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的起源??

2007-03-10 2:35 am
我想要賭博的起源詳細資料??

回答 (5)

2007-03-10 2:40 am
✔ 最佳答案
這是因為當人類的功利意識開始萌動的時候,賭博也就應運而生。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往往就是賭博較早出現的國家。

歷史上最早能考究的賭博用具是距骨。考古學家在史前期考

古發掘中就發現了大約4萬年前人們在“碰運氣”遊戲中使用

的距骨。距骨有4個面,兩面呈圓形 ,大概代表不同價值。

這種距骨遊戲在古希臘、古羅馬 、阿拉伯和印第安人中間都

很流行 。在遊戲中也使用其他物器,例如“投棒”。

大約在西元前3000年,伊拉克和印度就出現了擲骰子的賭博遊戲,是6面的古骰子,可見骰子也已有很源遠的歷史。而希羅多德在他的巨著《歷史》中記錄到,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為了忘卻飢餓,經常聚集在一起擲骰子,游戲發展到後來,到了公園前1200年,有了立方體的骰子,6個面上刻上數字,和現代的賭博工具已經沒有了區別。大約在西元前1400年,許多地方已經有了沿用至今的數位設置,相對兩面數位之和總是7。

距骨、投棒、骰子不僅被使用在賭博中,也用於來解決爭端、分配財產等。

考古學家在東西方亦都曾發掘出不少各式各樣的賭具。例如,在出土的古埃及墳墓的壁上,繪有以羊的後足跟製成的稱為astragal之賭具的賭戲。這種骨頭有四個面,並不對稱,每次投擲會落在四個面之一。在中古世紀(五世紀末至十五世紀中葉)時,astragal仍在使用。

西元前100-44年,最早的彩票--抽彩的形式由凱撒(古羅馬的將軍,政治家和歷史學家)確立。

http://www.sport.org.cn/wenhua/shiliao/2004-08-21/288397.html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在這方面也不甘人後。可說中國是古代賭博的其中一個發祥地。中國古代最早的博戲——“六博”,相傳就出於夏朝末期烏曹之手。由此算來,賭博遊戲在中國也有3500餘年的歷史了。

中國的賭博起源:

六博是一種在先秦時代就已非常盛行的古老遊戲活動。六博又稱「六簙」或「陸博」,是一種帶有一定賭博性的棋類遊戲。六博所用的棋子雙方各為六枚,六黑六紅,又有骰子六枚,故稱為六博是。六博是的起源極早,《說文》雲:「(六博是)局戲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烏曹作簙。」烏曹是夏桀的臣子,這說明六博這種遊戲早在夏朝時就被創制出來了。

到了商周時期,六博已經成為一種君王貴族們經常玩的遊戲。《史記·殷本紀》中,記載過一則有關商朝帝王武乙與天神玩六博的故事:「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謬辱之。」《穆天子傳》中,也有一則關於周穆王與井公玩六博的資料:「(穆王)北入邴,與井公博,三日而決。」這些記載都說明早在商周時期,六博遊戲便已在宮廷和上層社會中開始流行了。

商代的博戲,在上流社會存在,有史料記載:“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與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司馬遷《史記·殷本紀》)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賭博活動已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和各個地區流行開來。在上流社會,從國君侯王到一般豪富,都嗜好博戲。如宋國君王閔公(緡公)就因與人博戲,發生爭執而死於局盤之下(《史記·宋微子世家》)。大樑一富豪不但自己嗜好賭博,而且開設博局招賭。一般百姓,也有賭博嗜好。許多國家的都城賭風很盛:“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史記·滑稽列傳》)這一時期的博戲種類已趨多樣化,在出土文物中發現了當時(約西元前600年左右)的立方體骰子。鬥雞、走犬(跑狗)、六博、弈棋、投壺……競相而出,不一而足。

