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慱物官

2007-03-17 11:32 pm
海防慱物官有咩?

回答 (2)

2007-03-17 11:37 pm
✔ 最佳答案
香港海防博物館位於港島筲箕灣,全館面積約34,200平方米,是由具百年歷史的舊鯉魚門炮台修建而成。

鯉魚門地區控制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位居要衝。英軍早於1844年便在水道南岸的西灣地區修築兵營,但由於疫症流行,不少駐兵病死,該兵營遂被棄置。在其後的四十年間,軍部雖多次計劃在鯉魚門興建炮台,但遲遲未有落實。

及至1885年,為防禦法國及俄羅斯的威脅,英軍乃決定在鯉魚門水道南面的岬角修築鯉魚門炮台。堡壘是整個防衛體系的核心,由英國皇家工程兵設計和建造。他們首先從鯉魚門岬角的最高點移走面積達七千平方米的泥土,然後建造十八間地下室,闢作士兵營房、彈藥庫、炮彈裝配室及煤倉等,最後再填回泥土,將堡壘完全隱閉起來。所有工程在1887年完成。

堡壘中央建有露天廣場,供士兵集散之用。堡壘內配備兩門六英吋後裝「隱沒式」大炮,四周並建有壕溝。英軍另於堡壘附近修築多座炮台,包括反向炮台、中央炮台、西炮台及渡口炮台,依山勢由東至西分佈於岬角上。各炮射程不一,可完全覆蓋整個鯉魚門水道。1890年,英軍更在岬角海邊建成布倫南魚雷發射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具威力的水下武器。

可是,在隨後的三十多年間,香港並沒受到攻擊,鯉魚門的海防武器一直無用武之地。到了1930年代,由於武器技術的改進以及其他新炮台相繼落成,鯉魚門炮台在香港海防上的重要性遂逐漸減退。

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在佔領新界及九龍後,英軍即加強鯉魚門的防衛,防止日軍從對岸的魔鬼山渡海登陸。守軍雖曾多次擊退日軍的偷襲,但由於雙方實力懸殊,炮台最後於12月19日被攻陷。戰後,炮台已失去防衛作用,但仍被英軍用作訓練基地,至1987年始全部撤走。

前市政局鑑於鯉魚門炮台的歷史價值及建築特色,於一九九三年決定將之修復,並改建成一所以香港海防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整項計劃耗資約三億港元,由建築署設計及興建,其建築設計曾於2000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大獎 – 銀獎,與及綠化都市顯才華銀獎 – 綠化效果。香港海防博物館於2000年7月25日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為鯉魚門炮台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2007-03-17 11:37 pm
博物館由三個主要部份組成,分別為接待區、堡壘及古蹟徑。由於博物館為古蹟重修而成,戶外地方較多,館內各項設施均經特別設計,務求在方便市民和保存古蹟之間取得平衡。市民在參觀博物館前可參閱本頁,以考慮最合適個人興趣和體力的行程。

接待區
此區為博物館的主要出入口,設有停車場、接待大堂、升降機及演講廳。停車場於博物館開放時段給參觀者停泊,停泊細則可參閱基本資料部份。
至於旅遊車位,則限於預約團體使用,其他團體只可在接待大堂門外上落客,然後按保安人員指示離開。
票務處及詢問處設於接待大堂,參觀者在買票後可乘升降機至鯉魚門岬角頂,再步行至堡壘參觀展覽。

堡壘是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修復後以特製的帳篷覆蓋。
堡壘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常設展覽廳,陳列常設展覽「香港海防六百年」;上層為專題展覽廳,並設有兒童角,可讓兒童自由創作,寓學習於遊戲。
堡壘入口處另有禮品店,供遊客選購書籍及紀念品。餐廳及洗手間則設於堡壘後方一幢新建築物內,遊客在參觀展覽後可在此稍作休息,一邊享用美食,一邊飽覽維港景色。

古蹟徑
鯉魚門岬角上各項軍事遺蹟經適度修復後,開闢為古蹟徑,沿途有十多處景點,可讓參觀者親身體驗昔日鯉魚門炮台的要衝位置。有關各個景點的歷史,可參閱展覽:古蹟徑部份。
由於古蹟徑的軍事遺蹟分佈在岬角不同位置,地勢陡峭,梯級較多,參觀者宜量力而為,小朋友和長者更應在體力較佳的成人陪同下方可遊覽。
當八號或以上風球、雷暴警告或黑色暴雨警告訊號懸掛時,古蹟徑將會關閉。館方亦會視乎實際天氣情況酌情關閉古蹟徑。

詳情可參閱香港海防博物館網頁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Coastal/b5/index.php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40: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7000051KK026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