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的歷史 功課急(10分)

2007-03-14 11:29 pm
如題
如太多字可send我的電郵

回答 (2)

2007-03-14 11:32 pm
✔ 最佳答案
馬鞍山(Ma On Shan),屬於香港十八區的沙田區,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位於烏溪沙的青年營,數十年來都是度假及小學旅行的勝地。現在馬鞍山則是大型住宅所在地。區內同名山峰馬鞍山有兩個山峰,較高的俗稱馬頭頂,高702米,它是全港第九及新界東部最高的山峰,而副峰為牛押山,六百多米高,兩峰之間形成一條很長的弧線,形如馬鞍,故被稱為馬鞍山。根據王崇熙新安縣志(卷四)亦提及馬鞍山名字源由:「馬鞍山在縣東八十里,枕東洋,形如馬鞍。」

目錄 [隐藏]
1 地理
1.1 鄰近的山峰

2.1 馬鞍山三寶
2.2 教會活動
2.2.1 天主教方濟會
2.2.2 基督教信義會
3 社區環境
3.1 公共屋邨
3.2 居者有其屋
3.3 私人屋苑
3.4 臨時房屋
3.5 特色村落
3.6 大型商場及其他

4.1 大專院校



5 人口

7 交通
8 參考資科
9 參見
10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馬鞍山位於沙田區東北部,與沙田本區以梅子林路為分界線。馬鞍山以東與西貢區的十四鄉相鄰。另外在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地圖中,已出現「馬鞍山」及「沙田」二字。


[編輯] 鄰近的山峰
馬鞍山(702米)
牛押山(647米)
大金鐘(536米)
鹿巢山(414米)
水牛山(606米)
黃牛山(604米)

馬鞍山形如馬鞍




馬鞍山及鄰近的山峰




梅子林路分界




從大埔回望馬鞍山






[編輯] 歷史

種植於馬鞍山公園內的杜鵑花馬鞍山最初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居民從事農業、漁業等傳統鄉村經濟活動。近代日本企業來到這裡開採磁鐵礦,使馬鞍山頓時成為工業重鎮,鼎盛時期有幾千個工人在此居住。但到了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新市鎮發展等事件,開礦成本大增,加上港英政府決定開發馬鞍山為新市鎮,礦場也隨之在1976年結束。現在,經過政府幾十年的努力,馬鞍山成為屋邨、商場林立的大型住宅區。


[編輯] 馬鞍山三寶
鐵礦:馬鞍山鐵礦藏量估計超過7,000,000噸,1950至70年代開採的鐵礦主要出口至日本。
杜鵑花:香港杜鵑(Hongkong Azalea Rhododendron)於1851年在香港發現,但被誤認作另一品種,直到1930年才以香港命名為新種。花期在四月,花白至淡紅色。僅見於馬鞍山及其他幾處地點。馬鞍山其他品種的原生杜鵑還有毛葉杜鵑(Champion's Rhododendron)、華麗杜鵑(Mrs. Farrer's Rhododendron)、羊角杜鵑(Westland's Rhododendron)、南華杜鵑(South China Rhododendron)和紅杜鵑(Red Azalea)。
黃麖:實為赤麖或赤麂(Muntiacus muntjak),台灣稱為山羌,小型偶蹄目鹿科麂亞科動物,生長於華南地區包括香港,西至印度、巴基斯坦及阿富汗,雄性有小角及獠牙,喜棲息於樹林內及高草叢中,以樹葉和地下根或莖作食物,間中會吃樹皮,獨居,當受驚時或繁殖季節都會發出一種奇怪的叫聲,俗稱鳴鹿(Barking Deer),生性膽小,香港曾有被困的赤麖於圍捕時活活嚇死的紀錄。

