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上沒有吸血鬼
2)吸血鬼的科學解釋與相關史實
有研究傳說中的吸血鬼有可能與狂犬病有關,理由是相當多的癥狀與其較為相符:畏光,討厭刺激性的氣味(如大蒜),面色蒼白,有口部肌肉抽搐想咬東西的慾望(訛化為尖的牙齒並善於咬人),傳染途徑(被咬後感染)等等,並認為吸血鬼的傳說可能與古代大規模疫情爆發有關。
目前比較公認的關於吸血鬼的解釋是:被認為是吸血鬼的人實際上是血卟啉病(血紫質病)患者。血卟啉病又稱血紫質病,是由卟啉產生和排泄異常所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多有遺傳因素。先天性紅血球紫質缺乏症(Congenital Erythropoietic Porphyria),因缺乏合成血紅素之酵素,造成前驅物之一」紫質(porphyrin)」的累積。紫質會累積在血液及尿中,尿液會呈紅色,且因為紫質具強力的吸光性,病人皮膚會對光敏感,牙齒會出現螢光,亦會造成貧血。根據卟啉代謝紊亂的部位,分為紅細胞生成性血卟啉病、肝性血卟啉病。本病多見於嬰兒,成人也可發病,稱為遲發性皮膚血卟啉病。此病患者怕光(光照後會引起皮膚潰爛、結痂、大面積黑色素沉著。),對大蒜過敏(大蒜的刺激性氣味能引起病發。),眼珠呈紅色,補充血紅蛋白有利於緩解病情。少數偏激患者認為飲用鮮血可以補充血紅蛋白,從而引發了吸血鬼傳說。
14世紀,歐洲發生了大面積的瘟疫,為了避免受到傳染,人們往往並不仔細辨別病人是否真的死去而就匆匆將他們掩埋,由於某種原因人們打開墳墓,會發現屍體變了姿勢,還沾有血跡,這不過是由於當時被掩埋者尚未死去,在棺材內醒來後掙扎所至,但在貧窮,閉塞,愚昧的東普魯士,西里西亞,波希米亞等地卻被傳為吸血鬼,從而引發了持續幾百年的吸血鬼迷信。
18世紀是吸血鬼的黃金時期,1710年瘟疫再度流行,東普魯士深受其害,當局為了消除人民的恐懼,或者說官民一致認為瘟疫的罪魁禍首是吸血鬼,當局採用了許多駭人聽聞的手段,比如把一座公墓里的墳墓全部打開,看看哪些人的屍體沒有腐爛。
3)起源
最早的吸血鬼形象難以確定,但一般來說有以下兩種論點:
1.該隱(聖經,創世紀4:1-16),因殺兄弟而受上帝詛咒。
2.加略人猶大,出賣耶穌的門徒,後來因為後悔而自殺(聖經,馬太福音27:3-5)。傳說上帝使他不死,永遠孤獨,用作懲罰他。
有推測表示吸血鬼的故事最早來自遠東,商人們通過貿易航路把傳說帶到了東歐。誕生了現代版本的吸血鬼神話。斯拉夫語地區的吸血鬼民間傳說最多,歷史可以追溯到基督教與異教信仰激烈衝突的9世紀。
在以後的有案可查的歷史中,也逐漸出現了更多確實能和吸血鬼相互聯繫的事件和人物,可能是由於這些事件才真正開始了一些傳說。
事實上,在18世紀前是沒有吸血鬼一詞的。英語中第一次出現這個詞是在1732年。有人認為,當時歐洲應該已經有吸血鬼神話了,那時爆發了大規模的狂犬病。
4) 吸血鬼(Vampire),傳說中的邪惡的超自然生物。吸血鬼不老不死,牙齒尖長,皮膚蒼白(像麵粉一樣白),眼睛發紅。吸血鬼害怕照射到陽光,在太陽下會灰飛煙滅。但是也認為高等級的吸血鬼可以在維持在太陽下不死,只是能力有所下降。普通武器無法傷害吸血鬼,賜過福的銀制武器可殺傷吸血鬼。吸血鬼懼怕十字架和大蒜,無法穿越流水渡河。吸血鬼沒有影子,在鏡子中看不到它,而且它在未被邀請的時候決不會進入房子。有可變身為蝙蝠,狼,或者霧等的說法。
一般認為人類可能會變成吸血鬼。一說是被吸血鬼咬了就會變成吸血鬼。另一種說法是被吸血鬼吸血後再喝下吸血鬼的血才能變成吸血鬼。
吸血鬼=吸血疆屍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8%E8%A1%80%E9%AC%BC#.E8.B5.B7.E6.BA.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