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一問

2007-03-17 7:16 pm
上星期去驗血驗出自己係乙型帶菌者...之後都有食藥
我驗出既(谷草轉氨酶)結果係---192....咁算唔算高呀???
我右上腹經常隱隱作痛,但只係痛1分鐘左右,,,咁正唔正常呀??
我同我男朋友有性行為,冇用安全x,但佢之前打左免疫針,咁會唔會傳染到俾佢架?
有用安全x,但冇打免疫針,咁又會唔會傳染到架??
邊d食物對乙型肝炎有益?邊d有害呢?

回答 (2)

2007-03-17 7:22 pm
✔ 最佳答案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與肺結核和愛滋病並列世界上最常見的傳染病。全世界約有3.5億人患乙型肝炎。
~病原體:乙型肝炎的病原體是一種屬於肝病毒科的有外殼的雙鏈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它的直徑為42奈米。它的脂蛋白外殼上攜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近年的研究證明這種病毒的基因的穩定性比過去想象的要差。現在也已經發現了數種不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但是仍然可以致病的病毒。
~分佈:乙型肝炎尤其在東南亞和非洲熱帶地區流行。通過推進種疫苗的方法在北歐、西歐、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洲南部乙型肝炎的分佈得以下降到所有慢性病毒病的0.1%以下。
~傳播:乙型肝炎主要通過與被感染的人的血和其它體液的接觸傳染。通過血液、含血的唾液、精液和陰道液可以傳染乙型肝炎。一般病毒通過皮膚上的小傷口或者粘膜進入體內。危險因素包括:不安全的性交、靜脈注射毒品(與其他人公用針頭)、在衛生機關工作、獲得沒有檢驗乙型肝炎病毒的血製品、牙醫和其它醫學手術、美容手術(刺青、穿孔)。幼兒可能通過抓撓和咬被感染。日常生活中容易造成傷口的物件比如刮鬍子刀、指甲刀等等也可能傳染乙型肝炎。不過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性交和母親在生育時感染給孩子。
~在已開發國家獻血後的血液都要檢查肝炎病毒,因此在這些地區通過受血感染肝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通過與乙型肝炎患者公用針頭的感染率為30%。
~過程:乙型肝炎的潛伏期為40至160天。發病過程隨每人的免疫反應而不同。成人病人中約5%至10%的人患慢性B型肝炎。乙型肝炎可以從一開始就慢性,也可以從急性轉成慢性。按照定義假如病人的肝臟發炎以及血液內可以證實病毒的時期超過六個月就是慢性。被感染的人年齡越低,乙型肝炎慢性的可能性就越高,剛出生的嬰兒被感染後慢性的可能性為90%以上,四歲的幼兒被感染後慢性的可能性為50%。此外約5%的B型肝炎病人同時也受丁型肝炎感染。
~診斷:診斷乙型肝炎共有三種方法:化驗病毒的抗原、化驗人體的抗體和化驗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
~抗原:被化驗的乙型肝炎的抗原有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假如這兩種抗原存在的話說明病人依然患病。在最佳情況下病人體內只有HBs-Ag而且沒有癥狀,這說明病人健康,但是帶病毒。假如病人體內有HBe-Ag的話他的感染力非常高,不過即使只有HBs-Ag病人依然可以感染其他人。
抗體:被化驗的乙型肝炎的抗體有二:Anti-HBc-IgM和Anti-HBcIgG,它們是康復的標誌,在種疫苗後它們也會出現。Anti-HBc-IgM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標誌,Anti-HBcIgG則出現於急性乙型肝炎末期或者病人剛剛康復的時候。在慢性乙型肝炎時能夠化驗出這些抗體說明病況有好轉,而且感染力下降。
~脫氧核糖核酸:過去化驗乙型肝炎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主要是在不明確的情況下確定病情,以及用來確定病人的感染力。今天這個數據也被用來診斷和觀察慢性乙型肝炎。血液中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數量少說明病情不加劇,數量多說明病情惡化。
癥狀:帶有發燒、精神萎靡、腹痛和消化不良的黃疸。往往也會沒有癥狀而因此病情不被發現。
~治療:急性乙型肝炎一般不被治療,因為在90%至95%的情況下病情自然消失。
~針對慢性乙型肝炎有多種藥物:α干擾素、PEG干擾素、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此外還有其它藥物目前正在試驗階段。不過這些藥物都不能完全治愈B型肝炎,而是減輕乙型肝炎的發展、防止後果癥狀。在3%以下的情況下干擾素可以達到血液內不存在HBsAg抗體,這實際上已經相當於治愈了。醫生決定哪些病人何時使用哪些藥物來治療。在病情不重的情況下一般僅對病情發展進行監視。在肝臟受損的情況下治療是必須的(以上數據為2006年1月的數據)。在這裡也是由醫生來判斷應該使用什麼措施。
