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語譯........

2007-03-11 9:26 pm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 其鳴也哀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泰伯第八)
上面句野點解

回答 (2)

2007-03-11 9:31 pm
✔ 最佳答案
這出自《論語》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①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註釋】①孟敬子;魯國大夫仲孫捷。

【譯文】 曾子臥床不起,孟敬子去探問他。曾子說道:「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讀解】 朱熹解釋說:「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論 語集注》)也就是說,鳥因為怕死而發出淒厲悲哀的叫聲,人因為 到了生命的盡頭,反省自己的一生,回歸生命的本質,所以說出 善良的話來。
人到生命的盡頭,一切的爭鬥,一切的算計,一切的榮耀。 一切的恥辱都已成為過去,現世漸漸退隱而恍若彼岸,與自己渺然 無緣。一種痛惜,一種對於生命的親切留戀油然而生,這是否是 人們常說的「良心發現」呢?如果是,那可真是發現得太晚了一點啊!
2007-03-11 9:40 pm
句子: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集解:「馬曰,孟敬子,魯大夫仲孫捷。」邢疏:「鄭玄注檀弓云,敬子,武伯之子,名捷。是也。」
曾子疾病,孟敬子去探問。曾子主動的贈言。先說明,鳥將死時,鳴聲必哀,人將死時,言意必善。然後就勸告敬子,君子所要注重的事情有三項:一是動必注重容貌,從儀容舉止,推及一切事,都有秩序,這就是能遠離他人的暴慢不敬。二是正其顏色,對人要態度莊重,這就能令人以信實相待。三是說話要說得適當,要說得清楚,然後他人始不違背。至於一般禮儀,如祭禮中的禮器行禮等,則依有司而行。

依此三者而行,則身心言語皆合乎禮,立見其效。參讀禮記曲禮:「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動容貌,即毋不敬,心意合禮。正顏色,即儼若思,身合乎禮。出辭氣,即安定辭,言語合禮。

依鄭康成注解,「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三句是君子所貴之道,每句下文是效益。竹添光鴻氏則認為,每句下文是說工夫,非言效驗。茲仍依鄭氏解釋。


收錄日期: 2021-04-21 21:44: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1000051KK020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