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食物對人的影響??

2007-03-10 1:01 am
想知道麥當勞食物對人的影響
希望能詳細列點回答
20點* THZ=]
PROJECT用]]

回答 (9)

2007-03-10 1:04 am
✔ 最佳答案
麥當勞

被指責對公眾健康產生影響,例如:高熱量導致肥胖,以及缺乏足夠均衡的營養,很多人抨擊其為「垃圾食品」。以本國的飲食文化為榮的法國很多人不喜歡麥當勞,把麥當勞歸為美國生活方式入侵的代表。

對麥當勞的批評

麥當勞是世界最大的快餐食物連鎖店,亦是最被批評得最多的公司之一。對麥當勞的批評和指控,包括有:

以低廉工資壓榨勞工:在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曾與其他關注勞工權益的壓力團體在街頭示威,指麥當勞的時薪為全港最低(港幣15圓/US$1.9,部份分店時薪更低至港幣9圓,但在2006年4月,平均時薪已增加至HK$18),並借為傷殘老弱提供工作機會為名而把他們當作「奴隸」般使喚,應改名為「麥當奴」(香港有街道稱為「麥當奴道」)。在台灣也曾被勞工運動團體批評剝削工讀生(台灣現時計時員工時薪約新臺幣72~110元,約合2.25~3.5美元,比台灣政府規定最低工資為為高,且享有與月薪員工相同的勞工保險與健康保險及退休金),在中國大陸的麥當勞,更被香港傳媒報道時薪低至不足人民幣1.5元。。

出售不健康食品:麥當勞快餐的不少食物都含有高脂肪或高熱量,亦沒有為素食者作考量。2005年美國有一個組織指控麥當勞提供的炸薯條可能致癌,其因製作過程涉及一種致癌物(丙烯醘胺)﹝詳看雅虎中國專題﹞。另一個調查指這些快餐除了缺乏一般人所需的營養、及導致食用者痴肥以外,肉類內的荷爾蒙還可能令男性長出女性的乳房。

製造包裝廢料:以香港麥當勞為例,該餐廳於90年代初對於生產較昂貴的包類產品(如魚柳包與巨無霸)的包裝是以發泡膠盒盛載的,雖然往後已盡可能改用可回收的紙作包裝,以及採用較薄的包裝材料,但在世界其他地區,這問題從來沒有得到當地的管理層與政府重視。

在英國,Helen Steel及Dave Morris兩人發出對麥當勞的批評,結果被麥當勞控以誹謗。官司進行兩年半,最後雖然麥當勞獲得勝訴,但官司亦損害麥當勞的形象,而審理案件的法官也承認兩名被告人批評麥當勞的言論中,部份內容是真實的。

亦有人批評麥當勞保護其形象及版權的手法。在蘇格蘭,一間由家族經營過一百年的小餐廳,被控侵犯了麥當勞的商標。另一單案件下,麥當勞入稟禁止麥當勞叔叔(Ronald McDonald) 的原創者以麥當勞叔叔的形象作出任何表演。

又有一起案件,麥當勞指英國華人開設名為「麥克中國」(McChina)的中國餐館,是侵犯他們的商標,這宗案件最後判麥當勞敗訴,法官指責麥當勞企圖霸佔全部以「Mc」作開頭標語的使用權。

2003年,摩根·史柏路克拍攝了一部關於麥當勞的紀錄片。片名「Super Size Me」(直譯:給我最大號;臺灣譯為「麥胖報告」,香港譯為「不瘦降之謎」)。史柏路克在片內暗示麥當勞的食品是導致美國民眾超重的禍首之一。麥當勞後來更改餐單,取消特大號食品,以較健康的食物代替。更換餐單剛好是發生在此片於影展發表之後,在戲院正式上映之前。
肯德基

中國大陸地區的肯德基所提供的雞塊調料中,被驗出添加了蘇丹紅──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添加劑,肯德基公司承認事件。還有一個美國組織指控肯德雞提供的炸薯條可能致癌。

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1995年10月,有顧客投訴維他奶飲品有類似火水的味道,維他奶回收市面上同類產品。

1995年12月至1996年2月期間,有3位顧客在飲用仍在有效期內的麥精維他奶時,發現有酸味,在傳媒報導事件後,維他奶的深圳廠房停產及回收全部8百萬包紙包豆奶產品。但其後仍然有2位顧客發現維他奶產品有酸味,結果維他奶需把香港屯門廠房亦全面停產,並回收所有包括豆奶及其他飲品。以1996年1月16日計算,回收的產品達到1千3百萬包。

