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玩具

2007-03-15 12:26 am
中國古代玩具的玩法

有關古代玩具可訓練的技能

回答 (3)

2007-03-15 12:32 am
✔ 最佳答案
捶丸----- 東方哥爾夫球
早在13世紀前後,中國就已流行一種和現代高爾夫球非常近似的運動——捶丸。它由擊球的「步打」(類似於今天的曲棍球)發展而來,流傳到宋元時期稱為捶丸。
捶丸,顧名思義,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我國古代球戲之一。捶丸使用和高爾夫球杖很相似的呈 L 狀的球杖,玩法也相似:用有曲頭的木杖擊打硬木製小球,以擊球入穴數來決定勝負。金、元以至明初,捶丸十分盛行。清軍入關後,興起了一些新的體育活動,捶丸便從史籍中銷聲匿跡了 。

捶丸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付梓的署名為甯志齋老人編寫的專門論述捶丸的著作——《丸經》,詳盡地總結了捶丸的歷史、用具、場地及比賽規則等,流傳至今,並證明了捶丸早於高爾夫球。根據《丸經•集序》中“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的記述,表明捶丸形成期的下限至晚在北宋徽宗宣和七年 (西元1125年)。當時,連兒童也非常喜愛捶丸活動。如北宋官吏滕甫,幼時“愛擊角球”,他的舅父是當時有名的文人范仲淹,“每戒之不聽”。這裏所說的角球,就是用角骨製成的球不易擊碎。這是當時捶丸活動盛行的有力佐證。
捶丸,在其發展史上曾大盛于宋、金、元三代。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樂此不疲。不過,最形象、最完整地反映當時捶丸活動情形的,是現存于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壁畫中的元代捶丸圖。圖中,於雲氣和樹石之間的平地上,二男子著朱色長抱,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杖。左一人正面俯身作擊球姿勢,右一人側蹲注視前方地上的球穴,稍遠處有二侍從各持一棒,棒端為圓球體,居中者伸手向左側擊球人指點球穴位置。它是元代民間捶丸活動的真實反映。關於捶丸的活動方式和特點,在其盛行不久即有人進行了總結和研究。在前引《丸經》一書中,作者追述了捶丸的發展歷史,對捶丸活動的場地、器具、競賽規則以及各種不同的擊法和戰術等,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和記述。
如捶丸場上最顯著的特點是設球穴,以杖擊球,而且場地要有地形變化、凹凸不平,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為標記;捶丸所用杖(棒),有著不同的類形,有“攛棒”、“杓棒”、“朴棒”、“單手”等,供人在不同條件下選用,打出不同的球;捶丸之球,一般用贅木製成,這種贅木即指樹身上結成絞瘤的部分。此類木質生長不規則,樹纖維絞結緊密,十分牢固,久擊而不壞;捶丸比賽時,既可分組,亦可不分組。以參加人數的多寡又有相應的不同名稱,多人參加的叫“大會”,七八人參加的為“中會”,五六人的則為“小會”,而三四人的稱為“一朋”。最少的是兩人,叫“單對”。比賽根據籌之多少,可分為大籌(20)、中籌(15)、小籌(10)。比賽以先得以上各數者為勝。
明代的捶丸,遠不如前代那樣普及。現藏故宮博物院的《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有一部分描繪的是捶丸圖。圖中所繪的場地面貌、旗、穴及擊丸的棒、侍從的位置等,都與《丸經》上所說吻合。只是圖中以人為地設置某些障礙來代替野外山丘,這顯然是變通之法。但目中的皇帝親自持棒參加活動,這表明捶丸運動在當時是一項高雅的體育娛樂活動。
捶丸遊藝經過了宋遼金元以至明代的發展繁榮後,於清代趨向衰落。所見的是盛行于婦女、兒童間的簡單地捶丸活動。後來在蘇格蘭出現的現代高爾夫球,其形制、運動規則與我國的古代捶丸有著驚人的相似,而且捶丸的歷史記述比高爾夫球的最初出現還要早三百年。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高爾夫球這項吸引了成千上萬愛好者的現代西方體育運動專案,與古代中國文明大地上盛行了千餘年的捶丸應有一定的關係。
2002年在泰安泰山岱廟出土了宋代石刻畫,其中就有捶丸圖,證明了捶丸最晚在宋代就已經存在。明朝宮廷畫師商喜所繪的《明宣宗行樂圖》也描繪了捶丸遊戲的場面。近人唐豪認為,捶丸可能由蒙古人於1241年左右傳入歐洲,並演變為現代高爾夫球運動 。

