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有咩事跡?

2007-03-14 5:22 am
我想知道司馬炎既事跡(只要是關於他的故事都可以!),,希望各位高人可以幫幫我!

回答 (7)

2007-03-14 5:25 am
✔ 最佳答案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為晉朝的開 國 君主,諡號晉武帝。字安世。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5月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8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同年12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鑑;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280年3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而且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衝突,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晉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 明之 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與無法處理少數民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2008-03-28 3:45 am
樓主的問題可謂無聊至極!
只要隨手在yahoo搜尋器打「司馬炎」三字就有大堆其生平事跡可供參考。
何苦在此浪費網絡資源?
何況幾乎每個答題者答的都極為相似,
幾乎像是在同一個網站上copy下來的。
而且史實生平的事就是八九不離十,
想知的就請自己尋找,
不要動口不動手更不要不用腦!
2007-03-19 2:17 am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為晉朝的開國君主,諡號晉武帝。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五月被封為世子。同年八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同年十二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鑑;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280年三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而且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衝突,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晉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明之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與無法處理少數民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3-15 4:11 pm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為晉朝的開 國 君主,諡號晉武帝。字安世。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5月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8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同年12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鑑;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280年3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而且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衝突,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晉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 明之 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與無法處理少數民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參考: book
2007-03-15 3:48 pm
一.生平:
  司馬炎,字安世,司馬昭之子,司馬昭在世時,曾任曹魏的丞相, 操縱曹魏的大權。炎曾任魏之奉車都尉,中壘將軍,加散騎常侍。
 

  炎之弟攸,性孝友,多才藝,為昭所喜愛,昭常曰「百年之後,大業宜歸攸」,意欲立攸為世子。炎在關內侯羊琇,尚書僕射裴秀及大臣賈充,何曾等的幫助之下,以炎「有人君之德」,「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為由,反對廢長立少。司馬昭於是立炎為世子。
 

  西元二六五年,司馬昭死,炎廢魏帝曹奐自立,稱國號「晉」,都洛陽,史稱西晉。

二.內政:
  1. 大封宗室:

  司炎鑒於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終致滅亡之教訓乃大封皇族為國王,以對抗士族。始則封王不就國,官於京師以輔皇室,繼則分遣諸王就國,都督諸軍事,後又出使鎮要害地。此舉目的,是為對抗士族中野心家。但「八王之亂」證明,這種政策使諸王中湧現了許野心家。
 

  西晉之所以重任宗室,實際上與其政權的結構有關。晉是以皇室司馬氏為首門閥貴族聯合統治,皇室作為一個家族駕於其他家族之上,皇帝是這個第一家族的代表,因而其家族家成員有資格也有必要取得更大權勢,以保持其優越地位。
 

  2. 罷州郡兵:
  全國統一後,司馬炎下詔:「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即規定:
(1) 諸州無事者罷其兵。

(2) 刺史只作為監司,罷將軍名號,不領    兵,也不兼領兵的校尉官。
(3) 實行軍民分治,都督校尉治軍,刺史太    宋治民。
 

  罷州郡兵,一方面可使地方官專心民事,另一是擴大承擔賦役的課丁。兵役是東漢末年以後農民最沉重的負擔,免除這負擔,對恢復生產意義重大,但也因悉去州郡兵,連治安都沒辦法維持,因此到西元三0一年,天下大亂時,無力控制局面。

 

  3  君臣賽富:
西晉的皇族和貴族都有優裕的經濟基礎,政治的安定與統一更幫助他們累積了大量的財富,於是縱情享受,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晉武帝領先作了荒淫奢縱的表率,晉書胡貴嬪傳稱:晉武「多內寵,平吳後,復納吳王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竝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使宴寢。」以中國史上開國皇帝而論,實
未有如是荒怠縱慾者,以致小人當權,奢侈浪費,風氣日漸敗壞。公卿貴游也跟著競富爭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飯用一萬錢,還「無處下箸」,他的兒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異,一天膳費二萬錢。王愷是武帝的母舅,曾與當時首富石崇比賽炫耀財富,爭誇豪麗。為維持這種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緊聚斂,因此貪污納賄,習以為常,當時有人指:「奢
侈之費,甚於天災」,可見為害之大。
三.外交:   
  消滅吳國統一全國是司馬炎一大功績。
 

