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司馬光同李時珍嘅生平比我 要短 唔該 快呀...好緊急急急急急急

2007-03-10 3:56 am
比司馬光同李時珍嘅生平我
要短.......唔該
2個分開寫
好急急急急急
更新1:

要短短短短短短短短呀

回答 (5)

✔ 最佳答案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享年68歲。陝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司馬光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原籍屬河內,今河南沁陽。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院),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
李時珍

李時珍(約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是中國明朝最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之一。

[編輯] 生平
李時珍出身於一個世醫家庭。祖父是「鈴醫」。父親名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由於家庭的熏陶,李時珍從小就喜愛醫藥。由於當時從醫者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身為醫生的父親李言聞只希望他讀書應考以光宗耀祖,並不鼓勵他習醫。李時珍在14歲的時候不負父望順利的成為秀才,但是之後3次參加鄉試欲成舉人,都難以遂願,兼之他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一直有增無減,於是決定棄儒從醫專心研究醫藥。

在30歲時成為當地名醫,楚王聽說後聘李時珍為奉祠,掌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經舉薦補太醫院之闕,在京師金陵供職了一年。辭職回家後,在雨湖北岸構築新居,題名「紅花園」,在此行醫。

在他行醫救人期間,他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李時珍多次上書朝廷要求重整醫書的資料,可惜並無回應,於是他便利用在良醫所和太醫院閱讀的大量醫籍和堅實的文史基礎,親自對中國歷代有關藥物學的著作進行了整理。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於是李時珍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除了不辭勞苦到各地採藥及以自身試藥之餘,他遍訪名醫宿儒,又到處訪問漁夫、農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間驗方。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採訪。後來,他多次出外採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藥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採訪的生活。經過30年後,終於著成了《本草綱目》,後來又花了12年修訂三次。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李時珍逝世,葬於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東南2公里的雨湖之濱。(參看李時珍墓)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刊行。此外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瀕湖集簡方》、《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等,除前兩種外皆失傳。
2007-03-10 9:21 pm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享年68歲。陝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生平

家世
司馬光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原籍屬河內,今河南沁陽。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院),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童年
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光」。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一位婢女用熱湯替他將胡核去皮,他姐姐問他是誰做的,司馬光回答是自己剝皮的,父親責備他小孩子怎麼可以說謊,司馬光自此便不再說謊。司馬光自幼便聰敏好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兒童故事,在當時的東京(今開封)、洛陽一帶就有人把這個故事畫成《小兒擊瓮圖》廣為流傳。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傳為千古佳話。

仕途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中進士甲科,從此步入仕林。初任奉禮郎、大理評事一類小官,後經樞密副使龐籍的推薦,入京為館閣校勘,同知禮院,改并州通判。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同知諫院。嘉佑六年(1061年)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統治者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通志》八卷上進宋英宗,英宗命設局續修,並供給費用,增補人員。宋神宗以其書「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鑒》,並親為寫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神宗命他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熙寧三年(1070年),自請離京,出知永興軍(現陝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陽,任西京留守御史臺,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書成後,司馬光官升為資政殿學士。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數月間罷黜新黨,盡廢新法,史稱「元祐更化」。


李時珍(約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是中國明朝最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之一。

生平
李時珍出身於一個世醫家庭。祖父是「鈴醫」。父親名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由於家庭的熏陶,李時珍從小就喜愛醫藥。由於當時從醫者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身為醫生的父親李言聞只希望他讀書應考以光宗耀祖,並不鼓勵他習醫。李時珍在14歲的時候不負父望順利的成為秀才,但是之後3次參加鄉試欲成舉人,都難以遂願,兼之他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一直有增無減,於是決定棄儒從醫專心研究醫藥。

在30歲時成為當地名醫,楚王聽說後聘李時珍為奉祠,掌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經舉薦補太醫院之闕,在京師金陵供職了一年。辭職回家後,在雨湖北岸構築新居,題名「紅花園」,在此行醫。

在他行醫救人期間,他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李時珍多次上書朝廷要求重整醫書的資料,可惜並無回應,於是他便利用在良醫所和太醫院閱讀的大量醫籍和堅實的文史基礎,親自對中國歷代有關藥物學的著作進行了整理。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於是李時珍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除了不辭勞苦到各地採藥及以自身試藥之餘,他遍訪名醫宿儒,又到處訪問漁夫、農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間驗方。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採訪。後來,他多次出外採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藥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採訪的生活。經過30年後,終於著成了《本草綱目》,後來又花了12年修訂三次。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李時珍逝世,葬於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東南2公里的雨湖之濱。(參看李時珍墓)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刊行。此外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瀕湖集簡方》、《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等,除前兩種外皆失傳。
2007-03-10 6:49 pm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享年68歲。陝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生平