這可見賭博早在先秦時期已較為普遍。到秦漢時期,賭博的種類逐漸增多。如果說,先秦博戲除了賭錢外還蘊涵有某種娛樂成份的話,那麼時至漢代,博戲則已蛻變成“戲而取人財”的賭博活動了。而到了唐宋時期,賭博現象幾乎滲入社會各個階層。明朝中晚期,賭博活動熾盛。這一時期在賭博形式方面主要有“馬吊”(即後來的麻將)、葉子戲等賭博遊戲。(“馬吊”大約興起于明萬曆年間的吳中,時稱為“吳吊”,天啟後流行全國。當時有人認為“馬吊”實為亡國之戲)。

如此嚴重的賭博之風,引起了社會各界乃至統治者的重視。有識之士紛紛譴責這種不良社會行為,《孟子·離婁》所列舉“世俗所謂不孝者”的五條表現中,其一便是“博弈好飲酒”。一些國家還明令禁賭。齊國“秋三月,以庚辛之日,發五政,一曰禁博塞”(《管子·四時篇》)。魏文相李悝在其編纂制訂的《法經》中辟有專門的禁賭條文:“秦漢舊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師李悝,悝撰次諸國法,著《法經》。以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故其律始於《盜》、《賊》。盜賊須劾捕,故著《網》、《捕》二篇。其輕狡、越城、博戲、借假不廉、淫侈窬制,以為《雜》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減。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晉書·刑法制》)由此可見,李悝是將博戲列入罪名予以禁止和處罰的。對於賭博行為的處罰,《法經》有明確的規定:“博戲罰金三幣;太子博戲則答;不止,則特笞;不止,則更立,曰嬉禁。”(轉見董說《七國考》)。《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第一次將禁賭列入法律條文,開啟後世法律禁賭之先河。

資料來源:

http://www.singtaonet.com:82/arts/t20060901_316430.html

http://www.duboblog.com/show.aspx?id=1544&cid=34

http://big5.ce.cn/gate/big5/mba.ce.cn/manager/yizh/200610/06/t20061006_8843907.shtml

http://eprob.math.nsysu.edu.tw/ProbHistory/probhistory.htm

http://www.zhidaoguan.com/book_sort/zd_book_message.asp?vchrplucode=750341756

http://www.wiki.cn/wiki/%E8%B3%AD%E5%8D%9A
2014-09-03 8:01 am
* ***** http://*****

[電子遊戲]
拉霸、水果盤、7PK、5PK

[運彩遊戲]
棒球、籃球、足球、網球、冰球、各種體育經典賽事

[真人遊戲]
百家樂、21點、骰寶、輪盤、牌九、三公、輪盤、翻攤、牛牛、二八杠

[對戰遊戲]
台灣麻將、德州撲克、骰盅吹牛、四支刀、鬥地主、十三支、二八槓、暗棋、接龍

[彩球遊戲]
香港六合、台灣樂透、今彩539、樂合彩、大陸時時彩、基諾彩、北京賽車、賽狗、賽馬、指數

[優惠活動]
1.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2.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 http://*****
歡迎免費體驗試玩!!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
2007-03-10 3:19 am
賭博是否由中國人發明?
賭博並非由中國人發明;其實古代各個文明都有自己的賭博方式,非單一民族所能創的。這是因為當人類的功利意識開始萌動的時候,賭博也就應運而生。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往往就是賭博較早出現的國家。
歷史上最早能考究的賭博用具是距骨。考古學家在史前期考
古發掘中就發現了大約4萬年前人們在“碰運氣”遊戲中使用
的距骨。距骨有4個面,兩面呈圓形 ,大概代表不同價值。
這種距骨遊戲在古希臘、古羅馬 、阿拉伯和印第安人中間都
很流行 。在遊戲中也使用其他物器,例如“投棒”。
大約在西元前3000年,伊拉克和印度就出現了擲骰子的賭博遊戲,是6面的古骰子,可見骰子也已有很源遠的歷史。而希羅多德在他的巨著《歷史》中記錄到,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為了忘卻飢餓,經常聚集在一起擲骰子,游戲發展到後來,到了公園前1200年,有了立方體的骰子,6個面上刻上數字,和現代的賭博工具已經沒有了區別。大約在西元前1400年,許多地方已經有了沿用至今的數位設置,相對兩面數位之和總是7。
距骨、投棒、骰子不僅被使用在賭博中,也用於來解決爭端、分配財產等。

