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道食物一問 10分

2007-03-12 3:25 am
香港地道食物有咩
老婆餅、雞蛋、煎讓三寶係邊度發明?
有咩食物係在歷史地方發明出黎既?
避風塘炒蟹係唔係在真係在避風塘發明的?

回答 (2)

2007-03-12 3:31 am
✔ 最佳答案
第一位: 蛋撻(香港發明)
第二位: 菠蘿油(其他地方無)
第三位: 砵仔糕(外國地方無)
第四位: 茶樓一'中'兩件(好多鬼佬叫會試-'蝦餃''燒賣')
第五位: 海鮮(又平又靚)
第六位: 燒鵝(好多遊客用來做手信)
第七位: 餛飩麵(其他地方無咁好味)
第八位: 雞蛋仔
第九位: 辣魚蛋(正)
第十位: 臭豆腐(如果唔旬D味就系極品"正")


資料

我想地道小食是指香港特有or出名的食物,例如魚蛋、格仔餅、雞蛋仔、砵仔糕、鴛鴦(咖啡加奶茶),呢d食物o係其他地方好少見,就算其他地方有,香港o既小食都有佢o既味道。


蛋撻 (EGG TART),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之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縱然蛋撻深受香港人歡迎,但其歷史尚短。據業餘香港歷史學者吳昊考證,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為了吸引顧客,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設計一款「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正是這時候在廣州出現。

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現未有準確年份,有說自1940年代起,香港餅店已出現蛋撻,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數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


美味的咖哩魚蛋和魚蓉燒賣,街頭風味
魚蛋 (FISH BALL)(食肆通常簡寫作魚旦),是粵語對魚丸的叫法,是香港市面常見的小吃。

根據2002年的一個統計[1] ,香港人每天共消耗55公噸、即約375萬粒魚蛋。這相等於每年超過13億粒魚蛋,每名香港人每年平均吃了196粒魚蛋。

魚蛋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係炸魚蛋,是香港的街頭熟食,始於1950年代的流動小販。這種魚蛋用油炸過的,外層金黃色,由較便宜的鯊魚肉製作,通常用竹籤串起數粒出售、也有用紙杯盛裝。小食檔中每串/每杯不定,價格視乎食檔所在地點(約4至10元一串/杯)。有部分小食檔專售魚蛋,類似西方的熱狗攤。吃時常伴以辣椒醬或甜醬。

另一類則稱為潮州魚蛋,其體積較大,白色,用較貴價之魚肉製成,味道和質感跟街頭熟食的有很大分別。這種魚蛋多數在潮州麵檔或茶餐廳中跟麵一起放在熱湯中吃(也就是魚蛋麵, 售價由10-25港元不等)。此外,這種魚蛋在街市和超級市場中都有銷售,香港人還會用魚蛋作火鍋的材料。而這種魚蛋以香港仔出產的最為知名。


雲吞 (WANTAN / DUMPLING) 是廣東小吃的一種,與中國北方的「餛飩」以及四川人叫的「抄手」相類似,不過用料、外形略有不同。雲吞與蛋麵一起煮成的雲吞麵是地道的廣東小吃之一。

雲吞的製法是以雲吞皮包裹著剁碎的餡料。廣東雲吞的雲吞皮以雞蛋及麵粉製成,切成約8cm乘8cm的正方形。餡料則以肥、瘦豬肉、鮮蝦仁,加入大地魚碎及蛋黃、調味混成。廣東雲吞的包法一般講求快速,不一定要逐步整齊摺合起來。大小則以能一口吞下一顆為標準。

雲吞多數是以開水灼熟,加入麵和湯成為雲吞麵。亦有只吃淨雲吞。在香港,亦有部份餐館把雲吞放在熱油內炸至金黃香脆奉客,是為「炸雲吞」,此做法亦在外國流行。

在香港的店子以"大粒雲吞"作賣點,雲吞內有大隻鮮蝦肉。


碗仔翅 (Counterfiet Shark's Fin) 是香港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販在街邊販賣,因以小碗盛載而得名。

在從前,不少小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魚翅(俗稱「翅頭翅尾」),加入冬菇、木耳、豬肉絲、高湯加入味精、馬蹄粉(或豆粉)等煮成。吃時通常加入胡椒粉、浙醋、麻油等調味,亦可以加入魚肉、生菜絲等。

現在的碗仔翅內已沒任何魚翅成份,只是由平價的粉絲代替。


老婆餅是廣東傳統餅食,在香港是常見的食品,價廉物美
老婆餅 (CHESE PASTRY) 是一款廣東傳統餅食,在香港亦可找到。

老婆餅呈圓形,表面是一層酥皮,裡面則是冬瓜蓉,外面香脆,餡料香滑而不膩,新鮮出爐更佳。

老婆餅的起源有多個傳說,其中一個說法是古時一對窮苦夫婦,妻子把冬瓜蓉作餡製成圓形餅,並由丈夫在街市售賣,大受歡迎。丈夫便將餅命名「老婆餅」以感謝妻子。

另一傳說則是老婆餅由廣州蓮香樓首創,早年蓮香樓聘請了一位來自潮州的點心師傅,他把老婆在家鄉自製的冬瓜餅帶給酒樓其他師傅嘗試,其他師傅覺得好吃,於是蓮香樓便將之改良並推出,由於這是潮州師傅的老婆製作,便把它名為「老婆餅」。



