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有德行的人?

2007-03-10 3:50 am
如題,可唔可以答詳細d,要做報告。唔該!

回答 (5)

2007-03-10 3:56 am
✔ 最佳答案
基督徒當然應該注重德行。新約之中講到基督徒該有好行為的例
證,十分眾多。(不錄)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
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得進天國。」(馬太福音五章二十節)基督徒
也愛看舊約的箴言和十誡,那也是勸誡人們良好德行的聖訓。

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你這好行為是從哪裡出來的?如果只是從
人墮落的肉體出來的,是勉強、虛飾的,那就十分可恨; 神要的基
督徒的好行為,必須是信了 主之後,由 主的生命,透過人的身體
所表現出來的。因為,「我們(人自己)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
都像污穢的衣服。」(以賽亞書六十四章六節)人自己的義,是無法
蒙受 神的喜悅的,唯獨從 神生命中放出的光芒,才是 神所喜悅
的。


本章提到許多基督徒的德行。是提醒基督徒用的,不是轄制基督
徒用的。第一是要順服掌權者,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 神的。(1
至7節)保羅這一教訓,當然有助於信徒到外邦傳布福音;因為這可
以減低基督徒所可能受的迫害。不過假如執政掌權者的命令,明顯違
背 神的命令,怎麼樣呢?當記得「順服 神不順服人是應當的。」
(使徒行傳五章二十九節))「靈巧像蛇,馴服像鴿子」(馬太福音
十章十六節)。


其次,強調愛人。(2至10節)「愛人就完全了律法。」(8節)
這是很清楚的。耶穌說:「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十九章十九節
、加拉太書五章十四節)因為基督就是愛, 神就是愛,所以愛就是
神的生命的呈現,基督的生命的呈現。


11節至章末,是叫人要警醒,不可讓罪進入我們的生活。14節:
總要披戴 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


講到「好行為」,我們也知道,有一些道德家、有一些宗教人士
,他們的行為也不錯。可是,我們如果真正有 神的感覺,總覺得那
不是味兒。有的太矯揉、有的太虛偽,令人討厭。反而是基督徒,表
面看來不是那麼好,可是他們的德行,真是 神生命的表露,那就是
極珍貴的。當然我們也知道,有些基督徒的德行並不很好,有改進的
空間;但是好行為應該是 神生命的顯露,而不是外加的、模仿的,
否則如果基督徒內裡的生命枯竭,與 神沒有了溝通,徒然是模仿一
些外在的好行為,就同樣是是可厭的、引動怒氣的。
2007-03-10 6:22 am
一般在學校裡,在培訓的課程中,大多數是教授知識,傳授處事之道,很少教導待人的本領,又或只當一種輔助性質來教導。至於如何做人則更少問津了。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別在東方文化的社會裡,我們往往感受到待人的重要,長輩們的教導也是從教導如何做人開始。
  在用人方面,往往是先看看其人是否可靠,是否忠實,又或其操守如何,德行如何而決定。所以用人有「德才兼備」之標準,及有「選賢與能」之說法。「賢者」,則是有操守,有德行的人。
  「未學做事,先學做人」、「做事容易做人難」這些前人的經驗足見待人的重要性。
  為甚麼人們會說「未學做事,先學做人」呢?在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可以見到:一言成事、一言敗事的例子。所以說成事在人。我們也知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滿招損,謙受益」、「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些都說明了做人的重要,並且比學處事來得更重要。
  為甚麼說:「做事容易做人難」?因為事物是固定的,在固定的事物中去找尋其中的規律是比較容易的,也比較好掌握。但人的個性則是不同的,不同的喜好,不同的興趣,並時刻在變。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因此要在不同的人物之中,去尋找一種共性,也就是共同的規律,那就比較難了。例如我們要把緤油成綠色,你只要把緤油成綠色便可以了。但對人便不同了,你必須問問那人是否喜歡綠色?否則你所做的事便得不到應有的效果。若不喜歡,你可能給人罵一頓,說你多此一舉。所以有「渴時一滴如甘露,醉酒添杯不如無」及「好心辦壞事」的情況,這便說明學會待人的重要性。
  那麼,應如何做人呢?做人包括待人。
  待人要誠、要寬,要有禮貌。對上要忠,對下要恕,對友要義。義者,就是不做對不起朋友的事,也就是己之不欲,勿施於人。還有「與人相處,先學吃虧」。待人要謙,要讓,要和氣生財,要面面俱圓,要有愛心、同情心。待人要熱情,要欒於助人。
做人,主要是要律己,待人要寬、待己要嚴。
因此,做人要有志向,有理想。也就是「立志」,為做人之首。
其次,做人要勤,主動、有上進心,所以說「勤奮」。
做人要有決心、耐心、恒心、毅力。
要有責任感,有頭有尾,有始有終。
要勇敢果斷,敢於嘗試。
要不怕困難,吃得苦,耐得勞。
做人要心正,不說謊。
要守紀律,不犯法。
要不惡口、不兩舌。
不要太貪。
要注意控制脾氣。
要好學,不斷改善自己,不斷增長知識,增長智慧。
一句話,做人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只要守法,同時要對得住良心,將心比己,過得自己過得人。
  若能合理,又能合情,那就是更加完美了,也就是盡力而為,問心無愧。  雖然都是老生常談的話,卻是處世的不二良方,雖然小學生也都知道,但卻是七十歲老翁也難做得好的啊!若要成功,非要學習做人待人的本事不可。同時更重要在行動中能否做到。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能有點成績的人,我們稱之為有修養的人;完全不懂的人,我們又會說他為「無家教」;真正能言行一致,並做得很好的人,我們稱之為「有道德」的人,甚至是賢人,是聖人。所以說:學習做人,小則能幫助你的工作與生活,大則可以成功,並能成為聖賢。

