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他出生在封建統治日益腐朽、中華民族飽受屈辱的年代,年輕時相信醫學救國,曾東渡日本學醫。後來,他改變了想法,認為拯救民族的靈魂更為緊迫,於是棄醫從文。魯迅在辛亥革命前夕出現在思想文化戰線,成為文化新軍的旗手。他在小說、雜文、散文等諸多領域都有嶄新的建樹,作品思想深邃,為中國現代文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資源。
為了弘揚魯迅的文化業績,中國大陸以培養青年作家為宗旨的文學院就是以他命名的,中國作家協會設有以魯迅命名的大型文學獎,而北京、上海、紹興、廣州等魯迅生活過的城市也都設有紀念機構。
1881年9月25日(陰曆八月初三日),魯迅誕生在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屬紹興市)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家中有四、五十畝水田,生計無憂。十三歲那年,祖父周福清因科場作弊案下獄,官府趁機敲詐勒索;父親周鳳儀被取消鄉試資格,從此病倒,周家迅速由小康變為困頓。有四年多,魯迅經常要到當鋪去典質衣物首飾,替父親買藥。家境破落,使少年魯迅開始體味到上流社會的虛偽和冷酷。
1898年5月1日,18歲的魯迅帶著母親籌集的八元川資,到南京去投考無需學費的學校。他不願走故鄉破落戶子弟從商或去做幕僚(官府文書之類)的老路,希望走出一條新路,同年5月7日,他考入江南水師學堂輪機科。不久,他感到該校「烏煙瘴氣」,又於同年10月考入江南陸師學堂新設立的礦務鐵路學堂,主修礦務。在此期間,他接觸了嚴復譯述的《天演論》,並自號「戎馬書生」,體現出把讀書和救國緊密結合的精神風貌。
1902年初,魯迅以優異成績從礦路學堂畢業,被派往日本留學,先進入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和科學知識。在這裡,他經常跟友人討論改造中國國民性的問題。1904年6月,魯迅申請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希望走醫學救國的道路。當時正值日俄戰爭爆發,魯迅在幻燈片上看到中國人替俄軍做偵探被日軍砍頭,而圍觀的同胞卻流露出麻木的神情。他深受刺激,決心棄醫從文,拯救中華民族的靈魂。1906年3月,魯迅返回東京,開始從事文藝活動。
1909年夏,因為家境困難,母親和弟弟需要供養,魯迅告別了留學七年的日本返回中國。他先在浙江杭州兩級師範學堂講授化學和生理衛生課,並兼任動植物課的日文翻譯,1910年下半年回到故鄉紹興,擔任紹興府中學堂(原名紹郡中西學堂)監學兼生理衛生課教員。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魯迅組織武裝講演團宣傳革命,穩定人心。同年冬,紹興光復,魯迅被紹興軍政分府任命為山會師範學堂校長。這年冬天,他寫成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這篇作品刻劃了封建勢力在革命風聲到來時的種種醜態,開始顯示出作者卓越的諷刺才能。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前往南京任教育部部員。5月,臨時政府北遷,魯迅隨教育部遷往北京。當時攀折辛亥革命成果的封建軍閥在「五色共和」旗下向革命勢力倡狂進攻。在「五四」運動前夕的政治低氣壓下,魯迅感到了極度的失望和痛苦,一度傾心於輯錄、校勘古籍,研究佛學經典,搜集研究金石拓片。1918年5月,魯迅應留日時期的老友錢玄同之約,在以倡導「新文化」和「文學革命」而聞名的《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
由於北方政治環境險惡,1926年8月26日,魯迅離開生活了十四年的北京,赴福建任廈門大學國文系教授和國學研究院教授。魯迅談到對當時廈門大學的印象時說,這裡的「中樞是『錢』,繞著這東西的是爭奪、騙取、鬥寵、獻媚、叩頭。」(1927年1月12日致翟永坤)同年底,他辭去廈大一切職務。這一期間,魯迅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彷徨》和雜文集《華蓋集續編》。
