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瑜的評價

2007-03-14 12:51 am
對周瑜的評價200字以內

回答 (6)

2007-03-14 1:00 am
✔ 最佳答案
對周瑜的評價
三國志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孫策:「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吳夫人:「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程普:「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張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謀而有成,所規不細,終為天下大賊,非徒狗盜而已。」
當時之人:「曲有誤,周郎顧。」
孫權:「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聞峻亡,仍欲用護,聞護性行危險,用之適為作禍,故便止之。孤念公瑾,豈有已乎?」、「腹心舊勳,與孤協事,公瑾有之,誠所不忘。昔胤年少,初無功勞,橫受精兵,爵以侯將,蓋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後告喻,曾無悛改。孤於公瑾,義猶二君,樂胤成就,豈有已哉?迫胤罪惡,未宜便還,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漢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雖德非其疇,猶欲庶幾,事亦如爾,故未順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間,苟使能改,亦何患乎!」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呂蒙:「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子敬答孤書雲:『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諸葛瑾、步騭上疏孫權:「故將軍周瑜子胤,昔蒙粉飾,受封為將,不能養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縱情欲,招速罪辟。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夫折衝扞難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貴重,故漢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太山如礪,國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書,重以盟詛,藏於宗廟,傳於無窮,欲使功臣之後,世世相踵,非徒子孫,乃關苗裔,報德明功,勤勤懇懇,如此之至,欲以勸戒後人,用命之臣,死而無悔也。況於瑜身沒未久,而其子胤降為匹夫,益可悼傷。竊惟陛下欽明稽古,隆於興繼,為胤歸訴,乞餘罪,還兵復爵,使失旦之雞,復得一鳴,抱罪之臣,展其後效。」
2007-03-22 6:02 am
赤壁之戰,這場影響三國最鉅的戰爭,甚至可以說,沒有赤壁之戰,就不會有三國鼎立;沒有周瑜,赤壁之戰不會勝利,甚至,不會有赤壁之戰。曹操當時勢力強盛,無不懼服。劉備一方早已被打得落花流水,被逼到退無後路,孔明奉命出使東吳,名爲結盟,實則與求救無異。放眼中土只有吳堪能稍做抵擋,但實力仍然懸殊,所以吳中的主和主戰派一直僵持不下。然而促使赤壁之戰的,不是不存在歷史上的孔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
周瑜智慧謀略,助孫策定江東,令孫策他們的勢力加強。
但太自大了!最後氣死了。
參考: 我
2007-03-17 2:41 am
周瑜佢係個忠心的人,智勇雙全,氣量大,信任別人
足與諸葛亮相比
2007-03-14 5:33 am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縣东南)人,東漢未年群雄孫策、孫權的重要将领。

目录 [显示]
1 生平
1.1 異姓兄弟
1.2 江東周郎
1.3 託孤重臣
1.4 赤壁之战
1.5 巴丘殞命
2 特徵
3 家庭
3.1 曾祖父
3.2 祖父
3.3 父親
3.4 妻
3.5 子女
3.6 侄子
4 評價
5 民間藝術
5.1 三国演义
5.2 戲劇
6 參考資料



[编辑] 生平

[编辑] 異姓兄弟
周瑜出身官宦世家。190年,孫堅出兵加入討伐董卓聯軍,將其家人徙至舒,周瑜与其同年的孙策成为好友,更借大宅給孙策住,二人情如兄弟。不過,周瑜從父就任丹楊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隨。

孙策喪父後,經過多年在袁術下打併,終於能起兵發展,正要东渡历阳入吴時,書信報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响应,孙策高興的说:「吾得卿,谐也。(我得到你,事可成了。)」随后幫助孙策攻克橫江、當利、秣陵、曲阿,打敗笮融、薛禮,將劉繇趕走,發展極快。後來孙策親自進攻山越,對周瑜道:「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楊。(我以這班士兵奪取吳、平定山越就已足夠。你先還丹楊。)」周瑜遂回師丹楊。


[编辑] 江東周郎
不久,袁術派其弟袁胤代替周瑜從父為丹楊太守,袁術本想招攬周瑜,但周瑜認為袁術終無所成,別請辭回巢長。198年,孫策親自迎接周瑜,並被任為建威中郎將,發二千人為周瑜部曲,賜軍馬五十匹,又給周瑜鼓吹,為其建造屋舍,贈賜莫人能比。孫策下令道:「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周公瑾才華傑出,與我是從少相識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義。就像之前在丹楊,發人及船糧以幫助成就十事,論德酬功,這些也未足以報答。)」