踢毽子是一種遊戲,也是中國的一種民間運動。它是從古代軍中遊戲「蹴踘」(黃帝時所發明的足球遊戲)中演變而來,已有千多年歷史。
唐代高僧傳裡有一段記載:「十二歲小沙彌慧光,在洛陽天街天井欄邊踢毽子,連踢五百多下,引得眾人圍觀讚賞。」
宋朝高承所撰的事物紀原中也有紀錄:「小兒以鉛錫為結,裝以雞羽,呼為箭子,三五成群走踢,有裡外簾、拖槍、聳膝、突肚、剪刀、子、佛頂珠等不同招式玩法,亦蹴踘之遺意也。」所以,毽子也有人稱為「箭子」。¬ 明朝劉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這說明當時我國四季流行的運動,其中秋冬季節的熱門運動就是踢毽。
在清朝時,踢毽活動流行更廣,技術高超。翟灝通俗篇中有說:「今京巿民,為此最工、項、額、口、鼻、眉、腹、膺(胸)部等皆可代足,一人能兼應數敵,自弄則可終日繞身不墮。」上述為足毽中之「花毽」玩法。


清 代 曾 流 行 過 一 種 別 開 生 面 的 跳 高 活 動 「 跳 駝 」 , 即 牽 一 頭 駱 駝 作 為 跳 高 工 具 , 參 加 者 站 在 駱 駝 旁 , 蹲 身 躍 起 , 越 駝 背 而 過 , 落 地 時 要 直 立 不 倒 才 能 勝 出 。

你上呢個網啦 仲有好多其他運動
http://www.chiculture.net/1401/html/d10/1401d10.html
2007-03-16 3:48 am
蹴鞠
唐代時,蹴鞠非常流行,當時的蹴鞠競賽和球場也具相當規模,唐代詩人韓愈有詩詠球場如下:
汴泗交流郡城角,築場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繞逶迤,擊鼓騰騰樹赤旗。
意思是說:球場長千步,平坦如砥,三面築有圍牆,一面可能留設看台,周圍遍插紅旗。

2007-03-15 19:50:41 補充:
七巧板七巧板資料:有五塊等腰直角三角形、(兩塊小形三角形、一塊中形三角形和兩塊大形三角形) 一塊正方形和一塊平行四邊形玩法:七巧板的玩法簡易,就是用七巧板內七塊板塊拼出各種各樣那千變萬化的圖案,也可以跟朋友們比賽試試看誰拼的最多。遊戲背後可訓練的技能:形狀概念、視覺分辨、認智技巧、視覺記憶、手眼協調、鼓勵開放、擴散思考、創作機會
2007-03-15 12:41 am
蹴鞠
蹴鞠,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踢足球,鞠是一種實心的皮球,最早的鞠內部用毛髮等填塞。蹴鞠相傳在商殷時代就已存在了,戰國以後,在民間廣泛流傳。司馬遷在《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蹴鞠)者。」司馬遷在《史記‧遇扁鵲倉公列傳》裡更有這樣的記述:名醫淳於意(即倉公)為一個叫項處的官員看病,囑咐他千萬不要做勞力的事,否則會嘔血而死。可是項處還是忍不住去蹴鞠玩耍,第二天真的送了命。由此可見蹴鞠的吸引力之大。漢成帝劉驁、大臣梁冀、大將霍去病等都是兩漢的蹴鞠好手。霍去病在出征塞外時,就常與士兵們一起蹴鞠,借以振奮士氣。

