這樣所獲得的結論,只有概然性而沒有必然性,因此在使用類比論證時,必須小心,才不致於發生謬誤。如譬喻論證就可能有下面的謬誤 ──《呂氏春秋.察傳》中曾言:「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利用命題形式的類似性也是一樣,其間也沒有甚麼必然性可言。如「(1) 盜,人也。(2) 多盜,多人也。(3) 無盜,無人也。」就是一種謬誤。

總而言之,類比論證是依據兩事物或兩命題間的類似性,而由此一事物推知彼一事物的論證形式。它是由特殊推出特殊,既不是概念的演算,也不是語法的轉換。我且把類比論證容易發生謬誤的原因形式化如下:
  (1) A似B:A的特性有a、b、c、d、e、f。
        B的特性有a、b、i、j、k。
  (2) B似C:B的特性有a、b、i、j、k。
        C的特性有g、h、i、j、k。
  (3) A與C:A的特性有a、b、c、d、e、f。
        C的特性有g、h、i、j、k。

A與C毫無類似之點,此即「人之不似狗」也,也就是說類比推論是不具傳遞性的。

這種論證推論不能保證結論對,結論對也不能保證推論對,只具有概然性的正確。
參考: bowen.chi.cuhk.edu.hk


收錄日期: 2021-04-16 11:56: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8000051KK004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