事件發生後,香港衛生署對維他奶進行多次抽樣檢驗,在51個樣本中,細菌含量及各樣成份皆沒有超越標準,但為了維持消費者的信心,維他奶決定聘請瑞典籍專家到香港廠房作詳細調查。調查發現問題源自包裝機,為確保產品質素,維他奶需把整條生產線拆除及重新組合。其後事件獲得解決,維他奶產品未再發現有酸味。
2007-03-10 1:36 am
一定有影響。

原因:因為容易咳嗽、過肥、心臟病。

不健康的:

薯條

漢堡包(一部分)

可口可樂

炸雞翼

麥樂雞

雪糕

健康的:

漢堡包(一部分)

橙汁

一定有影響。
2007-03-10 1:13 am
麥當勞熱量 卡路里

漢堡包1個
270

芝士漢堡1個
320

魚柳包1個
360

煙肉蛋漢堡1個
280

豬柳蛋漢堡1個
430

巨無霸1個
530

麥香雞1個
510

麥樂雞6件
300

薯條1包(細)
220

脆薯餅1個
130

早晨全餐1份
640

熱香餅(加植物牛油及糖漿)1份
440

蘋果批1個
260

雪糕新地1杯
310

奶昔1杯
370

可口可樂1杯(細)
98

麥當勞食物令人癡肥!
2007-03-10 1:10 am
白皮書”是英國政府一個旨在減少兒童肥胖症的一攬子計劃。該項政策規定,禁止各家電視頻道在晚上9點之前播放任何“垃圾食品”廣告,從而減少兒童觀看此類廣告的機會。

  除了電視廣告方面的限制之外,這項政策還將要求生產廠家在商品包裝上實行一套嚴格的“信號燈”系統。最不健康的食品必須標有“紅燈”信號;雞蛋、肉和奶酪等有營養但高脂肪的食品將標誌“黃燈”;而瓜果蔬菜等健康食品則可以打“綠燈”標簽。新政策還將要求零食生產廠家首先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要求廠家在產品包裝上明顯而詳細地標明食品健康程度。

  英國專家們指出,可樂、汽水、糖果、薯條、薯片、漢堡包等很多或者高糖、或者高油鹽的零食,是造成全球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症的主要禍首。據英國政府管理廣播電視和通訊業的機構Ofcom統計,70%的英國學齡期兒童在晚6點到晚9點之間觀看電視;其中越來越多的人由於吃零食和缺乏鍛鍊而患有肥胖症。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肥胖症已給全球健康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危險。目前世界有10%的學齡兒童體重超重,而在中國城市,超重兒童已經高於這一比例.

  “節食法規”震懾麥當勞、吉百利

  雖然英國政府的新政策還沒有實行,但是一些主要零食生產商已經開始自行減少在晚6點到9點時間段的廣告數量。據英國兩家主要報紙統計,2004年度英國電視上的“垃圾食品”廣告比2003年度至少減少了1萬條。在英國大型超市連鎖店中,特易購(Tesco)和森寶利(Sainsbury's)已經申明,將從明年1月份開始在商店裏實施紅綠燈註釋系統,打出自己的彩色標識。

  目前,各家食品公司還沒有發表正式評論。但是,據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報道,英國幾家重要的食品生產商如Masterfood、聯合餅乾和卡夫食品都已表示,它們都支援食品與飲料協會對政府這項政策的態度。

  有的公司已經採取措施,避免遭受批評,說它們鼓勵肥胖。吉百利公司則表示,該公司非常認真地對待肥胖症,準備撤回大號巧克力棒,並不再向8歲以下的兒童做廣告。

  而最近以超級巨無霸漢堡包大行其道的麥當勞也說,它將繼續“鼓勵兒童吃諸如水果、水果汁和牛奶等食品”。該公司說,其針對兒童的“快樂餐”廣告將永遠以水果袋和水果飲料選擇為廣告特色。

  與此相對的是,在中國,麥當勞廣告還是以漢堡為主打產品發動了一輪輪廣告攻勢。

  然而,英國食品與飲料協會對政府擬議實行的食品標簽制度和限制發佈廣告的政策予以嚴厲攻擊。該協會日前表示,這種標簽制度把具有營養價值的食品“妖魔化”了。協會負責人克裏斯廷·菲斯克說,通過打上紅燈標簽的方法妖魔化某些具有微量營養素的食品是錯誤的,肥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禁止播放廣告並不是一個良好途徑。他舉例說,瑞典雖然禁止播放此類廣告,但對肥胖症卻無濟於事。

  麥當勞們在中國有峙無恐?

