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有關譚嗣同

2007-03-14 11:19 pm
可否提供譚嗣同資料

回答 (2)

2007-03-14 11:23 pm
✔ 最佳答案
譚嗣同(1865─1898),瀏陽人,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他在變法失敗后拒絕外逃,慷慨陳辭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他這種殉義精神,百年來對中國的志士仁人是巨大的激勵。
  他為故鄉也作了巨大的貢獻,如首創新學,首創報紙,首創地方自治,首創南學會和不纏足會,每項創舉,他都全力以赴。這里只提一件事,就是清政府計划修建粵漢鐵路(即今京廣鐵路南段),原來的方案是繞道江西,因為湖南守舊,當局怕鐵路通過湖南時,會引起民眾的阻撓。譚嗣同1898年春在《湘報》發表《論湘粵鐵路之益》一文,指出取道江西有六不利,取道湖南有九大利,經過湖南力爭,清廷才修改方案,作為南北交通大動脈的鐵路經過湖南,百年來使湖南受益多多。譚嗣同還在文章中建議,要利用修路的機會,把工地辦成大學校,不僅修了鐵路,也普及了民智,培養了人才。他的眼光真是遠大得很!
2007-03-15 4:03 am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長沙瀏陽人,著名維新人物。1898年參加戊戌變法,9月18日夜,譚嗣同前往法華寺爭取袁世凱支援,殺榮祿、囚慈禧,不料袁世凱向榮祿告密。變法失敗後,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臨刑前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後人將其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其候刑時,據說曾題詩「望門投趾思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1]」而據史學家黃彰健考證,後兩句應為「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我自……」兩句是由康有為和梁啟超所改。譚又著《仁學》一書,有驚人之議:「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乡愿也。惟大盜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盜」。

譚嗣同故居在北京北半截胡同41號。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51: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4000051KK016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