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文臣武將問題2

2007-03-11 12:45 am
三國文臣武將問題經過幾個月之後重開~~
歡迎各位三國高手回答!!
列出下列等人智力指數(1最低,100最高)
魏國
樂進,夏侯淵,曹洪,王朗,蒯越
蜀國
王甫,劉封,王平,張嶷,張翼
吳國
丁奉,呂範,程普,黃蓋,孫桓
請加上少少理由!!

回答 (5)

2007-03-11 2:26 am
✔ 最佳答案
樂進 85
夏侯淵 79
曹洪 84
王朗 87
蒯越 90

王甫 88
劉封 74
王平 82
張嶷 85
張翼 86

丁奉 87
呂範 88
程普 88
黃蓋 85
孫桓 85

2007-03-10 22:12:22 補充:
先說張嶷,他本身有不錯的分析力.曾向蔣琬分析,武都氐王苻建請降的心態,後來言中只有符建本人投降蜀漢,而其弟則領四百戶投降曹魏又多次提醒費禕小心新投降的人,而之後費禕果然被魏國降人郭循刺死。 後來又言中諸葛格離境出兵不是晞智的決定,而後來諸葛恪果然被滅三族。 丁奉其同時代的人張布曾說:「丁奉雖不能吏書,而計略過人,能斷大事。」而後來孫休採納他的意見殺死孫綝夏侯淵夏侯淵本身有謀略,但自己卻常輕視,曹操曾勸他:「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個人認為有智而不用,那跟沒有智謀沒有太大分別

2007-03-12 17:28:50 補充:
黃蓋三國志中說:蓋當官決斷,事無留滯,國人思之。建安中,隨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語在瑜傳。程普初為州郡吏,有容貌計略,善於應對。孫桓次桓,儀容端正,器懷聰朗,博學彊記,能論議應對,權常稱為宗室顏淵,擢為武衛都尉。呂範呂範字子衡,汝南細陽人也。少為縣吏,有容觀姿貌。孫策見而異之

2007-03-12 17:42:05 補充:
王甫史書只有數句(王)國山名甫,廣漢郪人也。好人流言議。劉璋時,為州書佐。先主定蜀後,為綿竹令,還為荊州議曹從事。隨先主征吳,軍敗於秭歸,遇害。看不到他有計略,但以演義來說,他看穿了陸遜及呂蒙的計劃,而且每言必中王平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使人讀史、漢諸紀傳,聽之,備知其大義,往往論說不失其指。張翼善於分析形勢丞相亮聞而善之。自翼建異論,維心與翼不善,然常牽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劉封,降為62雖有氣力而每戰必克,但後來到死前仍對自己所做事情多次後悔

2007-03-12 17:56:46 補充:
王朗策以朗儒雅,詰讓而不害。朗高才博雅,而性嚴整慷慨,多威儀,恭儉節約蒯越助劉表得荊州而能拒袁術的其中一人太祖與荀彧書曰:「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樂進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于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曹洪降為82攻無不克,丶無不勝,曾救曹操一命
參考: 因左手受傷..理由後補
2007-03-14 7:11 am
致流兄:
三國文臣武將問題又再出爐!!!可喜可賀!
雖然我沒有信心比三國演義教授答得更好,但也盡力一試...

魏國
樂進(75)雖然描述不多,但正史中說他攻城掠地無所不克,我認為攻城如不用智謀難以無所不克吧,而且他是魏五子之一,如三國演義教授所說,五子偏向文武雙全型。
夏侯淵(45)自大,輕視黃忠,中了以逸待勞之計,死也不知是點死的...而且劉備曾對黃忠說殺了夏侯淵不算什麼,張郃才是勁敵(好似是這樣說)..夏侯淵是典型無謀之輩。
曹洪(40)曹仁說:"洪性躁,恐誤事",可知其人性急少智,十日內魯莽出戰失潼關,新野城中遭孔明火攻,沒有任何謀略可言。
王朗(85)貴為曹丕時代三公之一,亦貴為曹真軍師,該有不錯智力,而且王朗胸有成竹說服孔明投降,我認為如果不是孔明實在太勁,王朗也不致被罵死。
蒯越(88)曹操當佢係寶,我信曹操的知人之明,智力一定高!!