考古學家在東西方亦都曾發掘出不少各式各樣的賭具。例如,在出土的古埃及墳墓的壁上,繪有以羊的後足跟製成的稱為astragal之賭具的賭戲。這種骨頭有四個面,並不對稱,每次投擲會落在四個面之一。在中古世紀(五世紀末至十五世紀中葉)時,astragal仍在使用。
西元前100-44年,最早的彩票--抽彩的形式由凱撒(古羅馬的將軍,政治家和歷史學家)確立。

http://www.sport.org .cn/wenhua/shiliao/2 004-08-21/288397.htm l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在這方面也不甘人後。可說中國是古代賭博的其中一個發祥地。中國古代最早的博戲——“六博”,相傳就出於夏朝末期烏曹之手。由此算來,賭博遊戲在中國也有3500餘年的歷史了。
中國的賭博起源:
六博是一種在先秦時代就已非常盛行的古老遊戲活動。六博又稱「六簙」或「陸博」,是一種帶有一定賭博性的棋類遊戲。六博所用的棋子雙方各為六枚,六黑六紅,又有骰子六枚,故稱為六博是。六博是的起源極早,《說文》雲:「(六博是)局戲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烏曹作簙。」烏曹是夏桀的臣子,這說明六博這種遊戲早在夏朝時就被創制出來了。
到了商周時期,六博已經成為一種君王貴族們經常玩的遊戲。《史記·殷本紀》中,記載過一則有關商朝帝王武乙與天神玩六博的故事:「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謬辱之。」《穆天子傳》中,也有一則關於周穆王與井公玩六博的資料:「(穆王)北入邴,與井公博,三日而決。」這些記載都說明早在商周時期,六博遊戲便已在宮廷和上層社會中開始流行了。

商代的博戲,在上流社會存在,有史料記載:“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與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司馬遷《史記·殷本紀》)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賭博活動已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和各個地區流行開來。在上流社會,從國君侯王到一般豪富,都嗜好博戲。如宋國君王閔公(緡公)就因與人博戲,發生爭執而死於局盤之下(《史記·宋微子世家》)。大樑一富豪不但自己嗜好賭博,而且開設博局招賭。一般百姓,也有賭博嗜好。許多國家的都城賭風很盛:“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史記·滑稽列傳》)這一時期的博戲種類已趨多樣化,在出土文物中發現了當時(約西元前600年左右)的立方體骰子。鬥雞、走犬(跑狗)、六博、弈棋、投壺……競相而出,不一而足。
這可見賭博早在先秦時期已較為普遍。到秦漢時期,賭博的種類逐漸增多。如果說,先秦博戲除了賭錢外還蘊涵有某種娛樂成份的話,那麼時至漢代,博戲則已蛻變成“戲而取人財”的賭博活動了。而到了唐宋時期,賭博現象幾乎滲入社會各個階層。明朝中晚期,賭博活動熾盛。這一時期在賭博形式方面主要有“馬吊”(即後來的麻將)、葉子戲等賭博遊戲。(“馬吊”大約興起于明萬曆年間的吳中,時稱為“吳吊”,天啟後流行全國。當時有人認為“馬吊”實為亡國之戲)。