  “這個政策非常好”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營養與食物安全所食物化學室主任、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楊月欣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至少是限制電視廣告播出這條,在中國就特別應該實施!”

  楊月欣表示,中國人的營養和肥胖是一對矛盾,中國人的肥胖症尤其是兒童肥胖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兒童甚至城市兒童的營養問題卻依然嚴重。這種狀況與大量的“垃圾食品”電視廣告有直接關係。

  楊月欣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中國沒有營養學家,其實是因為中國營養學家的聲音被資本,尤其是外資資本的聲音湮沒了。

  據記者觀察,在中國電視黃金時間的食品廣告絕大部分為外資食品廣告,主要有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吉百利、百事食品、和路雪等等,而這些公司提供的產品也大多可以歸入漢堡、薯片、汽水、糖果這些“垃圾食品”行列。

  專家認為,外資企業在中國營業必須要負相應的社會責任,同時,政府也應該對一些外資食品公司危害國人健康的行為加以限制。“在國外,某些快餐連鎖根本沒有象中國這麼多,只是在中國缺乏對垃圾食品限制的環境下,它們才能獲得如此快的發展”,楊月欣稱。

  楊月欣向記者透露,中國正在醞釀實行營養標簽體系計劃,對富含營養的食品加以特別標注,但不涉及對垃圾食品的標注。但即使如此,還是受到了“某些”外資食品企業拉攏國內廠家一些的強力抵制。

  “只有出臺嚴格的法規,才能控制一些外資食品企業不負責任的利益衝動,現在我們面對的是規則缺失的問題”專家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2007-03-10 1:10 am
史培洛的《不瘦降之謎》(Super Size Me, 2004) 此類型記錄片而言,客觀性則更為重要。此片源自於一場法律訴訟——兩位癡肥少女控告麥當勞出售導致胖並且危害健康的食物。史培洛在影片開首說明,他希望透過實驗方法証明麥當勞食物危害健康,從而指出麥當勞應為美國人肥胖問題負責。換句話說,這齣影片主要是記錄整個實驗。如此一來,他的影片必須保持客觀,才能以理服人。

可惜史培洛的實驗毫不嚴謹客觀。首先,他為實驗定下不合理的規則——在三十天內,早、午、晚三頓飯他只能吃麥當勞出售的食物和飲品。此規則是針對審理麥當勞一案的法官對案件的意見而設的。該法官指出:
If plaintiff can allege that (1) MacDonald product’s intended use is to be eaten for every meal everyday, and that (2) MacDonald is or should be aware that eating MacDonald’s product for every meal at everyday is unreasonably dangerous, they may be able to make a sue.

根據史培洛提供的文件,原訴律師必須証明第一點和第二點均屬真確,才可以提出訴訟。故此,即使史培洛的實驗能證明,每天三頓飯也吃麥當勞食物是有害的 (即第二點是真確的),也不足以支持原訴律師提出訴訟,因為他的實驗並不足以證明第一點也是真確的。若史培洛只希望證明第二點是真的,則他的實驗毫無重要性可言﹕畢竟,我們不需用每日喝十杯咖啡,來證明過量咖啡因有損健康吧!

為了使這個實驗更能反映麥當勞食物對一般美國人的影響,史培洛限定自己每天步行不得超過五千步,以便符合一般美國人的生活習慣。既然如此,他吃麥當勞食物的份量,也應依據一般美國人的飲食習慣。除了上述規則,史培洛還規定,他必須嘗遍餐單上所有食物,而且每頓必須把食物吃光。可是,實際生活中,究竟有多少美國人,真的會如此吃麥當勞食物?史培洛在片末辯護道:
Now, I know what you're saying. You're saying nobody's supposed to eat this food three times a day. No wonder all this stuff happened to you. But the scary part is: there are people who eat this food regularly. Some people even eat it every day. So, while my experiment may have been a little extreme, it's not that crazy.

