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資料

2007-03-14 6:09 pm
我做緊做project.要找一D有關貝多芬的資料,thank you
更新1:

可唔可以係有關貝多芬的作品

回答 (6)

2007-03-14 6:20 pm
✔ 最佳答案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昂一個有音樂背景的家庭,祖先為荷蘭人,他家族是音樂世家,祖父是波昂宮庭樂長,爸爸於科隆選帝宮廷禮拜堂擔任男高音歌手及宮廷樂長的職務,貝多芬有2個年幼的弟弟。

貝多芬年幼時由他爸爸教他彈琴,他的音樂學習進步很快,當他發現貝多芬的音樂天才,就急於將小貝多芬培養成音樂神童,強迫他長時間練琴。但貝多芬真正的啟蒙老師,卻是宮庭樂長倪富(1748-1798) 他是來自萊比錫的著名作曲家,除了鋼琴和管風琴外,還教貝多芬作曲。

貝多芬8歲時已公開演奏,13歲擔任宮廷的助理管風琴師和中提琴手,並寫出‘依德雷斯主題奏曲’ ,14歲在宮廷演奏管風琴。

1789年,貝多芬17歲被送往當時歐洲的音樂中心---維也納學習音樂,並結識仰慕的莫札特(Wolfgong Amadeus Mozart),後因媽媽患上肺結核病危,匆匆趕回波昂,返國後在布魯寧一家的支持下,入波昂大學為旁聽生。媽媽過身後,由於爸爸酗酒,他要在教堂和劇院的樂隊擔任中提琴手,以賺取家庭年生活費,照顧爸爸及2位年幼的弟弟。

1792年(22歲) 貝多芬正式移居維也納,先與有「交響樂之父」之稱的海頓(Joseph Haydn) 、阿布雷茲親王、薩里耶瑞等大師學習,之後在羅勃科維茲親王、魯道夫大公、金斯基親王等貴族的贊助下,逐漸在維也納尊定了名聲,在維也納貝多芬很快便成為出色的鋼琴家,特別是他即興演奏的本領更受人愛戴。

1800年左右,貝多芬發現聽覺衰退,並且越來越嚴重,直至1812年(42歲) 完全失聰。

貝多芬1827年3月26日逝世於維也納,終年57歲,死因是貝多芬不小心染上感冒,引發長年來的多種症病而死亡。

盛大的葬禮
貝多芬去世那晚,維也納暴風雨肆虐,根據一位貝多芬去世時在場的音樂家Anselm Huttenbrenner 描述:「當時,貝多芬毫無知覺地躺著與死神搏鬥...突然,一道強烈的閃電,伴隨著巨大雷鳴,房間被照得通亮,景象顯得十分壯觀!屋外還飄著大雪...這時,貝多芬忽然張開了眼睛、舉起右手、拳頭緊握、兩眼怒視前方,僵持了片刻...當他的手落回床上時,他的眼睛半閉了,右手扶著頭,左手放在胸前,就這樣停止了呼吸。」

作品
第一交響曲 C大調 (1779)
第二交響曲 D大調 (1802)
第三交響曲 (英雄) bE大調(1802)
寄希望 (1805)
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 (1806)
C大調彌撒曲 (1807)
交響曲: 命運(No.5) 田園(No.6) 合唱(No.9)
鋼琴奏鳴曲: 悲愴(Op.13) 月光 (Op.27,No.2) 熱情 (Op.57) 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 (Op.26)
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歌劇:費黛里奧(Fidelio)

給愛麗絲(Für Elise)
作於1860年,屬於A小調的歌曲,當時貝多芬四十歲。這首歌曲十分輕快,主題優雅,由小迴旋曲形式a-b-a-c-a所構,所以很受小朋友歡迎。

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是貝多芬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作於1809-1810年。貝多芬不但淋漓盡致地發揮鋼琴華麗的技巧,而且在獨奏者與樂團之間建立均衡的狀態,達到獨奏樂器與協奏樂團互相襯托和輝映,融合於一體的最高藝術境界,故有「皇帝協奏曲」之稱。

《田園交響曲》Postoral symphony
作於1808年,F大調,共分五個樂章:
1. 來到鄉間的愉悅
2. 小溪景色
3. 農民的歡聚
4. 暴風雨
5. 暴風雨後的謝神歌
第二樂章加進對田野中鳥聲的摹仿;有夜鶯(長笛),鵪鶉(雙簧管), 布穀鳥(單簧管)。