[編輯] 教會活動

[編輯] 天主教方濟會

馬鞍山聖方濟新堂方濟會(Order of Friars Minor,簡稱OFM)或稱小兄弟會乃是天主教徒聖方濟所創立。馬鞍山的福音事業由比利時籍方濟會的胡文義神父展開,胡神父在1947年前往中國傳教,他曾往湖北宜昌教區傳道,但傳教不久,中國政權易手,被迫南下,從方濟各會的神父中得悉馬鞍山一地滿是從大陸南下的軍人,他們被已遷往台灣的國民政府所放棄,馬鞍山為礦業開發的地方,遂吸引很多這類軍人南下遷往此地。當時胡神父留港初期,一分錢也沒有,便找會長神父商量,卻因教會也缺乏資金,只能給他十元的美金。當然這個資助並不夠,胡神父只好向各界籌款,幸得美國的救濟品支持,使教友身心也得到慰藉。及後胡神父找到其時來港避難的教宗代理黎培理主教幫忙,黎主教令教會每月支付三百美元為胡神父的生活費,由是馬鞍山方濟會堂的經營漸固定下來,為後來的教務興盛奠下基礎。信徒日多,胡神父乃要求建築一間聖堂,馬鞍山山上的方濟會的聖堂在1952年建立,以聖約瑟小堂(St. Joseph's Chapel)為主保。胡神父為使教堂具有規模,更在1955年以港幣一千元於中環購下一個具有近一百年歷史的銅鐘,並懸掛在教堂內,方便其他教士、修女及信眾隨時得知時間,以及在教堂舉辦活動時,也敲嚮銅鐘以示活動即將開始,此銅鐘至今仍懸掛在山上。

在鞏回了山上的教堂事業後,方濟會推動傳教的對象,不獨是山上的礦工及家人,更有在山腳及海邊的居民。為便利海邊的居民,便在海邊的地方興建另一座小教堂,在1954年的主保瞻禮日舉行獻堂禮,名為聖方濟各小堂。此小堂用石磚建成,設計精巧,可以容納二百餘人,是馬鞍山第二座小教堂。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聖堂遭受嚴重的損毀。馬鞍山堂區除了服務礦工外,胡文義神父明白要有修女為婦女及兒童服務,便邀請了九龍剛建校辦學的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Franciscan Missionaries of Mary,簡稱F.M.M.)的修女來馬鞍山幫忙, 1954年在山上村落建立了一所能容納七位修女的修院(其中六位是中國人)。修女們開始在聖堂增建學校,又建立小型診所,為染病的婦孺服務,以及為礦工提供醫療保健。十年後,修女們在山腳下的幼稚園工作,又主理一間小型診所,救助貧窮人仕及其他有需要的人。

自胡文義神父辛苦經營山上的事工活動後,不斷有多位修女加入,先後辦學,開診所,贈醫施藥,樂育幼童,使天主教信仰漸漸廣披山上及礦場一帶。 1979年教會的行政單位更由聖方濟各堂升為馬鞍山聖方濟各堂區,可見馬鞍山天主教宗教活動的繁盛。礦場在1976年關閉,村民人數日漸減少,至今山上還有少數老礦工定居,但已能與外界溝通。現時山上敷設了道路直達馬鞍山市,香港賽馬會及香港明愛也贊助小巴服務,方便村民出入,而修女所辦的診所仍繼續為市民服務,費用全免。而胡文義神父在馬鞍山傳教達三十年,今已退休,在台灣安度晚年。山上的教堂終於在1981年結束,而於1987年至1999年借用聖若瑟小學禮堂的聖方濟彌撤中心,維持主日彌撤。而近海邊的聖方濟各堂及附設的學校也於 1984年拆卸,經聖方濟各的神父和各人的努力及捐助下,新聖堂落成。後來因方濟會人手短缺,只好於1999年退出馬鞍山堂區的牧職工作,把馬鞍山聖堂的業權交給教區,只向教區提供神父,協助管理聖堂。而2001年更是馬鞍山方濟各堂紀念建堂五十周年,舉行了多項活動,大事慶祝。


[編輯] 基督教信義會

恒安邨信義學校1940年代未期由於國內局勢不穩,在華的基督教宣教士被迫撤離中國,部分來到香港。1948年信義神學院從湖北漢口灄口遷移到香港,神學院畢業生在港展開福音工作。1954年教會代表在道風山舉行第一屆總議會,於2月27日正式成立基督教香港信義會(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of Hong Kong,簡稱ELCHK)。

美國豫中信義差會把握1950年代國內大批難民遷居至馬鞍山,交通不便及言語不通,礦工和居民甚少與外界接觸,於1950年派遣牧師及教士到馬鞍山傳揚福音,開設信義會堂,分別為恩光堂及真理堂,均屬沙田區信義會。

恩光堂位於沙田馬鞍山村山頂,屬美國信義會分會,成立主要目的是幫助馬鞍山村的難民適應新生活,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更被認定為當時山上的救濟站,為礦工們提供了不少救濟和援助。1950年代中期以後,世界信義宗(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簡稱LWF)社會服務處支援大部分的救濟物資,包括糧食,如麵粉、油、奶粉、大米、罐頭食品,其他的救濟品有衣物、日常用品及藥物等,由香港信義會負責派發,但不少人為了得到救援物資而加入教會,成為「麵粉信徒」。此外,教會亦照顧居民的住屋問題,幫助他們重建或修理居所,在馬鞍山山麓興建「信義新村」,更提供免費醫療服務,並由牧師介紹病人往九龍的診所醫病,由社會服務處負責費用,居民看病時亦有車船津貼。

