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造成唐朝由盛轉衰,唐玄宗、楊國忠和安祿山等三人都是引致安史之亂爆發的關鍵人物。你認為誰是引致安史之亂爆發的罪魁禍

2007-03-12 4:45 am
請給我一些有關的資料

回答 (4)

2007-03-12 5:18 am
✔ 最佳答案
安史之亂:**

玄宗在位三十年後,改元天寶。經過開元時代的長期昇平,玄宗開始縱情聲色,無心政事,李林甫、楊國忠先後弄權,唐朝的國運開始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亂」是唐之國勢由巔峰滑落的轉捩點。其背景、經過及影響分述於下:



甲. 安史之亂的背景:

1. 玄宗荒怠:玄宗晚年,一反開元年間的英明有為,寄情聲色,醉心於歌舞昇平中,又寵愛楊貴妃,荒怠於政務。此外,玄宗早年能知人善任,但晚年則任用非人,外任蕃將安祿山,朝中則由小人李林甫及楊國忠為相,彼等恃勢專權,朝政日非。

2. 社會危機:天寶年間,均田制瀕臨崩潰,此因為賦稅苛重、兵役日多,農戶往往被迫出賣田地。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併劇烈,貧富懸殊嚴重,社會危機日益加深。

3. 府兵敗壞:武、韋以後,府兵制日益敗壞,玄宗時改用募兵制,但士兵的質素因而日差,不足以應付國家的需要。

4. 藩鎮坐大:玄宗開元初,為鎮撫外族,於邊防上設十大兵鎮,其中九個由節度使統轄,擁有行政、軍政及財政等大權,權力日益強大,造成內輕外重之勢,終於尾大不掉。

5. 重用藩將:玄宗為防禦北方契丹及回紇部族的入侵,乃逐漸提高蕃將地位。而且宰相李林甫為鞏固相位,杜絕邊將入相之路,乃建議以胡人為邊帥,因此胡人如哥舒翰、高仙芝、安思順、安祿山等人都特別受到重視,構成了他們叛變的潛力。

6. 祿山異志:安祿山本為營州雜胡,身兼平盧、范陽及河東三鎮節度使,擁兵二十萬。養胡人八千為假子,用為中、下級軍官。又易漢將為蕃將,形成胡人兵團,有反唐之心。

7. 將相爭權:安祿山與楊國忠不和,恐其對己不利,遂藉討楊國忠為名,於公元755年起兵叛唐。



乙. 安史之亂的經過:

1. 范陽叛變:公元755年7月,楊國忠密報安祿山以獻馬為名,襲取京師為實,玄宗乃急遣使停止獻馬,並催促安祿山進京。同年11月,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叛變。

2. 自立燕帝:安祿山一路南下,不足兩個月,已攻陷洛陽,自立為燕帝,國號燕。

3. 肅宗即位:安祿山破潼關,活捉哥舒翰,直入長安。玄宗倉惶入蜀,行至馬嵬驛,軍士嘩變,楊貴妃被縊,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

4. 祿山被殺:公元757年,安祿山被長子安慶緒所殺。郭子儀借回紇兵收復長安及洛陽。

5. 思明叛變:史思明降唐,受封為范陽節度使。唐室欲消滅史思明,事洩,史思明遂於公元758年反叛,安慶緒遙為聲援。

6. 思明稱帝:公元759年,郭子儀、李光弼進擊安慶緒,包圍鄴郡,史思明帶兵援助安慶緒,唐兵敗退洛陽,史思明殺安慶緒,合併其兵,回范陽,稱大燕皇帝。


7. 亂事平定:公元761年,史思明被養子史朝義所殺。公元762年,李光弼再借回紇兵,大破史朝義。公元763年,史朝義部下田承疇、李懷仙降唐,史朝義被殺,安史之亂遂告平定。



丙. 安史之亂的影響: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入衰的關鍵事件,其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 政治方面:

1. 藩鎮割據:亂平後,朝廷對叛將仍採安撫手段,因此安史餘黨仍據黃河下游南北區,唐室又不敢撤消內地兵鎮,因此兵鎮遍及全國。而且朝廷又封賜平亂有功的將領,各授以鎮帥,地方軍力繼續擴張,遂演變成藩鎮據割之局面。(史學家陳寅恪曾言:「安史之霸業,雖俱失敗,而其部將所統之民眾,依舊保持勢力與中央政府對抗,以迄於唐室之滅亡。」)



B. 經濟方面:

1. 物價飛漲:安史之亂後,社會上物質短缺,物價飛漲,如米價比開元時期上漲300倍,人民生活困苦。

2. 稅制破壞:由於戰亂,戶籍散失,租庸調制遭受破壞,國庫收入大減,政府不得不另立名目,徵收其他稅項以作彌補,使百姓負擔奇重。



C. 社會方面:

1. 人口減少:安史與唐軍的交戰區域十分廣大,人民不死於戰亂,則流亡他地,遂出現了土地荒蕪,人口銳減之情況。

2. 文化南移:長期的戰亂使北方中原地區社會經濟破壞,而淮南、江南等地則未受太大影響。因此唐室的財政收入漸有賴南方的支持,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再次南移。



D. 邊防方面:

1. 回紇擾邊:回紇自恃助唐平定安史之亂有功,日益驕橫,勒索財帛,並常擾亂中國邊境。

2. 邊防空虛:由於唐之國勢衰弱,且天可汗的威信大不如前,邊區遂經常受到騷擾。安史之亂時,西北邊防的精銳部隊,被唐室南調平亂,形成邊防空虛,南詔、契丹及吐蕃乘虛入侵,河西、隴右盡為外族所有。

所以我認為是唐玄宗無心處理國事,令到奸人有機可乘,所以我覺得是唐玄宗是罪魁禍手。
2007-03-17 3:34 pm
引致安史之亂爆發的罪魁禍 首是唐玄宗,但他晚年沈於凂樂,没有好好防範及監管安祿山,令其尾大不掉,也没有管束楊國忠一群奸臣,令朝政日非。

安史之亂及唐代之中衰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肅宗(756年-762年)時邊鎮守將安祿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亂,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開元後期,由於安定繁榮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後,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給宰相李林甫處理。李林甫對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卻利用職權,專橫獨斷。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任宰相,更是排斥異己,貪污受賄,使政治日益敗壞。加上當時土地兼併劇烈,貧富懸殊嚴重,政治、經濟、社會漸呈衰敗之象。

原來玄宗因對外開拓,在邊境駐以重兵,設立十大兵鎮,以節度使為最高軍事長官。節度使領若干州,權力很大,初時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後往往入朝拜相。天寶以後,李林甫為了鞏固本身權位、堵塞邊帥入相的路徑,藉口文官不懂軍事,多用胡人擔任節度使。結果給胡人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的機會。

安祿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誠,生性狡詐;由於得到玄宗和楊貴妃的歡心,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使。安祿山見唐室政治腐敗,武備廢弛,便於公元755年,以討楊國忠為名,自范陽率兵南下,很快就攻佔了洛陽,自稱大燕皇帝。第二年,唐軍在潼關潰敗,安祿山便長驅直入長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隨行的將士在憤怒中殺死了楊國忠,又逼使玄宗絞殺楊貴妃,才肯繼續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時,太子李亨逃往靈武(在今寧夏境內),在郭子儀、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將領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為唐肅宗。

後來叛軍內部發生分裂,安祿山為兒子慶緒所殺。唐軍聯同回紇援兵乘機反攻,收復了長安和洛陽。不久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殺安慶緒,重新攻陷洛陽,也稱大燕皇帝,後又被兒子朝義殺害。於是唐朝再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自殺,這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才告結束。

