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英文名是什麼? 故宮有多大?

2007-03-08 2:40 am
這是我的功課~~請大家幫幫忙~~

thank you!!

回答 (2)

2007-03-08 2:48 am
✔ 最佳答案
故宮的英文是 The palace (The Purple Forbidden City).

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位於今北京市中心,在世界六大宮殿 中佔地面積第二、建築面積第一,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




故宮的規模

  故宮總面積達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宮中有院落90多座,房屋980座,9,000餘間 。城牆高10米,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東西南北各有城門。城牆四角有造型優美、結構複雜的角樓。


故宮的歷史

  故宮是明代永樂皇帝於1406年始建,共調集全國十萬工匠、百萬民夫,以南京的宮殿為藍本,在北京元朝宮殿的舊址上修建。用了14年時間才基本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當時稱紫禁城 ,1925年始稱故宮。在近500年間,共有24位皇帝(明代14位,清代10位)先後在此實施統治。

中國古建築布局的典範

  故宮在古都城的中心,坐北向南,可分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並按照左右對稱的原則,建築物沿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這條中軸線與北京古城中軸線相重合。如登上故宮北邊的景山,遠眺故宮,便可一覽無遺。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故宮博物院,原為明清皇宮,1925年10月10日在原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



北京故宮為明成祖朱棣於公元1406年在元朝大都皇宮的基礎上開始建設的,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五百年間,共有明清兩代二十四帝在故宮生活過。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時期有殿宇1800余座,現存殿宇約1500座。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宮城」,現稱故宮。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紫微星屬土,在五方屬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於蒼穹的中心。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心,同時又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宮殿建築
故宮角樓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四周為寬52米的護城河。城牆高12米,底厚10米,頂厚6米至7米。有四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神武門)。現玄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外朝

雨中太和殿
午門
午門平面呈倒「凹」字型,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敦台,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掖門。上部正中為門樓一座,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兩側有重檐攢尖頂的方亭。
內金水河
太和門
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3間,重檐歇山頂。
太和殿
太和殿面闊11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檐角有10個走獸,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為「前三殿」之第一殿。
中和殿
面闊、進深各3間。攢尖頂。
保和殿
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
文華殿
武英殿
內閣

內廷
乾清門
為內庭正宮門。面闊5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
乾清宮
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內有「正大光明」匾,清政府設「秘密立儲」制度後傳位詔書藏此匾後。故宮「後三宮」之第一宮。
交泰殿
面闊進深勻為3間,單檐攢尖頂。故宮「後三宮」之第二宮。
坤寧宮
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重檐廡殿頂。故宮「後三宮」之第三宮。
養心殿
清朝後期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慈禧、慈安二太后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東六宮
西六宮
齋宮
東西五所
御花園
寧壽宮
慈寧宮
太后居所,現未開放。
建福宮
壽康宮
壽安宮
英華殿

附屬建築
太廟
太社稷
西苑
萬歲山(景山)
皇城

大事記
1416年(永樂十四年),明成祖頒詔遷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
1420年(永樂十八年),北京宮殿竣工。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
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
1459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啟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此後歷時14年,將中路建築基本修復。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部分建築,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後六十年間對紫禁城進行大規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慶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義軍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帝退位。但按照與民國簽訂的優撫條件,仍然居住於紫禁城內。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帝退位。但按照與民國簽訂的《清室優待條件》,仍然居住於紫禁城內。後,於外廷成立了古物陳列所。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11月5日,驅逐清帝溥儀。
1925年6月29日,國民政府委員會成立逆產處理委員會,計畫變賣故宮。
1925年10月10日,在原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故宮博物院。
1933年,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以躲避日本侵略。之後經過多次遷移,經過上海,南京,安順、重慶、樂山、峨眉
1948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南遷文物運抵南京。
1948年3月,古物陳列所歸併故宮博物院,實現易培基提出的「完整故宮保管計劃」
1948年,2972箱故宮博物院南遷文物精品被運往臺灣。
1949年1月,北平穩定後,故宮得到了修養。
五六十年代,陸續有人提出故宮改建計劃,後因種種原因擱置。
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北京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至1971年,因文化大革命,故宮閉館。
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故宮保護緩衝區
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周邊環境,以達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對世界遺產周邊緩衝區的要求,2004年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市文物局對故宮保護緩衝區作出規劃草案,並經過市民評議確定了以1984年市政府批准(1987年修正)的舊皇城及北城區(含故宮)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為基礎,並結合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北京皇城保護規劃要求的故宮保護緩衝區。緩衝區的範圍北至北二環中路,南至前三門大街東西至東西皇城根,占地面積780公頃;建設控制區占地面積597公頃;故宮占地面積86公頃;共計1463公頃。
該緩衝區方案將於2005年2月經批准報世界遺產中心備案後正式生效。
故宮,是一座皇家宮殿,也是一座博物館。它凝聚著近600年的宮廷變遷和人世滄桑,它積淀了幾千年的文化訴說和生命智慧。故宮,以它厚重的內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和社會、歷史的里程碑。



故宮歷史的回顧

故宮的早年歷史,在戰火下可說是歷盡艱辛。民國十四年,在「末代皇帝」溥儀被迫搬離紫禁城之後,故宮博物院就在清宮原址成立了。然而時局動盪,文物很快就面臨播遷的命運。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發生,中央政府權衡當時局勢,不得不將重要古物遷往京、滬;並在南京成立分院。不幸局勢再變,南遷文物只得再遷往大後方,臨時安頓在四川峨眉、樂山、及安順、巴縣等地。民國三
2007-03-08 2:49 am
故宮的英文名是the Imperial Palace
故宮,為中國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又收藏了中國歷代各類珍貴文物近百萬件,因而被譽為中國最大的博物館。
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宮殿房屋建築面積達155,000平方米。在紫禁城內,各種大大小小的宮殿,樓、堂、亭、閣,錯落有致地覆壓一片,以致當人們從景山萬春亭俯瞰紫禁城時,無不對「宮殿之海」的壯麗景觀讚嘆不已。再加上宮殿建築中採用金光閃閃的黃色琉璃瓦屋頂,色彩艷麗的琉璃裝飾,精緻考究的內外檐裝修,室內巧奪天工的天花藻井、朱紅色的宮牆、漢白玉石台基,交相輝映,使紫禁城建築呈現一派富麗輝煌。它本身就是一個珍貴的文化遺產。

故宮收藏的文物極為豐富。皇家收藏傳世文物,大多在故宮保存。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接管、收購和接受捐贈等方式,珍藏不少文物。另外還藏有全國各地出土的少量文物。在故宮收藏的近百萬件文物中,不少是稀世珍寶,包括繪畫、銘刻、雕塑、金漆器、陶瓷、玉石、刺繡、珍寶、佩飾等等。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29: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7000051KK027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