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803年 完成劃時代的《第三交響曲》,並準備獻給拿破崙。(約在同時,貝多芬也起草第四號交響曲。該交響曲夾在三與五之間,較為無名。但曲調活潑輕快,據說當時貝多芬在戀愛)
1804年 拿破崙稱帝,貝多芬撕去了第三交響曲上寫有獻給拿破崙的扉頁,而寫上了一句話「為紀念一位偉大的英雄」後,該交響曲又被稱為《英雄》(Erica)
1808年 同時發表了第五交響曲《命運》(貝多芬並未直接命名此曲,僅與人表示過,第一樂章前八個音,像命運之神來叩門)與第六交響曲《田園》(田園交響曲是貝多芬為了治療耳疾到鄉間渡假所作,創作速度神速)。
1824年 完成第九交響曲並在5月7日首演,盛況空前。(一說,該曲首演時並未如預期轟動。貝多芬當時完全耳聾,仍執意兼任指揮,在樂曲結束後,他仍忘情指揮,在女高音引導下,才返身鞠躬)
很多人都認為貝多芬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作曲家。無可否認,他的確是其中最出名和最受愛戴的。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九交響曲》、《悲愴奏鳴曲》和《月光奏鳴曲》等等。其32首鋼琴奏鳴曲,包括《悲愴》和《月光》等被尊為鋼琴的「新約全書」(「舊約全書」為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他早期的音樂,受海頓和莫扎特的古典主義風格影響很大,如第一交響曲。到了中後期,越發表現出他強烈的個人風格,甚至借音樂直白自己的理想和訴求。
特別是他的交響曲,除了第六交響曲分為五樂章,其餘的八部都是四樂章,遵照海頓莫扎特確立的交響曲結構,即第一樂章快板,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諧謔曲和第四樂章急板或快板寫成的。而在第三交響曲開始,形式和內容開始統一,一個分明的線索主題或思想貫穿整部交響曲,這在第五和第九交響曲里特別鮮明,而這,是貝多芬之前的的作曲家沒有做到的。這樣的結果是,貝多芬的交響曲有更多的現實表現力和情感刻畫。聽眾不再是單一地去享受美麗的旋律,而且需要去思考揣摩,作曲家的意圖和動機。這大大豐富了音樂的內涵。可以說,這也正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基礎。
有人說,貝多芬一生創作下來的作品都是圍繞著「英雄」這一主題。特別是九首交響曲,描述了一個英雄成長以及理想。
貝多芬的創作通常分為四個時期:
早期:從他學習音樂創作到32歲前後
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作曲家 就象大多數著名音樂家一樣,他創作了許多到今天人們仍覺得很好聽的音樂,同時他的音樂創作能力也很強,寫悲傷寫抒情都不錯。
盛期:約十年時間
生活上他耳聾了,但思想上因為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他將大量倫理思想寫進他的音樂中。這一時期的音樂就是典型的貝多芬式的音樂。包括那些主要的交響曲,第五第六交響曲,幾部著名的鋼琴奏鳴曲,同早期相比,音樂變得富有思想,有自己的情感。
衰落:也約十年時間
貝多芬已經是維也納社會名人,但他的創作卻進入低潮,好象回到了以前一般的音樂家的時代,他個人意志也比較消沉。
晚期:最後的十年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突然又創造出了奇跡。晚期的作品,一部份規模龐大、宏偉壯麗,如莊嚴彌撒和第九交響曲和五部弦樂四重奏。這些作品思想深邃,不追求單純的旋律優美,所以這個時期的大多數作品對於入門聽眾而言會比較難以理解。
貝多芬交響曲的創作特點
交響曲在貝多芬的創作生涯當中佔據著核心地位,不僅貫穿其創作生涯的各個年代,也是最集中體現他音樂理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