  西二百七十九年,司馬炎發兵二十萬,兵分六路,大舉發吳,晉軍所向皆捷,連克江陵、夏口、武昌等地。吳人作鐵鎖橫江面,鑄鐵椎沈水水中,也未能阻擋晉軍舟楫東進。
 

  既克武昌,便向建業,杜預力主一鼓作氣,他說:「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手處也。」果然,晉軍揚帆東下,吳軍非潰即降,吳主孫皓出降,吳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和三國鼎立的局面至此結束。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為晉朝的開國君主,諡號晉武帝。字安世。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5月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8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同年12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鑑;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280年3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而且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衝突,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晉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明之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與無法處理少數民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前任:
魏元帝
(中國君主) 中國皇帝
265-290 繼任:

晉惠帝

─ 大晉皇帝
西晉第1代
265-290

2007-03-15 07:51:57 補充: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五月被封為世子。同年八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同年十二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鑑;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280年三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2007-03-15 07:52:24 補充: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而且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衝突,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晉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2007-03-15 07:53:02 補充: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明之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與無法處理少數民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2007-03-15 07:53:36 補充:
娶 錯 媳 婦 , 司 馬 炎 一 誤 再 誤晉 武 帝 司 馬 炎 有 個 痴 笨 的 兒 子 司 馬 衷 , 也 就 是 日 後 聽 說 百 姓 餓 死 了 , 卻 問 他 們 為 何 不 吃 粥 的 那 位 晉 惠 帝 。 司 馬 炎 雖 然 選 擇 了 司 馬 衷 當 繼 承 人 , 卻 很 不 放 心 , 決 定 討 個 賢 淑 能 幹 的 好 媳 婦 , 當 司 馬 衷 的 賢 內 助 。

2007-03-15 07:54:03 補充:
當 時 朝 廷 裡 有 一 名 當 紅 的 權 臣 , 叫 做 賈 充 。 此 人 本 非 善 類 , 心 機 頗 深 , 很 積 極 的 為 自 己 的 權 力 舖 路 。 他 收 買 了 很 多 人 , 沆 瀣 一 氣 , 形 成 政 壇 一 股 惡 勢 力 。 但 有 些 人 不 買 帳 , 賈 充 很 想 除 之 以 後 快 , 譬 如 擔 任 侍 中 一 職 的 任 愷 。

2007-03-15 07:54:35 補充:
任 愷 基 於 職 務 之 便 , 和 皇 帝 十 分 親 近 , 賈 充 不 敢 得 罪 他 , 又 想 排 擠 他 。 有 一 天 , 賈 充 裝 做 一 副 很 好 心 的 樣 子 , 向 皇 上 推 薦 任 愷 , 說 他 忠 厚 老 實 , 應 該 擔 任 太 子 少 傅 , 教 導 太 子 。 司 馬 炎 一 想 也 對 , 看 看 名 師 指 點 , 笨 兒 子 會 不 會 開 竅 。 任 愷 因 此 離 開 皇 帝 身 邊 , 賈 充 鬆 了 一 口 氣 。
2007-03-14 5:45 am
晉武帝司馬炎

一統全國太康盛世



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勵精圖治,結束了長達百年的分裂局面。統一全國,經濟繁榮,開創太康盛世……

◆三代侍曹皇賜九錫


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河內郡溫縣人,祖上許多人做過西漢的大官,是有名的望族,後來當上了曹操丞相府主管一切事務的主簿。司馬懿老謀深算,智慧過人。曹操死後,司馬懿歷任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兩代總管朝政的重臣,主管軍事,統率魏軍,同東吳、蜀漢對峙。蜀漢的諸葛亮智謀驚人,遇到司馬懿也不免有些顧忌。東吳的孫權對他顧忌更大,曾對人說:"司馬懿善用兵,可謂變化如神,所向無敵。"