唐代,這一活動在民間普及至婦女和兒童,原來的實心球也變成了空心皮球,這在當時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唐代仲無顏在《氣球賦》中寫道:「氣之為球,合而成質,俾騰越而攸利,在吹噓而取實。」

到宋代,又發展成凡是不用球門的蹴鞠,均稱為「白打」。白打的技藝,在《事林廣記》中有《總訣》歌一首,講得非常清楚:

肩如手中持重物,用背慢下快回頭。
拐要控膝蹲腰取,搭用伸腰不起頭。
控時須用雙睛顧,捺用肩尖微指高。
拽時且用身先倒,右膝左手略微高。
胸拍使了低頭覷,何必頻頻問綠楊。


跳百索
跳百索即跳繩,也是一種非常普及的兒童遊戲,原本是一根繩子的遊戲,由於繩子上下翻飛,飛擺不定,猶如百條繩索在動,故過去稱為「跳百索」。跳繩源於何時已經難以考證,據《北齊書‧幼主紀》便已有「以兩手持繩,拂地而卻上」的童戲,證明在北齊(550─577年)時代已有單人跳繩的遊戲。在唐代亦已有「透索為戲」記載;宋代稱為「跳索」,明代稱之為「跳百索」,清代稱為「繩飛」。

跳繩還有一更好聽的名字為「跳百索」。《帝京景物略‧燈市》稱:「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輪,一童子跳白光中,曰跳白索。」清道光(1821─1850年)彭蘊章在《幽州土風吟‧太平鼓》中作如此描述:

太平鼓,聲冬冬,白光如輪舞索童。
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


首詩不但道出了「跳繩」的原名「跳百索」的來歷,更道出了古時的跳繩玩法,不但要伴以歌聲,還要配以太平鼓聲。這樣的玩法在明代即已出現,明清兩代的跳白索,一般在元宵佳節,是一種帶有巫術性質的活動,人們認為能能袪病和除晦氣;只是後來發展到以遊戲為主要目的。跳繩遊戲與萬民賞燈、看戲的熱鬧氣氛相配合,使佳節更顯生氣與活力。

跳繩遊戲至今仍廣為流行,其跳法也多種多樣:有單人跳、雙人跳和集體跳多種;繩有長短之分,在跳法上又有前甩、後甩、前交叉、後交叉、雙搖跳、多搖跳,集體跳等等,可謂是五花八門。


踢毽子

踢毽子,亦稱「踢箭」、「攢花」。毽子是古時的拋足戲具。

關於踢毽子的起源,現已不可確考,大約早在漢代(公元前256─公元220年)就已出現,六朝、隋唐之際已頗為流行。另有相傳是在元代(1271─1367年)從蒙古傳入內地,被漢族接受。其實,在唐代,少林寺的和尚已採用踢毽子作為練習武術的輔助手段了。踢毽子在宋代十分盛行,更有人做專門的毽子生意。宋人周密《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中便有「鞬子」(即毽子)一項,證明在當時的杭州集市上有專賣毽子的,可見毽子的流行情況。至明清時代,踢毽之風更為盛行,當時還流傳著這樣的童謠:「楊柳兒死,踢毽子。」

由於踢毽子的方式、技巧,糅合了漢唐以來蹺鞠(踢氣毬)的技藝,故人們一般認為它就是由蹴鞠衍變而來的。踢毽子在今天已是極為普遍的體育活動,它由古時的一種「幼女之戲」,發展成為競技比賽專項,成為傳統的體育項目。

毽子多用染色雞毛插在圓形底座而成,玩法有多種,有單腿踢、雙腿踢、花樣踢,或用側腿踢、背背、聳膝、頭頂等等。有一人玩、兩人玩和多人玩法。玩時以頭、肩、背、胸及腹代足接毽或將毽繞身使之不墜,借以演化出一套花式,足以令觀賞者目不暇給。