自知、自律、自助、自強
人們要進步,有二種方法:一曰:學習;二曰:改善。
學習是令人進步的主要方法,古云:「苟不教,性乃遷;人不學,不知義。」因此有「學無止境」及「做到老,學到老」之說。
其二是「改善」,「改善」是日本管理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也是日本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甚至被喻為日本企業成功的奧秘。「改善」之功效可見一斑。
然而,應如何「改善」?「改善」從哪裡入手呢?
「改善」之要點在於:保持優點,克服缺點。而入門的地方,則應從自己入手,所以說「改善由自己做起」。
  到底又如何做呢?
曰:自知、自律、自助、自強。
自知,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是甚麼,缺點是甚麼;自己長處是甚麼,短處又是甚麼;自己的地位、自己的能力。只要「自知」,才能知道在甚麼場合說甚麼話,才不會惹人討厭、反感,才能與人很好相處,因此有「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之名句。所以說「人貴乎自知之明」。也就是「自知」是多麼寶貴的品性啊!
  自律,是自己管理好自己,要虛心、守紀律、勤奮,肯吃虧,不要說謊,不要貪小便直,不要脾氣暴躁、不要背後說人壞話,不要惡口,不要二舌。有些人是知道的,但做起來卻往往與自己的意願相反,也就是「事與願違」,因此不能小看「自律」的重要。若你過不了這一關,再說成功也屬多餘。因此人們會說:「世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能戰勝自己,也就是打敗了最強大的敵人,其他的敵人則容易戰勝了,其他的困難也就算不了甚麼。
  在人的一生中,自己不只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所以說,當自己遇到困難時,最能幫得上忙的是自己;當自己最寂寞的時候,最能驅走寂寞的是自己。走上街頭,又或找點事做;又或出去運動,因此,最能趕走寂寞的是自己。當自己的心靈受到創傷,最能開解心靈的也是自己。當自己處於絕境時,能依靠的往往也就是自己。所以說:「自助」是改善的第三法門。
  自強,是自我奮發圖強,又或說靠自己的力量去富裕、強盛。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打敗你,只有你自己,也就是:只要你不放棄,能堅持到底,是沒有人可以令你失敗的,但世上的失敗者往往是由自己放棄開始。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也就是說君子立身之道是「自強不息」,就好像日、月之正常運轉一樣。時下語也有「自力更生,繁榮富強」,這也是一條真理啊!
2007-03-10 4:07 am
般在學校裡,在培訓的課程中,大多數是教授知識,傳授處事之道,很少教導待人的本領,又或只當一種輔助性質來教導。至於如何做人則更少問津了。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別在東方文化的社會裡,我們往往感受到待人的重要,長輩們的教導也是從教導如何做人開始。
  在用人方面,往往是先看看其人是否可靠,是否忠實,又或其操守如何,德行如何而決定。所以用人有「德才兼備」之標準,及有「選賢與能」之說法。「賢者」,則是有操守,有德行的人。
  「未學做事,先學做人」、「做事容易做人難」這些前人的經驗足見待人的重要性。
  為甚麼人們會說「未學做事,先學做人」呢?在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可以見到:一言成事、一言敗事的例子。所以說成事在人。我們也知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滿招損,謙受益」、「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些都說明了做人的重要,並且比學處事來得更重要。
  為甚麼說:「做事容易做人難」?因為事物是固定的,在固定的事物中去找尋其中的規律是比較容易的,也比較好掌握。但人的個性則是不同的,不同的喜好,不同的興趣,並時刻在變。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因此要在不同的人物之中,去尋找一種共性,也就是共同的規律,那就比較難了。例如我們要把緤油成綠色,你只要把緤油成綠色便可以了。但對人便不同了,你必須問問那人是否喜歡綠色?否則你所做的事便得不到應有的效果。若不喜歡,你可能給人罵一頓,說你多此一舉。所以有「渴時一滴如甘露,醉酒添杯不如無」及「好心辦壞事」的情況,這便說明學會待人的重要性。
  那麼,應如何做人呢?做人包括待人。
  待人要誠、要寬,要有禮貌。對上要忠,對下要恕,對友要義。義者,就是不做對不起朋友的事,也就是己之不欲,勿施於人。還有「與人相處,先學吃虧」。待人要謙,要讓,要和氣生財,要面面俱圓,要有愛心、同情心。待人要熱情,要欒於助人。
  做人,主要是要律己,待人要寬、待己要嚴。
  因此,做人要有志向,有理想。也就是「立志」,為做人之首。
  其次,做人要勤,主動、有上進心,所以說「勤奮」。
  做人要有決心、耐心、恒心、毅力。
  要有責任感,有頭有尾,有始有終。
  要勇敢果斷,敢於嘗試。
  要不怕困難,吃得苦,耐得勞。
  做人要心正,不說謊。
  要守紀律,不犯法。
  要不惡口、不兩舌。
  不要太貪。
  要注意控制脾氣。
  要好學,不斷改善自己,不斷增長知識,增長智慧。
  一句話,做人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只要守法,同時要對得住良心,將心比己,過得自己過得人。
  若能合理,又能合情,那就是更加完美了,也就是盡力而為,問心無愧。
  雖然都是老生常談的話,卻是處世的不二良方,雖然小學生也都知道,但卻是七十歲老翁也難做得好的啊!若要成功,非要學習做人待人的本事不可。同時更重要在行動中能否做到。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能有點成績的人,我們稱之為有修養的人;完全不懂的人,我們又會說他為「無家教」;真正能言行一致,並做得很好的人,我們稱之為「有道德」的人,甚至是賢人,是聖人。所以說:學習做人,小則能幫助你的工作與生活,大則可以成功,並能成為聖賢。