安史之亂使國家殘破,百姓受盡痛苦,唐朝亦一蹶不振。據說亂事的發起人安祿山是一個體形龐大的胖子,後人甚至用「祿山之爪」來形容手掌大的人。就是這隻大手,將盛唐拉到中衰的道路。玄宗在開元年間比較注意政治,曾使唐朝之國勢臻於鼎盛。在他統治的後期,即天寶年間,表面上看起來仍是海內晏然、天下太平的景況,實際上卻已危機四伏,終於釀成安史之亂,而使盛唐走入衰微階段。由此可見,「居安思危」四個字是時刻需要牢記的。
2007-03-15 2:03 am
平定安史之亂後,朝廷因無力對抗外藩,所以只能對叛將採安撫手段,令安史餘黨仍據黃河下游南北區。另一方面朝廷又封賜平亂有功的將領,各授以鎮帥,使地方軍力繼續擴張,令兵鎮遍及全國,而中央兵力又不足與之抗行,形成內輕外重的局面,令地方藩鎮日益坐大,遂演變成藩鎮據割之局面。

史學家陳寅恪曾言:「安史之霸業,雖俱失敗,而其部將所統之民眾,依舊保持勢力與中央政府對抗,以迄於唐室之滅亡。」所以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捩點,我亦同意安史之亂是引致唐代覆亡的首要因素。

除此之外,政治、經濟、社會、亦因安史之亂而遭受嚴重破壞。例如物價飛漲、租庸調制遭受破壞、人口銳減、土地荒蕪、國防空虛等。亂後,唐室內有藩鎮割據、宦官亂政,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等外族入侵。內憂外患交織,令其統治逐步走向衰亡。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室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共主,對地方全無駕馭之法可言。唐室並未徹底消滅安史的餘部,也未實行削藩,相反地為早日平亂、瓦解、安撫叛軍降將,以姑息政策招降叛軍將領,就就地把他們封為節度使,使其盤踞邊鎮要地,軍事實力得以保存及滋長,如田承嗣獲封為魏博節度使。還有一些功臣也被封為節度使,於是形成「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之局,成為唐朝中葉以後的巨患。一般的地方藩鎮地連數州,更有地勢險要如魏博、盧龍二鎮,使鎮將能驕橫跋扈,唐室也無可如何。特別是河北三鎮(成德之李寶臣、盧龍之李懷仙、魏博之田承嗣),原都是安史餘孽割據的地方,最為跋扈。代宗末年,田承嗣死,由其侄田悅繼位,開藩鎮世襲之先例。唐室既不能過問鎮將的繼承,也遭受藩鎮的攻擊。從此,割據一方的節度使父死子繼,官爵自為,甲兵自擅,刑賞自專,戶籍不報中央,賦稅不入朝廷,儼然似獨立王國。由此可見,安史亂後的唐中央再也不能控制地方,使地方勢力得以滋長,中央也因失去地方的供給而力弱。

安史之亂中,宦官李輔國參與擁立肅宗有功,平亂後獲出掌禁軍。由此開始宦官參決皇帝皇位繼承事宜,且握禁軍,權力不斷擴大。誠如《新唐書》所云︰「小人之情,猥險無顧藉,又日夕侍天子,狎則無威,習則不疑,故昏君蔽於所呢,英主禍生所忽。玄宗以遷崩,憲、敬以弒殞,文以憂僨,至昭而天下亡矣!禍始開元,極於天祐,凶復參會,黨類殲滅,王室從而潰喪,譬猶灼火攻蠹,蠹盡木焚,詎不哀哉!」。自憲宗起,宦官進而誅殺皇帝,掌廢立之事,僭權犯上。被宦官威脅退位的有順宗的永貞內禪和文宗的甘露之變。而憲、敬二宗更被宦官所弒殺。宦官弄權下政治日非,人才凋零,朝政混亂,唐室更日益衰頹。

唐自安史之亂後,北方長期戰亂,生產破壞,加上藩鎮割據,朝廷連年征討用兵,國庫日益枯竭。雖有南方的稅收可勉強支持北方的朝廷,但由於藩鎮割據,破壞了唐室北方之經濟,使北方地方殘破,生產停頓,物資短缺,而租庸調制亦因為戰亂導致的人口流徙、戶籍散佚及田土荒蕪等因素而不能再被運用,令稅收下降,使政府不得不另立名目,徵收其他稅項以作彌補,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加上藩鎮跋扈,地方不上貢中央,及後回紇又恃功苛索,最終使唐室財政枯竭。