周瑜身於廬江練兵,出備牛渚,後再領春穀長。不久,孫策發兵攻荊州,以周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當時江夏並不是孫軍領下),攻克皖。同一時期孫策與周瑜娶了橋公的兩位女兒,孫策對周瑜笑說:「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橋公的兩個女兒雖然流離,但得我們二人作為女婿,亦可喜歡。)」兩人關係更進一步。後再進逼尋陽,大破劉勳,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


[编辑] 託孤重臣
200年,孙策遇刺,临终前將權力交給弟弟孙权。周瑜奔丧还吴,並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同時,曹操打敗了袁紹,要求孫權送子質到曹營,孫權與周瑜及其母商議,周瑜堅拒,認為:「昔楚國初封於荊山之側,不滿百 里之地,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楊,至於南海,傳業延祚,九百餘年。今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汎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有何偪迫,而欲送質?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相首尾,與相首尾,則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於人也。極不過一侯印,僕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豈與南面稱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觀其變。若曹氏能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為暴亂,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將軍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昔日戰國時期的楚國初時被封於荊山的側面,只有不滿百里的土地,後來繼嗣賢能,廣開國境,建立基石於郢,遂據荊、楊二州,至到南海,傳承家業、延續國祚有九百多年。現今將軍(孫權)繼承父、兄餘下物資,兼有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採山裡的銅鑄成錢幣,取海水煮成食鹽,境內富饒,人心不會思亂,乘船在水上舉帆,朝早出發黃昏便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又有何急切要送人質?人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建立關係,與其建立關係,則有召命便不得不往,會被制伏於人。最多只不過做一個諸侯,僕從十多人,車數輛,馬數匹,又豈可和在南面稱霸相同?現在不如不派遣人質,慢慢觀看其變動。若曹氏能率兵來統一天下,將軍(孫權)再臣服於他也未遲。若是策劃暴亂,士兵猶如火燒,不息兵而自我消滅。將軍(孫權)韜勇抗威,等待天命,何以要送出人質!)」

其母也支持周瑜的決定,並說:「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公瑾(周瑜)所議決實對。公瑾(周瑜)與伯符(孫策)為同年,只是相差小個月而已,我視他為自己的兒子,你(孫權)要以事兄之禮對待他。)」最後,孫權也沒有送人質給曹操 。206年 ,周瑜督孫瑜等討伐麻、保兩處賊兵,俘虜萬多人,後還守官亭。後來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領千人進柴桑,周瑜追討擊,生擒鄧龍。208年春天,孫權討伐江夏,周瑜任命為前部大督。


[编辑] 赤壁之战
同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佔領荊州,曹操向孫權進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魯肅勸孫權招回在鄱陽的周瑜回到身边幫助,周瑜別對孫權分析曹操與孫權兩軍的勝敗關鍵,孫權受到魯肅的激將法,又聽過周瑜的詳細分析,決意開戰。

孫權命周瑜及程普等領三萬人抗曹,途中在赤壁兩軍遇上,曹操軍因有疾病,又不習水性,初戰便敗退,曹操引軍至江北。周瑜便与联盟刘备軍在南岸設營,相方對持。周瑜部將黃蓋建議用火計將曹軍打敗,周瑜認為可行,命黃蓋詐降。曹操果然中計,船艦全被燒燬,曹操北還南郡,此戰史稱赤壁之战。


[编辑] 巴丘殞命
周瑜與程普乘勝追擊,發兵南郡,與曹營大將曹仁隔江對持。周瑜遣甘寧先攻夷陵,曹仁也分兵圍攻。甘寧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呂蒙之計,留淩統守後,自己就與呂蒙前往解救,甘寧之圍解決後,即引到北岸。周瑜親自率軍進攻,但右脅被流矢所傷,傷勢嚴重,引軍撤退。曹仁聞得周瑜傷得不能起來,親自督軍到周瑜陣前,周瑜起身乃行到軍營激厲士氣,曹仁見狀便撤退。經過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南郡終於被攻克。孫權別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江陵。同時周瑜獻美人計想分化劉備陣營,但孫權不用。

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孫權答允,但就在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時得了重病,最終卒于巴丘,时年36岁。孫權親自穿上素服,左右皆感動。