騎竹馬
「騎竹馬」是以竹竿為馬,騎於胯下的小兒遊戲,也是小孩模仿成人的遊戲。

「竹馬」又稱「竹馬燈」、「竹馬子」、「跑竹馬」、「打竹馬」、「變馬」等,是孩子喜愛的一項遊戲活動,後來演變為一種具濃郁鄉土味的民間舞蹈。宋元時期,更被應用在戲曲表演中,演變至今成為各具地方特色的竹馬戲。雖然如此,最古老原始的「胯下一竿」的竹馬遊戲至今仍隨處可見。

騎竹馬作為兒童遊戲,最遲應於漢代已十分流行了。最早的記載見於《後漢書‧郭伋傳》:郭伋在並州為官時政績很好,與百姓素有恩德。後來,他從穎州太守任上再調為並州牧,當地人知道了,紛紛夾道相迎,甚至「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從此,人們便常用兒童騎竹馬迎郭伋的故事來稱頌政績輝煌的地方官吏。

竹馬盛行於唐朝,當時,不少詩人如白居易、杜牧、李白、趙嘏等,便在詩歌中吟詠過竹馬,表達對兒時騎竹馬遊戲的深深眷戀。而其中詠竹馬最有名的還是李白的著名詩篇《長干行》,詩的開頭就說: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從此也就流行開來,成為兒時便在一起嬉耍親昵的男女伴侶的代名詞了。

陀螺
中國在宋朝時就已出現了類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千千是直徑 四寸(約10厘米)象牙製的圓盤,當中有一個一寸(約2.5厘米)長直立的鐵 針,用手擰這鐵針,使針尖立在桌面上旋轉如飛,快停時再用衣袖拂動它, 比賽誰轉得久;這是當時宮女們在深宮內的遊戲。明朝時,陀螺已普遍成為 兒童的玩具。

根據記載,明朝的陀螺是木製的,實心而無柄,用繩子繞好,一拋一抽, 陀螺便在地上無聲地旋轉。當它緩慢下來時,再用繩子加鞭,便可轉個不停。 抽陀螺一般在冬春季進行。東北人把它稱為「冰猴兒」,因他們往往在滴 水成冰時,將陀螺置於冰上嬉玩,而陀螺一經抽打,便旋轉不定,靈活得像 猴子一樣。

陀螺至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1101─1125年)已東傳至日本了。日本 語中用「獨樂」來表示陀螺,日本的《浮世繪大百科事典》第五卷《風俗》 中便如此介紹「獨樂」的歷史:「獨樂的歷史十分古遠,它是從中國經由朝 鮮傳入本國的,《大鏡》,取材於文德天皇至後一條天皇的176年間 的歷史。中就已記述過。」

空竹
「抖空竹」是北方民間傳 統的兒童遊戲,各地叫法不 一,或著眼於其材質,或取 意於其聲響,遂有「抖空 鐘」、「抖空箏」、「抖嗡 子」等名號。明代劉侗等在 《帝京景物略春場》中便 有介紹其形制及玩法。製作方法:
空竹的製作方法,基本上是用竹子先做個圓圈,約三、四分寬,兩面用 極薄的木板夾起,做成了個盒子。兩個圓盒中間,再夾上一段軸,便算完 成了。空竹又有雙筒及單筒兩種,一般來說,雙筒易學些,單筒略難,因 不易掌握其平衡。

發聲原理及其玩法:
竹圈上,刻有許多可以迎風作響的空洞。這些空洞是由一個小四方洞和許 多細縫似的小洞組成。玩的時候,用兩根細棍,拴上一條合股的細棉線, 將綿線兜住空竹,再以雙手各執一細棍來回拉扯,便使空竹由緩慢而急速 地旋轉。由於空洞使空氣產生了振盪,而發出高低不同的「嗡嗡」響聲。 當旋轉到一定速度時,可將它拋向空中,做出種種花樣動作,然後再將它 接住。玩得熟練、花樣複雜時,看來更是神乎其技。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45: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4000051KK019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