如此嚴重的賭博之風,引起了社會各界乃至統治者的重視。有識之士紛紛譴責這種不良社會行為,《孟子·離婁》所列舉“世俗所謂不孝者”的五條表現中,其一便是“博弈好飲酒”。一些國家還明令禁賭。齊國“秋三月,以庚辛之日,發五政,一曰禁博塞”(《管子·四時篇》)。魏文相李悝在其編纂制訂的《法經》中辟有專門的禁賭條文:“秦漢舊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師李悝,悝撰次諸國法,著《法經》。以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故其律始於《盜》、《賊》。盜賊須劾捕,故著《網》、《捕》二篇。其輕狡、越城、博戲、借假不廉、淫侈窬制,以為《雜》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減。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晉書·刑法制》)由此可見,李悝是將博戲列入罪名予以禁止和處罰的。對於賭博行為的處罰,《法經》有明確的規定:“博戲罰金三幣;太子博戲則答;不止,則特笞;不止,則更立,曰嬉禁。”(轉見董說《七國考》)。《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第一次將禁賭列入法律條文,開啟後世法律禁賭之先河。
資料來源: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12204396
2007-03-10 2:40 am
早在1600B.C.於埃及以及1300B.C.於中國均有關於賭博遊戲之記載。爾後在十七世紀,法國貴族社會流行以投骰子作賭博,於投骰子中,反覆投幾回後經驗覺得有些結果不太一樣。因此對當時之哲學者又是數學者間物理學者之 Pascal 及 Fermat 提出質疑且請求解釋。於是這些學者乃開創了機率之概念且解出種種的賭博問題。在同時期 Huygens 之著作《骰子賭博之理論》以及 Jakob Bernoulli 之著作《推論法》等書均涉及機率理論之討論。到 Laplace(1749-1827)時完成古典機率論。
2007-03-10 2:40 am
首先我們來回顧賭博的起源,早在 1600B.C.於埃及以及1300B.C.於中國均有關於賭博遊戲之記載。爾後在十七世紀,法國貴族社會流行以投骰子作賭博,於投骰子中,反覆投幾回後經驗覺得有些結果不太一樣。因此對當時之哲學者又是數學者間物理學者之 Pascal 及 Fermat 提出質疑且請求解釋。於是這些學者乃開創了機率之概念且解出種種的賭博問題。在同時期 Huygens 之著作《骰子賭博之理論》以及 Jakob Bernoulli 之著作《推論法》等書均涉及機率理論之討論。到 Laplace(1749-1827)時完成古典機率論。

賽馬是起源於英國!

現代賽馬活動起源於英格蘭,當時被稱爲“國王的運動”。而已知英國最早的一次賽馬是英格蘭國王理查德一世在位期間(1189-1199年)舉行的。1780年,英格蘭德比馬賽,被認爲是現代賽馬的開端。

1870年,法國巴黎實業家奧萊發明了賭馬彩票,很快就成爲世界流行的賽馬賭博方式。1891年,法國成立全國性的賽馬彩票總部,並在各地廣設分支機搆。20世紀60年代開始,電子電腦被運用到賭馬活動中,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賭馬方式也日趨現代化。

拿性命來賭的俄羅斯輪盤,其起源眾說紛紜。一說是十九世紀俄羅斯獄卒逼囚犯玩的賭命遊戲,還打賭哪個囚犯會沒命;另一說則是有自殺傾向的俄軍用來唬人的玩意。

至於「俄羅斯輪盤」的名稱,最早見於美國作家蘇爾德斯(Georges Surdez)一九三七年發表的同名短篇故事,內容提及一次大戰末期的俄軍失去一切,士氣低落,部分軍官會隨時拿出左輪手槍,取出部分子彈後,當眾拿槍指著自己的腦袋賭命。

沙皇時代的俄軍是否曾玩俄羅斯輪盤,史學家未能找到確切證據,但經過好萊塢電影《越戰獵鹿人》和港劇《上海灘》等影視作品的傳播,這種亡命遊戲已深入人心,也製造了不少悲劇。

雖然砌牌遊戲自1120年在中國就有出現,然而麻將更類似於許多古代的紙牌遊戲。其中一種叫“馬吊”,共有四十張牌,分爲四門,每門從一到九,另有四張花牌。 最流行的說法稱麻將是1850年左右在寧波從這個遊戲脫胎來的。據說兩兄弟將牌面刻在象牙和竹片制的小塊上而發明了麻將。