即使有些人每天也光顧麥當勞,也不代表他們一天三頓飯也只吃麥當勞食物,更不代表他們每頓也吃如此份量 (下文提及的Don便是個好例子)。這實驗頂多只能證明,麥當勞食物對毫無自制能力的「病態」食客有害,僅此而已。(然而我們應該把這些害處,全歸咎於麥當勞食物嗎?) 換句話說,史培洛一方面減少運動量,另一方面卻不合理地增加食量。此舉無疑能令他原來健康的身體戲劇性地變壞;片中呈現的體格報告、驗血報告也客觀地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從這種偏頗實驗得出的結果,是缺乏代表性的。

其次,史培洛沒有對反例給予應有的重視。在走訪不同城市期間,史培洛遇上好些麥當勞愛好者,然而他們看來都沒有肥胖問題。例如片中有兩名黑人青年,他們都是麥當勞的常客。其中一位說,他每天也會做掌上壓保持體重。另一位打扮得像約翰連農,名叫Don的麥當勞狂熱者,平均每月吃二百六十五個巨無霸。 (史培洛訪問他當天,麥當勞正為Don慶祝吃掉一萬九千個巨無霸。)
2007-03-10 1:07 am
麥當勞公司(McDonald's Corporation,在香港和澳門被稱為「M記」或「麥記」)是全球大型連鎖快餐企業,主要售賣漢堡、雞肉、薯條、汽水、沙律、水果。

企業始於1940年,當時他們開設了首間類似的餐店,名叫Dick and Mac McDonald。並於1948年引入「速度服務系統」,這也就建立了快餐店的原則了。但是,該公司現時定立的創立日為行政總裁Ray Kroc首個開設經銷權餐廳,也就是公司的於1955年的第九分店。Ray Kroc在1955年4月開設了他首個麥當勞餐廳於伊利諾州的德斯普蘭斯。

在世界範圍內推廣,麥當勞餐廳遍佈在全世界6大洲百餘個國家。麥當勞已經成為全球餐飲業最有價值的品牌。在很多國家麥當勞代表著一種美國式的生活方式。

麥當勞的開心樂園餐免費贈送玩具,如迪士尼電影的人物玩偶。對未成年人頗有吸引力。

由於是首間和最大的國際快餐經銷權公司,麥當勞變為公眾討論關於食物導致肥胖,公司的道德和消費責任的焦點。而所代表的快餐文化被指責對公眾健康產生影響,例如:高熱量導致肥胖,以及缺乏足夠均衡的營養,很多人抨擊其為「垃圾食品」。以本國的飲食文化為榮的法國很多人不喜歡麥當勞,把麥當勞歸為美國生活方式入侵的代表。

目錄 [隐藏]
1 公司概況
1.1 兒童區
2 對全球的衝擊
3 麥當勞在大中華區提供的食品
4 對麥當勞的批評
4.1 關於反式脂肪的法律問題
4.2 麥當勞的辯護論據
5 法律個案
6 麥當勞廣告活動和口號
7 現實與數據
8 圖片
9 參考文獻
10 麥當勞官方網站



[編輯] 公司概況
麥當勞公司旗下最知名的麥當勞品牌擁有超過31000家快餐廳,分佈在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每天服務接近5千4百萬的顧客。另外,麥當勞公司現在還掌控著其他一些餐飲品牌,例如午後濃香咖啡(Aroma Cafe[1])、Boston Market、Chipotle墨西哥大玉米餅快餐店、Donatos Pizza和Pret a Manger。

麥當勞公司2001年的總收入達到148.7億美元,淨利潤為16.4億美元。

大多數麥當勞快餐廳都提供櫃臺式和得來速式(drive-through的英譯,即指不下車便能夠用餐店的一種快餐服務。顧客可以駕車在門口點菜,然後繞過餐廳,在出口處取餐。)兩種服務方式,同時提供室內就餐,有時也提供室外座位。


漢堡「Drive-Thru」、「Auto-Mac」、「Pay and Drive」和「McDrive」在很多國家都很出名,這些服務一般會有分開的點餐處、付款處、取餐處,雖然後兩者多數是結合一起的。在有些地區,公路幹道兩旁會設有麥大道(McDrive)是一種無櫃臺無座位的為了款待夜遊駕車人仕所開設的大道,這種大道往往作為得來速餐廳的簡化方式出現在鬧市區這種人口高密度一帶。相反地,高密度人口的地方就沒有drive-through服務。有部份位於鬧市的地方,就以「Walk-Thru」服務取代「Drive-Thru」。


-吉士漢堡(有消息稱,由於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員工最低工資明顯低於奧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麥當勞公司計劃在2005年初嘗試著在北達科他州法戈設立電話服務中心,用來接受處理來自奧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得來速電話訂單,以緩解那種現象。)