1927年1月18日,魯迅由廈門抵達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這時,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勝利進行,但分裂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右派勢力暗中活動猖獗,號稱「革命策源地」的廣州呈現出「紅中夾白」的色彩。這一階段,魯迅編定並出版了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並跟中共廣東區委發生了組織聯繫。「四.一二」事變之後,廣東軍事當局也開始大肆捕殺共產黨人,魯迅憤而辭去中山大學的一切職務以示抗議。同是青年卻分為兩大陣營的事實,摧毀了他進化論的思路。
魯迅一生中曾三次到過香港。第一次是1927年1月17日由廈門赴廣州途中路過;第二次是同年2月18日至20日應邀在香港青年會(必列者士街51號)發表講演,講題分別為《無聲之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主旨是反對用僵死的文言文禁錮思想,尤其要警惕西方列強利用我們的腐敗文化來進行殖民統治。講演受到香港文學愛好者的熱烈歡迎,有力地推動了香港的新文學運動。同年9月28日,魯迅由廣州赴上海,第三次在香港停留。有關情況,可參閱《而已集》中的《略談香港》和《再談香港》。
1927年10月3日,魯迅由廣州抵達上海,傾全力從事文學活動。魯迅在上海時期出版的著作,有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集外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以及通訊集《兩地書》。此外,魯迅還翻譯了俄國作家果戈理的長篇小說《死魂靈》,以及《藝術論》(盧那察爾斯基著)、《藝術論》(普列漢諾夫著)等新興文藝理論著作。魯迅在上海時期,先後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自由大同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成為共產黨的忠誠友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熱烈擁護者。
2007-03-13 07:57:35 補充:
魯迅的小說和散文,時時不忘揭露和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中國人重視面子的觀念、冷眼旁觀的看客心態、做事得過且過的馬虎作風,以及"家醜不可外揚"等處世態度和人性現象,在魯迅筆下都曾被揭露無遺。有人認為他的文章揭露中國人的瘡疤,誇大中國人的劣根性,更醜化了中國人的形象。但作為一個頭腦清醒的知識份子,他能以其深刻尖銳的文章對社會與中國文明發展作出這樣嚴厲的批判,實為國人帶來了警醒。
2007-03-13 07:58:06 補充:
一個民族的發展,除了物質和科技方面要站得穩,民族精神也是不可或缺。英國人寧願失去英倫三島,也不願意失去一個莎士比亞,這句話好像有點誇張,但卻確實說明任何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也需要有精神的支柱和具批判性的文化參照。話拉回來,在中國近代文壇,要數一位能為國人提供精神參照的文化巨人相信非魯迅先生莫屬了。魯迅離世雖已數十年,但思考和焦慮的問題,至今還是在你我周遭。
2007-03-13 07:59:02 補充:
讀者在看魯迅的文章時,應嘗試體會他身處的社會環境。當時,不論平民百姓或高官貴人都深深困於封建思想的框架中,故步自封,令社會失去了一種進步和求變的動力。在《阿Q正傳》中,"以祖業驕人",總是向後看,自欺欺人的健忘症,不能正視失敗和衰落的精神勝利法,還有那想睡上秀才娘子床的"革命"理想等等,雖然是阿Q的表現,但又何嘗不是我們社會生活中的精神弊病呢?因此魯迅的批評乃是出於啟蒙的目的,希望國人在嘲諷書中角色的時候,也能反省自己。看魯迅文章,有時會不舒服,甚至感到噁心,因為他真的給中國人揭了短,露了醜。但仔細一想,這又的確是一種毫無偽飾的真實。
2007-03-13 07:59:29 補充:
深刻智慧 助你知人論事 老實說,魯迅的作品不是寫給十七、八歲的少男少女。畢竟寫於一個世紀前,作品半文半白的風格和時代的隔膜,對剛開始看其作品的學生讀者來說可能會不太習慣,這是正常的。加上體會魯迅的文章,是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歷練。縱使如此,若能在大學期間多讀一點,隨著文化素養的提高,人生歷練逐步增加,日後必會發現,魯迅的作品的確是非常深刻和充滿智慧的。同時,也能從魯迅那裏學會知人論事的態度,對怎麼看人,怎麼看文化和怎麼理解中國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