《月光奏鳴曲》Moonlight sonata
即《第十四鋼琴奏鳴曲》,作於1801年,升c小調。
作者題爲《幻想曲式的奏鳴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後德國作家和音樂評論家雷爾斯坦勃(1799-1860)對第一樂章作如下解釋:“如輕舟蕩漾在月夜的琉森河上。《月光》之名蓋出於此。又因描寫月光,則處境當在湖畔園亭,故又有《園亭奏鳴曲》(Laube sonata)之稱。
有人認爲因作者題贈給米麗塔·桂察爾迪伯爵夫人,認爲是傾訴愛情之作。

《熱情奏鳴曲》
即《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作於1814年,f小調,曲名爲出版家克蘭茲所加,此曲與《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即《華爾斯坦奏鳴曲》可稱爲姊妹篇。
全曲三個樂章,第一、三樂章很長,第二樂章是抒情的間奏,並直接導入末樂章。同時期的《皇帝協奏曲》也有此特徵。

《命運交響曲》Fate symphony
即《勝利交響曲》(Victory symphony),《第五交響曲》的別名,作於1807年,c小調。
開始的四個音表示“命運在敲門”。對逆轉的命運進行頑強的搏鬥,終於取得勝利。
作品以最簡潔有力的音樂語言,抒發“自由、平等、博愛”的追求。 詼諧曲樂章尾 以緩慢的定音鼓弱節拍的預示段落,引出突然強烈的末樂章,表示最後勝利的歡樂。

2007-03-14 13:44:15 補充:
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在主題句中,貝多芬曾引述開始的4個音符說:「命運就是這樣來敲門的」。第一主題用高低不同的音度來表示命運之神敲開了大門,最後以法國號的模擬樂句,誘導出較抒性的第二主題,低音部份代表命運的訴怨聲;悅耳的音符也不斷竄出。第二樂章---是生動富有活力的行板由安詳的曲調展開高低起伏的樂章。第三樂章---已略帶陰深而神秘的樂句為引導,引入本樂章得主調-三拍子。最後是震撼而激動的樂句。第四樂章---活潑進行的曲調承接第三樂章的歡愉氣氛,重覆命運的主題。接著進入弦樂變奏,再落入和諧而神秘的曲調,最後以華麗而極度狂歡的尾奏做結束。
參考: 貝多芬網頁
2007-03-22 1:27 am
2007-03-17 2:42 am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受洗於德國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去世),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他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揮家。他一共創作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貝多芬被後人尊稱為樂聖。


影響

位於波恩的貝多芬紀念像很多人都認為貝多芬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作曲家。無可否認,他的確是非常出名和受愛戴的。在ZDF主辦的「100位最偉大的德國人評選」中,德國觀眾通過SMS,電話,網際網路和郵寄等形式投票,貝多芬排名12,在音樂家中只有巴赫比他靠前(排名第6)[70]。有人認為,貝多芬改變了作曲家的地位,作曲家從前只是一種接受委託進行創作的職業。而貝多芬則是以一位藝術家的身份出現,借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理智,並且通過演出和出版使得自己的生活獨立起來,不需仰人鼻息。他在這方面的開拓作用,可與拜倫在詩歌方面和威廉·透納在繪畫方面相比[71]。

《貝多芬》(Beethoven)一書的作者康拉德·居斯特(Konrad Küster)在該書的序言中寫道:

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去了解貝多芬。在貝多芬的時代,他既有崇拜者,也有批評家,甚至還有不能理解他的音樂的人。對於年輕的一代人來說他是一個榜樣,雖然這個榜樣有時會起到震懾的作用,因為很難想象有人能在作曲方面與貝多芬比肩。……這種榜樣,不但影響了音樂家,還影響了音樂愛好者。

羅曼·羅蘭無疑是屬於這裡提到的音樂愛好者。他為貝多芬的作品作評論,1903年又投入到《貝多芬的一生》(《La vie de Beethoven》)的寫作中。貝多芬身受耳聾和各種病痛困擾,卻依舊堅持寫作的人格無疑也吸引著羅蘭。在後者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就閃爍著貝多芬的影子。他的《貝多芬的一生》不但被視為一部音樂歷史書,還是一部文學性極好的著作,被譯成多國文字。