麻將原稱"麻雀",是一種高深莫測的學問,就連玩法也是變化多端,玩者必須細心運籌帷幄,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中華民國初年,麻將由大陸傳入臺灣,慢慢的從廣東的十三張,演變成臺灣的十六張玩法。目前現在世界上流行麻將的地區,包括日本,香港,歐美等地,幾乎都是以十三張麻將為主流,或許是因為十六張麻將在打牌的過程,胡牌的限制上比十三張麻將簡單,所以目前在臺灣地區還是以十六張麻將為主流。

各地根據風俗習慣和文化底蘊,麻將的規則也很不統一,進而又產生出各地不同的玩法,如北京麻將,上海麻將,四川麻將,東北麻將以及十六張玩法的臺灣麻將等,加以七對子,清一色等加番牌型。就推倒和玩法來說,可謂"技一運九"而失去了原有麻將的做牌古風。

麻將很快傳遍世界,1907年傳到日本,1920年後傳到美國。因為沒有正式的規則,隨著打麻將的人增多,玩法也幾經變化。在日本麻將規則有兩大改變,其一是不再按牌型計分,而是成為胡牌比賽。其二是第二名沒有分,只有當手胡牌的一家從其它三家收錢。

麻將傳到美國後,引入者簡化了規則,去掉了許多細節。它很快流行開來,但是許多人覺得游戲需要改進,於是加入了一些新規則和胡牌的特殊牌型。這些新添加在美國造成了很大的混淆。為此國家麻將聯盟公司於1935年發布了正式美國規則。這一時期麻將有許多新的變化,而大家也把它看作一種全新的遊戲。
每年農曆過年,總免不了要在牌桌上跟親友不眠不休來個廝殺,若說麻將是中國人國粹級的發明,鐵是無庸置疑的;麻將的正統規則對玩家來說並不是很重要,它因地不同,也可以因人制宜,管他16張、13張,只要玩家約定好,愛怎麼玩就怎麼玩;而麻將的起源,歷史並沒有明確記載,有人認為是在春秋戰國時代由大將韓信發明,也有人認為是明朝萬厲年間的鄭和發明,也有宋朝司馬光發明的說法,下面這兩篇"麻將起源於護糧倉"和"宋朝楊大年著的「麻將經」"可以說是較有根據的。以麻將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2001年6月17日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寧波市開館。據日本麻將博物館專家學者通過多年的學術研究和考證:風靡世界的中國麻將文化起源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啟航地寧波,發明人為清代陳魚門(1817年 ~1878年)。【麻將起源於中國古代博戲,直至清代咸豐年間才由寧波人陳魚門整理並定下規則和打法。】陳列館就設在陳氏宗祠古建筑內。
雖然是眾說紛紜,但麻將是中國的國粹,這一點倒是不容置疑的。麻將的真正起源還是個謎,許多有關其發展的傳説都是為吸引潛在客戶和玩家而杜撰的。有一說麻將在諾亞方舟上就有玩,那樣這個遊戲的歷史就有四千多年。現在一般相信它始於十九世紀中期,因爲在此之前沒有與其有關的證據。然而確切的誕生時間仍未可知。所幸大部分的玩家並不關心這個問題,瞭解與否都不會改變麻將的趣味性。那究竟玩家們關心的是什麼?擔心的又是什麼呢?


扑克(poker)也叫紙牌(playing cards)。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最被認同的說法是紙牌最早出現在中國,至少在公元969年時已經出現。當時中國的一副紙牌有四個花色,每個花色有 14張牌,既作為紙幣使用,又用來進行牌戲。有一個傳說,謂有一個威尼斯人從中國把紙牌帶回他的家鄉,所以威尼斯是歐洲最早有紙牌的地方。這個威尼斯的旅行者,可能就是尼可羅·波羅,他大約是在1269年和他的弟弟馬迪奧一起由中國回到威尼斯,或者可能是尼可羅的兒子,著名的馬可·波羅,在他的父親和叔叔第二次去中國時,他跟隨他們一同前往。