自知、自律、自助、自強
  人們要進步,有二種方法:一曰:學習;二曰:改善。
  學習是令人進步的主要方法,古云:「苟不教,性乃遷;人不學,不知義。」因此有「學無止境」及「做到老,學到老」之說。
  其二是「改善」,「改善」是日本管理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也是日本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甚至被喻為日本企業成功的奧秘。「改善」之功效可見一斑。
  然而,應如何「改善」?「改善」從哪裡入手呢?
  「改善」之要點在於:保持優點,克服缺點。而入門的地方,則應從自己入手,所以說「改善由自己做起」。
  到底又如何做呢?
  曰:自知、自律、自助、自強。
  自知,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是甚麼,缺點是甚麼;自己長處是甚麼,短處又是甚麼;自己的地位、自己的能力。只要「自知」,才能知道在甚麼場合說甚麼話,才不會惹人討厭、反感,才能與人很好相處,因此有「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之名句。所以說「人貴乎自知之明」。也就是「自知」是多麼寶貴的品性啊!
  自律,是自己管理好自己,要虛心、守紀律、勤奮,肯吃虧,不要說謊,不要貪小便直,不要脾氣暴躁、不要背後說人壞話,不要惡口,不要二舌。有些人是知道的,但做起來卻往往與自己的意願相反,也就是「事與願違」,因此不能小看「自律」的重要。若你過不了這一關,再說成功也屬多餘。因此人們會說:「世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能戰勝自己,也就是打敗了最強大的敵人,其他的敵人則容易戰勝了,其他的困難也就算不了甚麼。
  在人的一生中,自己不只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所以說,當自己遇到困難時,最能幫得上忙的是自己;當自己最寂寞的時候,最能驅走寂寞的是自己。走上街頭,又或找點事做;又或出去運動,因此,最能趕走寂寞的是自己。當自己的心靈受到創傷,最能開解心靈的也是自己。當自己處於絕境時,能依靠的往往也就是自己。所以說:「自助」是改善的第三法門。
  自強,是自我奮發圖強,又或說靠自己的力量去富裕、強盛。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打敗你,只有你自己,也就是:只要你不放棄,能堅持到底,是沒有人可以令你失敗的,但世上的失敗者往往是由自己放棄開始。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也就是說君子立身之道是「自強不息」,就好像日、月之正常運轉一樣。時下語也有「自力更生,繁榮富強」,這也是一條真理啊!
2007-03-10 4:09 am
當然是會注重自己的言行,
古語有云: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的人必定有言,有言的人不一定有德。
德是德行,言是有益於人的言語。有德行
的人說話不會害人,只想對人有好處,所
以必有有益之言。但有有益之言的人,或
是言不由中,或是能說不能行,所以不一
定有德。

