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是否只指看書

2007-03-09 12:49 am
我想問定義

回答 (2)

2007-03-09 12:53 am
✔ 最佳答案
常聽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萬卷書」,指的是知識;而「萬里路」,指的則是見識。到底在廿一世紀,這資訊爆炸的年代,知識與見識的一戰,戰果會如何呢?我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老生常談仍能在衝擊中站立得住。

釀成這場「知識」與「見識」大戰的原因,是因為互聯網絡的盛行,把知識輕易地帶進了每一戶人家,只要安坐家中,就能知天下事,試問這種「讀萬卷書」的方法,不是遠較長年去累積經驗,增加見識為快,更有效率嗎?由此而推說讀萬卷書勝過行萬里路,可以嗎?

當然,結論不能下得這麼快!原來「知識」是有弱點的,就是未必有深入的分析;或是只能知道,卻感受不到。如蘇軾的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藉這詩,我們「知道」荔枝是十分鮮甜味美的,但有誰能單靠「鮮甜」、「味美」這幾個詞彙,就感受到荔枝的味道嗎?當然不能!只有真正嘗過荔枝的人,才知道荔枝鮮美好味,才感受到為什麼蘇軾會產生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想法。

戰國時趙國有一年輕人叫趙括,他飽讀兵書,精通治軍之道,每當討論起兵法,有時連他當趙國將軍的父親都不敵於他,毫無疑問,趙括就是讀「萬卷書」的代表人物。秦國又有一個將軍白起,他是一介武夫,近乎目不識丁,但卻征戰沙場多年,累積了多年行軍經驗,也可說是行「萬里路」的代表人物,但當兩邊代表一戰,誰勝誰負呢?答案是白起活埋了趙括所領的二十萬精兵,似乎高低立見了吧?

我並無意貶低知識的重要,但正如剛才所言,知識所帶來的好處,是有限的。而且有時資訊太多,更是弄不清孰真孰假。日本早前打算篡改教科書,刪改侵華史實,要是成事的話,那日後日本學生所知道的歷史,就與事實大不相同了。然而只有親身走過當年的戰場,聽過當年受害者的控訴,才能清楚事件真相。總之,若要完全的知道,就必須有親身的經歷和體驗。

書本是傳達知識的最好方法,但若是比起親身感受,書本所能做到的,實在太少了!

「見識」與「知識」的一戰,戰果已不言而喻吧
2007-03-09 12:57 am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顧炎武
意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古代讀書人的理想境界,把讀過的書和行腳過的旅途結合起來,不只是學習書中的知識,也經由旅行得到應證。
這是古時諺語,正確說法應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或者『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意思為:人除了要吸取課本上的知識外,還得要多到各地旅行,開拓視野,以增廣見聞。勉人向上勵學,應多從書籍和宇宙事物中擷取知識。
  此為諺語,出處無可考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日讀萬卷書勝行萬里路」等,皆為後人為強調其重要性而加重語法。例如:「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亦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46: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8000051KK021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