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是否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2007-03-17 2:59 am
孫中山是否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有些回答?

回答 (9)

2007-03-17 3:02 am
✔ 最佳答案
孫中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文講述中華民國的締造者。關於孫中山的其他含義,詳見「孫中山 (消歧義)」。
孫中山
中國國民黨永久總理

性別: 男
政黨: 中國國民黨
籍貫: 中國廣東省香山縣
出生: 1866年11月12日
中國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
逝世: 1925年3月12日
中國河北省北京市
配偶: 盧慕貞 1884-1915
宋慶齡 1915-
學歷
夏威夷檀香山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1882
夏威夷檀香山奧阿厚學院(Oahu College)肄業 1883
香港拔萃書院(Diocean Home)肄業 1883
香港中央書院(Central School)肄業 1884
廣州博濟醫院(Canton Hospital )附設醫科學校肄業 1886
香港西醫書院畢業 1892

經歷
創立「興中會」(檀香山)1894.11.24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研究 1896—1897
創設中西學校(後改名「大同學校」)(日本橫濱)1898
創立「中華革命軍」(夏威夷檀香山) 1904.01
中國同盟會(日本東京)總理 1905.8.20
(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 1912.01.01—1913.04.01
國民捐總會總理 1912
國民黨理事長 1912
中華革命黨總理 1914
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 1917.09.10—1918.05.04
中華民國軍政府(總裁製)總裁 1918.07.05—1919.08.07
改組中國國民黨 1919.10.10
中華民國政府非常大總統 1921.05.05—
海陸軍大元帥大本營大元帥 1923.03.02—1924.03.12

作品
《民權初步》
《孫文學說》
《實業計劃》
《英國被難記》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逸仙,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而民間普遍稱他為「中國國父」。

目錄 [隐藏]
1 名字
2 生平
2.1 早年
2.2 革命期間
2.3 中華民國成立
2.3.1 臨時大總統
2.3.2 二次、三次革命
2.3.3 聯俄容共
2.3.4 革命尚未成功
3 遺書
3.1 家事遺書
3.2 政治遺書
3.3 致蘇聯遺書
4 思想
5 家系
5.1 家族
5.2 兄弟姊妹
5.3 妻妾
5.4 子女
6 評價
6.1 正面
6.2 負面
6.3 臺灣
6.4 中國大陸
7 紀念
7.1 假期和節日
7.2 金屬幣
7.3 紙幣
7.4 郵票
7.5 紀念館
7.6 名稱紀念
7.7 雕像
8 著作
9 有關影視
10 軼事
11 參見
12 參考資料
13 註釋
14 外部連結
2007-03-18 7:11 am
孫中山點解叫中國國父

好多人都知道孫中山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但是點解中國共產黨都會尊他為國父呢?

1.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

2.孫中山當年任臨時大總統,判斷實力後,根本不足以和袁世凱為敵,免人民陷於內戰,故自願退位。以後提出聯俄容共,亦有幫助共產黨。可見他以和平為主要目的。

3.國共分裂是1927年,孫中山其時已死,當時蔣介石為主的勢力反對共產黨,而蔣氏的妻子就是宋美齡,而孫中山的妻子是宋慶齡。 以上是他們妻子的政見:

孫中山過世之後,1926年1月宋慶齡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927年,當時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發動清黨,與共產黨合作全面破裂。但在如何對待共產黨的問題上,宋慶齡堅決繼承孫中山「聯俄容共」的政策。由於政見不同,宋慶齡與宋美齡關係破裂,並誓言永不與其妹宋美齡見面。7月份,宋慶齡發表《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聲稱「有些領導過革命的人走上了歧途」,從此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決裂。

4.孫中山的理念:
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其和共黨的基本理念不衝突。

5.孫臨死時沒有和共產黨衝突,反而要求協助,成立一個民族及政黨共和的國家,致於未來的政權,相信會用外國模式的民主投票選舉,而不會採用武力為主。

[編輯] 致蘇聯遺書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時轉向於你們,轉向於我黨及我國的將來。你們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產與被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藉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中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於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項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併進以取得勝利。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所以孫中山是中國的國父,可指為國民黨及共產黨之父,當然他創建國民黨先,可能有偏好性,可以形容是國民黨是生子,而共產黨是養子。但不論是生子或養子,他們的父親都是同一人。
2007-03-18 6:09 am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孫中山幼名帝象,讀書時取名文,號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則常以中山為名。
孫中山幼年時愛听老人講述太平天國的故事,少年時代在美國屬地檀香山先后就讀于英美教會所辦的意奧蘭尼學校和奧阿厚書院。1883-1886年,孫中山繼續求學于香港拔萃書室、域多利書院。畢業后,他先進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堂學習,后來轉入香港西醫書院(這所學校后來并入香港大學〕學醫。在校期間,他不但努力攻讀醫學,而且還廣泛研讀了西方國家的政治、歷史、軍事、科學書籍,并結識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