蜀國
王甫(86)苦勸關羽用趙累,不要用潘濬; 又曾警告東吳的危險性,可說言必有中!
劉封(49)無故害死關羽,此其一愚昧;不投奔魏國保命,卻回成都受死,此其二愚昧!
王平(78)曾苦勸徐晃和馬謖,有先見之明!
張嶷(74)為人不過不失,屬謹慎型..
張翼(73)和張嶷一樣,殺劉璝獻雒城,使自己錄得功勞並得投明主,見機快!!

吳國
丁奉(80)雪中奮短兵和定計斬孫琳是代表作,吳國後期支柱之一,足證明其人有勇有謀
呂範(82)二氣周瑜故事中,建議孫權埋伏刀斧手刺殺劉備,不過被吳國太破壞好事,否則已成功; 而且呂範是孫策舊部,曾獻玉璽換兵之計,終成孫策稱霸江東大業!!!呂範真是幾勁!!
程普(76)吳國重臣,勸孫堅藏匿玉璽,曾任赤壁副都督,有勇有謀。
黃蓋(75)自己想到火計,又能配合周瑜上演苦肉計,相信有不錯智力。
孫桓(69)智力平平,唯他總算能抵擋著劉備一段時間,守住了夷陵城,都有69啦!

2007-03-27 18:43:42 補充:
眾人的智力平均來說似乎過高。
參考: 我的愚見
2007-03-11 3:31 am
魏國
樂進 (68) : 協助張遼長期守住合淝,而且貴為魏國五虎將 ( 其餘四虎將智力也頗高 ) 第二,智勇都應該幾好
夏侯淵 (57) : 中了法正之計被黃忠斬殺,但不是完全沒有謀略,如他曾用計活捉陳式
曹洪 (45) : 不見得他有甚麼謀略,而且性情易怒,容易受挑釁,曾因此而失了潼關
王朗 (82) : 並沒有甚麼代表作,但曾經以軍師身份隨曹真出征
蒯越 (84) : 蒯良之弟,但智力比兄長差,不過曹操曾說「吾不喜得荊州,喜得異度也」,智力應該不錯

蜀國
王甫 (85) : 明白糜芳、傅士仁和潘濬不很忠心,建議用趙累,而且也知道吳常有吞併荊州之意
劉封 (47) : 竟然聽孟達之言不派援軍救關羽,根本想不到劉備會因此而恨自己,最後還被處死
王平 (78) : 曾苦勸徐晃和馬謖,而且諸葛亮曾讚他平生謹慎
張嶷 (74) : 和王平一樣是頗謹慎的
張翼 (66) : 聽從諸葛亮和姜維的吩咐,頗為盡責

吳國
丁奉 (76) : 雪中奮短兵、定計斬孫琳,用計包圍牛金,諸葛恪北伐也聽從他的建議
呂範 (73) : 是以文官身份出場,向孫策獻計以玉璽換來父親的舊部,也曾殺敗曹休 ( 不知是否用計 )
程普 (73) : 知識豐富,知道玉璽的歷史,曾說「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結果孫氏果然稱霸江東
黃蓋 (69) : 是唯一和周瑜、諸葛亮一樣想到用火攻曹軍的人
孫桓 (72) : 成功守住夷陵城

2007-03-10 19:38:42 補充:
To 對答如「流」 :你和答左等於冇答有沒有收到我的來信 ?
2007-03-11 1:54 am
魏國
樂進81,夏侯淵87,曹洪84,王朗77,蒯越61
蜀國
王甫77,劉封82,王平84,張嶷83,張翼67
吳國
丁奉77,呂範88,程普89,黃蓋92,孫桓82
純個人主觀,+上遊戲影響
2007-03-11 1:22 am
65,20,35,50,?
68,75,80,55,60
20,60,70,85,63
其實好主觀,你覺得佢叻咪俾佢高分,例如黃蓋又出又演苦肉計,扮得好似,扼着曹操。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12: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0000051KK030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