唐代自安史之亂後,回紇自恃助唐平定安史之亂有功,恃功驕橫苛索,加上吐蕃不斷入侵及南詔叛服無常,導至邊防空虛。進一步損害了唐的國力,造成邊境不寧,民生日困。朝廷亦因被迫連年征戰,消耗鉅大,唐朝國威蕩然無存,天可汗制度趨於崩潰。

唐朝後期的局勢是地方藩鎮之間的互相制衡而維持中央政府不被攻陷。中央政府只在名義上統領地方,然而地方節度使已經攬下了地方的兵、財、政權,節度使的廢立更是由其部下而非中央決定。

總括而言,在地方、中央、經濟及對外關係四大方面可以看出唐由盛世突步衰落,關鍵在於安史之亂。因為經過八年的安史之亂後,唐室元氣大傷,再沒能力復元,更從此步向衰落敗亡的道路。所以安史之亂實為引致唐代覆亡的首要因素。
參考: 中四級中國歷史科資料評論題
唐玄宗是引致安史之亂爆發的罪魁禍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於公元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叛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目錄 [隐藏]
1 經過
2 人物
3 參考資料
4 外部連結



[編輯] 經過
開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唐玄宗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愈加腐敗。唐玄宗耽於享樂,使國政先後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又放任邊地將領擁兵自重,安祿山任三鎮節度使(平盧、范陽、河東),軍權在握。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在范陽發動兵變,於時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望風瓦解。翌年就攻入都城長安,安氏稱帝。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採以守勢,但不為楊國忠所接受,被迫出戰,最後以失敗收場。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馬嵬坡(今陜西興平)途中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處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靈州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後世史家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劃的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靈州,在今寧夏吳忠市區),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慶緒殺安祿山,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至德二年(757年)長安、洛陽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據鄴(今河南安陽),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范陽史思明,因契丹、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思明,安慶緒謀除思明,思明遂以所領十三郡及兵八萬降唐,唐封他為歸義王,任范陽節度使,唐廷對史思明不放心,策劃消滅他,不料計劃外洩,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乾元元年(758年)為郭子儀等統兵二十餘萬所圍困,後增至六十萬,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九節度使之六十萬軍,其圍遂解。宦官魚朝恩讒毀,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閑官。不久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稱「大燕皇帝」。

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寶應二年(763年)春天,又逃往范陽,史朝義被部下李懷先逼迫自殺,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即河朔三鎮。吐蕃對唐的侵擾日益頻繁,唐朝國力削弱,全盛時期結束。


[編輯] 人物
安祿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貴族,因功受唐王朝賞封賜姓「安」。
安慶緒:安祿山之子。
史思明
史朝義:史思明之子。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陳玄禮
郭子儀
李光弼
許遠
張巡
顏杲卿
魯靈
張介然

------------------------------------------------------------------------------------------------
安史之亂
晚期因驕奢淫逸,終日只顧與楊貴妃玩樂。楊貴妃原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但玄宗竟不顧禮教,把她納為自己的妃子。他又倚信奸宦如李林甫、楊國忠和安祿山,任由他們把持朝政。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於時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望風瓦解。史稱「安史之亂」。玄宗出逃四川,途中兵變,士兵砍殺楊國忠,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太子李亨自立為帝,父子分道揚鑣;李亨率一部份禁軍北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七月即位,改元至德,是為肅宗。李隆基與陳玄禮率另一部份禁軍南逃成都,後被尊為上皇天帝。從此唐朝由鼎盛時期轉入衰弱時期。至德二載,玄宗由成都還長安,居興慶宮(南內)。宦官李輔國離間玄宗與肅宗的關係,迫使玄宗遷居太極宮(西內)甘露殿。晚年憂鬱寡歡。葬於泰陵。

中國許多文學作品中的李隆基是感情專一的皇帝,民間習稱他為「唐明皇」,《異聞錄》載〈唐明皇遊月宮〉一事。他和楊貴妃的故事,透過白居易《長恨歌》和陳鴻《長恨歌傳》千古傳誦,例如: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但也有中立如詩聖杜甫,例如《哀江頭》一段: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唐皇室後裔李商隱更有《馬嵬》詩諷曰: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35: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1000051KK0517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