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佢既個人資科就冇la...
但係都有D近況...
名聞香港電影圈的元家班「七小福」,成員不只七人,而且不是全男班,其中也有女將?七小福到底是哪幾位?原來連一眾師兄弟也不甚了了,何解?且聽七小福成員元輝細細道來,追尋香港影視圈的趣聞逸事。\大公報記者 文:呂少群 圖:杜漢生
「那時候演戲,最怕師父在台下拍掌,拍得越大力,謝幕後要受的懲處就越大。」元家班「七小福」之一的元輝,雖然年屆半百,憶起四十年前拜師學京戲耍功夫的情景,對師父于占元依然一臉敬畏。
情迷功夫,心繫舞台,是元輝(本名尹威權)的寫照。作為電影人尹靈光之子,他從懂事起,就是個功夫迷。六十年代,開始享譽「東方荷里活」的香港,風行《如來神掌》等粵語長片,于占元女兒于素秋等明星叫人傾倒,年紀小小的元輝也不例外,機緣巧合也走上了習武、演藝之路,成了龍虎武師、影視明星以至教頭。
無心向學 勤練武
「唉,那時候無心向學。但有一樣總是拿第一,就是課後留堂。」元輝淡淡地說起自己的故事:背不了書,又不交功課,難怪放學後罰留堂總少不了他的份兒。每次留堂罰抄書和背書,總得一個半小時才能放學。
凡事也有例外。雖然長期視背書為苦差,但他也有吐氣揚眉時,記得小三那年,語文課讀到胡適的《每事問》,他竟然倒背如流。「哇,我會背書呀,我會背書呀,不用留堂了。」四十多年後,記者訪問當天,元輝即席一字不漏地背出來:「每事問,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功,只在每事問。」忘不了的,當然還有所讀的小學,「叫崇新學校,在油麻地,唉,早停辦了。」憶往事,心有戚戚然!
然而,那時候的尹威權,始終無法在課堂上找到樂趣。一九六五年,父母決定把這個八歲的孩子送去學藝,投在京劇名武生于占元門下,入讀「中國戲劇研究學院」。「那時候要簽約的」,師父要確保徒弟聽從教訓,循規蹈矩,有些吃不了苦頭的,曾經出走,急得于占元派人去「捉拿歸案」。「我們活動的地方,主要在美麗都大廈、佐敦道、元朗屏山,又在太子道練武。」
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是學習的基本功。最能體現學藝習武成績的,當然是登台獻技了。荔園遊樂場、海城、漢宮以至海洋皇宮夜總會,都是他們一展身手的場地。在他們登台的時候,于占元師父來了,端坐在台下,靜靜地觀看各人的演出,「我們最怕師父來看戲。演得好,不拍掌,演得不好就拍掌,越拍得大力,我們越怕。」
師父嚴厲 出高徒
能夠加入元家班,元輝等師兄師弟都是醒目仔女,也早已領教過師父的厲害,聽到那響亮的拍掌聲,大家打醒十二分精神,同時做好心理準備。謝幕更衣時,急急穿起厚厚的褲子──四五條內褲,等候師父手上籐條的發落。不怒自威的于占元,當然也知道這班馬騮仔不是那麼溫馴的,迅即拆穿其把戲,打得更狠,罵得更兇。一眾徒弟,豈敢造次。「算起來,打罵的次數不下幾十次了。」當然,嚴師出高徒嘛!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于占元選拔了七位門生,演出京劇《七小福》。元家班「七小福」之名遂不脛而走。問及七小福的成員及其藝名,元輝記得洪金寶是元龍、成龍是元樓,還有元彪、元奎等。「這只是名稱而已,七小福具體是哪幾位,我們師兄弟自己也不清楚。」談及重拍電影《七小福》裡洪金寶扮演的于占元,元輝笑笑說那只是溫情版。當然,師兄弟對師父于占元始終畢恭畢敬。
七小福除了不止七名成員,而且不是男人天下,當中還有巾幗女將呢!「元秋、元紅、元心、元菊都是女將。」元輝與她們比試過功架,同台演出闖蕩電影舞台。同袍之間不時敘舊,近年由於各自謀生,聚會時間由三兩個月碰頭一次,延長至一年半載才得一見。
一九七四年,學師十年、年滿十八歲的元輝當起了龍虎武師,在王羽擔綱的《獨臂刀王》幫師,其後在導演張徹、程剛以及劉家良所拍邵氏電影現身。幾年後加入無線電視,一九八一年參演《無雙譜》、《楊門女將》,當李司棋、李琳琳等無線當家花旦的替身,包辦吊威也、跳彈床等武打動作,最佳拍檔是李琳琳,因為兩人身型相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