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世界上跑最快的動物 :
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
編輯豹
保護現狀:低危 - 無危 (LRlc)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c/African_leopard.jpg/250px-African_leopard.jpg
肯亞的非洲豹
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動物界(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哺乳綱(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貓科 (Felidae)
屬:
豹屬 (Panthera)
種:
豹 (P. pardus)
學名
Panthera pardus
(Linnaeus, 1758)
分佈圖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f/Leopard_distribution.gif/250px-Leopard_distribution.gif
紅 = 歷史分佈
黃 = Uncertain
淺綠 = Highly fragmented
深綠 = 現代分佈
亞種
桑給巴爾島亞種 P. p. adersi
華南亞種 P. p. fusca
印度支那亞種 P. p. delacouri
華北亞種 P. p. japonensis
西奈半島亞種 P. p. jarvisi
斯里蘭卡亞種 P. p. kotiya
爪哇亞種 P. p. melas
阿拉伯半島亞種 P. p. nimr
東北亞種 P. p. orientalis
北非亞種 P. p. panthera
指名亞種 P. p. pardus
波斯亞種 P. p. saxicolor
歐洲亞種 P. p. sickenbergi †
小亞細亞亞種 P. p. tulliana
異名
Felis pardus Linnaeus, 1758
豹的體型極像虎而小,是中大型貓科動物。肩高約0.9米,體長約一米,體重50千克。僅尾長就60厘米。豹的顏色鮮艷,有許多斑點和金黃色的毛皮,故名金錢豹。
目錄[隐藏]
1 棲息環境
2 習性與捕食
3 繁殖
4 分佈
5 亞種
6 現狀
6.1 估計數量
6.2 瀕危因素
6.3 保護措施
7 參見
[編輯] 棲息環境
豹的棲息環境境多種多樣,從海拔100米的低地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都有。適應力頑強,生境包括森林﹑草原﹑濕地沼澤﹑沙漠﹑雪地等。
[編輯] 習性與捕食
豹可以說是完美的獵手,矯健身材,靈活,奔跑速度快。即會游泳,又會爬樹。性情機敏,嗅覺聽覺視覺都很好,智力超常,隱蔽性強,這些是老虎獅子都辦不到的,牠亦是少數可適應不同生境的貓科動物。 豹的獵物主要有鹿﹑羚羊及野豬,但亦會捕獵靈貓,猴子,雀鳥,齧齒動物等,甚至腐肉,視乎獵物產地而定。在獵物缺乏時,牠也會捕獵家畜,因而發生人豹之間的衝突。和一般貓科動物一樣,豹會在密林的掩護下,潛近獵物,並來一個突襲,攻擊獵物的頸部或口鼻部,令其窒息。 非洲品種通常把獵物拖上樹慢慢吃,以防獅子或鬣狗等食肉動物前來搶奪。在食物鏈上,豹處於次等捕獵者的位置,這亦意味著豹同時是老虎及獅子的獵物。
[編輯] 繁殖
3至4月份發情交配,6至7月份產子,每胎3至4子。性成熟約7歲。
[編輯] 分佈
亞洲非洲等地,從西非到蘇門答臘,華北至華南也有豹的蹤影。
[編輯] 亞種
桑給巴爾島亞種 - P. p. adersi (極危, 可能滅絕)
華南亞種 - P. p. fusca (低危)
印度支那亞種 - P. p. delacouri (易危)
華北亞種 - P. p. japonensis (易危)
西奈半島亞種 - P. p. jarvisi (極危, 可能滅絕)
斯里蘭卡亞種 - P. p. kotiya (瀕危)
爪哇亞種 - P. p. melas (瀕危)
阿拉伯半島亞種 - P. p. nimr (極危)
東北亞種 - P. p. orientalis (極危)
北非亞種 - P. p. panthera (極危, 可能滅絕)
指名亞種 - P. p. pardus (低危)
波斯亞種 - P. p. saxicolor (瀕危)
歐洲亞種 - P. p. sickenbergi (滅絕)
小亞細亞亞種 - P. p. tulliana (極危, 可能滅絕)
[編輯] 現狀
瀕危
[編輯] 估計數量
全世界2000萬隻。
[編輯] 瀕危因素
因毛皮鮮艷而被大量捕殺
因會襲擊家畜而被處以「害獸」的罪名被大量捕殺。
[編輯] 保護措施
豹已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
慢的動物:
蝸牛一般指大蝸牛科的所有種類動物,廣義的也包括腹足綱其他科的一些動物,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雖然也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但形狀都相似。
蝸牛有一個比較脆弱的,低圓錐形的殼,不同種類的殼有左旋或右旋的,有明顯的頭部,頭部有兩對觸角,後一對較長的觸角頂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寬大的腹足,行動緩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幫助行走,黏液還可以防止螞蟻等一般昆蟲的侵害。
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的地方,在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曬。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干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
蝸牛幾乎分佈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蝸牛體形大小各異,非洲大蝸牛可長達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種類一般只有不到1厘米。
一般蝸牛以植物葉和嫩芽為食,因此是一種農業害蟲。但也有肉食性蝸牛,以其他種類蝸牛為食。法國人用蝸牛做菜餚,因此培育出一種個大肉厚的勃艮第蝸牛,有40-50厘米長,重達40多克,現在這種人工養殖可食用的蝸牛已經隨同法國烹飪向世界各地傳播。
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有的種類可以獨立生殖,但大部分種類需要兩個體交配,互相交換精子。普通蝸牛將卵產在潮濕的泥土中,一般兩到四周後小蝸牛就會破土而出。一次可產100個卵。
蝸牛的天敵很多,雞、鴨、鳥、蟾蜍、龜、蛇、刺蝟都會以蝸牛作為食物。
一般蝸牛壽命可以活2-3年,最長可達7年,但大部分可能當年就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
蝸牛在各種文化中的象徵意義也不相同,在中國,蝸牛象徵緩慢、落後;在西歐則象徵頑強和堅持不懈;有的民族以蝸牛的行動預測天氣,芬蘭人認為如果蝸牛的觸角伸的很長,就意味著明天有一個好天氣。