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意義

2007-03-09 5:39 am
元宵節的意義是甚麼? 急急!!~

回答 (5)

2007-03-09 5:45 am
✔ 最佳答案
關 於 元 宵 節 的 來 歷 , 民 間 有 幾 種 有 趣 的 傳 說 : 傳 說 在 很 久 以 前 , 有 一 隻 神 鳥 困 為 迷 路 而 降 落 人 間 , 卻 意 外 的 被 不 知 情 的 獵 人 給 射 死 了 。 天 帝 知 道 後 十 分 震 怒 , 就 下 令 讓 天 兵 於 正 月 十 五 日 到 人 間 放 火 , 把 人 類 通 通 燒 死 。 天 帝 的 女 兒 心 地 善 良 , 不 忍 心 看 百 姓 無 辜 受 難 , 就 冒 著 生 命 的 危 險 , 把 這 個 消 息 告 訴 了 人 們 。 眾 人 聽 說 了 這 個 消 息 , 有 如 頭 上 響 了 一 個 焦 雷 。 嚇 得 不 知 如 何 是 好 。

過 了 好 久 好 久 , 才 有 個 老 人 家 想 出 個 法 子 , 他 說 : 「 在 正 月 十 四 、 十 五 、 十 六 日 這 三 天 , 每 戶 人 家 都 在 家 裏 掛 起 紅 燈 籠 、 點 爆 竹 、 放 煙 火 。 這 樣 一 來 , 天 帝 就 會 以 為 人 們 都 被 燒 死 了 」 。 大 家 聽 了 都 點 頭 稱 是 , 便 分 頭 準 備 去 了 。 到 了 正 月 十 五 這 天 晚 上 , 天 兵 往 下 一 看 , 發 覺 人 間 一 片 紅 光 , 以 為 是 大 火 燃 燒 的 火 燄 , 就 稟 告 天 帝 不 用 下 凡 放 火 了 。 人 們 就 這 樣 保 住 了 生 命 及 財 產 。 為 了 紀 念 這 次 的 成 功 , 從 此 每 到 正 月 十 五 , 家 家 戶 戶 都 懸 掛 燈 籠 , 放 煙 火 來 紀 念 這 個 日 子 。
2007-03-10 10:38 pm
西元前179年西漢時,漢文帝在周勃、陳平戡平「諸呂之亂」後在正月十五日登基。每年這天晚上他都要出宮「與民同樂」,以示慶祝。因「正」月又稱「元」月,「夜」古時又叫「宵」,所以漢文帝便將這天定為元宵節。每逢這天晚上,舉國上下都要張燈結彩來歡度。

 漢武帝時亳人謬忌,奏請祭祀「泰一」(太一)神,「泰一」是天神中最尊貴者,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泰一神早在戰國時已被人們敬祀,宋玉《高唐賦》中就有「醮諸神,禮泰一」的記載。後來漢武帝久病不癒,在一巫師協助下與神通話,得到神的指點後竟然病癒,所以就大赦天下,並在元鼎五年(西元前112年)建泰一祠壇祭泰一神;其中在正月15日之祭最為隆重。當天從黃昏開始,就通宵達旦的用盛大的燈火祭祀,所以中國有了在正月15日放燈火之俗,也有了宮廷的祭典。而吃元宵、提燈的習俗也因東方朔的典故而融入了「元宵節」。

