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摘要
本專題研究將會就圓周率 p 的歷史作一概括的討論與記述:把圓周率 p 的研究歷史分為四個時期,依著時間的脈絡,鋪陳當中重要的歷史進程,揭開圓周率 p 的神秘面紗,及帶出人們對數學堅毅和智慧的追尋。
I. 引言
當你問「圓周率 p」是甚麼呢?我想小學生也能答你:「圓周等於直徑乘以 p」、「p 約等於七分之廿二或 3.14 」。看似好簡單的一個常數「p」,但它卻成為好多數學家研究的對象之一,甚至乎是他們窮一生之力所探求、所追尋的目標。它到底有甚麼懾人之處?
「圓周率」就是指圓周長和直徑的比率,而希臘字母「p」則是用以表達它的符號。研究圓周率 p 的歷史有四千年之久,此專題研究旨在概述有關的發展進程,希望大家在簡遊圓周率 p 的歷史後,能欣賞和讚嘆古人的數學智慧和毅力,及發現到圓周率 p 的奇妙之處。
本專題研究將會依時間的先後次序來討論圓周率 p 的歷史發展,並會以「起」、「承」、「轉」、「接」來分述圓周率 p 歷史的四個階段。
注意:
- 由於研究圓周率 p 的數學家眾多,筆者只會選取當中對圓周率 p 的發展有特別影響或貢獻的來討論
- 在以下的討論中,將會以 d 來表示圚的直徑,以 A 來表示圓面積
- 以下的資料來源主要是參考 (詳情請參閱「參考資料」部份) :
- Jorg Arndt, Christoph Haenel (1998, 2000). p-Unleashed
- 大衛 布拉特納著,潘恩典譯 (1999)。神奇的 p
- 黃晶榕「 p 的故事」(2000)。數學的故事
- 袁小明編著 (2000)。數學誕生的故事
II. 研究圓周率 p 歷史的四個階段
1. 「起」
「起」是圓周率的起源,究竟誰先發現它?
何時、何人、何地?
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古代的巴比倫、埃及、中國和以色列人已先後發現了一個事實:不管圓的大小為何,它的圓周長除以它的直徑長會是一個不變的數值 (常數) 。讓我們看看古巴比倫人和埃及人的發現:
古巴比倫
巴比倫人從計算周界發現 :一塊出土於 1936 年的黏土塊上記載,在古巴比倫時期 (約公元前 1900-1600 年) ,巴比倫人相信六邊形的周界為0;57,36 (以底數 60 計,亦即 = 96/100 = 24/25) 乘以它的外接圓的周界:
六邊形周界 = 24/25 ´ 其外接圓周界 = 24/25 ´ p ´ 直徑
由此,得出相信是最古老的圓周率的近似值:
p 〔巴比倫〕= 25/8 = 3.125
埃及
埃及人則從面積計算得 (約公元前 2000 年) :在賴因德古本 (Rhind Papyrus),記載了一條有關圓周率的問題:「一塊圓形土地的的直徑長 9,它的面積為何……取圓直徑的九分八,做為正方形的邊形,就可得到和圓等面積的正方形」。亦即:
A = (8d/9)2
由此,得出圓周率的近似值:
p 〔埃及〕 = (16/9)2 = 3.16049...
再多一點點記載
中國 (約公元前十二世紀):中國最古老的數學書《周髀算經》記載了「周三徑一」。這顯示中國人認為 p = 3。
聖經 (約公元前 500 年):在《列王紀上篇》第七章二十三節,也記載了有關圓周率的數值:「他又鑄一個銅海、樣式是圓的、高五肘、徑十肘、圍三十肘」 (這是描述所羅門王神殿內祭壇的規格),亦即當時的人也認為 p = 3。
在這段期間,人們都是為生活而作計算,鮮有為圓周率而找圓周率。他們的發現多源自經驗 (實際量度) 所得,對圓周率的興趣只在於它在建築及工程上的應用,最多也只是想找出圓周率的值是多少。
直至公元前約四世紀,人類才轉往追問如何找出圓周率的值,開始為圓周率而找圓周率:
一個對找出圓周率之值的重要發現:「窮舉法」
古希臘
安提豐(Antiphon,約公元前 430 年)和布賴森(Bryson,公元前 408 - 355 年)想出一個方法計算平面圖形面積的方法-「窮舉法」(Method of Exhaustion)。他們也嘗試以「窮舉法」來計算圓的面積:
「畫一個正六邊形,將它的邊增加兩倍,再不繼倍增,這個正多邊形最後就會"變成"圓形。」
此外,布賴森更開創了一個新想法以計算圓的面積:計算圓的外切多邊形和內接多邊形的面積,圓的面積就介乎他們之間。這可能是人類首次以上下限迫近一個值。
可惜的是,礙於不懂得計算多位數,他們未能將「窮舉法」應用到找出圚周率的值。不過,他們用「窮舉法」把多邊形迫近圓的想法,則啟發了其他的數學家,令他們找到一個計算圓周率的值的方向。
總結:「以有涯追無涯」
人們追尋圓周率 p 的歷史至今已有四千年,由發現圓周和直徑的比為一常數,進而以多邊形迫近圓的方法求 p 值,轉而發現更多計算及表示 p 的公式、級數……再隨著電腦的發明與科技的發展,圓周率值的位數得以突飛猛進。
其實,十個小數位的 p 值已足已應付日常及工程所需的計算。現在, p 值多位計算的實際用途只是作測量新型電腦的優良程度,但為何人們仍對 p 值鍥而不捨的追尋?相信是因為數學家們對有無限小數位的 p 都抱有好奇心,希望解開幾千年來仍未有人解到的圓周率之謎:「究竟人們可計算到幾多個小數位的 p 值?」、「常數 p 的數字究竟有沒有甚麼規律可尋?」...為了創出新的紀錄和挑戰自己及人類的極限,人們仍願意付上時間和精神,去繼續追尋「無限、奇妙的 p」,感受並欣賞數學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