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不可能。因為︰
觀音菩薩的32應身,是說祂會以此32種肉身示現,每次下凡來不一樣,像達摩是個和尚,耶穌是個木工...,必須知道觀音菩薩〔或其他菩薩〕下凡來的肉身是什麼名字,且你也生在當時,求那個名字才有可能千處祈求千處現。若是臨終唸/念其名,就會接我們去。若修方便法[簡便法],則不用再輪迴,這是個人的解脫〔三界苦〕〔即基督教所說的永生〕【小乘也】。
在世佛傳法給徒弟,徒弟馬上可以看到內在光,聽到內在音,也就是開悟。會記起自己的佛性,就想要回家。繼續修行就能解脫三界輪迴,進而開大悟成佛(楞嚴經︰【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例︰偶聞天籟之音
http://godsdirectcontact.us/sm21/cnews/www/022/m-3.htm
例︰師父加持傳檀香
http://godsdirectcontact.us/sm21/cnews/www/026/h-2.htm
例︰直上雲霄縱覽銀河系
http://godsdirectcontact.us/sm21/cnews/www/029/e-2.htm
例︰歡喜侍奉‧滿室金光
http://godsdirectcontact.us/sm21/cnews/www/033/b-2.htm
若皈依他,跟他求法修行,這時候求所有的菩薩都能千處現〔這就像internet一樣,求法後就像已接上網路線的電腦,你的老師就像臺灣Yahoo的侍服器,其他菩薩就像日本,美國...等的Yahoo侍服器。侍服器與侍服器相通,所以我們才能悠遊網際、宇宙。〕
化身師父也會24小時在我們身邊【保護(化身師父的所為,肉身師父不知道,乃為無為的大神通)】、【教導(以靈魂教靈魂,我們的頭腦不知道)】,臨終也會來帶,下輩子仍繼續陪我們,直到我們成佛[也有可能一世成佛]。而且五代、十代的親人都能超生【大乘也】。我師父說修觀音法門的人最孝順,一點也沒錯。只有跟在世明師求法修行,才有本錢(功德)爬上去。
例︰師父在夢中化解我的業障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gb/news/141/mw1.htm
例︰小小空中飛人
http://news.godsdirectcontact.org.tw/chinese_gb/118/mw1.htm
同修往生前,化身師父會事前通知,加持力及內在體驗滿滿,很多人笑到臼齒都看得到【後針看現現】,由師父化身帶他走,真的含笑歸天。我們不唸經的。我們往生後會去哪裡,平時就已經知道了,如果生前能去,往生時也必無問題。如果生前無法知道,那真是很讓人憂心的啊﹗
例︰往生前,師父真的來告訴!
http://godsdirectcontact.us/sm21/cnews/www/027/g-5.htm
例︰阿媽笑著往生了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gb/news/138/mw1.htm
要超三界脫離輪回很難,如果沒有明師幾乎是不可能的。釋迦牟尼說一個人的業障充滿整個虛空﹗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眾生起心動念,都在造業犯罪。」(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我們隨時都在造業障,就連呼吸洗手走路也在殺生造業障,如果沒有一個在世大明師幫我們拿掉累世的業障,並傳法讓我們靠觀音的力量洗掉每天的新業障,那麼我們的業障只有與日俱增,根本爬不上去。靠財物的佈施只能獲得下次輪迴的福報,沒有一點功德好讓我們當做爬上去的本錢。就算整個地球都是你的,也償還不了充滿整個虛空的業障﹗
請參考︰《即刻開悟》之【行善佈施不能解脫】
●破相論第6問︰【迷修十善,妄求快樂,未免貪界,生於天趣。】
.
.
.
詳全文︰
http://tw.myblog.yahoo.com/chinese1medicine-western2medicine
請先參考部落格,如仍有意見,歡迎寫信聯絡或部落格留言,本人不再追蹤已回答過的問題。本文歡迎引用。
2.
悠樂同修的神奇感應
禪三已過,多數的悠樂同修仍不回國,一直是待到不能再待,才依依不捨,揮淚離去。
悠樂同修常是體驗滿滿,有一些同修在禪三後的西湖共修時說了好幾個故事:
美國悠樂同修口述/福爾摩沙苗栗觀音使者整理
不需言語的高境界
禪三的時候,他打坐去到一個高境界的地方,大家都在那裡。那個地方,不需要開口,每個人都心念相通,他說 :「那個時候,全部的人都在想同一件事,就是要把這個地球變成涅槃、化做天堂。」講完之後,大家都鼓掌歡喜,附和這樣美妙的體驗。
祖母超生
另一位女同修,她聽師父說印心之後五代會超生,她不怎麼相信,有一天,她睡覺時看到像地獄般很黑、很黑的世界,突然一隻手伸下來,拉了一個老太太上去。她不知道那位老太太是誰?第二天問她媽媽,才知道那是她未出生前就已往生的祖母,她很感謝師父。
取自︰
http://godsdirectcontact.us/sm21/cnews/www/019/r-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