家世
司馬光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原籍屬河內,今河南沁陽。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院),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童年
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光」。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一位婢女用熱湯替他將胡核去皮,他姐姐問他是誰做的,司馬光回答是自己剝皮的,父親責備他小孩子怎麼可以說謊,司馬光自此便不再說謊。司馬光自幼便聰敏好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兒童故事,在當時的東京(今開封)、洛陽一帶就有人把這個故事畫成《小兒擊瓮圖》廣為流傳。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傳為千古佳話。

仕途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中進士甲科,從此步入仕林。初任奉禮郎、大理評事一類小官,後經樞密副使龐籍的推薦,入京為館閣校勘,同知禮院,改并州通判。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同知諫院。嘉佑六年(1061年)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統治者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通志》八卷上進宋英宗,英宗命設局續修,並供給費用,增補人員。宋神宗以其書「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鑒》,並親為寫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神宗命他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熙寧三年(1070年),自請離京,出知永興軍(現陝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陽,任西京留守御史臺,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書成後,司馬光官升為資政殿學士。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數月間罷黜新黨,盡廢新法,史稱「元祐更化」。

身後
死後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賜碑「忠清粹德」。遺著有《潛虛》、《均韻指掌》、《類編》、《傳家集》、《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通鑑目錄》、《通鑑考異》、《通鑑舉要歷》、《稽古錄》(《歷年圖》、《歷代君臣事跡》和《百官公卿表》)、《切韻指學圖》、《司馬文正公集》等37種。










李時珍

李時珍(約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是中國明朝最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之一。


生平

李時珍出身於一個世醫家庭。祖父是「鈴醫」。父親名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由於家庭的熏陶,李時珍從小就喜愛醫藥。由於當時從醫者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身為醫生的父親李言聞只希望他讀書應考以光宗耀祖,並不鼓勵他習醫。李時珍在14歲的時候不負父望順利的成為秀才,但是之後3次參加鄉試欲成舉人,都難以遂願,兼之他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一直有增無減,於是決定棄儒從醫專心研究醫藥。

在30歲時成為當地名醫,楚王聽說後聘李時珍為奉祠,掌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經舉薦補太醫院之闕,在京師金陵供職了一年。辭職回家後,在雨湖北岸構築新居,題名「紅花園」,在此行醫。

