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2007-03-15 4:07 am
請問「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出自何本經書?

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可以喝酒和吃肉嗎?

可否用這句話來解釋有一些佛教徒不用守戒?原因只是心中有佛就得?

一個正信的佛弟子應該怎樣去理解這句話?

謝謝
更新1:

sinwai_cheng2002: 為何不可?這句話不是已經容許佛教徒喝酒吃肉嗎?

更新2:

Ratana朋友, 本人純粹發問,不是在指責佛教徒,更沒有不快,如你覺得本人言語上有得罪,請原諒。 但謝謝閣下的教導:「切勿生個不屑心,若我拿了人家的外相而令自己生個瞋心及痴心,無端端去了畜生道。」

回答 (6)

2007-03-16 12:32 am
✔ 最佳答案
請問「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出自何本經書?
不是出自佛經,只是祖師大德之言。是出自《兩般秋雨隨筆》還是《蓮生活佛新作》,那一本先,沒人特別有興趣去考證,反正就是知道非出自巴利文經典或梵文經典,因此也不會出自翻譯本的漢傳經典或藏傳經典。

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可以喝酒和吃肉嗎?
一個正信的佛弟子,要看這個佛弟子是只受皈依還是受了五戒,或僧伽戒律,僧伽戒律要問僧伽。居士戒的五戒及八戒是不酒的,飲酒就是犯戒。可以與不可以,是佛弟子自己的事,他覺得可以的就做,做了就要負因果。例如他的工作要與人飲酒談事的,他犯了飲酒戒,若他因飲酒而做錯了事,他除了要負業果外,更要負受了戒後犯戒的惡果,就是說不受戒的人只受一重惡果,而佛弟子就要受兩重惡果,因此,不是外人說可以或不可以,而是佛弟子自己清楚做了業犯了戒要受兩重的惡果,佛弟子自己決擇做或不做,受果時就沒得怨。
佛世時佛陀也吃肉的。南傳佛教、日本佛教及藏傳佛教都吃肉。漢傳佛教則沒吃肉。而居士吃肉與否按居士自己的實際情況。漢傳佛教有所謂不吃三淨肉,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所殺。看肉是空時,無肉無菜無名相,都是幻相,佛教說無我,身體是五蘊聚合而成,肉是什麼?也只是一堆的色(物質)吧了。

可否用這句話來解釋有一些佛教徒不用守戒?原因只是心中有佛就得?
不能。古時濟公吃肉飲酒,瘋瘋顛顛的,有人若不識貨的,走去指責他時,隨時做了傷羅漢的這惡業也不自知。
佛教徒守不守戒是該佛教徒的事,你沒他心通時,你那知道他不是在以此相來試驗你?若是修行的佛徒一起個瞋心,嘿,那就是在修瞋心的因了。
正信的佛教徒都知道因果業報,各人有各人的因緣,他不守戒,他自有犯戒的業報,你去說他不守戒,你也在種瞋心與痴心的因,正信的佛教徒會以慈悲心來感化他人,而非其他心。
濟公吃肉飲酒時,他的心中有沒有佛?誰知道?
凡人吃肉飲酒,說心中有佛就得,他就要受報,你去指責他或生個不俏心,那你就拿了人家的外相而令自己生個瞋心及痴心,無端端去了畜生道,明明是不關你事的,你卻因他而不快,這值得嗎?

一個正信的佛弟子應該怎樣去理解這句話?
這句話不是佛陀說的,而是祖師大德應機而生的話語。他人拿這話來為他自己的行為合理化,那是他的事,他可欺騙他人及他自己,但業報是不會理他的,你若因看見他的相而起煩惱,那你就是智慧不夠。自己若以這話來為自己的行為合理化,那自己就得負因果。菩薩都愄因,眾生愄果,佛弟子是在菩薩心還是在眾生心,要看佛弟子的福德智慧。

這句話不是已經容許佛教徒喝酒吃肉嗎?
這句話是出自祖師大德因緣而起的話,不是出自戒律,戒律中是有一條不飲酒戒,那條戒指的不單是酒,還包括一切其他毒品,因此,按戒律,佛教徒是不容許喝酒的,而吃肉則不在戒律裡,只是漢傳佛教為行大悲而不吃肉,南傳僧人吃肉也是出於大悲,那只是對吃肉詮釋的不同。若人對法義有分歧,則根據經與律的解釋為準,這就是佛教所強調的依法不依人。
2016-11-13 3:09 pm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兩句看起好像是喝酒吃肉只要你心中有佛祖就沒關係
但不然喔~後面兩句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所以不要斷章取義阿
2007-03-15 11:55 pm
「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留」非出自佛經。

