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氣節當中的「驚蟄」是什麼?

2007-03-16 12:30 am
曆法的24氣節當中的「驚蟄」是什麼?

回答 (3)

2007-03-16 12:36 am
✔ 最佳答案
驚蟄」
原是描述中原地區的事象,時序進入了冬季,各種蟲類都較為少見,這原因是大地一片蕭索,草木枯黃,蟲類都進入了冬眠或隱藏起來潛伏不動,叫做「蟄」。到了春天,大地生機復甦,萬物逐漸孳生茂盛, 這時天地的陰陽氣接觸頻繁,大氣激盪,產生閃電,於是春雷從天而降,各種正在冬眠的蟲類都被驚醒了,紛紛出現在野地裡,因為春雷「驚」動了「蟄」伏的蟲類,所以這個節氣就稱為「驚蟄」。

每年農曆正月十九日前後數天,都是驚蟄「打小人」的季節,這是值得俘留的中國傳統風俗之一。本會當然不會放過這個一年一次的機會,把這些快將失傳的風俗景緻留下來。今次我們一行十人,在時代廣場集合後,一同前往「打小人」勝地──鵝頸橋。那兒人山人海,有十數位婆婆專門「打小人」,而幫襯好們的客人非常多,有的攤位還要排隊呢!此外,他們又吸引了很多途人圍觀,更少了了一些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我們準備好裝備後,便各自取景。婆婆們都各身懷絕技,裝備十足,「打小人」時十分賣力,街頭就佈滿了啪啪之聲,務求為客人把小人們痛打一番,新的一年事事順景。除了神通廣大的婆婆們外,還有就是那些客人都是上佳取景題材,圍觀途人的表情與及地上火舌、紙老虎、肥豬肉、祭品等,我們都不會放過,一一拍下來。經過一輪拍攝之後,雖然我們已被那些煙火薰得眼都濕了,但我們各自都有不同收穫。但願每個中國傳統文化風俗都得以保存,讓下一代都能欣賞這些中國文化。

打 小 人 在 全 年 都 可 進 行 , 但 在 驚 蟄 那 天 打 小 人 則 特 別 多 , 因 為 小 人 也 在 驚 蟄 那 天 出 口 傷 人 。

據從事"打小人"的專業人仕所 述 , 光 顧 她 的 客 人 都 是 在 生 活 上 不 順 境 , 遇 上 了 阻 礙 , 或 工 作 無 進 展 、 或 身 體 出 了 毛 病 、 或 賭 運 不 佳 、 或 愛 情 遇 上 挫 折 , 希 望 可 以 借 助 神 婆 將 小 人 「 打 」 走 , 解 開 生 活 的 「 死 結 子 」 , 以 達 到 事 事 順 意 。


參考資料:
http://www.cciv.cityu.edu.hk/website/?redirect=/~cciv/product/fest/gano/index.php
2007-03-16 1:31 am
☆ 節氣大搜尋-「驚蟄」
(國曆3月5日或3月6日)


「 蟄 」 是 冬 眠,「驚蟄」的意思是:春天到了,春雷初響,大地萬物開始萌芽生長。那些在嚴寒冬天時躲進土壤內或在石洞裡蟄伏起來的動物被春雷驚醒後,也開始甦醒、活動,迎接春天的來臨。

   這個時候,正是農夫們忙著插秧的時節。不過,如果在這個節氣前就發生打雷的現象,表示可能會出現雨水連綿的異常天氣,而且容易發生災害,所以才有農諺「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打」的說法。

   這個時節正值春暖花開時期,不妨趁著週休二日或假期,全家人一起到陽明山賞花,沉浸在花海的美景裡,享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節氣小農夫

  對農夫們而言,這個時節必須忙著插秧、播種,期待這一年能有好收成。農夫常依據「驚蟄」這一天是否打雷來預測收成的好壞,如果打雷,表示這一年的收成會很好;如果沒有雷聲,就表示可能會是個饑饉之年。

◎節氣小漁夫

   由於魚群的洄游和水溫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的魚群進駐海域。到了這時節,台灣西部海域的等溫線逐漸向北移動,屬於鯛類的魚群會隨著水溫的上升而向北洄游,而鰹魚群在每年的三月會進入台灣的南部海域,所以漁民們可以有不錯的漁獲喔!

◎節氣小園丁

  有首歌是這麼唱:「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多美麗呀...」。三月份正是杜鵑花盛開的時候,白色、桃色、粉紅色的杜鵑花將春天點綴得更美麗了。

◎節氣生活

  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相傳「雷公」是一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鎚,就是他用鐵鎚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植樹節」也是在這個時節裡,你可以在這春意盎然、展現生命力的時節裡,動手種株自己喜愛的植物吧!



◎節氣俗諺

1.「二月初二彈雷,稻仔卡重過秤錘」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農曆二月初二大約在國曆三月初,如果這時候打雷,表示節氣正常,今年也會風調雨順,稻穀粒粒飽滿,稻穗彷彿比秤錘還要重喔!

2.「驚蟄鳥仔曝翅」這句諺語的意思是:驚蟄之後氣溫升高,不只是冬眠的動物會出來活動,連鳥兒都會飛出鳥巢,停在樹枝上曬太陽呢!



驚蟄「打小人」


--------------------------------------------------------------------------------

  每年農曆正月十九日前後數天,都是驚蟄「打小人」的季節,這是值得俘留的中國傳統風俗之一。本會當然不會放過這個一年一次的機會,把這些快將失傳的風俗景緻留下來。今次我們一行十人,在時代廣場集合後,一同前往「打小人」勝地──鵝頸橋。那兒人山人海,有十數位婆婆專門「打小人」,而幫襯好們的客人非常多,有的攤位還要排隊呢!此外,他們又吸引了很多途人圍觀,更少了了一些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我們準備好裝備後,便各自取景。婆婆們都各身懷絕技,裝備十足,「打小人」時十分賣力,街頭就佈滿了啪啪之聲,務求為客人把小人們痛打一番,新的一年事事順景。除了神通廣大的婆婆們外,還有就是那些客人都是上佳取景題材,圍觀途人的表情與及地上火舌、紙老虎、肥豬肉、祭品等,我們都不會放過,一一拍下來。經過一輪拍攝之後,雖然我們已被那些煙火薰得眼都濕了,但我們各自都有不同收穫。但願每個中國傳統文化風俗都得以保存,讓下一代都能欣賞這些中國文化。
2007-03-16 12:42 am
我們常用的除了陽曆、陰曆之外,還有一種對耕種的農人非常重要的「農民曆」,它是我們中國自古流傳下來一套跟農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曆法。時間是現在陽曆的三月五日或六日。

相傳, "驚蟄"過後,冬天便正式過去,大地回春,一切昆蟲就會活躍過來...

在民間的傳說裡,關於驚蟄的說法有三:

據說如果在驚蟄之前,就雷聲隆隆不斷的話,那這一年的雨水將會特別多。
如果今年的第一聲春雷在驚蟄當天響起的話,那今年不管種什麼都會豐收。
最壞的情況是,如果驚蟄過了好多天,都沒有聽到春雷響起的話,那今年
就會缺雨水而收成不佳了。
參考: 自己及content.edu.tw/local/taipei/tpteach/country/24/con


收錄日期: 2021-04-25 21:07: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5000051KK021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