~預防:針對乙型肝炎可以種疫苗。兒童和青少年均應該免疫。尤其醫務人員、接受點滴的人、性交雜亂的人、濫用毒品的人應該免疫。為了防止生育時的感染在嬰兒出生後12小時後還可以接受乙型肝炎的疫苗。這個嬰兒免疫必須在一個月和半年後相繼重複才能達到完全免疫。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與肺結核和愛滋病並列世界上最常見的傳染病。全世界約有3.5億人患乙型肝炎。 ~病原體:乙型肝炎的病原體是一種屬於肝病毒科的有外殼的雙鏈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它的直徑為42奈米。它的脂蛋白外殼上攜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近年的研究證明這種病毒的基因的穩定性比過去想象的要差。現在也已經發現了數種不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但是仍然可以致病的病毒。 ~分佈:乙型肝炎尤其在東南亞和非洲熱帶地區流行。通過推進種疫苗的方法在北歐、西歐、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洲南部乙型肝炎的分佈得以下降到所有慢性病毒病的0.1%以下。 ~傳播:乙型肝炎主要通過與被感染的人的血和其它體液的接觸傳染。通過血液、含血的唾液、精液和陰道液可以傳染乙型肝炎。一般病毒通過皮膚上的小傷口或者粘膜進入體內。危險因素包括:不安全的性交、靜脈注射毒品(與其他人公用針頭)、在衛生機關工作、獲得沒有檢驗乙型肝炎病毒的血製品、牙醫和其它醫學手術、美容手術(刺青、穿孔)。幼兒可能通過抓撓和咬被感染。日常生活中容易造成傷口的物件比如刮鬍子刀、指甲刀等等也可能傳染乙型肝炎。不過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性交和母親在生育時感染給孩子。 ~在已開發國家獻血後的血液都要檢查肝炎病毒,因此在這些地區通過受血感染肝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通過與乙型肝炎患者公用針頭的感染率為30%。 ~過程:乙型肝炎的潛伏期為40至160天。發病過程隨每人的免疫反應而不同。成人病人中約5%至10%的人患慢性B型肝炎。乙型肝炎可以從一開始就慢性,也可以從急性轉成慢性。按照定義假如病人的肝臟發炎以及血液內可以證實病毒的時期超過六個月就是慢性。被感染的人年齡越低,乙型肝炎慢性的可能性就越高,剛出生的嬰兒被感染後慢性的可能性為90%以上,四歲的幼兒被感染後慢性的可能性為50%。此外約5%的B型肝炎病人同時也受丁型肝炎感染。 ~診斷:診斷乙型肝炎共有三種方法:化驗病毒的抗原、化驗人體的抗體和化驗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 ~抗原:被化驗的乙型肝炎的抗原有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假如這兩種抗原存在的話說明病人依然患病。在最佳情況下病人體內只有HBs-Ag而且沒有癥狀,這說明病人健康,但是帶病毒。假如病人體內有HBe-Ag的話他的感染力非常高,不過即使只有HBs-Ag病人依然可以感染其他人。 抗體:被化驗的乙型肝炎的抗體有二:Anti-HBc-IgM和Anti-HBcIgG,它們是康復的標誌,在種疫苗後它們也會出現。Anti-HBc-IgM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標誌,Anti-HBcIgG則出現於急性乙型肝炎末期或者病人剛剛康復的時候。在慢性乙型肝炎時能夠化驗出這些抗體說明病況有好轉,而且感染力下降。 ~脫氧核糖核酸:過去化驗乙型肝炎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主要是在不明確的情況下確定病情,以及用來確定病人的感染力。今天這個數據也被用來診斷和觀察慢性乙型肝炎。血液中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數量少說明病情不加劇,數量多說明病情惡化。 癥狀:帶有發燒、精神萎靡、腹痛和消化不良的黃疸。往往也會沒有癥狀而因此病情不被發現。 ~治療:急性乙型肝炎一般不被治療,因為在90%至95%的情況下病情自然消失。 ~針對慢性乙型肝炎有多種藥物:α干擾素、PEG干擾素、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此外還有其它藥物目前正在試驗階段。不過這些藥物都不能完全治愈B型肝炎,而是減輕乙型肝炎的發展、防止後果癥狀。在3%以下的情況下干擾素可以達到血液內不存在HBsAg抗體,這實際上已經相當於治愈了。醫生決定哪些病人何時使用哪些藥物來治療。在病情不重的情況下一般僅對病情發展進行監視。在肝臟受損的情況下治療是必須的(以上數據為2006年1月的數據)。在這裡也是由醫生來判斷應該使用什麼措施。 ~預防:針對乙型肝炎可以種疫苗。兒童和青少年均應該免疫。尤其醫務人員、接受點滴的人、性交雜亂的人、濫用毒品的人應該免疫。為了防止生育時的感染在嬰兒出生後12小時後還可以接受乙型肝炎的疫苗。這個嬰兒免疫必須在一個月和半年後相繼重複才能達到完全免疫。
2007-05-12 8:57 pm
COPY & PASTE又唔分段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52: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7000051KK012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