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x2) 請問中文有多少種論證手法??請詳述之。

2007-03-10 8:29 pm
請問中文有多少種論證手法??請詳述之。

(10分x2)

回答 (3)

2007-03-10 8:42 pm
✔ 最佳答案
我讀中文教常見有 6 種論證方法

1. 舉例論證
好簡單,即係用個事例(典型同有代表性)證明論點
2. 比喻論證
用比喻去論證一 d 較為抽象 ge 道理
3. 對比論證
兩種唔同 ge 方向 (應該叫對立) 事或道理用比較同對照證明論點,
差異就可以清楚睇到, 邊個對錯就清楚知道
4. 引用論證
用公認,科學道理原理或有權威的言論証明
5. 類比論證
兩樣性質接近的事物比較, 用共通點去推出另一種事物道理
6. 演繹論證
用一個已知的原理去推論事物結論, 推論過程正確結論應該都會正確,說服力增加
不過去有邏輯關係囉,唔可以亂
參考: myself+中文書
2007-03-10 11:49 pm
論《孟子‧告子上》與《荀子‧性惡篇》的人性論
  討論孟荀二人的人性論,也須對某些哲學名詞有清晰的概念。這些哲學名
詞包括:第一是人性。(一)何謂「人性」?中國傳統倫理哲學的「人性」,指人的本質屬性[2],或本有的性能。[3]此即《孟子‧告子上》的「天爵」。[4]「性」與「偽」的分別是:「性」是「不可學、不可事之在天者,謂之性。」[5];「偽」是「可學而能,可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6]。兩者是對立的。人性屬「潛在性」,是先天的,是可發展的;(二)「性」的內容有二:動物性和社會性。[7]前者是人與動物共有的自然行為,如「食」和「色」;後者是人類特有的行為,如「仁」和「義」。兩者都是人性的組成部分。這是人性的定義;第二是善與惡(good and evil)。所謂「善」,是對符合一定
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的行為的肯定評價;所謂「惡」,是對違背一定社
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的行為的否定評價。[8]《荀子‧性惡篇》亦云:「
凡古今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是善惡之分也已。」
。[9]這是善與惡的定義。筆者先將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分開討論:
  孟子主張性善論。孟子的性,專指人類特有的仁義行為,而非動物共有的食
色行為。孟子認為:善的根源在人性,是內在的;惡的原因是後天的,是外在的
。[10]茲將《孟子‧告子上》有關人性論的觀點,列之於下:
  一,人性本善。孟子的性善,指人與生俱來具有可以為「善」的根,不是指
人出生後,便能做出種種善行,或成為聖人;這些善的根,又名「四善端」。「
四善端」指分別可以為「仁」、「義」、「禮」和「智」的「惻隱之心」、「羞
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四善端」是人類獨有的,而且是人
人皆有的。不過,「四善端」依稀可見。能否成為仁義禮智,則視乎個人的存養
、後天的教育或環境的影響:若順這些善性發展,便可以為仁義;若不順這些善
性發展,則不能為仁義。徐復觀先生云:「剋就本心之發的四端上講,它是有定
向,而這定向是善的。但四端只是『端』,只是『幾希』;而其為善,也只是『
可以為善』,即是有為善的可能性,但並無為善的必然性;則其受環境的影響更
為容易。」。[11]孟子的論證方法是:一,比喻。孟子分別用「以杞柳為桮棬」
、「水之就下」、「麰麥」和「牛山之木」,比喻善性是「定性」,而非經過人
為的加工;二,類比。孟子以人「口之於味」、「耳之於聲」和「目之於色」都
是相同,推論人的善性也是相同。通過以上的論證方法,論證人性本善;
  二,人性非惡。一般來說,人的不善行為與人的感官慾望有關。但孟子認為
:人之所以為不善,緣於人沒有存養善性,或受環境影響。不善的行為與人的感
官慾望無關。由於不善的行為與人的感官欲望無關,所以人性不是惡的。此可見
於:(一)孟子反駁告子時,似乎不承認「生之謂性」是性;(二)孟子認為人
之不善,跟人的本性無關。孟子云:「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
是也。」、「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
心者然也。」、「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
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子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
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12]等
,都指出種種不善行為與人的本性沒有必然的關係。換言之,孟子並不承認性惡 ;
; 三 , 仁義俱內。孟子認為,仁義是先天、內在的,而非後天、外在。 他: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3]孟子的論據有二
:第一,人類先天具有分別可以發展為「仁」和「義」的「惻隱」和「羞惡」的
潛在性;第二,行仁義與否,純粹是主觀感覺:喜歡向誰行仁義,便向誰行仁義
;喜歡尊敬誰,便尊敬誰。單就行義來說,義是主觀情操,義不在長者的身上,
而在長之者的心上。這種「主觀情操」的仁義,便是內在,而非外在。