恩光堂亦為區內兒童提供嬉戲地方,在教堂內設有籃球架、鞦韆等。恩光堂於1952年開辦學校,註冊成立「員工子弟信義學校」,初為半日小學,為區內礦工子女提供免費教育,後改為信義恩光小學,開辦小一至小六的課程,學費全免,但學生須要負擔書簿費用。1958年由私立小學轉成為政府津貼學校,另在1960年開辦幼稚園。1976年由於礦場結束,大部分居民遷往市區,信義恩光小學及幼稚園宣告停辦,信義恩光小學遷往恒安邨。

真理堂成立於1961年,位於恆安村信義學校內,設有佈道所。1950年代至70年代是信義會在馬鞍山發展的全盛時期,星期日舉行早、午堂崇拜,參加人數達三百人之多。基督教也成為天主教以外馬鞍山村主要宗教之一,直到現時,在馬鞍山只剩下基督教信義會仍有牧師在內工作,這正是基督教信義會對馬鞍山村民及老礦工不離不棄的明證。
2007-03-15 12:55 am
(I) 馬鞍山名稱源由
馬鞍山有兩個山峰,較高及靠背者,俗稱馬頭頂,高七百餘米,它是全港第四最高的山峰。 而西北面的副峰為牛押山,六百多米。兩山之間形成一條很長的孤線,山脊下,形如馬鞍,故被稱為馬鞍山。 根據王崇熙新安縣志(卷四)亦提及馬鞍山名字源由:


『馬鞍山在縣東八十里,枕東洋,形如馬鞍。』

(II) 馬鞍山地理
在地理方面,根據一八六六年的『新安縣全圖』地圖中已出現『馬鞍山』及『沙田』二字。而『馬鞍山』正位於『沙田』的東北面。
此外,在以前,馬鞍山被列入沙田區一部份。例如《1953年沙田風景區遊覽指南》中所載:


『沙田….包有九約四十五個村庄,例如有: 小瀝源村、白田村、新田村、
大圍村、火炭村、其中還包括馬鞍山村、大水坑村、及烏溪沙村等。』
這些村落都是馬鞍山區發展初期之重要村落。 到現在,馬鞍山仍被列入沙田區一部份。

(III)馬鞍山三寶
(一) 鐵礦
馬鞍山鐵礦石平均含鐵約百分之三十二。 以往馬鞍山每年產量約為十五萬噸含鐵百分之五十六的精礦。當時馬鞍山鐵礦純度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高峰期每天產量一千三百噸。在鐵礦最旺的時候,曾經吸引不少的投資,為投資者帶來雄厚的利潤。全盛時期平均每年可以生產粗鐵沙一千五百噸,加工後,可獲得六百噸鐵沙,剩下的九百餘噸殘餘廢物被棄掉。
(二) 杜鵑花
馬鞍山有一種白色的野杜鵑,花朵很大。 白色花瓣中帶有紅點。
(三) 黃
『新安縣志』記載:『黃為麖即黃,似鹿而小,毛黃黑色,性善驚…官富大帽馬鞍山皆有之。』


(IV) 馬鞍山的變化
昔日馬鞍山給人的印象,是一個較偏僻的鄉郊。例如《竹枝詞》中說:『回首馬鞍山頂望,居然人在廣亨宮。』舊日的馬鞍山多見樹木少見人,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但是,自從政府在一九七九年批准發展馬鞍山,作為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馬鞍山由原來的小的村庄,發展為一個由多個屋村組成的住宅區。
新建的公屋屋村,私人屋村由大水坑起,沿馬鞍山山麓和西沙路,直到落和沙。形成一條沿海發展之住宅地帶。由於全部都是新開發的街區,故道路整齊。馬鞍山對外交通只要依靠巴士, 居民可經大老山隧道或獅子山隧道出九龍,亦可經東隧出香港。 此外,政府亦準備興建西沙鐵路,為馬鞍山居民在交通上提供更多類型的選擇。因此,在地區發展方面,馬鞍山在這二十年間有著很大的變化。


收錄日期: 2021-05-03 17:19: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4000051KK017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