這句偈原是出自《兩般秋雨 隨筆》所載,明朝末年張獻忠將攻渝城(重慶),屠殺百姓。

當時有一位破山和尚,求張獻忠在不要屠殺百姓,張獻忠便為難破山和尚陪食肉飲酒來交換百性性命。

張獻忠亦放過百性。

破山和尚, 為救一城百姓,自己犯戒,大慈大悲。

當破山和尚自己毀戒吃肉飲酒時,口說偈:「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留……」。

但如果一般人,只圖口腹之欲,而飲酒吃肉,口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留……」,

業力則「酒肉壞腸過,羅剎(鬼)心中留……」,命終墮三惡道受苦報。



2007-03-15 6:34 am
請問「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出自何本經書?

樓上已答。我沒有考證是否正確,但我不知從何來,可先信之。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本不是佛教經書。

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可以喝酒和吃肉嗎?

這要視乎他/她本身有沒有受戒。佛教中的戒有不同種類的。佛教可以是在家的信眾或出家為僧的,戒律也有不同,最基本的有所謂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有所謂的菩薩戒,出家的有比丘戒等等。

佛弟子在皈依時 (即類似基督教的領洗) 可選擇是否同時受戒,可同時受五戒,亦可個別受戒。如已受不飲酒戒,不可飲酒,如受不殺生戒,這要看該人所受的是在家的五戒、菩薩戒還是出家人的比丘戒。不殺生並非不可食肉,但要盡量避免,權宜之說可食三淨肉。我印象中受在家菩薩戒或出家人都不可食肉,三淨肉也不可。

何謂三淨肉?

修行學佛的最高目標是成就佛道,成佛的過程中必須廣集福慧資糧、行菩薩道。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除了修福修慧,還必須和一切眾生結善緣,不能結惡緣。 結善緣的範圍很廣,修布施是結善緣,而不吃眾生肉、不殺害眾生,是慈悲心的展現,也能與眾生結善緣。《華嚴經》講得很清楚:「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為體,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所以,想要圓成佛道,須先長養我們的慈悲心。為免傷害眾生而吃素,是慈悲心的展現;然而,並非沒有吃素就不能學佛。佛法有深、有淺,剛開始學佛的人,還沒有吃素的習慣,所以先告訴他可以吃三淨肉,如若對佛法有了更深入的體悟,就知道三淨肉是慈悲開立的前方便。

三淨肉,具備三種條件,第一、眼不見殺,第二、耳不聞殺,第三、不為己所殺。舉例而言,如果到市場正好看到攤販在殺雞、殺魚,或者販賣的人告訴你這是現宰的鮮肉,這就不符合上述條件;既然知道不是三淨肉,就不該去買。又如,到親戚朋友家裡作客時,他們特地殺雞宰鴨來款待,此即讓眾生為了自己而被殺,這便不是三淨肉。

可否用這句話來解釋有一些佛教徒不用守戒?原因只是心中有佛就得?

不能。佛教徒守戒是為了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以防止惡業產生,和心中有沒有佛沒必然關係。 有一些佛教徒沒有守戒是自己放縱自己吧?

2007-03-14 22:35:32 補充:
羅得兄:怎麼突然對佛教的知識這樣有興趣?
2007-03-15 5:49 am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古時有修佛人口中吃素,心中爭鬥自分宗派我對你錯,明裡以正法道各自暗心爭分高下,希圖廣納信眾貪報利養以為功德,所以有道人悲心以破戒,圖以扭正佛門虛偽假象警示,民間有濟癲和尚傳聞,據傳和尚修心不修口,遂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俗諺留世。但唯有深厚修為大悲心者方能為之,您我凡夫當戒慎恐懼,若有食肉勿貪多口欲,少肉多菜方好。心好一切都好,心惡食素也不能得渡。對一切食物給予的慈悲都要恭敬,以後也要甘心歡喜回報的。
參考: 僅供參考,我不是佛弟子。
2007-03-15 4:13 am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出自《蓮生活佛新作》。
一個正信的佛弟子是不可以喝酒和吃肉的。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46: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4000051KK036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