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權臣問題’
以下的人物專權時的皇帝是誰。
i) 奏檜
ii) 韓侂冑
iii)史彌遠
iv) 賈似道
最快答中者最佳。
回答 (3)
i)宋高宗
ii)宋寧宗
iii)宋寧宗+宋理宗
iv)宋理宗
東漢之所以多次出現外戚專權,與皇帝幼小是分不開的。自和帝起,皇帝即位時沒有超過18歲的,這很容易使皇太后成為權力中心。而身居深宮中的皇太后只有借助其本家力量,才能鞏固權力。輕易得到權力的外戚卻大多並不珍惜權力,甚至依仗權勢為非作歹,這自然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但這種反對的聲音因為暴力的鎮壓則漸趨衰弱。
另一方面,當幼小的皇帝逐漸長大,不滿外戚干政時,自然借助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宦官誅殺外戚,如若成功,宦官則從此干政。如若失敗,皇帝的性命也就無法保住。而宦官由於深居宮中,並無治世之術,因此統治往往是專斷、獨裁,自然談不上實行什麼仁德之政。
自和帝外戚專權開始,東漢王朝的開明政治已然結束,整個王朝就此處於外戚與宦官的爭鬥殘殺中,漢家天下也由盛世走向衰落,並最終毀於其中。
*外戚專權的開始與永元亂政
公元88年二月壬辰,章帝去世,他年僅10歲的皇太子劉肇繼位稱帝,改明年年號為「永元元年」,這就是漢和帝。
和帝劉肇是章帝的第四個兒子。章帝的皇后是竇氏,竇氏沒有兒子,便害死了劉肇的生母梁貴人,而將其收養。由於十分寵愛竇氏,章帝便廢了已立的太子劉慶,而立當時只有3歲的劉肇為太子。7年後章帝去世,劉肇被竇太后推上皇位。
和帝既然年幼,自然由竇太后臨朝稱制,代理朝政。竇太后於是任用他的兄長竇憲為車騎將軍,獨攬朝綱,又把竇氏家族的大批親屬任命為京官和地方官。事實上是竇家做了皇帝。對於那些不肯依從的官員,竇憲則豢養刺客相威脅。東漢開始了第一次外戚專政,由光武帝復興的劉氏江山至此出現了巨大危機。
為了贏得豪強勢力的支持,竇太后首先宣佈「罷鹽鐵之禁,縱(任)民煮鑄」。這使得豪強可以任意兼併鹽鐵業,謀取暴利,當然也加劇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從此,豪強勢力大增。史書稱,竇氏家族不僅控制小皇帝,而且對劉氏皇族也極力打擊。他們依靠專權,為所欲為,濫用權力,欺壓百姓。滿朝文武大臣盡為竇氏之人,那些不依附竇氏的大臣或被誅殺,或被罷官。
和帝隨著年歲的增長,也對竇氏專權的局面逐漸不滿起來。公元92年,14歲的和帝與貼身宦官鄭眾合謀將竇憲逮捕處死,竇家親信全部罷官下獄治罪,一舉剷除了外戚竇氏的勢力。東漢歷史上的第一個外戚專權時代至此結束。而鄭眾因功封侯,宦官從此參預政事。宦官干政使得東漢皇室內亂更加激烈,朝政也更加腐敗,劉氏王朝衰落的步伐加快了。
和帝在位共17年,於公元105年十二月辛未去世,年僅27歲。和帝葬在慎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廟號穆宗,謚號孝和皇帝。其子劉隆即位,稱為殤帝。
回答者 :kenny5636 [小學級 5 級]
回答時間:2006-06-01 21:06:25 / 最後修改:2006-06-01 21:06:26
檢舉
because戚宦相爭,they kill皇帝and choose a年幼皇帝can操縱皇帝
東漢之所以多次出現外戚專權,與皇帝幼小是分不開的。自和帝起,皇帝即位時沒有超過18歲的,這很容易使皇太后成為權力中心。而身居深宮中的皇太后只有借助其本家力量,才能鞏固權力。輕易得到權力的外戚卻大多並不珍惜權力,甚至依仗權勢為非作歹,這自然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但這種反對的聲音因為暴力的鎮壓則漸趨衰弱。
另一方面,當幼小的皇帝逐漸長大,不滿外戚干政時,自然借助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宦官誅殺外戚,如若成功,宦官則從此干政。如若失敗,皇帝的性命也就無法保住。而宦官由於深居宮中,並無治世之術,因此統治往往是專斷、獨裁,自然談不上實行什麼仁德之政。
補充時間:2006-06-01 21:06
自和帝外戚專權開始,東漢王朝的開明政治已然結束,整個王朝就此處於外戚與宦官的爭鬥殘殺中,漢家天下也由盛世走向衰落,並最終毀於其中。
*外戚專權的開始與永元亂政
公元88年二月壬辰,章帝去世,他年僅10歲的皇太子劉肇繼位稱帝,改明年年號為「永元元年」,這就是漢和帝。
和帝劉肇是章帝的第四個兒子。章帝的皇后是竇氏,竇氏沒有兒子,便害死了劉肇的生母梁貴人,而將其收養。由於十分寵愛竇氏,章帝便廢了已立的太子劉慶,而立當時只有3歲的劉肇為太子。7年後章帝去世,劉肇被竇太后推上皇位。
補充時間:2006-06-01 21:07