一些專門的主題餐廳仍然保留著,比如搖滾麥當勞50年代主題餐廳,還有一些經過精心挑選,坐落在近郊地區以及某些城市的大型室內或室外遊樂場的麥當勞餐廳。它們被稱作麥當勞樂園(McDonald's PlayPlace,舊稱PlayLand),這種類型的餐廳最早於70年代和80年代在美國本土出現,而在國際上的現身就稍晚一些:比如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直到90年代中期才陸續出現。

麥當勞公司每年會將營業額的一部分用於慈善事業。創始人雷·克洛克在去世時,用他的全部財產成立了麥當勞叔叔慈善基金。

因麥當勞固定銷售可口可樂公司提供的碳酸飲料,麥當勞實際和可口可樂結成了戰略聯盟。

主題式麥當勞餐廳也同樣存在著,如在1950年帶主題的麥當勞搖滾餐廳!


[編輯] 兒童區
有些在郊區和部份城市的麥當勞有設立內部或外部的遊樂場,稱為"麥當勞樂園"。第一個麥當勞樂園於1987年問世,設計爬行管內有球和溜滑梯,而且很快的就越來越多。

麥當勞公司的商業模型與大部分的速食連鎖店有點不同。無了普通的特赦費外,也提供租借。





[編輯] 對全球的衝擊

麥當勞餐廳在世界的分佈麥當勞已經成為全球化的標記,有時也被指是社會的「麥當勞化」。雜誌《經濟學人》更用「巨無霸指數」:一個巨無霸在不同地方貨幣價格的比較,可以用來非正式地評估這些貨幣的購買力平價。因為麥當勞幾乎等於美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國際商業的擴張已被稱為美國化的部份和美國的文化帝國主義。因此麥當勞仍是世界各地反全球化人士的抗議目標。

湯馬斯·佛里曼提出有麥當勞餐廳的國家都沒有與其他國家戰爭。但其「金色拱門理論」已被反駁,因為第一美國曾在1989年侵略巴拿馬(美國已於70年代末已有麥當勞餐廳),還有其後的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

部分觀察家建議麥當勞應該給予信用來增加其進入的該市場的服務標準。 一班人類學家於一研究名為「金拱向東」(Golden Arches East,史丹福大學出版,1998年,James L. Watson編輯)觀察麥當勞對東亞,尤其香港的衝擊。當麥當勞於1975年在香港開業,麥當勞也是香港首間同時提供清潔廁所的餐廳,這令到顧客開始對其他同類餐廳和團體要求同樣的設施。

除了對商業方面的影響外,麥當勞也有助的改變該地方的風俗。它使快餐的意念更加普遍化,Watson的研究指,麥當勞帶領緩解和除去不同的戒律,例如日本的走路時食東西。另外麥當勞也平化了社會各階級的用膳問題,因為餐廳裡的食物價格都差不多,因此顧客不會因自己買的比其他人便宜而覺得丟臉。

[編輯] 對麥當勞的批評
麥當勞是世界最大的快餐食物連鎖店,亦是最被批評得最多的公司之一。對麥當勞的批評和指控,包括有:


炸薯圈以低廉工資壓榨勞工:在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曾與其他關注勞工權益的壓力團體在街頭示威,指麥當勞的時薪為全港最低(港幣15圓/US$1.9,部份分店時薪更低至港幣9圓,但在2006年4月,平均時薪已增加至HK$18),並借為傷殘老弱提供工作機會為名而把他們當作「奴隸」般使喚,應改名為「麥當奴」(香港中環半山區有街道稱為「麥當奴道」)。在台灣也曾被勞工運動團體批評剝削工讀生(台灣現時計時員工時薪約新臺幣72~110元,約合2.25~3.5美元,比台灣政府規定最低工資為為高,且享有與月薪員工相同的勞工保險與健康保險及退休金),在中國大陸的麥當勞,更被香港傳媒報道時薪低至不足人民幣1.5元。
Image:McFlurry.jpg
麥旋風出售不健康食品:麥當勞快餐的不少食物都含有高脂肪或高熱量,亦沒有為素食者作考量。2005年美國有一個組織指控麥當勞提供的炸薯條可能致癌,其因製作過程涉及一種致癌物(丙烯醘胺)(詳看雅虎中國專題)。另一個調查指這些快餐除了缺乏一般人所需的營養、及導致食用者痴肥以外,肉類內的荷爾蒙還可能令男性長出女性的乳房。
製造包裝廢料:以香港麥當勞為例,該餐廳於90年代初對於生產較昂貴的包類產品(如魚柳包與巨無霸)的包裝是以發泡膠盒盛載的,雖然往後已盡可能改用可回收的紙作包裝,以及採用較薄的包裝材料,但在世界其他地區,這問題從來沒有得到當地的管理層與政府重視。
農業生產及工業處理食品過程中破壞環境。
針對兒童的廣告及宣傳。
在英國,Helen Steel及Dave Morris兩人發出對麥當勞的批評,結果被麥當勞控以誹謗。官司進行2年半,最後雖然麥當勞獲得勝訴,但官司亦損害麥當勞的形象,而審理案件的法官也承認兩名被告人批評麥當勞的言論中,部份內容是真實的。
2007-03-10 1:05 am
麥當勞

