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計劃
首次提出建造地下鐵路系統的建議是在一九六七年,由政府任命的費爾文霍士及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研究後提交。香港人口的不斷增加及市民對公共交通工具的需要,是促使香港政府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的兩個主要因素。
數星期後,集體運輸臨時管埋局宜佈,將「早期系統」略予縮減,成為「修正早期系統」。臨時管理局放棄採用單一承建合約的方法,將工程分為25個主要土木工程合約及10個電機及機械工程合約。
修正早期系統
修正早期系統包括中環、金鐘、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石硤尾、九龍塘、樂富、黃大仙、鑽石山、彩虹、九龍灣、牛頭角和觀塘。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動工興建,全長15.6公里,將港島中環與九龍的主要住宅及工業區聯接起來。修正早期系統有12.8公里是在地下建造,其餘的2.8公里則為架空﹔全線有15個車站,包括12個地下及3個架空車站。
興建修正早期系統的總費用為五十八億港元,其中建築及裝備地下鐵路的工程合約費用佔五十億港元。其餘則用作行政管理、土地和顧問費。
荃灣線
政府於一九七七年七月批准興建荃灣線。荃灣線全長約10.5公里,由太子站經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美孚、荔景、葵芳、葵興、大窩囗至荃灣站,將地下鐵路之路線增至超過26公里。荃灣線共有十個車站,其中三個架空、一個在地面、其餘均在地下。
荃灣線通車時,取代觀塘線直通中環,原因是預計荃灣線客量大於觀塘線。
港島線
政府於一九八零年十二月批准興建港島線。港島線由上環站經修正早期系統的中環、金鐘,再經新建的灣仔、銅鑼灣、天后、炮台山、北角、鰂魚涌、太古、西灣河、筲箕灣、杏花邨至柴灣,將地下鐵路之路線增至超過37公里。港島線共有十四個車站,其中一個架空、一個在地面、其餘均在地下。
東區海底隧道
一九八四年,政府建議興建第二條過海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當時承建商建議興建一條供車輛及地鐵使用的隧道,故此地鐵東隧部份便由此而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東區海底隧道及藍田站動工興建,並於一九八九年八月六日啟用。
機場鐵路
機場鐵路是屬於機場核心計劃的一個重要部份,它把為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及東涌新市鎮與市區連接起來。 八十年代尾,政府決定於赤鱲角興建新機場及多項配套工程,組成機場核心計劃。 因為當時中方對機場核心計劃的做價﹝尤其對機場鐵路﹞與英方出現嚴重的分歧,引致英方要作出多項讓步後﹝包括機場鐵路由原來的四軌設計縮為雙軌設計﹞才能達成協議。但新機場及機場鐵路已無法在完定的九七年中啟用。
一九九七年一月,荔景站平頂,而首部列車亦由西班牙運抵香港。二月二十八日機場鐵路藍巴勒海峽大橋結構工程完成。同年五月,青衣站平頂。九七年七月,首部工程車抵達香港站,象徵鐵路的路軌已由赤蠟角鋪設至香港島。九龍站亦於九月平頂。
紓緩鰂魚涌乘客擠塞工程
為紓緩鰂魚涌站轉線通道的擠塞情況,地鐵於2001年9月將觀塘線從鰂魚涌伸延至北角站,提供另一個轉車站供乘客使用。有關工程包括興建兩條共長四千二百米的新隧道,由鰂魚涌站經北角站向天后站伸展,並在北角站擴建兩個新的觀塘線月台及轉車通道。
將軍澳線於九九年初正式動工興建,耗資三百零五億元,油塘站並於二零零二年八月四日開放通車,寶琳至調景嶺站於八月十八日全線通車。
西鐵交匯工程
為配合西鐵於二零零三年通車,地鐵於一九九九年展開西鐵交匯工程,其中包括擴建美孚站,在東涌線荔景及奧運站之間增建南昌站,及將荔景及奧運站一段機場鐵路由兩軌增至四軌。南昌站位於南昌村西面,位於西九龍公路下方,連接西鐵第一期的南面終點站。車站由九鐵負責興建,並與地鐵共同擁有及管理。有關設施已於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開放給市民使用。
迪士尼線
為配合在大嶼山竹篙灣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啟用,地鐵公司於二零零二年七月興建連接通往迪士尼樂園的迪士尼線。
二零零五年六月一日欣澳站首先開放,而迪士尼線則於二零零五年八月一日正式啟用。
博覽館站
為配合機場島東面的亞洲國際博覽館啟用,地鐵公司將機場快線機場服務月台旁興建博覽館站。博覽會站於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啟用,而機場快線的列車服務則由機場站延長至博覽館站。
列車
在一九九七年,地鐵將兩卡列車(A203/C203)的內部翻新,並行走各線以收集乘客對列車的意見。稍後,地鐵正式批出翻新全線列車合約。一九九八年未,首列完成翻新工程的列車正式投入服務。而有關工程亦已於二零零一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