仁源於德,德源於道,有道德的仁人作道
德之事,必然勇為,無勇不能成事,便不
能成為仁者,所以仁者必有勇。有勇的人
雖然勇於作事,但若不與道德相合,便不
算是仁,即使奮不顧身,也只是無意義的
匹夫之勇,所以勇者不一定有仁。

2007-03-09 20:15:05 補充:
觀卦,闡釋觀與瞻的道理。在上者的一舉一動,都成為注意的焦點,無時無刻不在被注視中;因而,不可掉以輕心,不能輕率行動,必須誠信嚴正,以道義展示於天下,才能得人民的信仰與尊敬,服從領導,產力量。相對的,在上者對外要觀察民情對民間疾苦,有所作為。同時對內要觀察自己的言行作為,不斷反省檢討。

2007-03-09 20:15:27 補充:
「九五」陽爻,在至尊的中位,下面有四個陰爻仰觀,象徵是一位有德行的君王,成為這一卦的主體。以君子來說,應當經常反省觀察自己的日常作為,堅守中正,當然就不會有災禍。這一爻,說明應當觀察自己的作為,檢討反省。

2007-03-09 20:16:41 補充:
這一爻,說明觀察應有主見,不可盲從。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賓」即仕,古代有德行的人,天子以賓客的禮儀招待,所以說賓。「六四」最接近「九五」。「九五」象徵陽剛、中正、德高望重的君王,所以「六四」可觀看到君王德行的光輝。「觀國之光」是指由一國的風俗民情,就足以觀察到君王的德行如何。
參考: 我
2007-03-10 3:54 am
是否是公德心???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02: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9000051KK032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