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大家幫幫手,今晚之前,

2007-03-11 3:04 am
唔該比d point我,
1.唐太宗,唐玄宗為重要君主,對後世影響大,同唔同意
2明太祖要為後來d公公專政負上責任,你同意嗎
3.聯俄容共對國民黨的發展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
4,有人認為毛澤東革命有餘,治國不足,試以1960年代以前毛澤東的事蹟為例,加以論述


唔該曬!!!!!!!!!!

回答 (2)

2007-03-11 3:38 am
✔ 最佳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毛澤東遂於1958年發動「大躍進」運動。現述此運動的結果\影響:



1. 農業嚴重減產

實行人民公社,鼓吹公有制,嚴重挫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過份的深耕密植,足水足肥,反而破壞農田;ƒ且大批勞動力被抽調投入全民大煉鋼中,破壞正常的農業生產,造成農業大幅減產;„連帶影響依靠農業產品為原料的工廠被迫停工,工業陷於崩潰。



2. 工業生產倒退

全民大煉鋼期間煉出來的鋼,質量大差,不單不能使用,更因煉鋼佔用大量資金﹑設備﹑原料﹑人力,而嚴重影響其他生產,使生產大倒退,國家經濟嚴重失調。



3. 陷入經濟困境

1959至62年,中共陷入建國後經濟最艱苦的境地:工農業生產下降35-60%,物資嚴重短缺,物價上漲26%,國家財政困難,連年赤字,1958-60三年的赤字共達169億人民幣。



4. 民生貧困

由於農業生產大倒退,加上1959至61年間的自然天災和中蘇交惡,糧食嚴重不足,引致全國性大饑荒,非正常死亡率異常嚴重(1960年人口死亡率竟高達25%,比1949年的戰爭年代20%還要高)。另外,農民紛紛湧進城市覓食,造成社會秩序大亂。



5. 引起權力鬥爭

在大荒災年代,劉少奇﹑鄧小平以「包產到戶」﹑「分田到戶」等措施挽救經濟危機,不少幹部紛紛歸附。其後毛澤東為承擔大躍進失誤的責任,在國家事務上退居第二線(仍任黨主席),由劉少奇繼任國家主席。就此,引起毛澤東的嫉恨,埋下文化大革命打倒劉﹑鄧的導火線。

~~~~~~~~~~~~~~~~~~~~~~~~~~~~
1.同意
2.同意
3.弊多於利
4.七大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舉行七屆一中全會,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書記處主席。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八路軍、新四軍及其它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國民黨代表張治中、美國大使赫爾利的陪同下從延安抵重慶。經過43天的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在《會談紀要》中,國民黨表示同意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迅速結束國民黨的「訓政」,實現政治民主化;承認各黨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權利;最重要的一項,是雙方確定將召集各黨派及無黨派人士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但國民黨不承認解放區的政權;國民大會問題也未達成協議;中共所領導的軍隊整編的問題,實際上也沒有解決。從重慶回到延安後,毛因病休整了一段時間。

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黨中央領導機關在陝北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前往晉察冀解放區。以後於4、5月相繼到達西柏坡,中央工委隨之與中央合併。

1948年底至1949年初,毛澤東領導指揮解放軍在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史稱三大戰役)中戰勝國民黨軍隊,取得內戰決定性勝利。

1949年2月24日,毛澤東、周恩來在西柏坡與受李宗仁派遣、以私人資格來訪的顏惠慶、邵力子、章士釗等,達成關於國共和平談判的非正式協定八點,主要內容為「談判以中共1月14日聲明及所提八點為基礎」。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發起時,解放軍和長江中的英國戰艦發生激烈炮戰,英艦「紫石英」號中彈擱淺。4月22日毛澤東親自起草了新華社社論《抗議英艦暴行》,指責「英帝國主義的海軍竟敢如此橫行無忌和國民黨反動派勾結在一起,向中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挑釁,闖入人民解放軍防區發炮攻擊,英帝國主義必須擔負全部責任」。是為「紫石英號事件」。

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民主革命28年的經驗,闡明即將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性質,各階級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國內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指出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政權。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主持制定具有憲法意義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並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編輯] 建國到文化大革命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由毛澤東主持舉行第一次會議。同日,首都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集會,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於《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莫斯科簽訂之前訪問蘇聯。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毛澤東作了《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的書面報告,並作了《不要四面出擊》的講話。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發出《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派遣解放軍第13兵團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參加韓戰,戰事達三年之久,最後戰線穩定在北緯38度(三八線)附近。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署。韓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對戰雙方都各自有數十萬計的軍民喪生。

1950年毛澤東指令肖勁光分別組建人民海軍。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澤東首次視察海軍艦艇部隊,先後乘坐「長江」艦、「洛陽」艦航行4天3夜,併為5艘軍艦題詞,先後5次寫下了「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

1950年11月25日,長子毛岸英在朝鮮戰場上陣亡。

1951年10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出版發行。此後,在全國掀起了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和第三卷,也相繼於1952年4月和1953年4月出版發行。

1954年,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並主持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1956年1月,中共中央根據毛澤東同志的提議,在北京召開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會議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1956年2月,國務院成立了科學規劃委員會,700多名科學家共同參與,年底編成《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規劃》本著「重點發展,迎頭趕上」的方針,提出有全局性意義的12項重點任務,在人力、物力上優先予以保證。

1956年4月,發表《論十大關係》,論述了共產黨在經濟、國防、民族、外交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思想。

1956年,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鼓勵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對中共提出意見。

1957年,發動「反右派」運動,55萬在雙百中提意見的知識分子(包括黨員和非黨員)被中共打成「右派」,遭到批判和勞動改造。(官方統計當時有500萬知識分子)

1958年,發動大躍進運動,希望能在短期內「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全國各地土法煉鋼,誓言二十五年內超英趕美(後來又被縮減為二十年、十年甚至五年)。又實施人民公社制度。大躍進、「總路線」和人民公社被合稱為三面紅旗。

1958年,因毛澤東和赫魯雪夫在很多重大關係上產生分歧,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停止援助。

1958年8月20日,毛親自指揮金門炮戰,並和蔣介石分別粉碎了美國欲將臺灣獨立的企圖。

1958年11月第一次鄭州會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一度著手糾正「大躍進」中「左」的偏差,強調要壓縮空氣、反對浮誇,務求讓國民經濟回歸正軌。

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毛批判劉伯承、葉劍英、肖克為首的軍事教條主義。解放軍的正規化建設被衝擊,正規化被政治工作至上所取代。

1959年7月,廬山會議中,因不接受彭德懷所上萬言書中的批評,發動批判「彭德懷反黨集團」的運動。會議後,「反右傾」運動再次展開,「左傾」恢復為經濟工作的「思想方針」。廬山會議後,毛支持林彪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朱德、彭德懷均被排斥。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31: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0000051KK039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