而同時代的歌德,不但為貝多芬的創作提供了素材,還和貝多芬有過直接的私人交往。他在一封寄給時年25歲的貝蒂娜·布倫塔諾的信中寫道:

說心底話,去結識貝多芬,即使是稍稍交換一下觀點和感受也是獲益良多的,為此我願意犧牲一切。

貝多芬的音樂可謂是西方音樂的典範及開源之作。經過舒伯特,門德爾松,華格納,羅伯特·舒曼,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和威爾第等等作曲家的努力下,浪漫主義音樂得以開花結果,繁盛了整個19世紀。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為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都作過評論。而在19世紀的德奧音樂界,出現了兩種趨向,一派是布拉姆斯為代表的古典主義者,被人稱作冷灶余薪[72],另一是以華格納為首的浪漫主義作曲家群。兩派分歧甚多,互成幫派甚至互相責難,但是他們都非常尊重貝多芬的前作。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自1862年執筆,遲至1876年才完成並首演。這是由於他嚴格的自我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信心不足,在貝多芬的盛名之下要延續貝多芬的曲風,對他來說顯然是很難的一件事。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被人名為「貝多芬的第十交響曲」。而從下面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和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的小段落比較,可看出貝多芬和勃拉姆斯曲風上的繼承關係。

恩斯特·希奧多·阿瑪丟斯·霍夫曼(Ensr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則認為貝多芬的器樂作品一流,但對聲樂作品持保留態度。與之恰恰相反的是華格納,他認為貝多芬的作品使得沒人能再寫交響曲了,而他自己除了寫出一部C大調交響曲和一部未完成的E大交響曲外,確實沒再碰交響曲這種題材,而是專心打造自己的理想藝術樣式—樂劇。而且克拉拉·舒曼的父親弗里德里希·維克認為他的《C大調交響曲》其實就是貝多芬第7交響曲的翻版。華格納的這種表示敬畏的言論幸好沒阻止布魯克納和馬勒前進。他們寫出了長大深廣的交響曲作品。馬勒還在他的第2,3,4和8交響曲裡面加入人聲。但兩人的交響曲都沒法越過「九」這個數字。

而貝多芬在俄國也有著他特殊的影響力,即使在20世紀也一樣。在前蘇聯時代,出於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這位來自波恩的作曲家很受歡迎,因為他代表著革命,他的音樂則是力量,意志力和忍耐力的表現。根自俄國的新古典主義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非常敬重貝多芬。肖斯塔科維奇常因其交響曲被比作貝多芬。的確,肖斯塔科維奇對主題的處理,小樂句的擴展與貝多芬的非常相似[59]。

到了20世紀,音樂進入後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時代。欣德米特的第三鋼琴奏鳴曲有著後期貝多芬的痕跡。而「新維也納樂派」也嶄露頭角。其代表人物之一勛伯格在描述貝多芬對自己的影響時說道:

從貝多芬那裡,我懂得瞭如何去避免單調和空洞,而同中又可以有異,原始的材料可以被重塑成新的樣式,還有通過對看似單調的音樂片斷稍加修改或對之進行變奏可以產生出何等之多的妙音。

而在貝多芬的音樂接受方面,「平民化」和「社會主義化」的音樂文化都在《第九交響曲》上找到依傍(中國則是例外,因為席勒的《歡樂頌》不但有「人人皆成親兄弟」,還有宗教方面的內容[58])。在小說發條橙和由庫貝利克導演的同名電影中,可以看到主要人物在聽著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下去行凶[73]。貝多芬的音樂甚至被政治化。而其中的著名的例子,就是納粹當政時期的1942年,指揮家福特文格勒為慶祝希特勒生日而演奏第九交響曲(俗稱「黑色貝九」)[74],還有他在1944年與維也納愛樂樂團錄製的「烏拉尼亞英雄」[75]。又正是福特文格勒在1951年戰後首屆拜魯依特音樂節上再次指揮了這首交響曲,實況為EMI所錄製,成為了很多音樂愛好者心目中該曲目的最佳演繹,這也是拜魯依特音樂節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非華格納節目。而倫納德·伯恩斯坦在1989年12月23和25日兩天,為慶祝東西德合併在柏林上演《第九交響曲》,而且將《歡樂頌》改為《自由頌》,他對此說道:「貝多芬在天之靈,也會同意我們這樣做的。」