被指責對公眾健康產生影響,例如:高熱量導致肥胖,以及缺乏足夠均衡的營養,很多人抨擊其為「垃圾食品」。以本國的飲食文化為榮的法國很多人不喜歡麥當勞,把麥當勞歸為美國生活方式入侵的代表。

對麥當勞的批評

麥當勞是世界最大的快餐食物連鎖店,亦是最被批評得最多的公司之一。對麥當勞的批評和指控,包括有:

以低廉工資壓榨勞工:在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曾與其他關注勞工權益的壓力團體在街頭示威,指麥當勞的時薪為全港最低(港幣15圓/US$1.9,部份分店時薪更低至港幣9圓,但在2006年4月,平均時薪已增加至HK$18),並借為傷殘老弱提供工作機會為名而把他們當作「奴隸」般使喚,應改名為「麥當奴」(香港有街道稱為「麥當奴道」)。在台灣也曾被勞工運動團體批評剝削工讀生(台灣現時計時員工時薪約新臺幣72~110元,約合2.25~3.5美元,比台灣政府規定最低工資為為高,且享有與月薪員工相同的勞工保險與健康保險及退休金),在中國大陸的麥當勞,更被香港傳媒報道時薪低至不足人民幣1.5元。。

出售不健康食品:麥當勞快餐的不少食物都含有高脂肪或高熱量,亦沒有為素食者作考量。2005年美國有一個組織指控麥當勞提供的炸薯條可能致癌,其因製作過程涉及一種致癌物(丙烯醘胺)﹝詳看雅虎中國專題﹞。另一個調查指這些快餐除了缺乏一般人所需的營養、及導致食用者痴肥以外,肉類內的荷爾蒙還可能令男性長出女性的乳房。

製造包裝廢料:以香港麥當勞為例,該餐廳於90年代初對於生產較昂貴的包類產品(如魚柳包與巨無霸)的包裝是以發泡膠盒盛載的,雖然往後已盡可能改用可回收的紙作包裝,以及採用較薄的包裝材料,但在世界其他地區,這問題從來沒有得到當地的管理層與政府重視。

在英國,Helen Steel及Dave Morris兩人發出對麥當勞的批評,結果被麥當勞控以誹謗。官司進行兩年半,最後雖然麥當勞獲得勝訴,但官司亦損害麥當勞的形象,而審理案件的法官也承認兩名被告人批評麥當勞的言論中,部份內容是真實的。

亦有人批評麥當勞保護其形象及版權的手法。在蘇格蘭,一間由家族經營過一百年的小餐廳,被控侵犯了麥當勞的商標。另一單案件下,麥當勞入稟禁止麥當勞叔叔(Ronald McDonald) 的原創者以麥當勞叔叔的形象作出任何表演。

又有一起案件,麥當勞指英國華人開設名為「麥克中國」(McChina)的中國餐館,是侵犯他們的商標,這宗案件最後判麥當勞敗訴,法官指責麥當勞企圖霸佔全部以「Mc」作開頭標語的使用權。

2003年,摩根·史柏路克拍攝了一部關於麥當勞的紀錄片。片名「Super Size Me」(直譯:給我最大號;臺灣譯為「麥胖報告」,香港譯為「不瘦降之謎」)。史柏路克在片內暗示麥當勞的食品是導致美國民眾超重的禍首之一。麥當勞後來更改餐單,取消特大號食品,以較健康的食物代替。更換餐單剛好是發生在此片於影展發表之後,在戲院正式上映之前。
參考: me
2007-03-10 1:05 am
食得多會肥胖, 因而導致多種疾病如高血壓, 中風, 糖尿病, 賢衰竭.......
2007-03-10 1:05 am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28: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9000051KK021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