臭豆腐 (Fermented Bean Curd) 是一項流傳於全中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發酵製品,但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臭豆腐分臭豆腐乾和臭豆腐乳兩種,都是相當流行的小吃。臭豆腐乳曾作為御膳小菜送往宮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愛,親賜名御青方。



臭豆腐通常是由新鮮豆腐經過發酵、醃製、配湯等加工程序完成,但隨著地區、食用方法的不同,製作方法及成品也有相當大的差異。



奶茶是一種將茶和奶混合再調味的飲料,於世界很多地方均可找到,但彼此間不一定同源。

中國的蒙古族、藏族等均有製作奶茶的習慣。蒙古族的奶茶以磚茶、羊奶或馬奶、酥油煮成,再下鹽調味,故味道偏鹹。



香港的奶茶又稱為「絲襪奶茶」(Hong Kong style Milk Tea),於中國大陸多稱為「港式奶茶」,以紅茶混和濃鮮奶加糖製成,下奶及糖或多,杯的體積較大,熱飲或凍飲均可,但凍飲一般加兩元。與英式奶茶不一樣,港式奶茶是普羅大眾和低下階層的流行飲料,一般於早餐或下午茶時飲用,如出外用膳的話即使於午餐或晚餐也會喝到,在茶餐廳、快餐店或大排檔都有供應,配搭中餐或西餐均可。香港奶茶之所以稱為「絲襪奶茶」,是因據說以絲襪濾過的奶茶口質特別細滑。很多茶餐廳均有茶葉配搭或製作奶茶的獨門秘方,作為招徠顧客的賣點。香港另有一種名為「鴛鴦」的飲料,是把奶茶和咖啡混合起來。

2007-03-11 19:48:05 補充:
避風塘炒乜炒呢 - 其他避風塘係指銅鑼灣對出的避風塘,以前有好多水上人係道以船上大排檔而聞名,客人由岸邊上小船送到避風塘中心的船上食野,而水上人在船上當然係煮海鮮啦﹗而最出名當然係避風塘炒蟹,做法係以水上人的手法去煮,賣點係新鮮、風味啦﹗由於環保及安全問題,80年代至90年代開始被政府禁止,現在有關人仕在灣仔堅拿道天橋隔近開左間鋪繼續發揚光大﹗

2007-03-11 19:49:40 補充:
煎釀三寶煎釀三寶是香港人對三種同類的常見街頭小吃的統稱。小吃的做法是把攪碎成肉泥的鯪魚肉釀在茄子、青椒和豆腐這三種食品中,然後放入油鍋裡煎,於是稱作「煎」「釀」「三寶」。吃的時候通常會使用竹籤串著,像吃魚蛋一樣.再醮上醬油。除了以上三種食物之外,間中會有鯪魚肉釀大香菇、釀紅腸、雲吞皮、香腸、燈籠椒等。而一般街邊小吃攤位出售的煎釀三寶內的鯪魚膠(肉泥的鯪魚肉),都會加入一定份量的麵粉,以減低成本。煎釀三寶 賣五元三件任配搭的「煎釀三寶」是香港極受歡迎的街頭小食之一,「煎釀三寶」就是在一堆的魚丸、釀青椒、茄子、豆腐等食物中任選三款,自由配搭,是街頭小食必吃之選。

2007-03-11 19:56:15 補充:
煎釀三寶 現年45歲的林志成,80年代隨父打理大牌檔,問林老先生是否愛吃兒子的菜﹖老人家不愛賣花讚花香,含蓄地說﹕「好唔好都要食喇﹗」事關父母及伙計每天都要吃由林志成親手煮的午飯。但最終林老伯也含笑點頭,認同兒子的廚藝,只是不願說出口。林志成卻說老父烹飪手法古板﹕「時代不同了,現在煮有很多新配料,如沙爹醬、咖喱醬、鬆肉粉都是『老頭子』以前沒有用過的。」

2007-03-11 19:56:32 補充:
「盛記」最受歡迎的是糅合兩代手藝的煎釀三寶,鯪魚肉是林長盛親手打的﹔還有不箔麵粉的椒鹽鮮魷,吃來啖啖肉﹔大眼雞豆腐湯,滾湯的時間特別長,出鮮味才上。林志成說﹕「最好生意是天朗氣清的日子,盛記的生炒排骨日賣十多碟,還有撚手羊腩煲,一天賣掉20斤……」入秋後,醉雞鍋亦受歡迎,湯底加了中藥,以文武火不斷交替攻,火力有點技巧。
參考: ME~
2007-03-12 3:34 am
1.牛腩、魚蛋、豆腐卜、豬皮、蘿蔔 I think so.
2.Of course no , it is only the name.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12: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1000051KK046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