在他行醫救人期間,他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李時珍多次上書朝廷要求重整醫書的資料,可惜並無回應,於是他便利用在良醫所和太醫院閱讀的大量醫籍和堅實的文史基礎,親自對中國歷代有關藥物學的著作進行了整理。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於是李時珍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除了不辭勞苦到各地採藥及以自身試藥之餘,他遍訪名醫宿儒,又到處訪問漁夫、農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間驗方。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採訪。後來,他多次出外採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藥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採訪的生活。經過30年後,終於著成了《本草綱目》,後來又花了12年修訂三次。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李時珍逝世,葬於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東南2公里的雨湖之濱。(參看李時珍墓)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刊行。此外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瀕湖集簡方》、《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等,除前兩種外皆失傳。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3-10 6:26 pm
司馬光:司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實,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學者。他反對王安石新法,是舊黨的代表人物。著有《資治通鑑》等著名歷史書。
--------------------------------------------------------------------------------------------------------------------------------
李時珍(1518-1596),湖北蘄春人:從事藥物學調查研究數十年,藥農、漁夫、採礦者、捕蛇人以及醫生、知識階層等,皆是調查對象,參考圖書800多種,收藥60個類目共1892種,其中新增374種,繪製藥圖1109幅,附有醫方11096首,改正前人錯誤之處甚多。公元1596年金陵版首刊,逐漸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重視,有日、英、法、德、俄等文字的全譯、節譯本以及中文善本等,均流傳至許多國家。
2007-03-10 5:09 am
李時珍
-生平-
李時珍出身于一個世醫家庭。祖父是“鈴醫”。父親名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由於家庭的熏陶,李時珍從小就喜愛醫藥。由於當時從醫者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身爲醫生的父親李言聞只希望他讀書應考以光宗耀祖,並不鼓勵他習醫。李時珍在14歲的時候不負父望順利的成爲秀才,但是之後3次參加鄉試欲成舉人,都難以遂願,兼之他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一直有增無減,於是決定棄儒從醫專心研究醫藥。
在30歲時成爲當地名醫,楚王聽說後聘李時珍爲奉祠,掌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經舉薦補太醫院之闕,在京師金陵供職了一年。辭職回家後,在雨湖北岸構築新居,題名“紅花園”,在此行醫。
在他行醫救人期間,他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爲二三,或二物混爲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爲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李時珍多次上書朝廷要求重整醫書的資料,可惜並無回應,於是他便利用在良醫所和太醫院閱讀的大量醫籍和堅實的文史基礎,親自對中國歷代有關藥物學的著作進行了整理。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於是李時珍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除了不辭勞苦到各地采藥及以自身試藥之餘,他遍訪名醫宿儒,又到處訪問漁夫、農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間驗方。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採訪。後來,他多次出外採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産藥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迹。後人爲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産,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採訪的生活。經過30年後,終於著成了《本草綱目》,後來又花了12年修訂三次。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李時珍逝世,葬於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東南2公里的雨湖之濱。(參看李時珍墓)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刊行。此外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瀕湖集簡方》、《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等,除前兩種外皆失傳。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享年68歲。陝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司馬光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司馬光:
-生平-
家世
司馬光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原籍屬河內,今河南沁陽。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爲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院),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童年
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光”。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一位婢女用熱湯替他將胡核去皮,他姐姐問他是誰做的,司馬光回答是自己剝皮的,父親責備他小孩子怎麽可以說謊,司馬光自此便不再說謊。司馬光自幼便聰敏好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兒童故事,在當時的東京(今開封)、洛陽一帶就有人把這個故事畫成《小兒擊甕圖》廣爲流傳。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沈著冷靜,機智勇敢,傳爲千古佳話。
仕途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中進士甲科,從此步入仕林。初任奉禮郎、大理評事一類小官,後經樞密副使龐籍的推薦,入京爲館閣校勘,同知禮院,改並州通判。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同知諫院。嘉佑六年(1061年)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爲統治者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通志》八卷上進宋英宗,英宗命設局續修,並供給費用,增補人員。宋神宗以其書“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鑒》,並親爲寫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援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神宗命他爲樞密副使,堅辭不就。熙寧三年(1070年),自請離京,出知永興軍(現陝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陽,任西京留守禦史台,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書成後,司馬光官升爲資政殿學士。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數月間罷黜新黨,盡廢新法,史稱“元祐更化”。
身後
死後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賜碑“忠清粹德”。遺著有《潛虛》、《均韻指掌》、《類編》、《傳家集》、《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遊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通鑒目錄》、《通鑒考異》、《通鑒舉要曆》、《稽古錄》(《歷年圖》、《歷代君臣事迹》和《百官公卿表》)、《切韻指學圖》、《司馬文正公集》等37種。
政治主張
司馬光在政治上是標準的守舊派人士,他跟主持變法的王安石發生了嚴重分歧,幾度上書反對新法。他認爲刑法新建的國家使用輕典,混亂的國家使用重典,這是世輕世重,不是改變法律。所謂“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則修之,非大壞不更造也。”司馬光與王安石,就竭誠爲國來說,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體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圍繞著當時財政、軍事上存在的問題,通過大刀闊斧的經濟、軍事改革措施來解決燃眉之急。司馬光則認爲在守成時期,應偏重於通過倫理綱常的整頓,來把人們的思想束縛在原有制度之內,即使改革,也定要穩妥,因爲“大壞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無,臣恐風雨之不庇也”。司馬光的主張雖然偏於保守,但實際上是一種在“守常”基礎上的改革方略。王安石變法中出現的問題,如新法不能有效落實和用人不當等情況,從側面證明司馬光在政治上還是老練穩健的。
編撰《資治通鑒》
司馬光最偉大的貢獻,就是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記載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歷經19年編輯完成。他在《進資治通鑒表》中說:“臣今筋骨臒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爲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鑒》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君實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褒貶
雖然司馬光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但卻不是稱職的政治家﹐其人爲中國古代士大夫迂腐思想典型代表。宋代多次戰爭中敗北﹐那種腐敗到骨髓的政府和社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局勢。但由司馬光反對王安石可以顯示出迂腐保守透頂的本質﹐對他而言宗法及那些所謂倫理綱常比起國家衰亡更重要。
主要作品
·《資治通鑒》
·《涑水記聞》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51: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9000051KK032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