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天然鈣的重要來源是蚵(牡蠣)的殼,英文是Oyster shell,天然鈣以碳酸鈣和其他鈣鹽的形式存在。鈣是天然化學元素,人工合成的碳酸鈣也常要使用天然含鈣原料, 利用化學反應製成碳酸鈣產品。鈣一定是天然的,鈣鹽才有天然和合成的區別。
天然鈣鹽和合成鈣鹽吸收程度相同,但合成鈣鹽的鈣含量較確實,安全性也較高,天然鈣鹽可因天然原料受鉛或其他重金屬的污染而含重金屬毒性。最常用的天然鈣鹽或合成鈣鹽是碳酸鈣,飯後口服才能在胃裡轉變成活性鈣而被吸收。胃酸能將碳酸鈣溶解,釋出鈣離子,即活性鈣,活性鈣才能經吸收進入血液,供應全身細胞的需求。
在營養劑市場上,天然品和合成品的爭奪戰已持續很久了,也各有其信徒 ,天然鈣和合成鈣亦然;其實,天然鈣和合成鈣的營養價值相同,吸收的程度也一樣,但合成鈣的安全性較高,而天然鈣有特殊的問題要考慮。
食物是鈣的最重要來源,主要的含鈣食物是乳類、乳製品、黑芝麻、白芝麻、黑豆、黃豆、黃豆製品、酵母粉、紫菜、海藻、頭髮菜、金針、木耳、深綠色葉菜(如菠菜、芥藍、蘿蔔葉、莧菜、白莧菜等)、高麗菜乾、鹹菜乾、蝦米、吻仔魚、條仔魚、沙丁魚、鮭魚等。
乳類含動物油,成年人宜攝取低脂或脫脂乳類的鈣質。芝麻含大量麻油,多吃容易長肥。豆類、酵母和海產植物吃多了會增加血中尿酸,痛風病人忌之。儲藏太久的豆類容易發霉, 長出來的黴菌含強烈致癌物。蝦米和吻仔魚太鹹,常吃會損害血管和腎臟。顏色太鮮艷的金針已用硝酸鹽處理過,硝酸鹽在胃裡遇其他食物可轉變成強烈致癌物。蔬菜洗不乾淨,殘留的農藥不但傷肝、傷腎、致癌,還會損害男人的造精機能。
看來人類每天要從食物中攝取足量的鈣質必須冒一些風險,這是食物作為天然鈣來源的問題。避開或減少這些風險的方法,是選幾樣含鈣食物合吃,以稀釋個別食物潛在的缺點。各種含鈣食物輪流攝食,也可不致累積各種食物的缺點;不新鮮的食物不吃;個人因病而忌諱的食物少吃。蔬菜經百分之一食鹽水浸泡十分鐘後,大部分的農藥可以洗掉,這是衛生署試驗過的有效方法。
最流行的天然鈣營養劑是牡蠣殼和骨粉錠劑,這些製劑用牡蠣殼或動物骨加工製成。有些牡蠣殼因受海水污染而累積了大量的鉛,空氣、水和食物裡的鉛進入動物體後,九成聚積在骨頭裡,而且停留十五年後含鉛量才會減半,如廠家的品管不良,取已受鉛污染的原料製成製劑,就會使消費者中鉛毒。孕婦為了補充鈣質而誤吃了這種產品後,胎兒也會中鉛毒。
小孩比成人容易中鉛毒,這是因為食物裡的鉛進入胃腸後,小孩可吸收五成的鉛而成人只吸收一成,而且鉛比較容易進入小孩的腦部,毒害腦神經;另外,小孩比較靠近地面,因而吸入較多含鉛的灰塵。每天只要0.五毫克的鉛進入人體,三個月後就會發生鉛中毒。小孩是人類一生中鈣的需求量最大的時期,家長如選用天然鈣為子女補充鈣質,就應特別注意鉛的問題,美國已有些人因服用天然鈣而引起鉛中毒。美國醫藥學者認為,信譽良好的廠牌安全性較高。鉛中毒的最初症狀是腹痛、食欲不振、時而嘔吐易怒等,嚴重時可轉變成持續性嘔吐和急性中樞神經病變(昏睡、痙攣、昏迷等)。
最常用的合成鈣鹽是碳酸鈣、磷酸鈣、檸檬酸鈣和葡萄糖酸鈣,其原料純度和鈣元素含量都比天然鈣鹽確實,而且不同廠牌的產品品質差異也較小;美國國家乳品委員會曾認為食物裡的鈣(天然鈣)比合成鈣容易吸收,但後來的研究證明,食物鈣和合成鈣的吸收一樣好;合成鈣也沒有鉛或其他重金屬污染的問題。天然鈣屬食品而合成鈣屬藥品,美國政府對藥廠的管制遠較食品廠嚴格,藥廠生產的合成鈣製劑一般都有"USP"三個英文字母的標記,表示其產品合乎美國藥典標準,這樣的產品可安心服用。
市面上流行著"天然活性鈣"的說法,其實,絕大多數的天然鈣和合成鈣製劑都不易溶解於水,故都不是活性鈣,吃進胃裡都必須先由胃酸活解轉變成活性鈣(離子鈣)後,才能吸收, 進而發揮生理功能。葡萄糖酸鈣的水溶解度較大故含較多的活性鈣,可惜其含鈣量只有一成。碳酸鈣是合成鈣,也就是牡蠣殼所含的天然鈣,含鈣量達四成,是所有鈣製劑中最高者,又由於原料豐富,故售價便宜,市場最大但也難溶於水,不是活性鈣,必須飯後口服靠胃酸轉變成活性鈣後才會有效;而且也不能吃太多,否則會引起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