另外,20世紀媒體,特別是唱片工業的發展也使得貝多芬的音樂更廣泛的得到傳播。尼基什率先在20世紀初錄製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錄音,鋼琴家阿爾圖·施納貝爾則在1932—1935年錄製了貝多芬的全套鋼琴奏鳴曲。而真正的高潮則要等到二戰結束,威廉·肯普夫在50年代就已錄製好了貝多芬的全部鋼琴奏鳴曲和協奏曲,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則在自己生命的尾聲完成了貝多芬交響曲全套的錄製工作。進入立體聲錄音時代後,眾多指揮名家不停地灌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版本無法勝數。而其中可分為以伯姆,伯恩斯坦,克倫佩勒,布努諾·瓦爾特,阿巴多,塞爾,克魯依坦位代表的,使用現代管弦樂團編製和樂器的詮釋方法。其中指揮名家「指揮界的帝王」卡拉揚一人就錄製了4套,其棒下的貝多芬第9交響曲錄音不下7張。第二種則是最近興起的以哈農考特,加德納,諾靈頓為代表的「本真」派,他們盡量使用貝多芬時代的樂隊規模和樂器來解讀作品,並對原譜進行深一步的校對,竭力保持作品的原貌。而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和鋼琴協奏曲則成了鋼琴演奏家的試金石。另外,小提琴演奏家們則通常都會留下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和兩首帶標題的小提琴奏鳴曲錄音。

1932年1月27日一顆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威廉·威爾穆特(Karl Wilhelm Reinmuth)發現。它被命為貝多芬,以示對這位德國作曲家的紀念。

更多資料,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2%9D%E5%A4%9A%E8%8A%AC&variant=zh-tw#.E7.9C.9F.E6.AD.A3.E7.9A.84.E9.9F.B3.E4.B9.90.E5.90.AF.E8.92.99
2007-03-14 6:23 pm
生平:
貝多芬生於德國波昂一個有音樂背景的家庭,是西洋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父親是當地的宮廷樂師。貝多芬八歲時已公開演奏,十三歲擔任宮廷的助理管風琴師和中提琴手。四年後被送往奧地利維也納學習音樂。
1792年,貝多芬再次赴維也納。1800年左右,貝多芬發覺聽覺衰退,並越來越嚴重,直至1812年完全失聰。
貝多芬1827年3月26日逝世於維也納。

部份作品:
給愛麗絲(Für Elise)
作於1860年,屬於A小調的歌曲,當時貝多芬四十歲。這首歌曲十分輕快,主題優雅,由小迴旋曲形式a-b-a-c-a所構,所以很受小朋友歡迎。

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貝多芬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作於1809-1810年。貝多芬不但淋漓盡致地發揮鋼琴華麗的技巧,而且在獨奏者與樂團之間建立均衡的狀態,達到獨奏樂器與協奏樂團互相襯托和輝映,融合於一體的最高藝術境界,故有「皇帝協奏曲」之稱。

貝多芬的爸爸:
貝多芬幾乎是在父親的暴力下成長。貝多芬的父親望子成龍,希望貝多芬成為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從小就接受嚴苛的音樂訓練。貝多芬除了練鋼琴之外,還要練小提琴、中提琴,貝多芬喜歡隨意自己拉一些曲子,但只要被父親發現,就會大罵他一頓,說:「你還沒到達隨心所欲的程度,現在好好給我一個音一個音照譜演奏!」父親的教育嚴格,甚至常有時候是不合理的,但他還是為兒子神速的進步感到無比的驕傲,而且非常肯定將來他的兒子一定是個偉大的音樂家。

貝多芬的媽媽:
貝多芬與母親的關係非常好,她照顧家裡的生計,給予子女無限的愛。但當貝多芬17歲,在維也納學習音樂時,母親患上肺結核,最後回天乏術去世了,當他趕回來時,母親已經神智不清,只跟他說了簡短的幾句話就過世了。當時貝多芬受到很大打擊,除了氣喘病常常發作外,更得了憂鬱症。父親因此終日酗酒,最後貝多芬負擔起家裡所有開支,並照顧頹敗的父親與兩位年幼的弟弟。