1892年 7月,孫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后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他的醫術精明,而且對貧窮病人免費治療,因此,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2年 7月,孫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后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他的醫術精明,而且對貧窮病人免費治療,因此,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4年 6月,孫中山到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改革時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在戰爭中接連失敗,孫中山進一步認清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愈發堅定了救國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華僑中宣傳革命。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复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次年1月,孫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興中會,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因事泄而失敗,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將他作為重要國事犯到處懸重賞通緝。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 5次環游世界,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建立革命組織。

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政府使館誘捕后經他的老師英國人康德黎營救脫險。1905年 8月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党--“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為總理。在同盟會机關報《民報》的發刊詞里,孫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党人,積极發動武裝起義。孫中山直接領導的起義有1907年5月的黃岡起義、6月的七女湖起義、9月的防城起義、10月的鎮南關起義、1908年2月的欽州起義、4月的河口起義,1910年2月的廣州新軍起義以及1911年4月27日(陰歷3月29日)的黃花岡起義,加上1895年的廣州起義和1900年的惠州起義,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領導了10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失敗,卻喚醒了中國人民,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孫中山在美國聞訊,立即在歐美各國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各國的支持,并于同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在南京舉行的17省代表會議上,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職,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成了臨時參議院,公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于立憲派和其他舊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以及革命党人的妥協態度,孫中山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并荐袁世凱以自代。3月8日袁世凱在北京就職。4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職。

袁世凱上台后,逐步實現其變共和為專制的陰謀。1913年3月20日,他派 人在上海暗殺了國民党代理理事長宋教仁;4月,又非法簽訂善后大借款,准 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孫中山看清了袁世凱的真面目,發動了二 次革命,江西、南京、上海、四川等地先后起兵討袁,但因國民党內部渙散, 在袁軍的進攻下,不到兩個月先后失敗。 二次革命失敗后,孫中山被迫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東京成立中華 革命党,被推舉為總理,繼續領導反袁斗爭。
2007-03-17 3:51 am
不是「中華民國國父,是中國國父!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逸仙,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而民間普遍稱他為「中國國父」。

早年

孫中山在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孫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1881年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厚學院」(Oahu College)(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於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兩名畢業生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之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企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準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最終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其時,楊衢雲、謝纘泰等人已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衢雲等欣然同意舉全社併入興中會;於是租定總會所一處,託名「乾亨行」。2月20日,孫中山於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並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2007-03-17 3:14 am
HE IS 中國國父!
2007-03-17 3:10 am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逸仙,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名字
孫文使用過不少名字,多數是為了宣揚革命或擺脫通緝而取的,部分則在於表達人生期望。除了下列實際使用的名字外,孫文還用過陳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達生、吳仲等化名,以及杞憂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學生、南洋一學生等筆名。1912年民國成立之後,孫氏本人於所有公私檔案均以「孫文」署名。在西方,孫氏以「Sun Yat-Sen」(孫逸仙)之名聞於世。
2007-03-17 3:09 am
孫中山
中國國民黨永久總理

性別: 男
政黨: 中國國民黨
籍貫: 中國廣東省香山縣
出生: 1866年11月12日
中國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
逝世: 1925年3月12日
中國河北省北京市
配偶: 盧慕貞 1884-1915
宋慶齡 1915-
學歷
夏威夷檀香山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1882
夏威夷檀香山奧阿厚學院(Oahu College)肄業 1883
香港拔萃書院(Diocean Home)肄業 1883
香港中央書院(Central School)肄業 1884
廣州博濟醫院(Canton Hospital )附設醫科學校肄業 1886
香港西醫書院畢業 1892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而民間普遍稱他為「中國國父」。
2007-03-17 3:05 am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逸仙,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而民間普遍稱他為「中國國父」。

孫中山
中國國民黨永久總理

性別: 男
政黨: 中國國民黨
籍貫: 中國廣東省香山縣
出生: 1866年11月12日
中國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
逝世: 1925年3月12日
中國河北省北京市
配偶: 盧慕貞 1884-1915
宋慶齡 1915-
參考: yahoo
2007-03-17 3:02 am
NO !

中國國父

冇得商量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46: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6000051KK029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