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最原始的相機是一個開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線通過小圓孔,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線是散發的,通過小孔會繼續散開,原本由點發出的光線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圓,影像便由許多的圓而不是點構成,自然不夠清晰,於是發明了透鏡來取代圓孔。單一凸透鏡片是最簡單的透鏡,但僅比小圓孔還好一點,影像並不夠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鏡組合,使各片透鏡的像差減到最小,就是現在所有相機普遍採用的複式鏡頭。在介紹鏡頭前,必須先解釋一下〞焦距〞這個名詞,就單式鏡頭而言,焦點與鏡頭中心點的距離便是焦距;複式鏡頭的焦距俗說是焦點與光圈位置間的距離,實際上是焦點與鏡頭後節點的距離,望遠鏡頭的後節點遠在最前鏡片之前,廣角鏡頭則在最後鏡片之後,所以依鏡頭設計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別來介紹鏡頭:
標準焦距鏡頭:他的視角約50度,也是人單眼在頭和眼不轉動的情況下所能看到的視角,所以又稱為標準鏡頭。一般初學者多由標準鏡頭開始練習,待進步到標準鏡頭不夠用時再換其他鏡頭。35mm相機的標準鏡頭的焦距多為40mm,50mm或55mm。120相機的標準鏡頭焦距多為80mm或75mm,相機片幅越大則標準鏡頭的焦距越大。
廣角鏡頭:因攝影角度廣而得名,適用於拍攝距離近且範圍大的景物,又能刻意誇大前景表現強烈遠近感既透視。35mm相機的典型廣角鏡頭是焦距28mm,視角為72度。120相機的50,40mm的鏡頭便相當於35mm相機的35,28mm的鏡頭。
長焦距鏡頭:適於拍攝距離遠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體突出,但體積笨重且對動態主體對焦不易。35mm相機長焦距鏡頭通常分為三級,135mm以下稱中焦距,135-500稱長焦距,500以上稱超長焦距。120相機的150mm的鏡頭相當於35mm相機的105mm鏡頭。由於長焦距的鏡頭過於笨重,所以有望遠鏡頭的設計,既在鏡頭後面加一負透鏡,把鏡頭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較短的鏡體獲得鏡體獲得長焦距的效果。
反射式望遠鏡頭:是另一種超望遠鏡頭的設計,利用反射鏡面來構成影像,但因設計的關係無法裝設光圈,僅能以快門來調整曝光。
巨像鏡頭(marco lens):除作極近距離的巨像攝影外,也可遠攝。
鏡頭型式
焦距(mm)
攝影角度
魚眼鏡頭
8
180
超廣角鏡頭
15
110
20
94
24
84
廣角鏡頭
28
74
35
62
標準鏡頭
50
46
中焦距鏡頭
85
28
105
23
135
18
長焦距鏡頭
200
12
400
6
超長焦距鏡頭
600
4
1200
2
理解基本理論。通俗地說,景深就是在所調焦點前後延伸出來的"可接受的清晰區域"。 實際上,在任何相片上只有聚焦了的平面才是真正清晰的。然而,在觀賞者看來,這一平面前後的物體也可能會顯得相當清晰。清晰範圍的差別基於好幾方面的標準,在下面幾個部分中我們就會接觸到。教科書在解釋景深時往往要討論"最小瀰散圈",但那是一個對於實際應用並非必要的技術問題。 例如:你在天然動物園將鏡頭焦點調在陰影處孟加拉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這時老虎的嘴,還有其身後的樹皮,在最終的相片上也顯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當你的視線從調焦點眼睛移開時,模糊的程度就逐漸加大。在近處前景和遠處背景上的物體離虎頭越遠清晰度就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