和帝既然年幼,自然由竇太后臨朝稱制,代理朝政。竇太后於是任用他的兄長竇憲為車騎將軍,獨攬朝綱,又把竇氏家族的大批親屬任命為京官和地方官。事實上是竇家做了皇帝。對於那些不肯依從的官員,竇憲則豢養刺客相威脅。東漢開始了第一次外戚專政,由光武帝復興的劉氏江山至此出現了巨大危機。
補充時間:2006-06-01 21:07
回答者 :hkqql [碩士級 4 級]
回答時間:2006-06-01 21:10:20
檢舉
外戚、宦官之爭是東漢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造成東漢迅速由盛入衰的一個重要原因。章帝死後,和帝繼位(88-105),從和帝至靈帝(167-189),即在東漢後期的大約一百年間,外戚、宦官交替專政,相互傾軋,使朝政陷入極端黑暗、混亂之中。
自和帝起,東漢有十個皇帝均係沖齡即位、短命而死。每次幼主登基,多由太后臨朝聽政。太后必然要重用自己的家族,造成外戚專權。通常是由太后的父兄擔任大將軍兼錄尚書事,同時掌握了軍權和尚書台的監察、行政權。外戚專政,削弱了皇權。君主一旦成人,要掌握實權,就必然尋求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因在外戚當政下,朝臣多被其控制,皇帝只能依靠身邊最親近的宦官來翦除外戚。於是,宦官在支持皇帝反對外戚的鬥爭中,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便發展為一種政治勢力,形成宦官專政的局面。不久,皇帝死了,新的幼主即位,又是太后臨朝、外戚專政、排斥宦官,然後是宦官翦除外戚、取代外戚專政,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東漢後期就是在這種戚宦相互傾軋、交替專權的局勢下度過的。
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東漢的外戚和宦官,可用「虎」、「狼」二字。外戚是虎,宦官是狼。東漢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甚至是「虎狼同往並進」,一起把東漢政權撕成碎片。
宦官和外戚鬥爭真正發生是東漢
【公元92年】東漢和帝劉肇(當時13歲)與宦官鄭眾,舉兵捕殺竇氏黨羽,
大將軍竇憲自殺(於公元89年和91年大破北匈奴的偉大將領,北匈奴離開亞洲進入歐洲)
【公元124年】漢安帝劉祜皇太子劉保(當時10歲)非皇后閻氏所生與宦官江京共謀,皇太子劉保被廢,次年公元124年漢安帝劉祜於出遊宛城忽然病死,閻氏立
劉懿(和帝劉肇的弟弟劉壽的兒子)為帝,但是同年劉懿(最後以親王下葬)也病死,但是宦官孫程、王康、王國忽然發動政變,迎立廢太子劉保(11歲),是為漢順帝,公元132年,劉保立梁氏為后,外戚梁氏開始掌握政權
【公元159年】漢桓帝與中常侍單超等,以兵圍大將軍梁冀(劉保后梁氏弟)府邸,梁冀自殺
【公元165、167年】黨錮之禍是當時知識份子(太學生)與宦官的鬥爭,與外戚無關
以後唐朝及明朝都是宦官(內朝)與外朝(官員)之爭,無所謂宦官和外戚鬥爭
主要原因是漢朝國體是母權或后權掌握軍權,基本皇后的老爹、兄弟但任大司馬、或大將軍,當皇帝死後,皇后成為太后,但帝又非親生時,就會有聯合宦官鬥倒當權派的問題
回答者 :yisze23 [小學級 5 級]
回答時間:2006-06-01 21:11:00
檢舉
因為當時的皇后輔政(漢室慣例),母后選自己家族族人掌權(外戚),君主慢慢長大,不甘大權旁落,君主於是聯合親近宦官謀誅除外戚。除去外戚後,大權在手,可是東漢後期君主多昏庸無能,重用宦官,令朝政黑暗腐敗,更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令東漢大量人材被宦官摧折,令國力大大衰退。
回答者 :alice_ky118 [小學級 5 級]
回答時間:2006-06-01 21:14:19
檢舉
年幼繼位和早死,係品種既問題,被認為係因為近親通婚,
清朝既情況都係差唔多,嘉慶以後都有咁既情況
引致戚宦相爭呢,係因為個皇帝細個,佢呀媽話事,
用外戚幫皇帝手,但到後來皇帝又大番d到十幾歲又想有番d權,
咁就寵信宦官啦~咁外戚就自然唔順氣就同宦官爭權啦~
之後皇帝死左,佢地咁細個,冇仔冇女,就搵番個最做得皇帝既人黎做
點知又係細路仔,到最後又係循環發生啦~
參考資料:
自己
回答者 :vincent2004ii [小學級 5 級]
回答時間:2006-06-03 12:13:33
檢舉
年幼即位是因為太后選立,已便能有更長的掌權時間,而早死大部份都只是偶然,只有質帝是被人毒死的。
收錄日期: 2021-04-25 19:34: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6000051KK033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