  孟子的「人性本善」和「仁義俱內」的觀點頗有洞見。性是與生俱來,不假
外求;善性也是與生俱來,自然而發。如是者,親友死去,人會惻隱悲傷;孺子
將跌進井裏,人會立刻上前拯救。除此之外,由於人類存在可以為善的潛在性,
才可發展各種善行。這才能解釋現實社會裏,為何有人為善;反過來說,現實社
會的各種善行,都以這種潛在的善性為基礎。人有善的潛在性,至於能否行善,
則是另一回事。雖然人類可能為惡,但人類畢竟或多或少存有基本的善,這與孟
子「性善」的概念沒有矛盾。這一點善足以有別於禽獸。因此,孟子的性善論頗
為合理。
不過,孟子的論證手法稍嫌不足。孟子只用比喻和類比的論證手法,推論人
之性善。可是,比喻只可是比喻,不能解釋某一事物為何存在;類比只有概然性
,卻沒有必然性。一,比喻方面。「以杞柳為桮棬」和「水之就下」,這兩個比
喻用得並不恰當。這些比喻純粹是比喻,並沒有徹底解釋人性何以是善。誠然,
這兩個比喻只是孟子針對告子的比喻而提出來的,旨在批判告子的邏輯思維,而
不在批判告子人性論的對與錯。我們不必以這兩個比喻的對與錯,批評孟子的性
善論的對與錯。然而,「麰麥」和「牛山之木」兩個比喻,也不能解釋「人性何
以是善」、「善從何而來」等問題。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以論理之形式……
於性善之證據,末之及也。」[14];二,類比方面。孟子以人對味覺、聽覺和美
感相同,類比出人類普遍地具有善性。由前者推論到後者,似乎沒有必然關係。孟
子對前者與後者的關係,也沒有詳加解釋。所以說:雖然孟子的性善的觀點頗為
合理,可是孟子的論證邏輯稍欠縝密。孟子沒有從客觀現實的例子,歸納出人性
何以是善。牟宗三先生也有相同的看法:「孟子主仁義內在,而向主體精神與絕
對精神方面發展,客觀精神則不足。」[15],可說是中肯的評論。
  孟子的人性論之不足處,在於他不承認人性同時具有惡的潛在性。如前所述
,性是自然而發,不假外求。人類自然地表現惻隱之心,為何人類也自然地表現
妒忌之心?既然四端是善的根,難道感官欲望不是惡的根?為何四端是善的根,
感官慾望不可以是惡的根?如果人性非惡,惡又從何而來?筆者認為,惡跟善一
樣,必定有個源頭。這個源頭便是人的感官慾望的潛在動物性。不善的行為便是
建基於這種潛在的動物性上。如是者,這才能解釋社會現實裏,為何有人為惡。
因此,孟子這邊廂承認人性具善的潛在性,那邊廂沒有承認人性也具惡的潛在性
,這是於理不合的。
  剛好相反,荀子主張性惡論。荀子的性,專指動物共有的食色行為,而非人
類特有的仁義行為。荀子認為:惡的根源是在內在的,善是後天外在教育的結果

   
2007-03-10 8:39 pm
論證手法 / 說理手法 / 論說手法9種

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只見於齊桓晉文之事章)、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反面論證(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正面論證、歸納法(先提出數個例子/論據,再寫論點)、演繹法(先寫論點,後寫數個論據以證)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36: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10000051KK015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