一些權威人士認為,印度比中國更有可能是紙牌的起源地。有人提出歐洲早期的紙牌(塔羅牌)與印度教神話中的女神Ardhanari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這位女神的形象有四只手,每只手中分別持有魔杖、杯子、寶劍和圓環(代表金錢)。在歐洲早期的一些紙牌中,也印有與此類似的圖案符號。有一個說法是,紙牌是由原先可能是一個印度民族的吉普賽人傳人歐洲的。他們穿過波斯、阿拉伯進入埃及,由埃及到達歐洲,他們中的一部分約100多人,于1427年進入巴黎。

早在14世紀或更早的時候,歐洲很多地方,出名的有紐倫堡、奧格斯堡和烏爾姆(Ulm),已經生產紙牌。意大利的塔羅特牌(TAROT)可能比德國紙牌出現的年代為早:在一份年代為1299年的意大利文件中,已經提到塔羅特牌。布拉本特公爵夫人約翰娜于1379年在荷蘭曾講授過紙牌,在西班牙至少于 1371年已經有了紙牌。可能是摩爾人或撒拉遜人把紙牌從西班牙帶人意大利的,但是試圖說明紙牌一詞的西班牙語naipes與阿拉伯語nabi的相似性的意圖,沒有獲得成功。

1392年法國國王查爾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紐爾手工繪制一副紙牌,這一曆史事實造成了紙牌源出法國的說法的出現。但是明顯可以看到的是,法王所命令繪制的一副紙牌,不過是一副與其他早已使用的紙牌相類似的紙牌。當時的負責銀錢支付帳目的皇家司庫,曾講起過有三副紙牌,印成“金色和各種各樣的顏色,並帶有很多的裝飾,以為我們的國王陛下娛樂之用。”其中的17張牌現存法國國立圖書館展出。

紙牌傳人英國的時間,比傳入歐洲其他國家更晚一些。喬塞于1400年去世,雖然他曾曆數當時的各種娛樂活動,但從未提到過紙牌:“他們跳舞,他們下棋和飲宴。”關于愛德華一世穿著帶翻邊的盛裝玩四個王(k)的游戲的資料,几乎肯定是指的某種其他游戲,也許是某種形式的棋戲。資料中最早确鑿提到關于英國扑克牌的時間,是1465年,這一年英國的扑克牌制造商向愛德華四世申請禁止進口外國制造的扎克牌,並有一適當的法令可以作為佐証。

現代形式的五十二張牌一副的,分為兩個紅花色和兩個黑花色的扑克牌,很可能是從早期意大利塔羅特牌(TAROT)演變而成:當時塔羅特牌分四個花色,每個花色有10及10以下的小牌(SPOT CARDS)10張,以及4張人頭牌:王(K),后(Q)及騎士和侍衛。在早期的扑克牌中沒有后,在現代的一些扑克牌仍是勇士代替后。侍衛曾印成各種不同的男仆(VALET)形狀,但仍保留侍衛這一名稱,不過在現代用法中已改稱為J(JACK)。在52張牌一副的扑克牌中已不用騎士,而用后作為人頭牌。

中國紙牌與西方紙牌大不相同;中國紙牌呈窄長形,通常長2一2.5英寸,寬0.5一二英寸,早期的紙牌還要更為窄和長。在牌張數目和花色方面,中國和印度的紙牌都與西方的扑克牌大不一樣。有一種印度紙牌,一副有144張牌,分為8個花色,每一花色18張牌;另一種印度細牌每副120張牌,分為10個花色,每一花色12張牌。有一種中國紙牌,一副只有30張牌,分為3個花色,每一花色9張牌,另有3張具有絕大權力的牌;但一般有4個花色。

扑克牌作為一種奢侈品,可為國家稅收提供大宗的納稅來源,英國于1615年首先對扑克牌征稅。


收錄日期: 2021-04-19 01:01: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9000051KK026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