到了東漢明帝永平10年(西元67年),蔡愔從印度求佛法歸來。據佛教經典之記載,正月十五日「收如來闍維訖舍利於罌,放置於金床之上」。《西域記》中稱印度摩喝阤國在正月十五日,僧徒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認為是上元天官賜福的良辰,所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宮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元宵節在此時注入了佛教的典故。到了隋朝更加熱鬧。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這一天的白天,就開始「鬧元宵」,也就是熱熱鬧鬧過元宵節的意思。這天在洛陽的端門外到建國門這一塊八里長的地方,人們搭起了一座座高高的戲台。大路的兩旁,還豎立著一排排用席棚建造的小戲台。據記載,這上千個大大小小席棚裏的戲班子,單演員就有三萬多人,伴奏的樂師有一萬八千人。夜晚,席棚上張燈結彩,又是一個盛大的燈會。觀看的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在唐太宗時(西元600多年),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風氣,民間都把小孩子送去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那是把先做好的第一個精巧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替他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因為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日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便成為「上元節」的點綴。元宵節無形中不僅宣告了人們快樂假期的結束,也象徵著一年嶄新的開始,要好好讀書、工作。
2007-03-10 12:55 am
起源 :
元 宵 在 早 期 節 慶 形 成 過 程 之 時 , 只 稱 正 月 十 五 日 、 正 月 半 或 正 月 望 , 隋 以 後 稱 元 夕 或 元 夜 。 唐 初 受 了 道 教 的 影 響 , 又 稱 上 元 , 唐 末 才 偶 稱 元 宵 。 但 自 宋 以 後 也 稱 燈 夕 。 到 了 清 朝 , 就 另 稱 燈 節 。 而 在 國 外 , 元 宵 也 以 The Lantern Festival 而 為 人 所 知 。 各 式 各 樣 的 燈 固 然 是 元 宵 的 主 要 特 色 , 但 在 這 一 節 日 的 發 展 史 中 , 燈 到 隋 朝 ( 五 八 一 ─ ~ 六 一 九 ) 才 出 現 , 算 是 晚 出 的 節 目 內 容 之 一 , 而 要 到 唐 以 後 燈 才 成 為 元 宵 的 主 要 標 幟 。
一 般 認 為 元 宵 以 漢 武 帝 在 正 月 上 辛 祠 太 一 而 開 其 端 。 不 過 祭 拜 太 一 不 一 定 在 正 月 而 且 並 非 年 年 舉 行 。 所 以 元 宵 的 起 源 恐 怕 不 能 說 在 漢 武 帝 之 時 。 其 他 以 元 宵 源 自 道 教 的 上 元 節 或 佛 教 的 燃 燈 法 會 的 說 法 也 都 沒 有 充 分 的 證 據 可 以 支 持 。
如 下 文 「 習 俗 」 一 節 所 述 , 元 宵 大 約 是 從 三 世 紀 開 始 , 慢 慢 形 成 的 一 種 節 慶 , 在 南 北 朝 發 展 成 一 固 定 的 節 日 , 但 成 為 後 世 元 宵 主 要 節 日 的 花 燈 和 百 戲 要 到 隋 煬 帝 才 開 其 端 , 煬 帝 也 是 一 個 把 元 宵 慶 典 官 式 化 的 皇 帝 。
元宵節的傳說
關 於 元 宵 節 的 來 歷 , 民 間 有 幾 種 有 趣 的 傳 說 : 傳 說 在 很 久 以 前 , 有 一 隻 神 鳥 困 為 迷 路 而 降 落 人 間 , 卻 意 外 的 被 不 知 情 的 獵 人 給 射 死 了 。 天 帝 知 道 後 十 分 震 怒 , 就 下 令 讓 天 兵 於 正 月 十 五 日 到 人 間 放 火 , 把 人 類 通 通 燒 死 。 天 帝 的 女 兒 心 地 善 良 , 不 忍 心 看 百 姓 無 辜 受 難 , 就 冒 著 生 命 的 危 險 , 把 這 個 消 息 告 訴 了 人 們 。 眾 人 聽 說 了 這 個 消 息 , 有 如 頭 上 響 了 一 個 焦 雷 。 嚇 得 不 知 如 何 是 好 。
過 了 好 久 好 久 , 才 有 個 老 人 家 想 出 個 法 子 , 他 說 : 「 在 正 月 十 四 、 十 五 、 十 六 日 這 三 天 , 每 戶 人 家 都 在 家 裏 掛 起 紅 燈 籠 、 點 爆 竹 、 放 煙 火 。 這 樣 一 來 , 天 帝 就 會 以 為 人 們 都 被 燒 死 了 」 。 大 家 聽 了 都 點 頭 稱 是 , 便 分 頭 準 備 去 了 。 到 了 正 月 十 五 這 天 晚 上 , 天 兵 往 下 一 看 , 發 覺 人 間 一 片 紅 光 , 以 為 是 大 火 燃 燒 的 火 燄 , 就 稟 告 天 帝 不 用 下 凡 放 火 了 。 人 們 就 這 樣 保 住 了 生 命 及 財 產 。 為 了 紀 念 這 次 的 成 功 , 從 此 每 到 正 月 十 五 , 家 家 戶 戶 都 懸 掛 燈 籠 , 放 煙 火 來 紀 念 這 個 日 子 。
另 一 則 傳 說 則 和 吃 元 宵 的 習 俗 有 關 : 相 傳 漢 武 帝 有 個 寵 臣 名 叫 東 方 朔 , 他 的 個 性 既 善 良 又 風 趣 。 如 果 宮 裏 有 誰 得 罪 了 漢 武 帝 , 總 要 靠 東 方 朔 來 講 情 。