周瑜死后葬于家乡安徽庐江城东侧。


[编辑] 特徵
周瑜年少時而有才學,壯有姿貌。為人心胸开阔,以謙讓服人,吳軍中眾人皆與他為友,但程普因年齡長於周瑜,數次侮辱周瑜,不過周瑜每次都忍下,程普開始對周瑜改觀,更與周瑜一起共飲而不知醉。他也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孫策與周瑜為孫郎與周郎。周瑜精音律,雖然酒過三巡之後,如果音樂有誤,他必會知道,並作出提示,所以當時的人都說:「曲有誤,周郎顧」

孙权雖视周瑜为兄长,但周瑜从不居功自傲,对孙权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對孫家極為忠心,曹操在赤壁之戰前,派名士蔣幹游說周瑜投降,但被周瑜拒絕了。


[编辑] 家庭

[编辑] 曾祖父
周荣,在章、和二帝時任尚书令

[编辑] 祖父
周景,少以廉潔能幹見稱,初被察為孝廉,辟公府。後為豫州刺史,李膺、荀緄等為從事,更遷至尚書令,登為太尉。

[编辑] 父親
周异,为洛阳令。
周尚,周瑜從父,官至丹楊太守。

[编辑] 妻
小喬,喬公之女,大喬之妹,生得國色天香,貌美如花。

[编辑] 子女
周循,周瑜長子,妻為公主,官拜騎都尉,有周瑜之風,早卒。
周胤,周瑜次子,初為興業都尉,妻為孫家宗女,屯於公安,封都鄉侯。後因罪徒廬陵郡,病死。
周氏,周瑜之女,嫁給太子孫登。

[编辑] 侄子
周峻,周瑜兄之子,因周瑜功,任為偏將軍,領吏士千人。




[编辑] 評價
三國誌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于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孫策:「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程普:「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孫權:「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當時之人:「曲有誤,周郎顧。」


[编辑] 民間藝術

[编辑] 三国演义
《三國演義》總成過往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說部話本等故事,將周瑜描繪成足智多谋,但卻气量狭小之人。如劇中周瑜屡次在赤壁之战试图杀死诸葛亮,例如要求諸葛亮造箭等。大战之后又多次想铲除刘备的势力,反而被诸葛亮「三气周瑜」,气得吐血而亡,临死前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今人常用「瑜亮情结」来形容两大高手不得不对决的情形,但以上為小說的劇情需要而創造。

而對周瑜的智謀、功蹟有所增加,如奪江東經過劇情誇大;或如群英會、實行美人計等都是虛構。


[编辑] 戲劇
中國傳統戲曲中周瑜的角色,多為小生扮演,而不戴髯口(鬍鬚),以表現其儒雅、秀氣、英俊。其故事多来自《三国演义》。
2007-03-14 3:52 am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省廬江縣東南)人,東漢末年群雄孫策、孫權的重要將領。

評價
三國志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孫策:「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吳夫人:「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程普:「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張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謀而有成,所規不細,終為天下大賊,非徒狗盜而已。」

當時之人:「曲有誤,周郎顧。」

孫權:「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聞峻亡,仍欲用護,聞護性行危險,用之適為作禍,故便止之。孤念公瑾,豈有已乎?」、「腹心舊勳,與孤協事,公瑾有之,誠所不忘。昔胤年少,初無功勞,橫受精兵,爵以侯將,蓋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後告喻,曾無悛改。孤於公瑾,義猶二君,樂胤成就,豈有已哉?迫胤罪惡,未宜便還,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漢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雖德非其疇,猶欲庶幾,事亦如爾,故未順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間,苟使能改,亦何患乎!」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呂蒙:「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子敬答孤書雲:『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諸葛瑾、步騭上疏孫權:「故將軍周瑜子胤,昔蒙粉飾,受封為將,不能養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縱情欲,招速罪辟。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夫折衝扞難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貴重,故漢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太山如礪,國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書,重以盟詛,藏於宗廟,傳於無窮,欲使功臣之後,世世相踵,非徒子孫,乃關苗裔,報德明功,勤勤懇懇,如此之至,欲以勸戒後人,用命之臣,死而無悔也。況於瑜身沒未久,而其子胤降為匹夫,益可悼傷。竊惟陛下欽明稽古,隆於興繼,為胤歸訴,乞餘罪,還兵復爵,使失旦之雞,復得一鳴,抱罪之臣,展其後效。」
2007-03-14 1:19 am
他有才智,是英雄人物,但太狡猾啦~
參考: 我


收錄日期: 2021-04-11 18:25: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3000051KK021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