貝多芬大事年表:
1770 年 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的蓬城(Bonn)。
1778 舉行第一次公開鋼琴演奏會。
1782 發表了一套變奏曲和三個Sonata,配合著他高明的技巧,開始引發人們注意任風琴師。
1783 改任鋼琴師。
1785 完成C大調弦樂四重奏。
1787 春季旅行維也納,與莫札特會面,少年的天才初被賞識。
同年母親去世,家庭生活極度不愉快,此後,乃攜帶著貧困,苦痛語疾病踏上音樂之路。
1790 再去維也納,受教於海頓(Hydn),直到離開那裡為止。
1794 離開維也納前往英國,不久就成為貴族們的上賓。
1795 回到維也納,舉行首次音樂會,在音樂會中演奏了他的新作C大調鋼琴競賽曲.經過一段旅行演奏的生活之後,再去柏林在Freidrich Willelm二世面前演奏,受到異常的寵愛,貝多芬回贈他兩曲鋼琴與大提琴合奏的Sonata.
作品第一號的三首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三重奏完成。
1796 獻給海頓(Hydn)兩首Sonata - 作品第二號也發表了在維也納語高明的鋼琴作曲家富力得立希.窐邁爾會晤聽說他後來又從名鋼琴家Steibet研究鋼琴,大獲全勝的成名鋼琴家. 此後,又完成了第一和第二交響樂,三首競賽曲,許多Sonata(包括OP.27)和著名的弦樂與大管樂器的七重奏. 在第一期的作品(OP.51)中,尚株守海頓語莫札特的傳統,為在Sonata的作品中,則漸露個性和獨特的風格。
1800年 1月耳病加深,聽覺發生障礙,聽歌劇必須坐在前一排才能聽到歌聲。
1803 完成英雄交響曲。
1804 拿破崙宣布專制政體,就位皇帝,貝氏恨拿氏失節,憤而把英雄交響曲原稿撕毀,後來経友人勸說重寫而改獻於[理想的英雄]。
1805 完成歌劇雷俄諾壘初稿。
1806 與[永久戀人]訂婚。
為雷俄諾壘的第二次上演寫了另一個序曲,名為[雷諾俄壘第三(Leonore No.3)]貝多芬曾為雷諾俄壘寫過兩個序曲,位改作過的(Fidro)寫過一個序曲,以雷諾俄壘第三為最偉大在熱情橫溢的期間,完成許多不朽的傑作,如:
OP #57 熱情的Sonata
OP #78 升F大調Sonata
第五交響曲-命運
第六交響曲-田園
第七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也是在此時孕育,於1815年以前完成。
1810 解除與[永久戀人]的婚約。
1812 會晤歌德(Goethe)於波西米亞,當時歌德已是魏瑪的貴賓了,在他會晤之初,歌德一見他就看出他是一位內心充實的音樂家. 但前者嫻於世俗禮節而後者又是桀傲不屈,無法協調,終於沒有共識的分手了。
1814 將雷俄諾壘重寫,改標題為費德路。
經濟稍微寬鬆,又擔負了照顧弟弟孤兒的責任。
1815 直到此時為止,作品約到90號. 弟弟去世,並領養九歲的姪兒卡爾。
1816 耳病轉壞,聽覺失靈,迫不得已使用耳喇叭. 之後耳病更到達不可救藥的地步。
1822 耳朵全聾,在此期間完成以席勒[歡樂頌]為張本的第九交響曲和D大調的彌撒曲。
1826 完成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 OP #135。
1827 2/19日臥病。
3/26日於暴風雨中去世。