有 一 天 冬 天 , 下 了 幾 天 大 雪 , 漢 武 帝 覺 得 有 點 無 聊 , 東 方 朔 就 到 御 花 園 去 給 武 帝 折 梅 花 。 剛 進 園 門 , 就 發 現 有 個 宮 女 淚 流 滿 面 的 準 備 投 井 。 東 方 朔 慌 忙 上 前 搭 救 , 並 問 明 她 要 自 殺 的 原 因 。 原 來 , 這 個 宮 女 名 叫 元 宵 , 家 裏 還 有 雙 親 及 一 個 妹 妹 。 自 從 她 進 宮 以 後 , 就 再 沒 和 家 人 見 面 。 每 年 到 了 臘 盡 春 來 的 時 節 , 就 比 平 常 更 加 的 思 念 家 人 。 她 想 , 既 然 不 能 在 雙 親 跟 前 盡 孝 , 還 不 如 一 死 了 之 , 於 是 才 來 投 井 。 東 方 朔 聽 了 她 的 遭 遇 , 非 常 的 同 情 她 , 就 向 她 保 證 , 一 定 設 法 讓 她 和 家 人 團 聚 。
一 天 , 東 方 朔 出 宮 後 , 便 在 長 安 街 上 擺 了 一 個 占 卜 攤 。 不 少 人 都 爭 著 向 他 占 卜 求 卦 。 不 料 , 每 個 人 所 占 所 求 , 都 是 「 正 月 十 六 火 焚 身 」 的 籤 語 。 一 時 之 間 , 長 安 裏 起 了 個 大 恐 慌 。 人 們 紛 紛 求 問 解 災 的 辦 法 。 東 方 朔 就 說 : 「 正 月 十 三 日 傍 晚 , 火 神 君 會 派 一 位 「 赤 衣 神 女 」 下 凡 查 訪 。 她 就 是 奉 旨 燒 長 安 的 使 者 , 你 們 若 看 到 一 個 騎 粉 色 銀 驢 的 紅 衣 姑 娘 , 馬 上 跪 地 哀 求 。 那 姑 娘 便 說 : 「 我 是 領 旨 來 燒 長 安 的 。 玉 帝 還 要 站 在 南 天 門 上 觀 看 。 既 承 父 老 求 情 , 我 把 抄 錄 的 偈 語 給 你 們 , 可 讓 當 今 天 子 想 想 辦 法 。 」 說 完 , 便 扔 下 一 張 紅 帖 , 揚 長 而 去 。 老 百 姓 拿 起 紅 帖 , 趕 緊 送 到 皇 宮 去 稟 報 皇 上 。 漢 武 帝 接 過 來 一 看 , 只 見 上 面 寫 著 : 「 長 安 在 劫 , 火 焚 帝 闕 , 十 六 天 火 , 燄 紅 宵 夜 」 。
漢 武 帝 一 看 大 驚 , 連 忙 請 來 了 足 智 多 謀 的 東 方 朔 。 東 方 朔 假 意 的 想 了 一 想 , 就 說 : 「 聽 說 火 神 君 最 愛 吃 湯 圓 , 宮 中 的 元 宵 不 是 經 常 給 你 做 湯 圓 嗎 ? 十 五 晚 上 可 讓 元 宵 做 湯 圓 。 萬 歲 焚 香 上 供 , 傳 令 京 都 家 家 都 做 湯 圓 , 一 齊 敬 奉 火 神 君 。 再 傳 諭 臣 民 一 起 在 十 六 晚 上 掛 燈 , 滿 城 點 鞭 炮 、 放 煙 火 , 好 像 滿 城 大 火 , 這 樣 就 可 以 瞞 過 玉 帝 了 。 此 外 , 通 知 城 外 百 姓 , 十 六 晚 上 進 城 觀 燈 , 雜 在 人 群 中 消 災 解 難 」 。 武 帝 聽 後 , 十 分 高 興 , 就 傳 旨 照 東 方 朔 的 辦 法 去 做。
到 了 正 月 十 六 日 長 安 城 裏 張 燈 結 綵 , 遊 人 熙 來 攘 往 , 熱 鬧 非 常 。 元 宵 的 父 母 也 帶 著 妹 妹 進 城 觀 燈 。 當 他 們 看 到 寫 有 「 元 宵 」 字 樣 的 大 宮 燈 時 , 驚 喜 的 高 喊 : 「 元 宵 ! 元 宵 ! 」 元 宵 聽 到 喊 聲 , 終 於 和 雙 親 、 妹 妹 團 聚 了 。
如 此 熱 鬧 了 一 夜 , 長 安 城 果 然 平 安 無 事 。 漢 武 帝 大 喜 , 便 下 令 以 後 每 到 正 月 十 五 都 做 湯 圓 供 火 神 君 , 正 月 十 六 照 樣 全 城 掛 燈 放 煙 火 。 因 為 元 宵 做 的 湯 圓 最 好 , 人 們 就 把 湯 圓 叫 元 宵 , 這 天 叫 做 元 宵 節 。
2007-03-09 7:20 am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故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根據考證,元宵節的來源,有說與祭祀"泰一神"有關。泰一神亦稱"太乙神",主宰人間的風雨、飢饉和瘟疫。據說,漢朝武帝曾久病不癒,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蹟治癒,乃於元鼎5年(西元前122年)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從此便形成元宵節張燈結彩的習俗了。

另一說是東漢明帝篤信佛教,於上元夜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掛燈,遂相沿成俗。隋唐諸朝之後,上元之夜放燈的習俗亦已流傳甚廣,並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佳節。張燈時間也從一夜增至三夜。到北宋時,放燈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發布節假日十天的規定,為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

元宵節期間,民間多吃元宵(湯圓)來應節,象徵家人團圓。此外還有掛花燈、猜燈謎、迎紫姑、踩高蹺、舞獅、舞龍等民間娛樂活動。流傳至今,這一連串充滿熱鬧歡樂的慶典活動稱為"鬧元宵"。

如今,每到元宵佳節,各地總要舉行盛大的遊園燈會。大抵古代元宵燈節時人流如潮,節日活動豐富多姿,而古時男女缺乏交往的機會,所以元宵節很自然就成了古時情人相會之日,如歐陽修亦有詩云:"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中國情人節"。
2007-03-09 5:42 am
中國既情人節*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17: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8000051KK042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