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重修田美杜氏族譜序
我杜氏族譜于民國十四年乙丑(1925年) 由二十一世祖蔚文公手重修印刷成帙分付各房,但此譜包括:開頭世系表只修到十五世而己.至於今又經過六十五年.其世系 已繁衍至二十七傳矣.近十年來由於祖國開放,景象昇平,全國修志修史,經綸鼎盛.海外赤子,飲水思源,熱愛祖國,關懷鄉梓, 千里歸來,尋親問祖,來往繁頻.其熱情幫助祖國家鄉,損獻于文化衛生交通各項建設事業者,功勞顯赫.我族僑居于港澳越南台 灣南洋歐美等地者有之,散居于各省各縣者有之,遷回南海白沙者亦有之.每年均有人自外歸來,兄弟暢談契闊,相敘每每言及. 在外者世居外地,未知支派源流,而及在內者亦未明世系.將來子孫,互相難認,尋祖無憑,亟欲重修族譜,編印分發,俾內外均有存本. 溯源分脈,尋宗問祖,則以此譜為紐帶也.在族人等,有鑒及此熱情相幫,義務相助着手編修,自去年秋起分赴各房調查記錄, 按系分流,幾經校閱編繕,得以續完付梓.萬祈我族海外僑胞存此譜冊長懷紀念,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散居于外及族內兄弟, 本此譜恆念祖輩創業之艱難,田園村舍均有祖宗手澤.知源流,考世系,世世代代同氣連枝互相勖勉,須知國有史,族有譜,譜亦史也. 務祈愛國愛家,國富民強,振興中華是為序.公元一九九零年歲次庚午春三月. 二十四傳孫景華撰
重修田美杜氏族譜編寫說明
本 族譜重修,距蔚文公所修之舊譜(始世到十五世)已六十五年,要由十六世續起至二十六世計有十代,歷時二百余年,支派繁衍, 源流長遠,各房各支所保存有文字可考之資料不多,加以調查整理編撰之人力有限,時間倉促,重修此譜,誠非容易,所以遺漏或有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請為體諒,尚有發覺,祈自補正.
今說明如下:
一:從十六世到二十六傳,若有文字可考者,其代數可無訛誤,但無文字 可考,只憑老者憶述者,可有兩三代不詳或佚名.
二:舊族譜有冠字四十個(冠字即婚禮成人時加冠之大號,按傳數排列),新譜從十六世到二十六傳正是群,英,長,煥,美,富,貴.集, 家,堂,十個冠字,知者照寫,不知者留一格.
三: 譜席名稱,去世者,男寫世祖,寫諱名稱公,女寫祖妣,寫氏.在世者寫傳寫名,未詳存歿者仍寫傳,女寫妻寫氏,不詳其姓氏者, 寫某氏,或陸一格待查.
四: 生子幾人一項,知者按長次之序照寫,不知者只寫生子二字,下留位自填.
五:一般是按已婚者開譜席,但在調查時,有些將未婚者附錄,亦按傳照開,年紀尚幼者,只寫于其父名下.
六:編排方面採用兩種形式,一是同舊譜方式按其本房世傳排列,按代數編排.一是從大房到小房,大支到小支按其傳數排列.
七: 本族譜編印成冊分發各戶,每冊留若干頁以備各家將來自續.
此次修譜,承熱心之本族及旅港澳海外之叔伯兄弟義務相助,有奔走調查記錄者,有口頭憶述者,有提供家藏舊譜者,有撰文作序者, 有校閱繕寫編輯整理者,本譜得臻完善,實有賴于眾人之鼎力也,其熱情可嘉,謹此致謝.
此譜由景華,瀛長整理主編,並蒙橫潭麥子安先生抄寫校閱,並此致謝.一九九零年庚午春三月.花邑田美杜氏族譜同人謹識
追遠及發展史咯
(一) 追遠
據二十一世蔚文公于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所撰之<杜氏族譜序>雲:"由南雄珠璣巷來......至吾田美之有杜姓, 由四世祖來自南海神安司白沙鄉".
以下考妣世系按觀昌房舊譜,錄如下,以供參考,始世祖 諱 閔(上日下文)智 字 行六 號 盤天 祖妣安人麥氏 生子一人 名 隆
始祖生于宋景定四年癸亥(公元1263年),終於元朝元統元年癸酉(公元1333年),亨壽七十.
祖妣麥氏 生于宋景定五年甲子(公元1264年),終於元朝至順二年辛未(公元1331年),亨壽六十八
二世祖 諱 隆 字星源 閔(上日下文)智公之子也 祖妣安人陳氏 生子一人名 孟仁
公生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丙戊(公元1286年).終於元朝至正十年庚寅(公元1350年),亨壽六十五
祖妣陳氏 生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丙戍(公元1286年),終於元朝至正十三年癸巳(公元1353年),亨壽六十八
三世祖 諱 孟仁 號 侖肇 隆公之子 祖妣何氏 繼妣黃氏 生子五人 長 文秀 次 文善 三文廣(田美房) 四 文仲(河南小港房) 五 文進(廣西房)
公生于元朝至大二年巳酉(公元1309年).終於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亨壽七十
妣何氏公生于元朝至大元年戊申(公元1308年)終於元朝至正七年癸巳(公元1308年),亨壽四十
-繼妣黃氏生于元朝皇慶二年癸丑(公元1313年).終於明朝洪武十八年乙丑(公元1385年),亨壽七十三 以上追遠所以考祖系也文廣公終於元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來自南海神安司白沙鄉至今已六百多年.
(二):文廣公牧鴨而來之傳說
文廣公牧鴨而來之傳說,按當時情況考之,是可信的;第一,始世祖 諱 閔(上日下文)智公到南海白沙 時,以養鴨為生,此地區河涌縱橫,水源充足,適宜養鴨,其經驗及生活習慣,可能代代相傳.第二;到三世祖孟仁公共有五子,文廣公排行第三 ,兄弟多,人食眾,必須出外謀生.第三;從白沙沿水劉可直達新街,溯橫潭上青石海,就是現在田美杜氏馬路邊之低田,此低田原來是青石海之蓄水湖 魚蝦,螺蜆,水草均有,是當時養鴨之天然良區,因此,代代相傳文廣公牧鴨而來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