西元249年,曹爽陪伴魏帝曹芳到洛陽城南90里的高平陵去祭祀。佯稱重病的司馬懿利用這一時機,假借皇太后的懿旨,精神抖擻地在城內突然舉行政變,其長子司馬師指揮早已蓄養的3000名敢死隊,關上洛陽城所有的城門,佔據武器倉庫,接管了守衛皇宮的禁軍。然後,又派主力衝出宣陽門,來到洛水浮橋邊上,殺氣騰騰地逼向祭祀人群。最後,魏帝終於迫於司馬懿的威逼,誅殺了曹爽。曹魏的軍政大權又重新轉移到司馬懿手中。


曹魏皇帝連續被廢被殺,改朝換代的氣氛一年比一年濃厚,司馬昭實際上已經掌握了皇權。但社會上還有相當一批人對這一局面很不滿意。司馬昭一邊收羅文人學士,為自己登基製造輿論,一邊積極準備征討三國之中力量較弱的蜀漢。


◆爭當太子"無為"治國


司馬昭基本上掌握了魏國的大權,魏國皇帝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司馬炎是晉王司馬昭的長子,按照封建時代立嫡以長的制度,司馬炎本該是合法的王位繼承人,但其父司馬昭把小兒子司馬攸過繼給自己的哥哥司馬師為子,並打算立之為世子。司馬昭每次見到司馬攸,便拍著晉王的寶座對他說:"這屬於桃符(桃符是司馬攸的小名)的寶座。"寵愛之情溢於言表。正是在這種複雜的政治背景下,不甘寂寞的司馬炎開始了他爭奪王位的活動。


西元265年,司馬昭病死,司馬炎繼承了相國晉王位,掌握全國軍政大權。在司馬炎接任相國後,就有一些人受司馬炎指使勸說魏帝曹奐早點讓位。不久,曹奐下詔書說:"晉王,你家世代輔佐皇帝,功勳高過上天,四海蒙受司馬家族的恩澤,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讓給你,請順應天命,不要推辭!"司馬炎卻假意多次推讓。司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衛將軍賈充等人,帶領滿朝文武官員再三勸諫。司馬炎多次推讓後,才接受魏帝曹奐禪讓,封曹奐為陳留王。司馬炎於西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史稱為西晉,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


◆擊滅東吳統一全國


西晉成立之初,晉武帝為了收買人心,大封功臣,許多大家族都被封為公侯。短短幾年時間,晉武帝共封了57個王,500多個公侯。蜀漢滅亡不久,晉武帝為了穩定巴蜀人心,又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漢供職的官吏為朝官。晉武帝沒有採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慣用手法,而是採取拉攏、收買人心的辦法,穩定各級官吏,以確保社會穩定地過渡。因為晉武帝還看到,蜀漢雖亡,東吳未滅,全國還未統一。於是他開始運籌帷幄,準備擊滅東吳,結束全國的分裂局面。

早在三國鼎立之時,魏的勢力已超過蜀、吳,如以人口計,魏約佔全國人口4/7,蜀、吳合佔3/7。西元263年,魏滅蜀之後,三國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魏的力量更加強大。晉武帝代魏之後,雄心勃勃,"密有滅吳之計",準備出兵滅吳,統一全國。

西晉全國正處於一種積極的態勢之中,然而吳國卻是在走下坡路。吳主孫皓的荒淫、殘暴使吳國喪失了重整旗鼓的機會。孫皓命令大臣的女兒要先經過他的挑選,漂亮的入後宮供他一人享受,剩下的才能談婚論嫁,這使他喪失了大臣們的支援,自毀根本,最終成了孤家寡人。。西晉的大臣們見吳國國力下降,政局不穩,也紛紛勸說司馬炎趁機滅掉吳國。


兩派意見,針鋒相對。這樣,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就擺在了晉武帝面前:是否出兵滅吳,統一全國?晉武帝意識到,自秦漢以來,統一已成為人類歷史的主流,廣大平民百姓要求統一,渴望和平。因此,晉武帝堅定地站在主戰派一邊。


由於晉武帝準備充分,時機恰當,戰略正確,前後僅用了四個多月,便奪取了滅吳戰爭的全部勝利。從此,東吳的全部郡、州、縣,正式併入晉國版圖。

西元280年,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結束了。晉武帝司馬炎終於統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面。


