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的事迹(急)!!!!!!!!!!!!!!!!!!!!!!!

2007-03-17 4:38 am
魯班的事迹(急)!!!!!!!!!!!!!!!!!!!!!!!!!!!!!!!!!!!!!!!!!!!!!!!!!!!!!!!!!!!!!!!

回答 (1)

2007-03-17 4:58 am
✔ 最佳答案
魯班或稱公輸班、公輸子。中國春秋時期的著名工匠。

魯班春秋末葉魯國人,本姓公輸(一說公孫),名般,因「般」與「班」同音,而他是魯國人,因此常被稱為魯班。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卒於公元前444年(周貞定王二十五年)以後。

魯班是中國古代的巧匠,他的很多發明都來自傳說,沒有正式的史書記載。魯班被後世人士奉為木匠的祖師爺,後來更神格化,成為中國工匠們敬拜的神仙。在中國各地都建有魯班廟,或魯班殿1。

里籍

關於魯班生於何處,未見有書籍明確記載。最近,據任繼愈等考證,魯班故里當在山東滕州2。

傳說中的發明與作品

相傳他當年發明雲梯攻城,但未派往戰場採用,而被墨子於模擬戰打敗。傳說他發明了滑翔機,使人可以在空中掠過城牆。據說中國鋸子、墨斗、鈎強、曲尺(彎尺)、古代大門扇上用來裝飾及敲門鋪首也是魯班發明的。

後人為了歌頌魯班,把許多著名建築都說成是魯班修造的。例如河北省洨河上的趙州橋本是隋代大匠李春設計與修建的,但是民間流傳是魯班所修造的,民間流行歌謠:「趙州橋來,什麼人修?趙州橋呀!是魯班修,什麼人從橋上過呀!是財神爺推車壓出一道溝!」

另外明清時一些文人著書,書名冠以「魯班」兩個字。例如《魯班營造正式》實際上這是一本《營造正式》,還有《匠家鏡魯班經》、《新刻京板工師鏤刻正式魯班經匠家鏡》、《魯班經》等。


[編輯] 傳說中的發明

[編輯] 雲梯
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

[編輯] 鈎強
「鈎強」也稱「鈎拒」、「鈎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鈎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游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鈎強之備,退者鈎之,進者強之,量其鈎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編輯] 木鵲
據說是一種以竹木為材的飛翔器械。

《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渚宮舊事》記載:「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編輯] 鋸子
傳說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中華民族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 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豫山,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歷任北京大學講師、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生平



魯迅紀念館中的雕像
魯迅的遷居路線大致為:紹興—南京—仙台—東京-紹興-北平—廈門—廣州—上海。


[編輯] 紹興17年
少年的魯迅居住在紹興城區。12歲到17歲時,魯迅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學習。童年的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給了魯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後創作《吶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的素材來源。魯迅13歲那年,祖父因為科舉案下獄,父親重病在床,家道開始衰落。魯迅開始出入於藥店和當鋪,飽受侮辱。16歲時父親病逝。家境更加艱苦。


[編輯] 南京4年
1898年,魯迅到南京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


[編輯] 在日本7年
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4年9月魯迅赴日本仙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是東北大學醫學部)學醫,並與講師藤野嚴九郎結下深刻友誼。他也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魯迅的醫學成績平均分為65.5,作為一個初到的外國留學生已經是不錯的了。因為抱着希望用文學治療中國人的疾病的想法,他於1906年3月從學校退學,回國尊母命與朱安結婚後重赴日本研究文藝。1907年曾擬創辦雜誌新生,因經費問題未能如願。1908年師從章太炎,加入光復會,並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譯外國小說。1909年從日本歸國。


[編輯] 浙江3年
回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範學校校長等職務。 1911年寫出第一篇小說《懷舊》(文言寫作)。


[編輯] 在北京,1912-1926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簽事.經歷一段思想苦悶時期,對國民黨、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在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任教授、北京大學任講師。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


[編輯] 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經香港,於19日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並與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同居。


[編輯] 上海10年
1927年10月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裡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衝突,這或許是把他定位為自由作家的論據之一。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



魯迅墓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 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而逝世,葬於上海萬國公墓。在上海為他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D%AF%E7%8F%AD&variant=zh-hk#.E4.BC.A0.E8.AF.B4.E4.B8.AD.E7.9A.84.E5.8F.91.E6.98.8E.E4.B8.8E.E4.BD.9C.E5.93.81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D%AF%E8%BF%85&variant=zh-hk#.E7.94.9F.E5.B9.B3


收錄日期: 2021-04-27 23:14: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6000051KK036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