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如果說1582年明朝末年來華的利瑪竇,是具影響力的天主教傳教士;那麼,英國的馬禮遜就是具影響力的基督教傳教士了。
馬禮遜1782年在英國出生。他深明語言溝通的重要,因此在1804年,他有計劃到中國來傳教時,便積極向倫敦一個廣東人學習中文。三年後,馬禮遜正式成為牧師,來到中國,成為第一個來華的基督教傳教士。
馬禮遜來華的第一站是澳門,三日後再到廣州。當時清政府頒佈了禁教令,禁止外國人在中國傳教。為了不犯禁令,馬禮遜在中國的身份是東印度公司的翻譯員。初來中國,他一面繼續學習中文,一面動手翻譯《聖經》和編撰字典。經過七年的努力,《新約聖經》終於譯成,《漢英─英漢字典》又相繼出版。1819年,在另一位傳教士米憐的協助下,又完成《舊約聖經》的翻譯,名為《神天聖書》。
由於在中國傳教十分困難,馬禮遜便組織「恆河外傳教會」,以馬來半島上的馬六甲為根據地,透過辦學及出版刊物等方法傳教。馬六甲離中國不遠,海路交通方便,華人又多,而且歡迎傳教士到來。因此,米憐就負責在馬六甲辦學,而馬禮遜則主力在澳門及南洋華人中傳教。
馬禮遜認為辦學傳教既可傳播信仰,又可宣揚西方文化和知識。1818年,馬禮遜在馬六甲籌建了英華書院,由米憐作校長,同時兼收歐洲籍和當地的華裔學生。
馬禮遜來華,揭開基督教在華人社會有規模辦學的第一步。他除把《聖經》譯成中文外,又寫了不少佈道的作品;還用英文寫成《漢語文法入門》和《廣東土語字匯》等書,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馬禮遜1834年在廣州病逝,安葬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