◆發展經濟太康繁榮


全國統一後,西晉政治上趨於安定,但由於多年戰爭的創傷,老百姓生活依然很艱苦。特別是皇室和權貴們無限制地霸佔土地,更加重了農民的苦難。據說,長安東南的藍田縣,有一個很不起眼的"雜牌將軍"龐宗,就佔良田幾百頃,其他達官貴人就更不必說了。農民沒有土地,豪門世族利用佔據的田地肆意盤剝農民。西晉初年,晉武帝把解決土地問題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他制定了"戶調式"的經濟制度。

戶調式共有三項內容,即佔田制、戶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

一規定,使得每個農民都可以合法地去佔有應得的田地。不少豪門世家的佃戶,也都紛紛脫離主人,去領取屬於自己的一份土地。佔田制發佈以後,不少農民開墾了大片荒地,這對農業經濟的好轉起到一定的作用。


儘管晉武帝的戶調式遭到了種種阻礙,但這一制度從一定程度上,用行政的手段將大量的流動、閒散人口安置到土地從事生產,這對於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晉武帝很注意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如在汲郡開荒五千多頃,郡內的糧食很快富裕起來,又修整舊陂渠和新開陂渠,對於灌溉和運輸都起到了很重大作用。


由於數十年的戰亂,中原地區經濟遭到極為慘重的破壞,人口也大減。晉武帝的故鄉河內郡溫縣,人口也只有原來的幾十分之一。為此,晉武帝決定採取一些措施增加中原地區的人口。他下令,17歲的女孩一定要出嫁,否則由官府代找婆家。滅蜀之後,招募蜀人到中原,應召者由國家供給口糧兩年,免除徭役20年。滅吳後,又規定吳國將吏北來者,免徭役10年,百工和百姓免徭役20年。

西元268年,晉武帝還設立了"常平倉",豐年按適當價格拋售布帛,收購糧食;荒年則按適當價格出售糧食,穩定糧價,維持人民的正常生活。晉武帝一再責令郡縣官吏,要"省徭務本",打擊投機倒把、囤積居奇。

由於晉武帝採取了這樣一系列有力的經濟措施,使農業生產逐年上升,國家賦稅收入逐年充裕,人口逐年增加,僅平吳之後不到三年時間,全國人口就增加了130多萬戶,出現了"太康繁榮"的景象。



◆倡導奢侈之風為孫子立癡子


晉武帝創立了西晉,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國家逐步走上了繁榮之路。看著自己的功績,從內憂外患進入太平盛世的晉武帝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與陶醉。他開始變得昏庸,日子不長,他就完全成了一個被物欲、色慾所主宰的帝王。司馬炎為了滿足自己的色慾,在滅吳後,又收留了孫皓宮中5000多名宮女,以至後宮人數超過1萬,因為人太多,他只能成天駕著羊車去觀看后妃。一些想接近皇帝、一睹天顏的后妃,便在門前插上竹葉,並撒上鹽巴,以使貪吃的羊走過自己門前時能夠停下。




司馬炎已經不是當年的司馬炎,他荒淫無度,很快就體虛力虧,朝不保夕了。按照封建時代立嫡以長的遺規,司馬炎的長子司馬衷在9歲時就被立為太子,但他天生就是一個白癡,還鬧了不少笑話。西元290年3月,司馬炎病逝。4月,這位風發一時的開國皇帝便與世長辭了,終年55歲,葬於峻陽陵,廟號"世祖",被謚為武帝。

晉武帝司馬炎在位20多年。他曾為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受時代的影響,他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用了漢代以來的分封制,嚴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權的鞏固。再加上他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公開賣官,宮中姬妾近萬人,上行下效,各級官吏不理政事,鬥富成風,奢侈之風盛行,加速了西晉王朝的滅亡。晉武帝去世不久,西晉王朝就發生了"八王之亂",這場戰亂長達16年,加上天災不斷,瘟疫流行,廣大勞動人民又開始大批死亡或流離失所,"太康繁榮"的盛景很快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它作為一段短暫的歷史,記入了中華民族歷史的畫卷。
2007-03-14 5:31 am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為晉朝的開 國 君主,諡號晉武帝。字安世。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5月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8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同年12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鑑;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280年3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而且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衝突,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晉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 明之 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與無法處理少數民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46: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3000051KK042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