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四端

2007-03-17 2:36 am
端是什麼意思?

回答 (3)

2007-03-17 2:39 am
✔ 最佳答案
孟子主張「性善說」。所謂「性善」,即是說人性之中,而具善端,是與生俱來的特性,那就是仁、義、禮、智,稱為「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善惡之心義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孟子指出,人之有四端就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地方。此外,他認為人類的行為未達到「善」的境界,甚至成惡,只因天性受了物慾的蒙蔽或者是受到環境的影響。
2007-03-17 3:33 am
係孟子裹嘅"論四端"中,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指出人與生俱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通過自我反省來確定自己的善性,並通過實踐去擴充它,否則這些品德便會版埋沒。課文中說,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入井,皆有怵惕 (音卒剔) 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音腰)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所以------ 仁 惻隱之心:即同情心、仁心
------ 義 羞惡之心:即對自己或別人的壞處感到羞愧和厭惡的心
------ 禮 辭讓之心:謙遜禮讓的心
------ 智 是非之心:辨別善惡、正確與錯誤的心
2007-03-17 2:39 am
四善端即是四惡端

黃藥斯



儒家對於人性問題的討論分為兩大系統,就是性相近論與性相同論。自孔子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註1)以後,「性相近」的人性觀一直未受到儒家的重視與深入探討;孟子提出的性善論與荀子提出的性惡論,都建基於性相同的觀點,以後有關人性的討論都圍繞著善惡的問題,可以說是孟荀性論的延伸發展。本文想藉著對「四善端即是四惡端」的討論說明複雜的人性不能簡單化為同善或同惡,並略論「性相近」與「性相同」兩種觀點的社會意義。

《孟子‧告子上》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肯定人性是善的,其理據是:「惻忍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註2)「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註3)「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註4)孟子從人有四端之心肯定人性之善,其先設條件是四端之心的本質是善的。

四端之心既然只是未萌發的端緒,何以肯定其必定而且只有是善的?四端之心有沒有萌發為惡的可能呢?我們可以說一粒種子是甜美的嗎?它一定可以長出甜美的果實嗎?它不能長出甜美的果實,是因為它的萌發過程出了問題嗎?不同的種子要配合不同的地質才能生長良好,不同的地質對同類的種子或相同的地質對不同類的種子,其生長可以全然不同。人性與環境的關係也是一樣,好的環境不一定培養出善人,善人不一定出於好的環境。如果說人之不善是「弗思耳矣」,那麼我們又有沒有考慮到人之不善是「思之過甚」呢?

孔子認為「過猶不及」(註5),過度或不及都是不好的,只有「止於至善」(註6)才是好的、善的,未及於善固然有所不足,不知所止而過善亦屬不當,過與不及都不足以言善。《二程遺書》有言:「天下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非本惡,但或過或不及便如此,如楊墨之類。」(註7)楊朱「為我」是愛己太過,愛人不及;墨翟「兼愛」是愛己之不及,愛人太過。《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仁就是愛人,愛之過或愛之不及都不可稱為善,所以愛人非善也,愛而知其所止並且止於至善,方可稱為善。故此,仁之端不一定是善的,只有擴充仁之端而且能止於至善,這時的仁和所始發的仁之端才可以說是善的。

根據孟子所說,仁義禮智的端緒分別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端之心驟看起來都是善的,可是,惻隱之心太過,濫用同情,就會助長貪利之心騙取同情以圖利,羞惡之心太過就會出現為面子問題而以惡對人,恭敬之心太過就會令人自信不足而畏縮不前,是非之心太過就會以理殺人。由此看來,善惡無端,四善端即是四惡端。

徐復觀先生在《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說:「…孟子所說的性善之性,指的不是生而即有的內容,僅指的是在生而即有的內容中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不是出自思辨的分析,乃指的是人的心的作用。」(註8) 孟子所說的性,其實是指心,性善即是心善。由此可知,以善惡論性所討論的其實是心而不是性。從以上四善端即是四惡端的討論看來,人心也不是必然的善。王陽明四句教是對心的最好說明:「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性相近」和「性相同」兩種觀點有著不同的社會意義。從性相同的觀點出發,在群體的社會中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強人同己,一是求同存異。強人同己是以強凌弱的手段壓制他人;求同存異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和平共處,但處於弱勢的少數人的自由意志仍然被限制和壓抑。從性相近的觀點出發,群處的社會追求的是「和而不同」,能充分體現宏大的包容度和愛人的仁心。由此看來,討論和發展孔子的「性相近」說,是創建更理想的社會生活的基礎。



註:
(1)《論語‧陽貨》
(2)《孟子‧告子上》
(3)《孟子‧公孫丑上》
(4)《孟子‧告子上》
(5)《論語‧先進》
(6)《大學》
(7) (宋)程顥、程頤撰,潘富恩導讀《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頁64。
(8)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頁170。


收錄日期: 2021-04-18 19:46: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6000051KK028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