可參考以下網址^^
2007-03-14 6:21 pm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昂一個有音樂背景的家庭,祖先為荷蘭人,他家族是音樂世家,祖父是波昂宮庭樂長,爸爸於科隆選帝宮廷禮拜堂擔任男高音歌手及宮廷樂長的職務,貝多芬有2個年幼的弟弟。
貝多芬年幼時由他爸爸教他彈琴,他的音樂學習進步很快,當他發現貝多芬的音樂天才,就急於將小貝多芬培養成音樂神童,強迫他長時間練琴。但貝多芬真正的啟蒙老師,卻是宮庭樂長倪富(1748-1798) 他是來自萊比錫的著名作曲家,除了鋼琴和管風琴外,還教貝多芬作曲。
貝多芬8歲時已公開演奏,13歲擔任宮廷的助理管風琴師和中提琴手,並寫出‘依德雷斯主題奏曲’ ,14歲在宮廷演奏管風琴。
1789年,貝多芬17歲被送往當時歐洲的音樂中心---維也納學習音樂,並結識仰慕的莫札特(Wolfgong Amadeus Mozart),後因媽媽患上肺結核病危,匆匆趕回波昂,返國後在布魯寧一家的支持下,入波昂大學為旁聽生。媽媽過身後,由於爸爸酗酒,他要在教堂和劇院的樂隊擔任中提琴手,以賺取家庭年生活費,照顧爸爸及2位年幼的弟弟。
1792年(22歲) 貝多芬正式移居維也納,先與有「交響樂之父」之稱的海頓(Joseph Haydn) 、阿布雷茲親王、薩里耶瑞等大師學習,之後在羅勃科維茲親王、魯道夫大公、金斯基親王等貴族的贊助下,逐漸在維也納尊定了名聲,在維也納貝多芬很快便成為出色的鋼琴家,特別是他即興演奏的本領更受人愛戴。
1800年左右,貝多芬發現聽覺衰退,並且越來越嚴重,直至1812年(42歲) 完全失聰。
貝多芬1827年3月26日逝世於維也納,終年57歲,死因是貝多芬不小心染上感冒,引發長年來的多種症病而死亡。
For more details, pls click following
http://home.netvigator.com/~yan321/index3.html


2007-03-14 10:22:35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B%B4%E5%B8%8C%C2%B7%E8%8C%83%C2%B7%E8%B4%9D%E5%A4%9A%E8%8A%AC
2007-03-14 6:20 pm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昂一個有音樂背景的家庭,祖先為荷蘭人,他家族是音樂世家,祖父是波昂宮庭樂長,爸爸於科隆選帝宮廷禮拜堂擔任男高音歌手及宮廷樂長的職務,貝多芬有2個年幼的弟弟。

貝多芬年幼時由他爸爸教他彈琴,他的音樂學習進步很快,當他發現貝多芬的音樂天才,就急於將小貝多芬培養成音樂神童,強迫他長時間練琴。但貝多芬真正的啟蒙老師,卻是宮庭樂長倪富(1748-1798) 他是來自萊比錫的著名作曲家,除了鋼琴和管風琴外,還教貝多芬作曲。

貝多芬8歲時已公開演奏,13歲擔任宮廷的助理管風琴師和中提琴手,並寫出‘依德雷斯主題奏曲’ ,14歲在宮廷演奏管風琴。

1789年,貝多芬17歲被送往當時歐洲的音樂中心---維也納學習音樂,並結識仰慕的莫札特(Wolfgong Amadeus Mozart),後因媽媽患上肺結核病危,匆匆趕回波昂,返國後在布魯寧一家的支持下,入波昂大學為旁聽生。媽媽過身後,由於爸爸酗酒,他要在教堂和劇院的樂隊擔任中提琴手,以賺取家庭年生活費,照顧爸爸及2位年幼的弟弟。

1792年(22歲) 貝多芬正式移居維也納,先與有「交響樂之父」之稱的海頓(Joseph Haydn) 、阿布雷茲親王、薩里耶瑞等大師學習,之後在羅勃科維茲親王、魯道夫大公、金斯基親王等貴族的贊助下,逐漸在維也納尊定了名聲,在維也納貝多芬很快便成為出色的鋼琴家,特別是他即興演奏的本領更受人愛戴。

1800年左右,貝多芬發現聽覺衰退,並且越來越嚴重,直至1812年(42歲) 完全失聰。

貝多芬1827年3月26日逝世於維也納,終年57歲,死因是貝多芬不小心染上感冒,引發長年來的多種症病而死亡。

盛大的葬禮
貝多芬去世那晚,維也納暴風雨肆虐,根據一位貝多芬去世時在場的音樂家Anselm Huttenbrenner 描述:「當時,貝多芬毫無知覺地躺著與死神搏鬥...突然,一道強烈的閃電,伴隨著巨大雷鳴,房間被照得通亮,景象顯得十分壯觀!屋外還飄著大雪...這時,貝多芬忽然張開了眼睛、舉起右手、拳頭緊握、兩眼怒視前方,僵持了片刻...當他的手落回床上時,他的眼睛半閉了,右手扶著頭,左手放在胸前,就這樣停止了呼吸。」
其他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B%B4%E5%B8%8C%C2%B7%E8%8C%83%C2%B7%E8%B4%9D%E5%A4%9A%E8%8A%AC&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composer006.htm


收錄日期: 2021-04-18 18:28: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4000051KK006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